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迷雾之命运 > 第一百八十一章-王彪之的交代

迷雾之命运 第一百八十一章-王彪之的交代

作者:林某某29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4:5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话说回杭州,一般情况下,每个的士族手下有万亩良田,上万耕农仆役都是正常的,但是这些人可能有一大半都没有户籍,这个情况在当下很普遍,也没人来揭穿,因为大家手上都不干净,举报人家隐藏户口也等于在举报自己,谢安这一波普查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方面确实想趁此机会削弱杭州的士族力量,为朝廷增加税收,另一方面则将普查出来的土地合理分配整合,尽量将空闲的土地分给有种植意愿的散户,散户一直都是纳税的主力之一,他们以不到一成的土地贡献了全国接近两成的税负,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生产效率提高了,只是少了地租这一块而已,最后的成果就是将杭州近十万亩田地分发到了散户手里,这对杭州的百姓来说可是一个重大利好,土地的来源不光是那些闲置的土地,近七成都是经过谢安,王彪之等人亲自游说加上从那些士族手中低价收购过来的,这一次孙恩的匪乱给杭州地区的士族造成了严重打击,将他们数十年的积累一波劫走,导致他们短时间之内没有能力在维持之前的土地规模,所以只能低价卖给朝廷,这里不存在想不想卖的问题,远在春秋时期,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生产力,各个诸侯国都有专门的律法治理荒地,即有主之地荒芜,无人耕种则由朝廷收购,收购的价格是直接写在律法中的,这一点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出于任何原则都不可能放任土地荒芜,还有的新修水利或拨发农具都没任何亮点,江南水乡开渠引水难度不大,主要是把那些原本遮挡阳光的田边树砍伐了,这些树以前各有归属,常见的情况是甲的树遮挡了乙的田,乙的树遮了丙的田,丙的树又遮了甲的田,这些树因为某些心术不正的人恶意阻拦或者别的一些原因没法协商砍伐,只能交由外人来裁定,这次谢安他们整顿农田正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本来也不大的事,那些刁民还不见得会为了这么几棵树去找谢安的麻烦,分发农具和粮种就更简单了,这些东西都不是免费的,现在东西可以免费拿走,但是拿走多少东西都要记账,在下一个年头以等价的粮食或者其他东西偿还,相当于中期无息贷款,这也是官府常用的行政手段,总而言之,谢安他们在杭州的这一番操作利国利民,使得杭州地区的老百姓看见了一些希望,林青山客观的评价,谢安和王彪之在杭州地区布下的这些手段实际上用处不大,以杭州本身的军事力量,想要抗衡孙恩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成败的关键在双方的领导层,这一方面双方的差距几乎无法弥补,马敏正和马文才也不算两个庸主,杭州地区的士族也不全是饭桶。

但是相比孙恩这种级别的枭雄,着实有一些差距,之后王彪之与谢安回到建康,又发生了一件出乎众人意料的事,次日,王彪之很恒玄都没有去上朝,不光是他们,还有其他一些被认为是王家和恒家附庸或同盟的家族,比如柳家,韩家,这一天朝廷上就直接少了三分之一的官员,而且这些人都没有告假或者怎样,只是单纯的没去上朝,紧接着,第二天,谢安也没去,这一天没去上朝的也不光是谢安,近一半的人都没去上朝,朝堂上只有零零散散的十数人,司马濯见状紧急仓促结束了当天的朝会,并下旨从明日起全体官员避府自省,择日开朝议政,当天圣旨是中午时分开始从皇宫传出,但是恒玄一行人大清早就离开了建康返回荆州,似乎根本就没有要跟这道圣旨有后续的来往,另一个震惊的消息陆续从建康传来,皇帝的朝堂暂时关门不代表没事做,六部尚书的府邸便各自成了小朝廷,当日圣旨传到王家府邸之时,在场前来汇报政务的官员仍有十数人之多,但是王彪之一反常态,传旨的太监走进内堂根本就没人把他当一回事,王彪之端坐正堂只是轻飘飘的说了一句:“知道了,把圣旨放下吧,送客”,传旨的太监只是进门说了一句:圣旨到,然后便将圣旨递给一名护卫走出了王家,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而且王彪之也没有要隐瞒消息的意思,所以王家这边的消息听起来真是可靠,恒玄那边更不用说,连人都没见到,传旨的太监站在中堂将圣旨对恒府的总管宣读之后便匆匆离开,谢安这边还给了点面子,率领在场的官员站着让传旨的太监将圣旨读完,一时间,建康城内风起云涌,人人自危,几大士族联手搞这一出,莫不是要废黜司马濯另立新君,亦或者别的什么人要去坐龙庭?

建康的消息传到杭州有一天的延迟,林青山他们听到的消息已经是昨日的旧闻了,好在有马文才这个地头蛇在,最新消息总能准确无误的传到林青山的耳中,第一天的时候林青山听到消息也慌得一逼,他还以为恒玄和王彪之要联手干什么大事,第二天林青山收拾好包袱正准备悄悄逃回林家庄时,谢安的举动又让林青山放下心来,因为林家庄的情报系统等同于无,没有大量的佐证无法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林青山慌也有慌的道理,但是看谢安这个情况又有些不同,若是恒玄与王彪之在密谋些改朝换代的大事谢安不会不知道,更不用说王彪之和谢安是一路回的建康,最后王彪之竟然和半个多月没见的恒玄行动保持了一致,谢安仿佛什么都不知道,只要谢安还没有离开建康就表示局势还没发展到那个地步,后续的事情证明这次事件只是一次百官不约而同的罢朝而已,并没有更深的含义,至于起因,林青山估计或许跟半个月前发生在杭州的刺杀有关系,很明显,那次刺杀是为了挑拨林家庄与王家的矛盾,王彪之能查到‘林远山’的真实身份,皇室也有一定概率知道,不一定是皇室那边的人查到的,也许是某些居心不良的人从别处得知然后可以透露给他们的,若是林青山死在杭州,林家庄必定会举兵造反,这一点毫无悬念,林青山对此也毫不怀疑,然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好是让王家在与林家的争斗中伤些元气,从而减轻对健康的控制力,一旦皇帝能够重新控制健康城的大局,之后皇帝便不再是被架空的傀儡,起码手上有一支战力不俗且忠于自己的禁军和御林军,外部还有四个同姓王作为呼应,虽然短时间只能并不能改变王恒等世家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事实,但是起码有了跟他们周旋的余地,比起皇命无法出健康的窘境要好太多太多,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王彪之从根本上就没想把林青山怎么样,见林青山深陷险境还施以援手,还有另一个他们没有想到的事情,在他们眼中,林家庄的叛乱一点星星之火,不足为惧,毕竟林家军只有三千人,而且分兵两处,但是他们没有考虑到孙恩,孙恩对于林青山来说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是反之则不然,孙恩缺一个能够提供稳定粮食产出的根据地作为起兵的先决条件,四面环山,易守难攻的林家庄正是绝好的选择,林家庄强大的武器制造能力更是令孙恩垂涎三尺,可以预料的是,林家庄造反,然后孙恩跟着高举义旗,林家庄与孙恩几乎没有悬念的组成联盟,两者联手足以正面对抗朝廷的大军压境,只要挡下第一波,割据之势便成定局,之后的事情就有许多变数了,毕竟孙恩站稳脚跟之后,会稽和杭州两块粮食产区基本上都是他的囊中之物,据此便有了逐鹿天下的资本,王彪之他们这一手操作究竟是什么目的林青山不得而知,但是估计跟自己关系不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