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迷雾之命运 > 第两百零七章-其他人对赵幽兰的看法

迷雾之命运 第两百零七章-其他人对赵幽兰的看法

作者:林某某29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4:5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到林府后,赵幽兰进门对林青山所在的院子喊道:“公子,我回来了”,林青山立即回应道:“你自己搞自己的事吧,今天没有别的安排”,赵幽兰闻言便抱着资料回到自己房间开始整理,上午平安无事,中午的时候林小青出来帮着赵幽兰煮饭,但是到了下午,赵幽兰的噩梦开始了,林青山的院子里不是传来巨响,那是金属的摩擦声和子弹的破空声,受到这种程度的干扰,赵幽兰根本无法静下心来专心做事,后来索性放下了手里的正事,出府去散心,蒋易曾经多次跟她说过,林家庄处处透着诡异,有很多连他都看不懂的地方,比如,林青山在东南方向修了一道城墙,东北方向是一条蜿蜒的山路,这条路也是林家庄早些时候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时至今日,林家庄的道路已经是四通八达,但是由于林家庄所处的地理位置太过尴尬,这些路除了目的地林家庄的人或者商队,其余的人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林家庄,东南方向的城墙外面倒是一副好天地,若是不论军事威胁,外面条件比林家庄内要好得多,地方比林家庄内部要宽敞三倍有余,林家庄的运河从这里流向远方,滋养了沿途的沃土,林家庄现在四周山上的农田也开垦得差不多了,按理来说城墙外面的河谷地带便是林家庄未来的发展方向,事实也确实如此,站在城墙上已经可以看见大片的农田,一路向下足有千亩之多,但是林青山为林家庄定下的发展方向却并不在此,林青山为林家庄定下的发展方向是东北方,林家庄地处深山,除了东南方向基本上没有一块好地,东北方除了更加接近官道和有一条河流之外,于其它方向毫无优势可言,于是在这个问题上,林青山的意志首次和林家庄的意志发生了分歧,林青山定下的方向没有人能够更改,但是连续的生产计划不能同时运作东北方向的农田建设,更加容易的东南河谷地带在数月间被开垦了上千亩,用于种植喂养牲口的粮草,这大片大片的良田开垦出来了就没有再荒废的道理,林家庄内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一万五千人,离林青山预算的满配两万三千人还差得远,但是新来的住户更愿意在林家庄外安家,原因无人知晓,可能只是想落个清静,最后的结局就是已经有上百户新人在东南的河谷建房安家,东北方向至今没有一户人落足,赵幽兰去军营借了一匹马,然后就在林家庄内到处溜达,林家庄地方还算宽敞,但是相对于一路碎步的马来说太狭窄了,于是赵幽兰便骑着马向山上走去,林家庄四周的山看着陡峭,但是环山的路却没有那么难走,这令赵幽兰感到很诧异,这种坡度的山路,马车通行或许会有障碍,但是驮运一些货物上山却没有问题,比如现在赵幽兰就骑着马上山来了,这条山路人工开凿的痕迹很明显,最窄的地方也有标准的一丈宽,路上的两条亮痕表明长期有马车在这条道路上行走,一路走来,赵幽兰隐隐约约能感到这条路的设计者不俗的眼光和判断力,在这么陡峭的大山上修建这么一条山路绝非易事,一个好的路线规划绝对能让之后的施工变得事半功倍,这条山路有两个源头,一条路盘山在山下绕行一圈,到达半山腰的一片树林,这个树林在整座山上算是一个平缓地带,连接着山上山下,这条路的另一个源头就在河谷,这条路如同细蛇一般蜿蜒上山,到这个树林跟另一条路交汇,或许是这条路中的几个地段过于陡峭,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计划马车通行的功用,整个道路不过三尺宽,只是人马通行无阻,若是以林家庄的河谷地带为中心,这条路将来必定是连接山上山下的干道,原因无他,快捷,这条路的全程才相当于另一条大路的六分之一不到,两条路在这个树林交汇之后,并成一条路穿过树林在山崖上蜿蜒,然后从山崖上的一个隘口扎进去,通往山顶地带,事实上,林家庄附近所有山峰的构造几乎完全一样,平缓的河谷,略微陡峭的山腰,到了半山腰之后就是几乎隔绝山上山下的断崖,断崖之上便是山顶地带,说它是山顶地带是因为这里还远远不是山顶,山顶还在更高的地方,相对于山的最高点而言,这里才是真正的半山腰,山顶地带的平均坡度超过二十度,但是相对于山体的其他地方,这已经算是平原了,且这一地带面积相当于整座山占地面积的三分之一,或许这个比例不算多高,但是比较一下,林家庄四周每座山的占地面积起码相当于河谷地带的一点五倍,

