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迷雾之命运 > 第一百五十九章-孙恩的妙计

迷雾之命运 第一百五十九章-孙恩的妙计

作者:林某某29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4:5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天,训练正式开始,为了照顾那些体质差的学生,每天只有两节课,早课结束之后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质制定针对性的单一科目训练,直到一天的末尾,第二节团体课结束之后直接回书院宿舍休息,这样的安排非常合理,至少保障了体力垫底的祝英台每天都能到场参加训练,第四天,林青山收到一份来自张翰的邀请,林青山拿着这封请柬当众向裴夫子请了假,裴夫子看完之后直接批准了他的请求,林青山得到准许之后立即下山前往约定的会面地点,地点十分凑巧,就在上次林青山和孙恩会面的地方,林青山稍微想了一下,那里风景优美,环境清幽,视野开阔,是个煮酒论英雄的好地方,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里距离杭州有一段距离,但是里练马场和林家庄的军营稍近,一路上没有遇到什么事情,林青山半路上就被林家军卫兵和张翰派来的一个亲卫接到,并一同前往那个凉亭,林青山到达凉亭之后,惊讶的发现方魁也在这里,怪不得张翰能做出这么正确的决定,原来是方魁在身边,三人坐下之后,张翰便迫不及待的问了一些很久都没有想通的疑问,比如孙恩此战一共动用了多少人,从军事情报上看,匪军一方加上在武夷山守卫的人马撑死也就三万五千人,但是实际上的战争打起来之后,孙恩的兵力仿佛翻倍了,南北两面的分兵至少一万五千人,正面被击溃了近两万人,后来又有至少一万人参加了杭州的攻城战,武夷山的守卫据王凝之的战报说有七千人,张翰不怎么相信,因为匪军一方本身就占着天大的地利,如果兵力能够与官军持平,前期的进军可以被理解为诱敌深入,但是最后至少要扔下三千具尸体才有可能走出武夷山,可事实的情况是官军一方死伤不过五百人,这就可以断定匪军最多只有三千人,但是这样算起来,匪军岂不是就有七万多人,这太夸张了吧?,还有就是孙恩从杭州退兵后的举动,按理来说,目的达到之后就应该立即缩回武夷山,修整一阵再出来找机会,但是匪军退得太缓慢了,以至于为了守护那条关键的退路,还与张翰的部队交了手,局部战役失利之后,孙恩做出了一个看起来唯一正常的措施,那就是借整夜的火把部下疑阵,立即退兵,但是第二天晚上再度卷土重来,这么来来回回的折腾,不但半分便宜没有捡到,而且平白无故的消耗了手下人的体力,这又是为什么呢?孙恩是一个非常明智的人,每一个行为都有着相应的目的,不会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整个就是弱化版的林青山,所以张翰一直想不通他的目的,l林青山故作神秘的给他缓缓讲来:“首先,前期的调查和事后的总结都是对的,孙恩的总兵力应该是在三万人到三万五千人之间,这些人中,绝大部分都是孙恩的人马,白敬事手下也就五六千人的样子,之所以会感到他有这么多人,那是因为他频繁调兵带给你们的幻觉,一开始的时候,他应该有一半的兵力都在杭州的南北两面,当官军出城主动寻求决战的时候他将一部分兵力调回了西面,那时西面主战场的兵力应该有两万以上,而杭州的南北两面最多不超过七千人,之后官军击溃了孙恩的正面防线,那些被击溃的匪军又呈溃败之势逃到了杭州的南北两面,由于正面兵力不足,孙恩这个时候又把武夷山内的守军全部调了出来,这个时候杭州南北两面的匪军应该又有一万五千人了,正面战场一万两千人左右,而孙恩的老巢肯定不到五百人,那夜决战之后,孙恩迅速派了一支精锐部队回援武夷山,但是人数不会太多,我估计五六百人加上原本就在武夷山守家的那五百多人,凑起来差不多一千号人,由于匪军攻陷了杭州以及一些很难解释的种种原因,又有一批人数大约一千人的平民决定效忠孙恩,此时孙恩的西面兵力大约一万三千人,直到战役结束,各路逃兵战俘陆续归位之后,现在孙恩和白敬事手下共计两万三千人,左右”,张翰大惊:“这不可能啊?如果孙恩只有这么点人,那杭州城的五十万石粮食他是怎么运走的?”,

