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九州纵横录 > 第二百三十一章:政治通明

九州纵横录 第二百三十一章:政治通明

作者:柒瑾懿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4:51: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这中书省直接解散的消息,不仅让大皇子吃了一惊,更是让文武百官感到十分的震惊。

毕竟这个制度已经存在了几百年,这相当于是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怎么能够说解散就解散呢?

虽然他们知道,这中书省解散之后,必定会有其他的组织来替代它,不过,这种改制难不成真的是合适的么?

“之前,轩辕归来同朕聊过这中书省改制的情况,朕觉得轩辕所说是十分在理的。”

“这天下,终究是要走向大同的,这大同世界若是仍然保留着官僚作风,就未免太过可笑了。”

“官员,为民谋福祉,而不可只顾一己之私。”

“政事,乃国之兴隆,而并非个人之喜恶!”

“政治政治,其心为政,其重在治。”

“可是,朕看到的,只有政,却没有治。”

这虚影言辞铿锵,发人深省,此时的大皇子,已是一头的冷汗。

两位皇子在云京之中的党派之争纵家早就流露过不满之色,但是这种党派之争当时在那个环境下尚且是能够激发斗争性的。

在战时搞党派之争,虽然看上去是稍微有些令人不齿,但是他们当时的争夺是对边境敌人的声讨。

那个时候,太子党和书生党可是针对于边境问题产生过剧烈的争端和斗争,他们的这种斗争并不是消极的,反而有利于激发斗志。

也是因为他们的这种斗争,无论是从计谋上面,还是从阵法的开发方面,这两者都有巨大的改变和提升。

所以,这种比较积极的斗争其实是纵家比较愿意看到的,也是一种逐渐向上的斗争。

无论这斗争中谁胜出,都能够促进云端帝国的国力增长,所以这个斗争是比较有意义的。

但是,后来的这种斗争,就逐渐演变成了相互之间的势力拉锯!

势力拉锯背后,居然裹挟着资本角逐,这就让元家直接借着这个机会直接将帝国的市场占据了半壁江山。

以至于,现在的帝国方方面面都受到元家的影响,这就让纵家感觉有些束手束脚。

甚至,他还产生了某种疑问,究竟这天下是他的天下,还是这元家的天下?

拥有着巨大经济力量和市场份额的元家已经逐渐脱离了纵家的掌控,逐渐变成了一个毒瘤。

这,都是拜太子党和书生党的纷争所致。

他们两党的纷争,自从演化成了势力和资本的拉锯战之后,就已经被元家死死的盯上了。

借着两党之争的空档,元家在各个州都开始了急速的发展,各州的资源对云京形成了包围之势。

而太子党和书生党的竞争,最缺少的东西不是人才,也不是强者的竞争。

这些年,他们一直都是钱的竞争。

虽然两位皇子明面上制造出一副对立的样子,实际他们俩已经达成了共识。

可是,这下面的运作上,可是出现了很大的纰漏。

这些年,不管是天守阁还是中书省,为了资源可是打的不可开交。

两个组织的上层虽然对这事儿并不是很在乎,可是这两个组织的中下层成员可是深受其害!

制度不完善,导致他们没有什么上升的空间,这中书省和天守阁的中下层文员和研究员都陷入了元家的投资陷阱之中。

深得这两股力量的加持,元家如同一个巨兽一般,横扫了云京的大大小小的所有商铺,在所有商铺的建立和发展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身影。

也就是这时候,元京钱庄真正的表现出了他富裕而且强横的一面!

这样的结果就是,中书省和天守阁所拿到的科研资金和运营资金,有极大的一部分都进入了元家的腰包!

这种吸血的行为,让元家成为了帝国最大的吸血鬼,并且完成了令人感觉到恐怖的资本积累。

“政治通明,方能通达大同,这种无意义的争斗,只能让小人得志,让人彻底成为奴隶!”

“一直以来,云端帝国先祖都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近五十年里,由于边境战事频繁,不得已才改制重商。”

“不成想,这商贾之人无孔不入,不仅渗透进了帝国的政治之中,而且还蚕食了文武百官。”

纵家一个眼神过去,在场的文武百官之中,就有人的脸色已经有些不对劲了。

这元京钱庄先前可是十分火热,这些官员之中,可是少不了投钱进去的人。

他们根本没想过,这庞大的收益背后,究竟是什么?

元京钱庄所剥削的,不仅仅是帝国的利益,更是小商家的利益,小平民的利益,还有边防军事资源的利益!

虽然元京商会的建立是为了稳固后勤,支撑前线,但是,战争结束之后,他就开始亮出獠牙疯狂吸血!

“陛下明鉴!”

已经有不少文武百官已经跪了下来,这些文武百官就是曾经被元京商会逼得吃糠咽菜的那些人。

仅靠着官家的俸禄,他们无法在元家掌控的物价下更好的生存,在元家疯狂的扩张之中,他们是最困难的一批人。

在战争结束前,元家管控物价,不仅让物价提升到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更是打出专供边境线的口号。

那段时间,别说是他们这些官员,平民百姓之中,可是有不少人都饿死了!

