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首辅养成日常 > 第二百七十六章 解决、屯粮(两章合一)

五日期限到后,当天的早朝气氛显得格外复杂。

刑部苏大人将查证后的结论写成了长长的折子当众递了上去,面上情绪却是丝毫都不显。

而就在皇帝亲眼过目那份奏折的过程中,下面的文武百臣心思各异,反倒是当事人程永宁一脸的淡漠,俨然完全没将结果放在心上一般,根本看不出半点的担心。

太子见状,也是面色不显,于他而言没有比“置身事外”更好的选择,只希望王阁老能够有用一点,不然又得折损他不少的人手。

想到王阁老信誓旦旦抛出的那张底牌,太子的心思多少安定了一些。

不论如何,如今面对一天比一天成长得快的程永宁,他已然没办法再继续放任下去。

太子的目光甚至于连王阁老都没有瞄一下,既然决定了赌上一局,那么到了这个时候了当然不会再去多想其他。

龙椅之上,皇帝看得极慢极细,面无表情让人猜不透心中所思,而随着他放下那份折子,底下文武百官们纷纷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等着他们的皇上发话。

“王爱卿随朕去御书房,其他人都退朝吧。”

挥了挥手,皇帝扔下这句话后径直起身而去。

百官虽心中惊讶而好奇,但这会皇上都走了,只能先行恭送再说。

等到王阁老随皇上龙驾一并离开后,下朝了官员们一个个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纷纷想往刑部尚书苏大人身旁凑,毕竟这会能够打听到一些消息的地方估计也就是这里了。

“得得得,诸位同僚可千万别为难苏某,此事皇上自有明断,诸位还是都回了吧。”

苏大人哪里可能跟这些人透露什么,说完这话头也不回的走了,压根就不再理会任何人。

见状,原本还想着探知一二的大臣,纷纷三三两两小声议论着结伴走了。

原本那些个受了指使,想借着今日再推一把的官员,压根没想到皇上今日竟然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留给他们,而是直接把王阁老给单独带走。

正因为如此,所以他们反倒是不敢冲动行事,只得将原先的准备暂停下来,等王阁老那边有了比较确切的消息之后再说。

而下朝之后的程永宁也没有再去大理寺,而是直接回了家。

“事情如何了?”林初彤将人迎了进来,显然有些意外程永宁今日竟会这么早归府。

“解决了,接下来等着看那些人的热闹就行了。”

程永宁亲了亲林初彤,一把将人给抱到榻边坐下:“怕你担心,所以特意提前回来一趟。不过呆不了多久,一会马上就得出门,还有很多事情要收尾,估计这几天都会很忙,没多少时间陪你。晚上你也别等我,自己早些睡好好休息,知道吗?”

“怎么,你是打算夜不归宿吗?”林初彤见程永宁又跟个小老头似的交代这交代那,好像她还是个没长大的小孩子一般不放心,顿时觉得想笑,是以故意逗着他。

“当然不是,再晚我也会回家睡的,不过就是忙起来肯定会很晚,舍不得你熬夜等我罢了。”

程永宁揉了揉林初彤的脑袋,两人如今当真是从心到身全都是亲密无间,而他说起情话来也是越来越让人无法抵挡。

林初彤主动亲了他一口,倒是大大方方地表明程永宁的话取悦了自己,同时说道:“放心,我知道分寸的,绝对不会虐待你的夫人。你也是一样,再忙也得顾着身子,不然我会不高兴的!”

“是,为夫定当遵守夫人之命!”程永宁脸上的笑怎么样都止不住,满心满眼都因为心爱之人而开怀满足。

小两口在一起腻歪了一会,程永宁终是再次出府忙他的事去了。

走之前还特意又叮嘱林初彤,这两天没事的话尽量呆在府里少出门,怕她无聊还交代会派人将接下来一系列的后续发展禀告于她。

“公子与夫人的感情可真好,看得真是让人羡慕无比,难怪京城那些贵女贵夫人们一个个都对咱们夫人妒忌无比!”