林青山:“方魁有何高见”,张翰把惊疑的目光转向方魁,

方魁:“孙恩不可能凭空变出这么多人来,只能通过频繁的调兵来造成这种假象,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孙恩根本就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这么多人”,

张翰:“可是一万三千人怎么把这么多粮食运回武夷山?而且他还部署了至少五千人来守护粮道”,

方魁:“你也调查过了,孙恩在杭州地区的人缘口碑都很好,想找一万人帮忙运粮很容易,况且他还是付钱的,每人付十两银子也才十万两,相对于孙恩在杭州掠夺的千万金银,不值一提”,

张翰:“可是两万人也要至少七天才能把这么多粮食运回武夷山啊”,方魁闻言凝重的摇头,很显然,他也没有想通这个疑点,现实的情况是孙恩三天就从杭州撤军了,要在三天内运走这么多粮食,至少要五万劳工,孙恩雇佣了五万人?这话说出去谁信?五万人相当于杭州西面三个县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差不多就是每家每户出一个人,张翰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林青山,

林青山笑着说道:“方先生分析的很有道理,孙恩雇佣的劳工人数大约一万两千人吧,也有可能更多,但是不超过一万五千人”,

林青山既然都肯定方魁的观点了,张翰自然不敢质疑:“那就是他们运粮的方式有问题?如果这样算,岂不是说他们有两千多辆马车?这不可能吧?”,

林青山:“当然不可能,你算算一万五千人运完这么多粮食需要多长时间?”,

张翰:“最少七天!”,

林青山:“那孙恩又是几时回到武夷山的?”,

张翰:“九月下旬,大约十五天后。。。。这?”,张翰似乎想到了关键的节点,方魁听完之后,后怕的点头道:“原来是这样!蚂蚁搬山,妙计”,张翰彻底惊呆了,原来这就是孙恩最后没有立即退兵,反而在一马平川的平原上逗留那么久的原因,由于官军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所以没敢轻举妄动,也给了孙恩腾挪的时间,如果准确的预判到了这一情况,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大举出击,从正面直接平推过去,孙恩要么为了那些粮食与官军决战,要么扔下大部分的粮食跑路,无论从那个方面想,对于官军来说都是一个十分良好的开端,吃过第一次的亏之后,孙恩再想在正面战场上占这么大的便宜是绝对不可能的,就算打成平手,甚至小败,从大局上讲都是官军血赚,朝廷后勤兵源都是接近零成本,张翰回过神来之后对林青山说道:“前天我刚刚从建康来杭州,王大人来找我,说让我们一起去尼山书院的练马场给学生示范军阵,幸好方先生刚好随我来了杭州,临时点醒了我,所以我才没去,今天约你出来主要就是说这件事”,

林青山:“你说的那个王大人是何许人也?”,

张翰:“兵部侍郎,官居三品,王家的嫡系传人,王丞相的弟弟,王献之”,

林青山:“这又是从哪冒出来的?”,

方魁:“据我知道的消息推算,王丞相可能会在近期来杭州视察,而且谢丞相也有可能会一同前来”,

林青山:“如果这两位都来了,那可能要来的不止这两位啊”,

方魁沉声道:“这次杭州战役官军败得太离谱了,朝廷损失了接近十万石的税收和二十万石的国库存粮,相当于五万虎贲军出现了一年的军粮缺口,这个缺口肯定要补,但是国库没有存蓄,短时间内只能从那些顶尖的大家族内部出”,

