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迷雾之命运 > 第两百零五章-前线的实际态势

迷雾之命运 第两百零五章-前线的实际态势

作者:林某某29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4:5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吃过午饭之后,林青山例行去工坊巡查了一圈,然后就直接去了军营,现在北伐战事如此吃紧,虽然说跟林家庄没多大关系,但是该有的准备和该知道的消息还是需要了解一些,在书院的时候,马文才都会第一时间给林青山带来北伐的第一消息,他的消息来自马家派去参加北伐的那一支边旅,这一类消息也算是一个上好的消息来源,比市井流言要好千倍万倍,从这些细枝末节的消息中,水平达到林青山这一水平的高级将领便能推断出整个战局的大致态势,但是马文才大概没有想到,前线发生的一切,张翰都以书信的形式寄到了林家庄,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因为张翰虽然军衔不高,但是整个北伐军中也算核心人物,他知道的情报绝对是机密一级的,不过张翰这么做肯定是经过谢安点头的,谢安为什么要这么做林青山不得而知,但是林青山能看到的用处大概有两点,第一,张翰在北伐军中的地位有点尴尬,不上不下,一个进不了决策层的核心人物,这就导致张翰部队的每一次大规模调动都需要经过军事会议的表决,这样做在平时问题不大,严格按照上面的命令行事,即便吃了再大的败仗张翰都没有半点责任,而且张翰现在手下有五千人,其中两千人是从虎贲军中调过去的,这两千人战斗力不比张翰的老班底战斗力差,这个做法明说是支援给张翰的生力军,但实际上用来掣肘张翰的行动的考虑更多,事实也跟林青山预料得差不多,张翰在信里发泄了他的不满,一只两千人的部队竟然有六个统领,两个少将军,这么豪华的配置得是多么精锐的一支部队啊,就像曾今的林家军一样,但事实上呢,张翰在信中列举了一个十分有趣的例子,这六个人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北伐的战事,而且地方就在张翰的大帐里,开始张翰也在认真听他们说,但是后来发现他们每天都在重复同样的行为,但是从不落实任何行动,甚至都很少去关心手下部队的训练,时间一久张翰也就懂了这只是一群纸上谈兵的世家公子,不堪大用,后来谢玄主持发动了第一阶段的大规模进攻,张翰和赵去病两部人马战果斐然,且有目共睹,但是最后算军功的时候,竟然把大多数军功都算到了这些人身上,剩下四个人一起升到了少将军军衔,以前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纨绔子弟就差点狂上了天,如今打了几场胜仗还了得,果然,自从军衔升上来之后连顶头上司张翰的命令都爱搭不理,张翰惹不起,也不想去惹他们,于是就带着自己麾下的人马寻了一个僻静所在驻扎,就跟林青山当时在草石城一样,一个不想打仗就打不起来的地方,再后来北伐战争的重心逐渐向东部战区便宜,张翰这里就彻底冷清了下来,本来张翰也乐得这个结果,他也看明白了,这场北伐战争绝对不是几个月就能打完的,后面漫长的战争需要大量的物资支撑,最直接的物资就是粮草,战争时期,粮草供应一般都会超过实际需求,张翰精打细算的将这些粮草存了起来,时日一长也见到了成效,存粮可供三月军需,这一切都是在秘密进行中的,按照林青山的战术理念,这一部分粮食只能用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决战,一个是撤退,将来若是真的有后勤供应紧张的时候,这些粮食必定会被谢玄的指挥部计划进去,张翰不怕把这些粮食拿出去供给其他部队,但是要是这些粮食进了那些二世祖的嘴里,他可能会被气的吐血,现在北伐战事顺利还看不出什么,一旦进入逆风局,这些人绝对会给整个北伐战争制造难度,所以这件事必须秘密进行,之后赵去病被调去东部战区,西部战区主力部队实际上只有两万余人,另有一万五千多人的杂牌军,唐都尉带领的马家军也在其中,这两万人分布在整个西部战区长达两百公里的战线上,由于徐州会战的需要,原本留在西部战区后方的后备部队也被调往东部战区,也就是说,西部战区的第一道防线失守之后,驻守在各个要塞的部队将会面临孤立无援的绝境,他们唯一能依仗的就是西部战区的崇山峻岭,只不过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晋国一方掉在了部分前线部队和所有后备部队,秦国一方也好不到哪里去,只是他们战区的特殊结构导致他们可以比晋军更快的从中部战区支援过来,以张翰现在的眼界,其余几个跟他同级将领的水平他真的看不上眼,虽然他现在名义上暂代西部战区总指挥,但是这些人哪是他能指挥的动的?现在他都在怀疑选他起来代理总指挥就是预备背锅的,给林青山写这么多信,林青山一封都没有回过,但是张翰依旧按时将前线的军情汇报过来了,林青山可以不去理会这么一档子事,因为以林家庄现在的工业水平,对抗整个秦国问题都不大,张翰他们送一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省去了林青山的一些后顾之忧,从林青山跟张翰和谢安的交情上讲,关键时刻帮他们一波也无足轻重,

