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迷雾之命运 > 第一百八十四章-杭州之战正式收尾

迷雾之命运 第一百八十四章-杭州之战正式收尾

作者:林某某29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4:5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吃午饭的时候祝英台的两个哥哥在桌子上跟林青山提起向林家庄购买一批武器,林青山眼见生意上门当然没有回绝的道理,除了一些***和侦察兵专用轻甲之类的秘密武器,其他东西只要价钱合适,都是可以商量的,祝家庄在武力值方面就是一个渣,但是财大气粗,所以钱不是问题,关键看东西好坏,林家庄有个被尊为箭王的林青山,所以祝家庄的军购也是冲着这个方向去的,初步达成的协议有一百二十张轻弓,三十台重弩和两万支相关箭矢,还有一个营的全套装备,包括弓弩,铠甲和刀枪剑戟,战马和战车不在购买计划之内,原因有两点,第一,林家庄现在战马数量超过三千匹,看起来很多,但是战马属于消耗型资源,而且培育周期太长,外购又容易被卖家卡脖子,所以林青山现在不可能向外出售战马,战车倒是可以卖,但是祝家庄完全没这个需求,他们购买武器只是为了保卫庄园,战车这种进攻性武器买来也没什么用,战马也同理,祝家庄只要肯花钱,一两千匹战马也能买得起,但是对于祝家庄来说完全没什么用啊,养这一批军队的开销要远远超过他们每次给孙恩的上供,说道这里又不得不提孙恩这个人,每次来会稽这边都不会动祝家庄,祝家庄也懂得起,每次都选择以破财免灾的方式来消解战祸,孙恩深谙细水长流的道理,所以每次向祝家庄索取的钱财和粮食不过折算起来万石而已,祝家庄每年的粮食都可以除去税负结余三万石以上,孙恩平均三年来一次,所以这孙恩这边的开销只不过是笔小数目而已,祝家庄这种士族没个十来年的积累是不可能跟孙恩对抗的,而且祝家庄目前也没有要和孙恩刚正面的打算,买这些武器只是为了防备一些宵小之徒,比如上一次祝家庄的匪祸,这件事的起因不太清楚,但是跟孙恩应该关系不大,若不是当时孙恩正在杭州搞事情,这一波山贼说不定被孙恩顺手收拾了,综合起来,祝家庄这次订购的武器都只是一些常规的武器,数量不多,林青山也没有收他们高价,一个营的装备加上额外的那些弓弩箭矢总价才一万两银子出头,这个单子做完林家庄应该能赚三千两银子,下午祝英台又带着林青山到祝家庄的外围逛了一圈,祝家庄分为和内庄和外庄,内庄就是祝家的庄园,外庄就相当于这片地区的镇集,只不过跟祝家庄同名而已,外庄和内庄的地区结构也很有意思,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内庄应该是被外庄包裹在内的,但实际上内庄和外庄却是一街之隔,而且内庄规模比外庄要大五倍,而且外庄相比起内庄,就很世俗了,跟普通的市集没多大区别,看惯了杭州的繁华,这小小的祝家庄自然入不得林青山的法眼,只是祝家庄相对于祝英台,多了一个家乡情结,所以这个颇为落后的镇集在祝英台的眼中满是亲切之意,林青山第二天晚上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从一开始就直接睡到了地上,林青山躺在地上没多久就睡着了,因为第一天就没睡好,今天晚上也算补了前一天睡眠不足,第三天林青山和赵幽兰吃过早饭之后便起身离开了祝家庄,林青山坐在马车上闭目养神,赵幽兰淡淡的问道:“你跟你祝贤弟关系那么好,他们买武器你们还收他们这么高的价钱?”,

