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迷雾之命运 > 第一百五十五章-战局分析

迷雾之命运 第一百五十五章-战局分析

作者:林某某29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4:5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青山带着卫队出门,他们先绕道去了祝家庄,中午的时候车队感到祝家庄,祝英台盛情请林青山一行进入祝家庄起吃午饭,林青山稍稍想了一会儿,祝家庄这一顿饭吃下去吃到明天都说不定,说以在庄门出跟祝英台打完招呼之后就招呼她直接上车一起去书院,她言语之间似乎很挂念杭州的情况,人不大,心不小,跟赵幽兰一样的路数,心系天下黎民百姓,不一会儿祝英台的爹来到门前,自然多加挽留林青山在林青山吃完午饭再走,林青山不想在路上耽搁时间,于是跟他们约定放年假之后顺便来祝家庄住几天,祝家二老才放林青山和祝英台一路离去,总体看来,在祝家庄也不过耽搁了二十分钟而已,前往杭州的路上风平浪静,终于赶在夜幕降临之前赶到了书院,此时书院的人已有大半来了书院尼山从方位上看位于杭州的西南角,从大局上讲也属于杭州的地利,但是此次官军并没有在山上布防,土匪也没有上山来找麻烦,所以尼山只是荒废了一段时间而已,刚刚到书院,所有学子当然三五成群的仪器讨论杭州这次的战况,只是缺少了当事人和主角之一的马文才,他们的闲聊也只是谈谈各自的看法,林青山这个行伍中人来了之后众人不可避免的把林青山也扯了进来,来到人家的屋檐下,当然不可能揭人家的伤疤,所以林青山就把事情往对官府有利的一方说,从官报上的战损来看,此战匪军阵亡两万四千多人,被俘一万多人,官军一方阵亡七千多人,被俘两千多人,林青山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官军一方的阵亡数应该不假,但是被俘应该有一万五千人到七千人,匪军一方的阵亡数至少有一万两千人,林青山估计实际人数应该是一万七千人左右,被俘应该有五千人,要是照林青山这么一说倒是奇了,杭州被攻破数日,城中钱粮被掠夺一空,从实际战况上看匪军一方大胜,但是,战损为什么是反过来的呢?细细一想,林青山毕竟也是局外人,现在说的话也不过是凭空猜测,当不得真,晚上,山长还设家宴,宴请赵幽兰,然后导致林青山的晚饭没了着落,所以他们顺便也把林青山请了过来,小惠嫁出去之后,山长和师母也少了几分生气,多了几丝白发,饭局上众人也不可避免了提到了这次的战乱,山长和裴夫子这次在尼山上几乎看完了战役的全局,目睹了当夜杭州的陷落,山长绘声绘色的讲述了战役的全局,讲到杭州陷落那一段的时候,山长也感慨万千,次日杭州陷落之时他还曾下山去杭州劝说孙恩不要为难杭州的百姓,孙恩接见他时,刚好手下来来报城东的战败,据山长所说,当时孙恩脸色阴沉得可怕,并且做出了很多调整,原本孙恩就没打算把城里的百姓怎么样,所以山长的要求被孙恩悉数应下,但是后面的事情陆续发生,山长才知道自己多虑了,孙恩那么注重自己的名声,当然不会做出任何禽兽行径,最后裴夫子也问了相同的问题,林青山也做出了相同的回答,不同的是,山长和裴夫子等人对林青山的话深信不疑,裴夫子惊疑的问道:“为什么匪军大胜反而会折损这么多人马呢?”,林青山笑着说道:“因为匪军的目的是杭州的钱粮,所以杭州的钱粮被洗劫一空,因为官军的目的就是匪军本身,所以匪军才是死伤这么多人,如果孙恩从一开始就把目标对准官军,而不是杭州城里的钱粮,官军的损失绝对超过两万”,

裴夫子:“孙恩工于心计,为什么会犯这么大的失误?”,

林青山:“他没有啊,杭州的钱粮全部得手,粮草至少四十万石,黄金白银合计至少两千万两,这算什么失误”,

裴夫子:“可他损失了这么多人马,日后再有战事怎么办?”,

林青山:“孙恩的几万弟兄打起仗来固然给力,但是人非草木,孰能不吃饭啊,几万张嘴,吃起饭来同样很给力呀,你们想想,孙大王乃是贤明之主,事必躬亲,当他每次路过厨房,看着空空如也的米缸,该是多么的伤心啊,嘿嘿”,林青山最后的比喻实在是太妙了,以至于差点把前面的重点掩盖过去,山长和裴夫子,陈夫子三人闻言纷纷低头沉思,林青山这话说到了点子上,武夷山根本就养不了那么多人,除了外出掠夺,故意折损些人手估计也是孙恩计划的一部分,