宛如满是感慨地用推了推身旁的墨言,每天看着男主人与女主人在她们面前恩恩爱爱甜甜蜜蜜,她便由由衷地为自家小姐感到开心。

“这算什么,才刚刚开始,以后还得让那些女人妒忌一辈子呢!”

墨言信心满满地甩出这么一句,脸上的得意之色好像她才是那让人妒忌的当事人一般。

“你们两个又在偷偷嘀咕什么呢?”

林初彤目送完夫君,转身准备回屋之际,看到不远处站着的两个丫头凑到一起不知道在说着什么,一个个满脸得意自豪的。

“咳咳……”被当场抓个正着,宛如顿时有些不太好意思,毕竟私下议论主子这样的行径并不是一个好婢女所应该做的:“没说呢,就随便问了墨言姐一句,不知道今日午膳吃什么来着。”

墨言倒是半点不心慌,对她的性子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事,而且夫人也根本不会因此而怪罪她们。

只不过,看到宛如那丫头一脸的怂样,倒也懒得去揭穿罢了。

见状,林初彤倒也没再追问,毕竟本来也只是随口一句而已。

傍晚的时候,林初彤倒是从程永宁派因来给她报信之人嘴里陆陆续续地听到了不少有意思的第一手消息。

看来永宁说得没错,王阁老这一次算是彻底的败了,而且还败得颜面全无,今后将要付出的代价也远比他所要预料的要多得多。

想来,王阁老还是有些轻敌了,如果不是轻敌的话,他就不应该在这样的时候去找永宁的麻烦,不应该借此去刺探皇上的底细。

即使皇上不偏向任何人,那心思也是比什么都要清明,哪里可能那么容易被人蒙蔽?

更别说,永宁对于皇上而言,真正的意义与重要性根本就不是王阁老所能够想象的。

是以,这一局王阁老输得一点都不委屈,虽然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那些针对永宁的事都是他在背后指使,但于帝王而言又哪里需要什么证据,只要相信便可。

“听说,王阁老从御书房走出来时,面色惨白,神情木纳,整个人十分之不好。想来他肯定没料到,他给公子准备的满满一大盆污水还没来得及完全泼出,却直接被公子给截了糊。原本咬死想要污告公子的证人不曾想手中竟然还有王阁老故意想要栽赃陷害公子的直接证据,如此一来却是全都一点不差的被皇上知晓。”

禀告之人继续又道:“论起来,公子这次运气也不是一般之好,原本公子是打算等王阁老手中最后的底牌扔出后再做借力打力,破解后再反制,却没想到那人竟会主动反咬道出实情,倒是省了我们不少的功夫。”

听到这,林初彤有些疑惑地问道:“是有人在暗中相助?”

不然的话,王阁老安排的人,好端端的怎么可能提前反咬王阁老一口。

“这个暂时还没有查到,公子的意思是先看看再说。”那人说道:“另外,皇上已经令刑部尚书苏大人将对公子的调查结果公布了出去。王家小六这会应该已经直接准交至刑部大牢关押了起来,他的案子将由苏大人接手审判。”

“案子?”林初彤顿时意识这所谓的案子应该不仅仅包括王家小六当街调、戏、欲强抢她的事。

“是的夫人,王家小六当初强抢欺凌过不和良家妇女,做了不少丧尽天良之事,早几天前,公子便已经着人将那些恶行给整理出来,并且寻到了不少苦主。那些苦主也已经报了案,全都要状告王家小六,这些大理寺那边全都有记载,所以公子自然也是合理合法地关押被告,只不过王阁老消息不太灵通,并不知情罢了,还自以占尽先机,其实不过跳梁小丑。”

那人笑得很是开怀,显然是对自家公子强而有力的手腕无比推崇。

就凭王家那小畜生的恶行,呵呵,就等着把牢底给坐穿吧!

