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迷雾之命运 > 第一百三十九章-秘密武器

迷雾之命运 第一百三十九章-秘密武器

作者:林某某29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4:5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二天林青山早上起来吃了几口早饭然后继续睡觉,直到中午才真正起床活动,林青山出门就直接去了工坊,林小青告诉林青山蒋易现在应该在宝库,一个月前他就在宝库里摆了一副桌椅,如果没事,很少出来,林青山打算先去工坊看看蒋易两个月的时间搞出了哪些成就,林青山去工坊看了一圈,严格意义上来说蒋易自己做的东西很少,大部分都是在林青山发明基础上做出的改进,而且他非常重视基础工业,蒸汽锤和液压机大型吊臂已经被他改进了好几个版本,在林青山当做核心的合金配方上也有不俗的进步,凭借现在已有的科技和材料,如果找到石油就可以直接做内燃机了,但是石油这个东西还有点遥远,林青山祖籍四川,毕业后就来了沿海打工,在这边也混迹了一年,但是没有听说过这里有油田之类的矿藏,如果要找石油要么去华北,要么去南海,但是据林青山所知,南海的油田全部在海上,林青山现在的工业实力要去海上开采石油想想就行了,所以未来在发展海军基地的时候还有抽空去北方找石油,林青山回来了当然不能闲着,蒋易既然搞出了一些名堂,林青山自然也不能落于人后,所以林青山就打算用一个中秋的时间做出三样大杀器,第一个就是火yao枪,现在这个科技的关键科技,做枪膛的材料已经有了,至于线膛枪管这种高科技可以先放在一边,做个滑膛枪用用即可,林青山选择的模型是手动拉栓式步枪,原因有几点,第一是半自动步枪的枪管如果不加节制的连续射击,三十颗子弹就能把枪管烧红,枪膛有弹壳降温可能还好点,但是仍然有炸膛的风险,第二个就是可靠性,e兵器出现在这个时代,跟神器没什么两样,所以一定要严格保密,制造数量不可能太大,林青山打算先造一支样枪看看效果,确定了弹药口径之后再批量制造二十支,二十支用于正面战场效果不大,但是用在特种作战上足够了,二十支步枪打游击,连林青山都想不出明显的克制办法,只能用同等科技去对抗,第二个项目是改进野战弩,e兵器保密的情况下,弓弩才是特种作战的主力,经过三年时间的实践,复合弓的制造工艺已经摸索得差不多了,现在林家庄能够做出的复合弓也是当今世界的顶尖水平,只是这种弓弩的生产难度太高,而且报废率也高,原材料选用条件苛刻,所以不可能大量装备,林青山要做的这种狙击弩肯定不是寻常货色,这种新式武器将会尽可能的综合狙击弩和野战弩的优点,当然,在威力和射程上肯定不可能达到狙击弩的水平,主要是让它能兼容三种以上的弩箭,第一种是狙击箭,用于打伏击,第二种是普通箭矢用于常规对抗,第三点才是改进的重点,普通的箭矢,威力和箭矢的大小与武器容量是成反比的,想要威力大,射程远,就必须把箭加长,加重,加粗,想要多带箭矢或者让箭矢更轻则必须把箭矢做的更轻更短,更细,这两个互相矛盾的大方向只有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不改变箭矢的重量,减小箭矢的体积,这也是林青山从现代弓箭里领悟出的办法,现代的箭矢都很轻,很细,当然,这也是建立在竞技比赛的基础上的,那种箭矢用在战场上,虽然精度和射程远超古代箭矢,但是穿透力和杀伤力就显得太弱了,那种箭矢连古代的最低标准,木片铠甲都很难穿透,所以林青山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用合成箭矢,箭杆用中心钢筋,外面包裹一层桅杆,再用桐油包浆,这样箭杆的直径可以相对之前缩小一倍,长度也能减短五分之一,这样的箭矢还能增加穿透力,但是由于直径的缘故,杀伤力会减小很多,这种箭矢用来装标准箭匣可以达到十二支,大箭匣可以装二十六支,这种弓弩的优势是可以像拉栓式步枪一样趴在地上射击,而不用像标准的射箭姿势半跪在地上,这样一来被敌方击中的概率就会小很多,配合上简陋的掩体几乎可以免疫对方的直射,而在特种作战中,只要自己不作死,就不会遇到敌军的大范围抛物线式的箭雨压制,第三个项目是机关战车,这个东西的灵感来自一部名叫见龙卸甲的电影,这种武器算是绝对的重武器了,射程远,杀伤力大,穿透力强,可以极大程度敌军的重甲兵和骑兵,这个东西机械结构有点复杂,但是对于材料没有太高的要求,林青山一个人就可以独立完成,第四个项目是类似于这种战车的投石器,战车用的箭矢是和床弩通用的,这就意味着箭矢的成本很高,而且携带量也不会太大,按照林青山的预想,战车每轮射十二支箭,可以连射三轮,储备的箭匣仅仅只够九轮,一辆战车标准配置也只能携带七十二支箭矢,也就是六轮的备用,如果再往上增加会影响部队的机动性,箭矢一旦射出去很难回收,一旦战局不利,这种箭矢就是一次性用品,火力持续时间不够,但是投石器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甚至都不用携带弹药,可以就地取材,要是遇到全是鹅卵石的河边,这完全就是一台永动机,一般的投石器也能投掷一大包的小石头,但是不好控制弹药散布,如果石头之间的空隙太大,那影响的就不光是弹药散布了,对于射程也有致命的影响,砸到己方的军阵都是正常现象,打定主意之后林青山便着手设计工作,中午他也见到了蒋易,他问了蒋易最近的想法,蒋易把自己最近的事情给林青山详细的说了一遍,听完蒋易的话,林青山陷入了沉思,他说他根据古书上的配方合成了几样合金,但是效果很不好,因为矿石的纯度和书上记载的矿石并不一致,成分也相差很远,所以现在正在简单试验中,已有的成果只有两个,一个是林青山用来做火yao枪枪膛的金属,还有一个强度不高,但是韧性很好,经过蒋易的试验,这种金属做出的长铁片短时间内就算把它弯折九十度它都能自动复原,但是整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十多分钟,循环四十多次之后才出现明显的金属疲劳,这种东西林青山暂时没想到有什么用途,林青山现在需要的是高强度,高耐磨和不易氧化的金属,林青山虽然恼火,但是也知道材料科技只能这样慢慢试,出成果靠勤劳还不如靠运气来的实在,百分之九十八的运气加百分之一的勤劳再加上百分之一的智慧,这就是材料科技的本质,至少在后工业时代之前,完全没有捷径可走,林青山听到一半就觉得头痛,要是林青山像蒋易这样搞,半个月不到就得掀桌子,这是个什么操蛋工作?

奋斗一辈子都不见得能出一个成果,于是林青山和蒋易继续各干各的,只是现在,工坊要暂时重归林青山掌握,晚上林青山约了蒋易一起吃晚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