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迷雾之命运 > 第一百三十五章-隐士

迷雾之命运 第一百三十五章-隐士

作者:林某某29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4:5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去上课的时候,刚到祝英台那里,祝英台便拉着他叫他把五柳先生传背给他听,林青山疑惑的问道:“奇怪了,陶渊明那么出名,五柳先生传又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你是真不知道吗?”,

祝英台:“陶渊明是隐士,他的诗作除了桃花源记没有一首完整流传下来的”,

林青山:“这么玄,怎么可能”,祝英台这么一说林青山就纳闷了,当今天下有四个名人,第一当属已经死了的前吏部尚书恒温,林青山可以想象,恒家可不是现在的谢家,东晋的西府兵基本上都被恒家掌握,恒温在时还有六万丝毫不逊于朝廷虎贲军的私军,甚至在装备方面还领先不少,四次北伐,恒温下面的西府兵都是中坚,四次北伐失败,西府兵伤亡超过十万人,但即便如此,现在西府兵编辑在册的府兵也不会低于八万人,那时的恒温就相当于三国时期全盛状态的曹操,只有北方的胡人政权才能作为他的对手,王家和皇室在他面前完全不够看,第二位名人是与恒温同时代的王羲之,也就是现在王献之和王凝之的父亲,但是上一个时代恒温的威势太盛,所以同样作为丞相的王羲之只能以文采和书法扬名于世,第三位就是当朝的吏部尚书,百官之首的谢安,谢安的威势不用过多解释,也就是他所在的谢家起步比恒家和王家低太多,若是和恒温易位而处,收复北方,一统天下都不是难事,至于改朝换代,太容易了,就算是现在的三大家族都很容易办到,现在林青山也对当今天下的局势很了解了,朝廷名义上有一支足以震慑天下的虎贲军和御林军,但是这只军队基本上都是靠那些大家族出钱出粮养着的,那些稍小的家族门阀想出钱出粮都寻不到门路,那些大家族根本就不会让外人染指,正所谓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种状态已经从八王之乱持续至今,足足四十年,整整两代人,林青山相信,只要三大家族的任何一个造反,可能只有御林军会出面顶一下,虎贲军不会在乎龙椅上坐的是谁,第四个名人就是陶渊明,他出名并不是他又多大的作为,相反,他的作为可以忽略不计,他做官的时候声名不显。即便辞官之时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只是一时的美谈,他真正出名是把归隐一事真正实践,当他真正归隐之后,这种与当世格格不入的人品才被世人津津乐道,现在这个社会,当官就意味着出了人头地,进入了另一个阶层,官员的俸禄不值一提,但是古往今来哪个官员又是靠俸禄发财的?所以陶渊明的这种行为在世人看来就是自愿放弃了锦衣玉食的生活而选择了为世人所轻的农民阶层,这太不可思议了,有了这个引子,再加上他后来的诗文流传出来,名声竟是不落于上面三人分毫,成了人尽皆知的名人,林青山原本因为既然陶渊明这么出名,那他的诗作应该广为流传才是啊,现在看来跟自己想的有很大的出入,于是他随口问道:“陶渊明这么出名,你们真不知道他的诗文?”,

祝英台:“当然了,他是隐士嘛,隐士顾名思义就跟外界少有来往,他的一些诗文都是从他的一些好友口中流传出来的,所以大部分都没有完整版?”,

林青山:“既然他的好友经常背诵他的诗文,那为什么又没有完整版流传出来呢?”,

祝英台:“哎,这主要是没有经过陶渊明本人,他的那些好友当然不敢背着主人把诗文送给别人,那些先生都是道德高尚的长者,就算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他们也不会出卖自己的朋友”,

林青山:“嗯,有道理,。。。啊?你的意思是我道德不高?”,

祝英台:“不是,你告诉我了,我不会告诉外人的,这样只有我们两人知道,陶先生他不会介意的”,

林青山:“你怎么知道他不会介意?”,

祝英台:“。。。。哎呀,你就给我背一遍嘛”,

林青山:“好,我只背一遍啊,你听好了,我不会背第二遍的”,

祝英台:“好!”,

林青山:“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

祝英台:“你背慢点!”,

林青山:“这还快啊”,

祝英台:“你慢点”,

林青山:“这还快啊?”,

祝英台:“你慢点嘛”,

林青山:“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咦,你拿着纸笔干什么?”,

祝英台:“放心,我没有抄,只是在做笔记而已”,

林青山:“真的吗?听好,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我告诉你啊,只此一例,我不会再背第二遍了”,

祝英台:“嗯,我不会让你背第二遍的,你昨晚背的那个,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后面是什么”,

林青山:“。。。。。。”,果然,跟祝英台说的差不多,上课期间陈夫子貌似已经忘记了昨晚的事,依旧对林青山漠不关心,之后的几天也没人来找他的麻烦,反倒是建康王谢两家联姻吸引了不少的目光,开始传出谢道韫逃婚的消息,王谢两家发动各路关系满天下寻找,但是仅仅几天之后“谢道韫”出现在了婚礼上,谢家给出的解释是谢道韫只是回老家陈郡躲了几个月,一直都没离开谢家,只是藏在偌大的门庭中受姨丈保护,不为人所知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