也活该王家倒霉,教养出那么个恶心肮脏的东西,还敢打夫人的主意,真是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王家也是瞎了眼,都这样还想偏护,全然没将公子放在眼中,甚至于妄想借此事来祸害公子,简直就是找死!

“呃……那太子那边呢?太子那边知道后有没有什么动静?”林初彤想了想,倒是更为关心这一层。

“暂时没有,不过当初在朝中联手着弹劾公子的朝臣,绝大多数都是太子的人,这一点皇上应该也是心中有数的。”

那人当下解释道:“但夫人尽可放心,公子早就已经安排人手盯着太子府那边的动静,有什么新的进展属下自会再来禀告。”

“太子若是没有提前安排退路的话,又怎么可以由着王阁老动用他这么多的人手,想来这次再如何也不会让火烧到他的身上。”

林初彤知晓这种高高在上之人的行事作风,谋事定当有两手准备,成则大好,不成自然也会有顶罪之人。

“那也无妨,总归谁参与了谋害公子,谁就得付出相应的代价。公子说了,皇上如今还需要王阁老的存在,所以也不会明着处罚于他,但暗中的打压却必定少不了。说到底越是位高权贵之人,便越不会容许下位者对他的挑衅。至于太子更是如此,估计这一回在朝中怕是又得损失不少的人手了。”

正如程永宁所料,此事的后续果然发展得极快。

没过几天,王阁老手中的权力便被其他两位次辅分担了多半,皇上甚至还当朝训斥王阁老教子无方,治家有亏,令其回去后好生反省。

而王家小六的案子,皇上也明确要求刑部如实审判,严惩不怠,以正视听,以慰民心!

至于当初头一个跳出来给程永宁泼脏水的言官,则直接被皇上革职发配去了边疆。

后来联合着弹劾程永宁的官员,除了少部分躲过一劫外,大多数官员都受到了教训。

严重的丢了官,很多都被连降几级调到一些可有可无没有实权的地方窝着,有些还给了个理由,有些根本连理由都懒得安。

总之所有人也都是心知肚明到底怎么一回事,却是没有半个人敢有任何说道什么。

如此一来,程永宁在朝中的地位却是再次大步飞升,即使是那些对他恨得牙痒痒的,却也不得不压制下内心的恨意,不敢再与之正面做对。

毕竟,经此一事,谁还看不明后皇上对程永宁是何等的信任与维护,若他们再敢乱来,只怕下次丢掉的可就不是官,而是命了!

这几天,太多的人过得提心吊胆万分煎熬,但林初彤却是截然相反。

程永宁的这个麻烦结束后,她也可以放开手脚去做另外一件重要之事。

照着程永宁的打算,想要将孙思成那份预警折子最有价值的递上去,达到最好的效果的话,安排下来大概还要大半个月的准备时间安排。

而利用这个时间,林初彤正好打算大量收购屯够粮食,以便到时可以多搭建粥鹏,更可能多的救活一些灾民。

林初彤不是那种无私奉献之人,却因为重生而更无比信奉因果,所以她希望这一辈子自己能够多做些好事,多积些功德,算是为自己与永宁积福。

前两天她便已经让宛如联系了苏夫人,苏夫人娘家兄长手中那以多的屯粮正好可以派上用途。

同时,她也让刘先生尽可能多的在这边收购粮食,如今价格不好,以她与程永宁如今的家资,却也并不算是多大的难题。

就连大舅舅那边,她也让人快马送了信过去,提醒他们尽可能多收集一些粮食,免得大灾之后粮价飞涨。

钟离家也是素来喜爱行善积德,钟离家每年挣那么多银子却还能一直平安无事的代代相传,自然也与乐善好施有关。

毕竟,每年至少有两成以上的纯利润全都用在造福百姓行善积德上,这可都是账上清楚明白记下的,连朝廷都能看得到、摸得着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