林青山:“价钱很高吗?”,

赵幽兰:“寻常一副铠甲价格不过二十两银子,你的铠甲竟然卖到了一百三十两?林家军的铠甲真有这么好?”,

林青山:“好不好试过自然就知道了,根据历次实战测试,我感觉还可以”,

赵幽兰听完之后没有再发表反对意见,林家军的战绩有目共睹,而这些战绩背后,林家军的武器起了多大作用林青山心里有数,对于现在这个时代的武器制造技术,林青山感到有点茫然,说落后是能亲眼看见的,但是说先进又有蒋易这种工科大匠,林青山设计的这些武器恐怕还入不了他的法眼,他只是没空来搞这些东西而已,就是不知道蒋易这种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而且就算他们的手艺高超对林青山的威胁也不大,因为他们的工作还处在手工艺制作阶段,单位产量太低,而林家庄的主武器都有了批量生产的工艺,即便不能从质量上压倒他们,也能用产量把他们压死,林青山回庄受到了场面十分宏大的欢迎仪式,林青山对此十分纳闷,他之前三令五申不要太过张扬自己的身份,毕竟他现在叫林远山,要是把这个身份捅破就意味着自己不可能再去书院了,之后赵世安的举动解开了林青山心中的疑惑,赵世安率领卫队跪地齐呼恭迎林将军回庄,赵世安这番举动说明有人来到了林家庄,但是察觉到林青山并不在庄内,所以他们才会搞这么一个盛大的仪式欢迎林青山回庄,这也符合备案的内容,在林家庄内见不到林青山只能说明林青山不在庄内,闭门谢客这个说法站不住脚,第一是林家庄有很多事情都是林青山在管,不在林家庄的时候才会摊派给林小青和赵世安等人,一些大宗商品的采购和一些重要的客人只能由林青山亲自出面接待,这也很无奈,除了林青山之外,有资格接待与林青山同级的人物只有林小青和林小倩,可是有很多事情她们都不敢拿主意,因为有些林青山明令禁止的东西她们不敢轻易做决定,比如上一次卖给张翰的那二十幅铠甲,若是没有林青山的密码信传回来,任凭张翰把嘴皮子磨破赵世安都不会放给他,林青山回到林家庄这一次并没有先回林府,而是去了护卫军军营,赵幽兰在路过林府外的时候林青山把她放回林府了,来到这里之后林青山身边便之剩下了赵世安和几个小队长,林青山转身问道:“看来这一个月林家庄出了不少的事啊”,

赵世安:“禀告林将军,这一个多月林家庄确实不太平,先是扩军的事,新募的兵勇都是好苗子,但是想要培养成材并非易事,卑职按照您的吩咐,每天四个时辰的拉练都由我和丁统领两人轮流负责,后来小青夫人跟我们说我们在林家庄太扰民了,于是我们便将练兵之所转移到了外面,这个影响也不大,后来收到您让我们警惕王凝之的信件,卑职便待人去会稽查了一阵,并未发现不妥,会稽有兵七千,其中一千是王凝之从王家带来的亲兵,具备正规军战斗力的士兵约有三千人,而且缺少重武器,对我们的威胁不大,后来接到吕铮的传信,听说您在杭州出了事,小青夫人让我们举兵前往杭州营救,卑职力劝无效,只能领兵先行,然后让丁统领整军后行,大军想要去杭州最近的路需要走会稽那边的官道,我们的部队以战车为主力,走不了小路,后来我回到林家庄之后听丁本昌说他当时已经带兵到了会稽城下,并用投石器发起了一轮攻击,入夜之后丁本昌并未继续进攻,第二天凌晨,吕铮派快马回报您平安脱险的消息,丁统领才带兵回到林家庄”,

林青山:“当时丁本昌带出去了多少人?”,

赵世安:“加上新兵,一千五百多人”,

林青山:“这么说当时林家庄就只剩下了不到一百个人防守?”,

赵世安:“林家庄民风彪悍,武器储备也十分充足,丁本昌带兵离开林家庄之前临时组建了两千人的护庄卫队,这两千人或许不精于野战,但是借着林家庄内大量的重武器和林家庄的天然地利,防守一般的进攻应该不在话下,况且蒋易蒋先生当时也没有离开林家庄,虽然蒋先生从未展现其军事才能,但是卑职相信,他的领兵能力不会比我们差”,

林青山:“蒋先生是个全才,他比你们差的只是实战经验,但是以他谦卑的为人,指挥一个防御战役还不成问题”,

赵世安:“从那时开始,林家庄的生产节奏全部被打乱了,直到现在都没有全部恢复过来,从那之后,小青夫人也开始重视庄内的军事部署,并与我们商议每个月从每户人中抽出一个人参加军事训练,训练时间为两天”,

林青山:“你们认为就凭你们这一千多人能打进杭州城?”,

赵世安:“不试试怎么知道?”,

林青山:“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我在杭州没出事,你们这么搞,硬生生就搞出事情来了?”,

赵世安:“这也是卑职力劝小青夫人和丁统领暂缓举兵的原因”,

林青山:“结果呢?”,

赵世安:“平时原本很好说话的小青夫人在这件事情上态度十分坚决,请恕卑职直言,这种情况下,别说其他人,我手下的人我都压不住,小青夫人与丁统领原意是在林家庄举起义旗,打开武器库,临时组建一支大军攻向杭州,幸好有蒋先生劝阻,小青夫人这才冷静下来”,