若不是中州牧的中州八郡行事果断,直接在八郡之中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农业拓展运动,恐怕云京的物价会被这元家控制至今!

“所以,改制是必须要改制的。”

“轩辕先前归来,倒是同朕说了不少有趣的事情。”

“人民是水,君王是船,船在水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他这番言论,倒是颇有意味,朕熟读诗书,对这事情倒是有些见解。”

“朕听了太久的书生谏言,听了太久的官员上书,这耳朵都有些起了茧了!”

“朕更想听一听这普罗大众的声音,更想听一听这载舟之水的声音。”

“中书省解散之后,保留原有官员,重新建立新机构!”

“载舟之物,乃是浩瀚无涯之水,政治所在,皆是指向大同!”

“这新机构,朕将它命名为:天同府!”

这天府一出,众臣皆是高呼:

“陛下圣明。”

天同府,所谓政治清明,天下大同!

天同府保留原本六部之尚书,成立八府。

六部检察院仍然是原本的编制,但是其中的首席位置从一位尚书一位侍郎做出了更改。

一位尚书,两位侍郎,三名府臣。

尚书官至从一品,侍郎官职从二品,府臣官职从三品。

府臣为侍郎之辅佐,这中书省改制之后,尚书仅负责决策,真正工作之人,从尚书转为了侍郎。

并且,这各位尚书的年龄也按照大皇子所提议的那般,每隔几年便平调一番。

这八府之中有七府仍然是原本的配置,多出来的一个机构,被称为民意府。

这民意府与其他七府都不同,不设尚书,不设侍郎,仅仅安排了普罗大众的代表参加这民意府!

每年,民意府都要开一场大会,这场大会聚集了九州之中的八十一位民意代表。

这些代表前来云京开会,共同商讨这九州大地的目前情势。

他们,便是纵家想要听到的,民众的声音。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皆是称赞这制度的优越性,纵家也是十分佩服能够想出这制度的横家。

虽然横家所说的是什么诡异的人民代表之类的东西,那东西纵家可是完全听不懂。

不过,大致上的意思就是倾听底层民众的声音。

那么,就让这民意府来负责收集民众的声音吧。

而且,这大皇子说什么建立那所谓的顾问阁,那完全就是个养老机构!

这帝国培养了他们这群尚书这么多年,可不是让他们老了之后在这里混日子的。

干脆!就让他们担任这民意府的常任理事!

毕竟,这些老家伙才能够更好的处理民意之中比较难搞的那部分工作。

交给他们,可是合适的不得了!

“陛下,臣还有要事启奏!”

萧鼎上将军上前一步,说道:

“如今边疆战事已定,中州牧诸将除了日常戍守和发展生产外并无其他的事情可做。”

“这中州牧四大家族在战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墨家莫门,在战事更是居功甚伟!”

“臣恳请将工部尚书莫天行和兵部尚书孙天炮调离天同府,重新在中州牧内建立军事执行院。”

“中州牧四大家族分别掌管一院,并由诸位家族的家主担任,享受中将军待遇!”

“此外,中州牧重组潜龙会机制,加强对帝国暗部的把控。”

“望陛下恩准。”

这萧鼎上将军的提议倒也是十分中肯。

中书省改制,天守阁改制,他中州牧若是不凑凑热闹的话,岂不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所以,你们改你们的,他中州牧也稍微的改一改!

别的不说,这四大家族可是得给他们个不错的名分!

军事执行院,这名头还是比较响亮,而且也比较有派头。

那这几位族长可就能够被称为院长了!

“准奏。”

纵家直接挥了挥手,萧鼎跪拜,谢主隆恩。

“中州牧必将殚精竭虑,为帝国谋求发展!”

这差不多该改的都改了,剩下的事情,应该就是对于进来发生的两件事儿进行议论了。

齐大学士意外的那个事件,还有麓仙宫掌教于秋之死。

“朕闭关这些天,发生了两件令人不怎么愉快的事情。”

“坦白来说,发生这种事情,绝对是朕不愿意看到的。”

“对于这齐大学士的意外,朕感到痛心疾首,但是,这里要对天守阁进行点名批评!”

这点名批评,这几个字儿是纵家从哪里学来的?

当初横家从沿东回来,特地的找了一趟纵家,在云宫的乾清殿,横家特地的说出了这四个字儿。

说什么,他要对这陆城点名批评!

居然跟他横家讨价还价,耍不要脸,实在是有些行事不端!

随后,纵家就跟这横家学会了这个词语,点名批评。

“对于杨铭,有拉拢之心是不为过,但是,也要注意一个度!”