想了半晌之后,山长轻笑着问到:“这么说来,杭州城东的那桩大劫案真的跟你有关系?”,

林青山不好意思的说道:“关系嘛,多少也是有点的,但是我们可只是一个帮手,主谋是谢丞相,若是没有他老人家神机妙算,我们哪能白捡这种便宜啊”,

山长和两位夫子闻言笑而不语,赵幽兰一脸气愤的盯着林青山,世上竟有如此无耻之人,得了便宜还要栽赃给一个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谢安,可能是林青山在惦记被谢安捡走的那部分银两,想着让谢安帮着分担“一部分”责任,而且这漏洞百出的假话从他口里绘声绘色的说出来就跟真的一样,

山长继续问道:“那你且细细说说,你们如何分享收益啊”,

林青山:“具体的了多少我们不知道,毕竟我们只是派了几个人协同行动而已,主意是谢丞相提的,具体行动流传是我们一起商量的,派的人也是我们两家一家一半,收益三七分,我们林家庄分才分了二十万两银子,谢丞相一定克扣了不少,据说当时杭州的全部富商贵族全部涌向东城门,随之一同带走的金银何止千万,匪军替我们收拢之后我们直接把车开走就是了,随便拉个三四十车都有数百万,三成何止二十万两,你们说是不是”,

山长笑盈盈的说道:“金银到手之后必定要从陈郡出去,不可能直接回林家庄,谢丞相先筛一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林青山满脸赞同的拍着桌子说道:“对啊,要是我,我肯定要先筛一波啊,虽然约定在先,但是事情做得隐秘一点又有何妨,好好的先机怎能拱手送人”,众人说着又是一片欢声笑语,包括师母也是,赵幽兰独自在一边惊愕的看着平时庄重严肃的山长夫妇和两位夫子,他们为什么会相信林青山这种一眼便能看穿的谎言?他们为什么会被林青山带得这么腹黑,难道这真的是人心不古的表现?

晚宴过后林青山先行离开,赵幽兰帮师母收拾厨房时疑惑的问道:“林远山今天的话漏洞百出,你们为什么会信?”,师母语重心长的说道:“就是因为他的这种谎话根本骗不了任何人,所以只用挑出你认为有用的那部分相信就行了,但是,你必须要全部相信,他说什么你就要信什么,不然你日后会吃很多亏的”,赵幽兰不甘的问道:“为什么?”,

师母:“从上次听说谢道韫逃婚之后我就大概猜到你的身份了,但是林远山心机之深,平生仅见,你想取得他的信任只能先信任他,不然就趁早离去吧,不要浪费大好的年华了”,

赵幽兰:“为什么?”,

师母:“谁对谁错,不是凭几句话,几件事就能看得清的,但是在你看到事情的真相之前,一定要相信他”,

赵幽兰:“什么真相?”,

师母:“华夏大地上有些事情不是我们这些凡人能够想象的,比如秦国二世而亡,比如篡汉的王莽,比如汉光武帝刘秀,比如几十年前持续至今的五胡之乱”,

赵幽兰:“这些事情有关系吗?”,

师母:“有关系,从春秋盛世开始,华夏貌似在汉武帝时期达到了巅峰,东汉和晋朝初统天下之时,也不输于春秋战国,可是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就能把几百年的积累败得一干二净,一次如此,可以说是意外,但是现在这种事情八百年之内已经发生了五次,周朝八百年内,华夏何时有过这种颓势”,师母说着,也陷入了遥远的回忆,赵幽兰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现在听师母说起有点意外,但是这跟林青山有关系吗?,师母接下来的话刚好回答了赵幽兰的疑问:“实际上华夏自从战国之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大势所倾已经说明了我们现在走的方向有问题了,林青山走的路在我们看来是一条旁门左道,可是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将林家庄建成了一个顶级的武勋门阀,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等你经历的事情多了,也就会知道,大多数事情,除了结局,起因和经过都不重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