林青山:“蒋先生是如何劝的?”,

赵世安:“蒋先生十分肯定的告诉小青夫人至少王彪之会保你不死,而您与谢丞相本身就是故旧,若有当时在杭州身份地位最高的两位丞相力保,只要你躲过了那些暗箭,王彪之和谢安肯定不会为难你,哪怕吕铮他们举兵犯上”,

林青山微微一愣:“你们信了?”,

赵世安:“卑职对此保持怀疑,但是小青夫人似乎信了一半,这才有了这个折中的结果”,

林青山:“但是事实跟蒋先生说的丝毫不差,这次在杭州多亏了王丞相数次庇护,不然单凭吕铮他们举兵进攻太守府,王彪之当时顺手便可给我定一个谋逆的罪名当场处死,可是他却没有这么做”,

赵世安喃喃自语道,“您与王丞相同为国家栋梁,为了天下黎民百姓,王丞相会这般维护您也不奇怪”,

林青山:“这样也好,以后你们能把蒋先生的话重视起来了吧!”,

赵世安:“蒋先生神机妙算,我等今后定会真心奉蒋先生为天师”,

林青山:“还有呢?”,

赵世安:“前些天,也就是迎接您的卫队出庄之后,下午便来了一大波人,带着上千车东西来林家庄,说是来赔偿林家庄在杭州的损失并带来了周家,陆家,白家等家主的亲笔信,领队来的也是那些家族的主事人之一”,

林青山:“上千车的东西”,

赵世安:“大半都是人力车,马车只有一百多辆”,

林青山:“车上装了什么?”,

赵世安:“马车上装的都是黄金和重矿石,还有一些珍贵的补药,听蒋先生说,那些补药除了一些通用的人参和灵芝外,其余的药材都是女人用的,人力独轮车和双轮车上装的都是初步提炼过的生铁和黄铜等金属”,

林青山:“除了这些就没了吗?”,

赵世安:“半个月前,小青夫人派人例常去附近的镇集收购金属矿石和一些杂物,去买猪仔的时候,有个人跟他说有一批良马出售,那人给的价格竟然比正常价格要低三分之一,所以他当时便挑了几匹好的买回来看看,那卖马的贩子告诉他若是买的多还能优惠,他将马带回林家庄之后怕那卖马的人使诈,便叫了我们去认认,我跟丁统领和几个懂马的人看过了,这几匹马比寻常的马要好很多若是正常卖,至少能卖到四十两银子,但实际上,我们买回来的价格却只有二十五两,而且这些马体态壮硕,以前恐怕也是时常**粮的,所以卑职认为这批马恐怕跟两个月前发生在杭州的事情有关,还有上次我们抓回来的那个陆鸣还关在监牢里”,

林青山:“下次去如果还能遇见这种好事,十八两银子一匹,有多少要多少”,

赵世安:“卑职明白!还有一些事情,无关紧要,也不在卑职的职责范围以内,待会小青夫人也会跟你汇报的,所以卑职想就没有必要多说一遍了”,

林青山:“好吧”,现在时间已经是黄昏,林青山给赵世安说了一些这个年假的一些计划。包括策划已久的小队战术动作,这套战术动作林青山这边的研究是独立出来的,赵世安和丁本昌那边才是摸索的主力,需要找个时间来综合一下两边的研究成果,晚饭林青山请了蒋易过来,虽然林青山对蒋易跟王彪之背后的事情很感兴趣,但是林青山没有打算过问,因为王彪之对此都没有吐露只言片语,而且在实际行动上对林家庄的发展做出了宏观的限制,这说明王彪之和他背后的这些人根本不想跟林青山摊牌,甚至林青山都不知道王彪之他们在谋划什么,林青山料想从蒋易这里也问不出什么,若是他们自己觉得到了时候自然会对林青山坦白,这事强求不得,林青山原本想问问蒋易这次那些世家带过来用作赔偿的矿石,这些人倒也精明,若是送来一些寻常的财宝,林青山都不会正眼瞟一遍,林青山原本也打算年前带兵去那些世家的地盘上走一圈,但是若是这些重矿石里有宝贝,这事就另当别论了,林青山还没开口,林小青便向林青山说了另一件事:“公子,几天前谢丞相来信说元宵节后会来林家庄一趟,向我们借一批武器”,

林青山:“借武器?有没有说原因?”,

林小青:“有,谢丞相在信中提到明年开春可能会有大规模的战事,急需一批精良的武器装备,现在时间紧迫,想要临时赶制已经来不及了,而其他地方的军备同样吃紧,无法征调,具体事情会来林家庄与你详谈,现在只是先告知我们,让我们有个准备”,