“这杨铭原本就是陆城钦差亲手负责的人,天守阁越过陆钦差,直接对杨铭进行干涉这件事儿,朕感到十分的诧异。”

“天守阁可是文人聚集之地,居然也做出了如此没有礼法之事,简直荒唐!”

“关于齐衡的死因,不管是因为什么造成的,总之朕将派人专查此事!”

纵家说完,大皇子向前一步,说道: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这大皇子今天的发言可真是不少啊!

在他旁边的二皇子好好打量了一下这太子殿下,他今天说的话可是比往常多了太多了。

不知道是林太师指点的问题,还是他自己的问题,总而言之,这太子最近绝对是有什么问题。

想要出圈,想要飞黄腾达,倒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他这突然而来的积极性,着实让二皇子有些奇怪。

大概率是林太师要他这么做的,可是林太师之前也没少让他这么做。

每一次都是随便应付几句的他,这次居然变得如此上心。

莫不是二皇子和三皇子给了他压力?

顿时,二皇子想到了一个试探大皇子最好的办法!

既然外界都觉得他俩势不两立的话,那就真的跟大皇子势不两立试试?

若是真的产生了三个皇子争权的局势的话,虽然二皇子会被死死地拉进这个漩涡之中,但是他也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啊!

而且,他现在可是有从巽风寺求来的那个灵宝,保自己一手应该是绝对没问题的。

现在的问题是,这大皇子要说什么?

“对于齐大学士意外一案,儿臣总结了一些疑点。”

说完,大皇子拿出了一个卷轴,直接呈了上去。

纵家拿起卷轴之后,三清之精阅读了一番这卷轴上的信息之后,陷入了沉思。

“宣罗大学士和王大学士!”

纵家说道,从人群之中,罗大学士与王大学士急忙走出来,跪在了纵家面前。

“朕要问你俩,这齐大学士自从于天恒山下山之后,是否外出过?”

这个问题可是比较让人难以回答了。

要说这外出肯定是外出过了,不过具体的外出次数,他们可是不清楚。

若是跟这鲲鹏院的门房打听的话,应该能找到这些时间的记录,毕竟他们这些大学士的动向是有专人记录的。

“这齐大学士去年外出的频率可不小,因为研究阵法,可谓是走访四方。”

“可自打过了年,他就一直闷在鲲鹏院不曾外出,就连餐食基本都是他的助手送到三十一层的。”

“在他出事之前,我俩也只是见了他一次而已,便是针对杨铭一事进行探讨的那一次。”

说起来的确是有些奇怪,这齐大学士可是比较爱热闹的人。

每年的诗词大会,他可是都会参加,今年不光没有参加诗词大会,自打过了年连面儿都没露过。

说是在钻研阵法,可是这钻研将近一个月的阵法,着实是有些夸张了。

“彻查齐衡之前外出的所有记录,并且对齐衡去年下半年的行踪进行勘察!”

“这件事儿直接交给天同府的刑部府!”

“李瀚侍郎可在?”

纵家问道,李瀚出列,冲着纵家单膝跪地回道:

“臣在。”

“原本六部尚书,基本已经到了年纪了,全部退休转战二线,任命其为民意府常任理事。”

“原本侍郎,全部提拔为尚书,礼部尚书仍然由金海山尚书担任,三年内培养接班人后,便可安然退休。”

“遵旨!”

一众天同府诸位齐声说道,这齐大学士的事情的确是有蹊跷,不过居然是由大皇子爆料出来的。

这可是很有意思了,二皇子一直在看着大皇子的这反常举动,琢磨这自己该怎么去试探一下大皇子。

“父皇,儿臣也有话要说。”

二皇子上前一步,说道。

“朕还以为你哑巴了呢,怎么,风俗馆老板当得不开心了?”

“回父皇的话,倒是没有不开心,只是最近找到了新的目标。”

二皇子说完,这大皇子挑了挑眉,用眼睛的余光看了二皇子一眼。

“若是目标远大的话,那便为之奋斗,若是些乱七八糟的目标,还是算了吧。”

“瞧您说的,这儿臣既然有话说,那自然是好事儿了。”

不得不说,这二皇子说话的水平就比大皇子要强上几分。

大皇子的话术可是一直很声音,但是这陛下跟二皇子说起话来,倒真的是有几分唠家常的意思。

不知道是二皇子这人就是如此谦和,还是这二皇子的察言观色能力真的如此巧妙。

“儿臣近来琢磨,这齐大学士一死,天守阁的阵法研究组可就少了一位领头羊。”

“儿臣思来想去,这天守阁内,似乎是没有一位能够担得起如此位置的人。”

“所以,有一个想法可就在儿臣的脑海里蹦跶许久了。”

“这中州牧的法家韩门的韩不笑族长,来当这阵法研究组的大学士,可是十分的合适!”

嘶……

这二皇子话刚说完,顿时空气里传来了一阵吸冷气的声音。

他这话,可是触犯了一些不能说出口的规矩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