不一会儿,赵世安等几个统领来到了会议室,这个会议室很大,面积足有四十多平,这一间会议室平时也是放着桌子做伪装的,谢安他们每次来林家庄,看到的都是一个造型特殊的会议室,房间里除了一张拼接起来的长桌和两边的椅子,就只有墙壁上的军事地图,实际上将桌子凳子搬开之后,打开地下的木地板,一个面积五乘八的巨型沙盘才是这件会议室的重点,众人到齐之后,林青山下令打开了沙盘,沙盘上双方的兵力分布情况已经严格按照张翰报过来情报详细标识,从两军最前线的两根红线上看,现在晋国的西部战区有几个点和东部战区的沿海一带已经深入秦国的战略前沿,而且从双方的兵力分布上可以直观的看到徐州地区双方集结了至少二十万人马,从徐州为重心,密集的兵力表明了双方的战略意图,秦国在徐州城后方和右翼部署了大量的兵力,整整十三个大营,而晋国一方的兵力部署跟马文才报过来的情报有些出入,晋军确实已经兵临徐州城下,但是除了城下的三个呈品字形分布的大营,再往后便没有大规模的兵力分布,晋军的主力分布在徐州的左翼,偏向中部战区的一块地方,从沙盘上看,那里地形看起来跟平原没有区别,但是左右两翼都有一些小山,正前方是一个丘陵,其实这种地形已经不算是丘陵了,只是一个大范围的凸起地带,坡度也仅有不到五度,这个坡度并不算多大优势,但是蚊子腿再小也是肉,有一个坡,总比没有好,这个小坡有可能是个伏笔,双方若在此展开决战,晋军便有了猛虎下山的势能加成,这些势能加成便可以直接体现在胜率上,百分之五的胜率也着实不低了,也就是说现在双方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秦军想一口吃掉徐州城下的晋军,而晋军想借徐州城下的部队牵制住秦军主力,然后以优势兵力集中突击徐州左翼,最终击溃秦国的正面防线与徐州城下的部队合围徐州,吃掉秦军的主力,双方的战略看起来都没有问题,算盘都打得十分响亮,局势的发展完全看双方的临场发挥以及运气,也就是双方军队的硬实力对决,双方士兵的军事素养和武器装备成了胜负的关键,

赵世安分析道:“将军,现在秦军的整个中部战区实际上是一块巨大的突出部,双方在东部战区部署都没有问题,但是秦军若是从中部战区突然转向张将军所在的西部战区,晋军的回援速度恐怕要落后很多,张将军在信件中反复提到,西部战区的其他四个将领居功自傲,目中无人,仅凭他手下的三千兵力不足以撑起整个西部战区”,

林青山点头道:“张翰现在也不是当初的那个只会打酱油的小小校尉了,他选择驻军的疾风岭易守难攻,出路也是四通八达,即便前线崩溃也可以安然撤出,唯一需要担心的是他的部队仍然以步卒为主,撤退的时候很容易被骑兵合围”,

赵世安:“那我们要不要再给他松一些重弩用于防备骑兵?”,

林青山:“不用了,今年借给他们的那些武器用来打这种地形的局部战役足够了,他现在缺的是机动兵力,若是他有一支千人骑兵或者两百辆战车,他这个位置还可以威胁到秦军的侧翼!”,

赵世安:“嗯,没错,秦军从突出部转向西部战区很方便,但是张翰从西部战区转向秦军中部战区的侧翼同样方便”,

“诶,将军,可不可以这样?”,丁本昌似乎灵光一闪:“一旦徐州战事开打,张翰便可以率军攻击秦军的中部战区后方,从疾风岭到敌军的粮草大本营天门峡只有一百五十余里,步卒急行军半日便可抵达!”,林青山点头道:“是个好主意,但是秦军若是还有预备部队没有派出去,张翰率步卒远程奔袭而至,秦军以逸待劳,张翰恐怕得全军覆没在那。”,丁本昌闻言一阵后怕,