林青山:“这?蒋先生,那些世家送来的矿石您都看过了?”,

蒋易淡然的说道:“大概看了一遍,我也想跟你说这个事情,那些矿石里面有一大半我同样也不认识,但是有一筐暗灰色的石头古籍里面有过记载,在黄金中掺入少量便可使其硬度提升两倍以上,而且原本能融化黄金的高温只能使其变红,而且即便这样,硬度也丝毫不减”,

林青山“”“您确定?”,

蒋易:“我从未见过实物,在古籍中也没有图片记录,我只是根据重量推测出的这种结果,跟古籍上记载的内容十分相似,除了这个东西,还有很多东西都很不错”,

林青山:“您不认识怎么知道不错”,

蒋易:“重矿石千奇百怪,什么样的都有,但是已经记载在古籍上的大部分都是浅灰色和银白色,这类东西最好,用法也最简单,其他颜色的矿石倒不是说就没用,而且没有探索出合适的金属配比而已”,

林青山:“白色和灰色?”,

蒋易:“嗯,是这个颜色,且重量高于黄金的,大部分都是好东西”,

林青山:“这么多好东西,平时买都买不到,现在有人送上门来了,而且谢丞相要借武器,又是一大笔的金属矿石,这可怎么办?”,

蒋易“逝者已矣,林家庄还有活着的人,往后看吧!”,

林青山:“之前的事情就不管了吗?”,

林青山说道这里语气微冷,蒋易丝毫没有让步的迹象:“过去的事多半是没有意义的,未来的事情或许也没有意义,过去与未来的区别在于,过去的事情已经定格,但是未来是充满变数的,未来可以有意义,那样的未来就像一道光,可以照亮万古,照穿轮回,照亮过去未来,到那个时候,一切就有意义了”,

林青山:“你认为未来有希望吗?”,

蒋易:“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没有人有义务为了其他人奋斗,你有权利选择过去”,

林青山:“你认为这样的世道还有未来吗?”,

蒋易:“我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所以我没有发言权,但是你有”,

林青山:“我不这样认为,你太看得起我了,起码现在我是这样认为的,古时的传言天高九万丈,但实际上天有多高只有神知道”,

蒋易:“上天入地只是一个神话传说,我们的使命是一千三百万丈,那个高度便足以照亮过去,也是我们存在的意义”,

林青山:“果真?”,

蒋易:“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达到过的巅峰,我没法跟你保证”,

林青山:“大战将起,现在去寻仇不符合道义,只能这么办了”,

蒋易:“经过之前几个月的研究,加上这次他们送过来的东西,我觉得可以做点东西了”,

林青山:“什么东西?”,

蒋易:“两把佩剑”,

林青山:“有什么用”,

蒋易:“对你来说用处不大,只是林家庄到现在我看还没有一个像样的信物,全凭你的那些密语也不方便,做两把佩剑当做兵符或令旨”,

林青山:“好吧,你说了算,但是这件事当个副业做做就行了,我现在有一个更要紧的项目”,

蒋易:“什么?”,

林青山:“海边的港湾差不多已经建成了,现在急需建造几艘大船”,

蒋易:“你能找来多大的龙骨,我就能给你建多大的船”,

林青山:“三十丈长怎么样?”,

蒋易:“三十丈长的龙骨?到哪去找?。。。你是想用那种拼接的技术?这样拼接起来的龙骨稳定性很差,用在一般的江船上可以,江面上的风波不大,但是海上动辄就是数丈高的巨浪,在这种风浪中,不到一年,那船就不堪大用了,而换一条主龙骨,其工程量不亚于建造一艘新船,这些东西你应该明白吧”,

林青山:“我当然明白,我的意思是用钢铁做一条主龙骨”,

蒋易沉吟片刻:“我大致算了一下,加上现在那些世家送过来的那些金属矿石,林家庄所有的存货加起来能造十根这样的龙骨,三十丈长的龙骨受到风浪冲击必然会发生形变,若要是其长期保持弹性,普通钢铁做不到,必须使用炼金术,你存的那些东西,造一根都很勉强”,

林青山:“加上这次送过来的那些呢?”,

蒋易:“要看看才知道!”,

林青山:“先生尽量吧,我的理想状态是造六艘以上,最少也要两艘”,

蒋易:“有材料都好说,这项工程非常浩大,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所以我不会给你做那些无意义的尝试,我只会给你做最好的”,

林青山:“这个当然,我也不是钱多的没地花,劳心费神造出的船只能开一年,还不如不造”,

蒋易:“你明白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