顺着方魁的思路往下想。这三十万军粮虽然会让那些大家族略感肉痛,但是也就那么回事,他们真正考虑的是这样一来要是把孙恩养起来了,那才是噩梦的开端,这次孙恩的部队所展现出的攻击力已经引起了那些大家族很大的重视,这两万人一旦造反,另立王庭,一口气至少可以攻下会稽,然后孙恩长期在杭州和会稽地区积累的民心口碑就会发挥作用,用不了多久孙恩就可以把会稽和杭州变成一块铁板,无论孙恩最终是否能够成事,杭州和会稽地区的税收至少会断十年,失去了这两个大粮仓,带来的后续影响难以估量,如果这段时间之内,外部战乱再起,消耗激增,粮食供应不上空有百万大军又能怎样?上次的卫国战争,谢安为了减少后勤的压力,在前线一直保持不到十万的总兵力,超过三分之二的兵力放在了后方,兵力出现消耗再从后方补充,而不是把所有兵力全部压在一条战线上,谢安以开始的打算就是准备跟苻坚拼后勤,当然这其中也有防止秦国的优势骑兵大纵深穿插直接断晋国的后勤根基和出兵点的考虑,苻坚渡过长江的兵力超过四十万,补给线又比晋军长接近一倍,这就导致苻坚的后勤压力要比晋军大太多太多了,达到战役后期,也就是战争结束前的半年,之前的存蓄消耗得七七八八,东西两面的副战场粮食供给都出现过短暂的断档,更要命的是长江北面匪患四起,甚至还有不少自立为王,秦国内部稳定性比起当时的晋国也差很多,就算林青山在年前没有策划那场大决战,一年之后,如果苻坚在战局上还是没有大的突破,必定会收兵回长江北面,那时候已经不是苻坚想不想退兵的问题了,而是根本就没有别的路让他选,当然,死路是永远存在的。所以出于多方面的考量,杭州太守这个位置有必要换一下,但是话又说回来,这跟王献之针对林青山有什么关系呢?

张翰接下来的话揭开了部分原因:“王大人那天找我谈了很多关于您的事,似乎对你的身份特别感兴趣,而且他还问道了在杭州地区驻扎的小股林家军”,这是什么意思呢,林远山这个身份本就是不存在的,在林家庄,除了那些跟书院这边有过交集的部分士兵,大半的士兵和所有的平民根本就不知道有林远山这么一号人,要是王家的一个细作在林家庄打听林远山,却听不到任何回复,那么他会怎么想呢?最有可能想到的就是杭州这边这个林远山是个冒牌货,或者这个林远山是林家庄的一个秘密人物,当然,后者的嫌疑要更大一点,因为林青山在杭州的行动十分招摇,根本就没想避开任何耳目,如果真的是个冒牌货,行为轨迹完全对不上,后来还有一支规模七十多人的“林家军”守在杭州地区?为了修饰这个身份还要雇佣几十个人和制造一大堆高仿的武器来冒充林家军?要不要这么夸张?林家庄的装备那可不是豪华一个词可以诠释的,林家军的装备跟现在天下各路人马都不是一个路数,从铠甲上就可以看出差距,现在流行的铠甲是鱼鳞甲,只有部分重甲兵才有板甲,而林家军无论除了侦察兵,从第一代铠甲起就是板甲,所以出于各方面的种种考虑,基本上可以否定林远山这个人的冒牌货身份,但是他肯定跟林家庄有着一种十分亲密的关系,难道他真是林青山的弟弟?林青山就搞不懂了,为什么中国人搞这种小手段这么在行呢?比如马文才,马文才他爹,再加上那个王凝之,平时做事说话都是一套一套的,俨然一副绝世高手形象,但是真正下场操练,被一个孙恩虐得体无完肤,这就是典型的小脑发达,事到如今林青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毕竟人在屋檐下,杭州地区只有几十人的驻军,主动上门去找麻烦肯定是不明智的,当然,林青山也做了最坏的打算,一旦风向不对,立马收拾铺盖卷跑路回林家庄,回林家庄之后再去寻王凝之的晦气,可笑那个王凝之以为会稽是个多么好的地方,可能还想在会稽与林青山周旋,成就一番事业,但事实上,他的西北边上就是鼎鼎有名的孙大王,如果王凝之敢把手伸往上虞,分分钟教他做人,南边就不用多说了,被朝廷上诸位大人视为皇权黑洞的林家庄和瘟神的林青山就坐落再此,就算王凝之没想干什么,林青山也是要去寻他晦气的,更何况他还心有不轨,对林家庄还有一点想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