林青山:“这个沙盘精确吗?”,

赵世安回答道:“还行,沙盘做成之后我去北伐前线仔细核对过,大致的地形差不了多少,地形平整度误差不会超过十度”,林青山沉默着在沙盘上看了许久,赵世安见林青山许久没有发问,便主动说道:“将军,卑职跟几位统领一起研究过这张沙盘了,卑职发现张将军所在的西部战区有一个十分致命的防御漏洞”,

林青山微微一愣,“说说看”,

“您看这儿”,赵世安拿出一根长杆指着一个盆地,“这儿是一个盆地,三条小河汇聚于此,三条小河合兵成一支流向东北方向,也就是秦军腹地,这几条小河的水线高度相差不超过四丈,只要秦军在自己的腹地筑起大坝,这条河流便可成为一条上好的进军通道,更严重的是,若是秦军从这条水流进军占领了这个盆地之后,掘断蜈蚣岭或者架设一条跟林家庄一样的水桥,便可将河道改向正南,如此,便可重演我们在西南战役中的奇袭战术,即便奇袭无功,这条水道也将成为秦军的运粮干道,这条小运河起码相当于五百辆马车的运力”,林青山顺着赵世安指的路线一路延伸看了许久,这条水道确实可以做起很大的文章,这条水系向北不远就是淮河,所以无论晋军这边怎么操作,秦军有一千种办法将水引到淮河里去,能做文章的只是晋军这一边,林青山确实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因为他起初就没把主要目光放在这里,赵世安说的这一套或许对其他人有用,但是放在林家军面前就是送餐的,林家军投石器射程范围内,精确点射一个运粮的竹筏问题不大,西部又是山区,只要在河道任何一点建立一个支点,四个远程投石器架起来,再多的粮食都得下去喂水鬼,赵世安给林青山说了林青山也没有考虑太多,因为那个盆地附近有三条山脉,任何一条都可以占据作为支点,林青山现在在考虑怎么破开这北伐的大局,现在的局势对于林青山来说,晋军打赢了固然是好,输了也就那样,最怕的结局是秦国一方退兵直接退过淮河,秦军一旦退过淮河之后林青山真的拿这种局面没什么好办法,只有派游击队去硬打才能打开局面,但是这样一来也给了秦国调整部署的时间,淮河防线一定会成为北伐军的一大阻碍,现在最好的局面就是在淮河以南歼灭秦国一波优势兵力,为日后渡过淮河防线减轻难度,西部战场稳定在这里就是最后的局面了,若是再往前推进,威胁到徐州大后方安全之时,苻坚很有可能求稳放弃徐州会战,所以林青山现在也不想给张翰支招,赵世安见林青山听完他的精彩论述之后没有任何反应或者指示,不由得感到疑惑,并与丁本昌对视了一眼,林青山离开会议室的时候给赵世安交代了一个任务,让他做一个更大范围内的沙盘,从长江一线直到遥远的辽东,赵世安当即表示难度太大,林青山告诉他也不用做的太精确,不要漏掉山脉和河流就行了,地形的平整度和森林覆盖不准确也无所谓,赵世安听完松了一口气,这样就简单了,直接按照地图做就行了,连实地勘测都不用,因为那是敌军的大后方,不可能去实地勘测,

这沙盘一看,一个下午的时间就没了,现在北伐前线是个什么样子林青山心里大概也有数了,跟林青山之前判断的一样,双方统帅层面上都没什么问题,接下来的会战完全靠中低层将领和士兵的发挥,林青山隐隐有一种直觉,晋军会输,林青山这种直觉来源于对双方军队的综合对比,并不是对手太强,而是队友太渣,秦国那边林青山在淝水战场上跟他们交过手,感觉他们水平还是可以,晋国这边就不好说了,士兵是不差的,但是中低层将领就跟张翰描述的差不多,水平不高还爱吹牛皮,虽然这种人被收拾个一两回就老实了,但是这种大仗输掉一回就没有第二回了,这一点十分致命,连顺风局都能送成逆风局的人,指望他逆风局翻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说实话,如果说两军差距,晋军只有这一方面落后于秦军,而且是优点对缺点,蛮族强在中低层将领和精锐部队,晋军强在高层决策和后勤,武器上也是小优,所以这种靠中低层发挥的乱战,林青山总觉得晋军打不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