进入山顶地带之后,赵幽兰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路走来,路边成片的梯田茂密的树林,错落有致的房屋,一切都显得那么生机勃勃,如果用偏僻和宁静来形容山下的林家庄,那么这山上便是一片世外桃源,夕阳西斜,赵幽兰无法将这条路走到终点,站在一处裸露的山坡上眺望山下的林家庄,农田和运河是河谷的主旋律,房屋点缀其间总面积不到整个河谷的五分之一,而且这五分之一还是公用建筑占了多半,比如军营,工坊,粮仓,从这里同样可以看到林府,林府的位置及其特殊,林府在这座山的山脚下,而且这个山脚下只有林府一栋建筑,林府面前是运河,左边是一片菜园,右边是一块荒地,再往右就是一个鱼塘,这个鱼塘也有意思,赵幽兰来的时候才开始挖,林青山在鱼塘中间留了两块立足之地,面积都只有一丈方圆,为了巩固这两块飞地,周围还打了石桩,料想林青山以后可能想在上面修两个茶亭,左边菜园过后不远处,林青山在那里种了大片的竹子,经过两年的生长,现在已经初具规模,再往左便是一大片斜坡,斜坡上生长着许多年份超过五十年的大树,林府的后方也是一片荒地,再往后便是陡峭的山壁,虽然山壁上长满了各种杂木和大树,也有一条通往山上的山间小路,林府所在的位置距离山壁约有四十米,这个距离也不用担心山上的落石和别的东西滚落下来,综合来看,林青山选的府邸住址确实不俗,

看到这里,赵幽兰便驱马下山,赵幽兰下山选择了那条更近的路,走到三岔路口的时候她选择下马步行回去,因为这条路确实太陡了,她的骑术也才刚刚入门,骑在马上还不如牵马步行来的安稳,赵幽兰在路上遇见了一个老人,赵幽兰看着有点眼熟,便上前去打招呼:“老伯,你好!”,老人显然没想到赵幽兰会主动上来打招呼,略微错愕的拱手作揖道:“赵姑娘,小老二有礼了”,

赵幽兰:“老伯不用行礼,折煞我了”,

老人:“诶,你进了林府,也算林家庄半个主人了,这是应该的,姑娘,你这个时候从山上下来,是林大人有事交代?”,

赵幽兰:“没有,我随便逛逛,老伯你现在住在山上吗?”,

老人:“是啊,昨年我们一家搬到山上去了”,

赵幽兰:“是公子让你们搬上去的吗”,

老人摆了摆头:“林家庄从来就没人让人搬家这个说法,是我们主动搬上去的”,

赵幽兰:“为什么呢?山上山下来回跑不累吗?”,

老人:“在山上住下了谁还天天往山下跑啊,十天半月能下来一回就不错了”,

赵幽兰:“你们不用下来做工吗?”,

老人:“额,你不常在林家庄住,林家庄的情况你可能不太清楚,山下确实需要很多人做事,但是山上的事也不见得少啊,光是开荒一项,现在这座山上才二十三户人,把预定的两千多亩田地全部开出来就要至少三十年时间,以后要是不来人的话,光靠现有的二十三户人守这三百多亩田地都够呛,开荒就更别提了”,

赵幽兰:“是这样啊,您今天下山做什么?”,

老人:“老李头家里的萝卜种放坏了,我今天给他送下来一些”,

赵幽兰:“一点萝卜种而已,至于让您从山上送下来吗?”,

老人:“我下来当然不止这一件事,我下来顺便也带一些别的种子给粮仓送过去,要是别的人家里有缺,也可以直接去粮仓领,还有来山下看看,盐运回来没有,话说赵姑娘,您跟蒋先生在海边煮盐,那里收成怎么样?”,赵幽兰腼腆的摇了摇头,这个老人背篓里除了一把镰刀空无一物,看来没有领到食盐,这就是赵幽兰他们那边任务没能按照标准完成引起的连锁反应,

赵幽兰:“听老伯你说的话,你们山上人的日子要比山下人好过啊”,

老人:“今年确实是这样,养了那么多猪,还得存粮食,山下人日子肯定过的紧,我们山上放牛羊只要早上赶出去,晚上撵回来就行了,猪食随便种几亩豆子就有剩余了,下面的人都说我们山上地无三尺平,但实际上我们山上地方远比山下宽敞,要不是亲自上来看上一遍,山下的人都说我们在吹牛”,

赵幽兰:“你们山上也在养猪吗?”,

老人:“是啊,每户人养两头,后来见我们山上饲料有剩余,又给每户人增加了两头,还赶了两群羊上来”,

赵幽兰:赵幽兰:“一家人养四头猪,你们也够辛苦啦”,

老人:“虽然负担重,但我宁愿每年都这样”,

赵幽兰:“为什么?”,

老人:“因为养四头猪年底可以自己留一头啊,按照约定,四头猪年底林家庄分大的三头,最小的可以自己留下,我养的那四头猪,两头大的已经有一百五十多斤了,两头小的也有一百斤,我估计年底小青夫人不会把那头小的拉走,还会继续养下去,现在猪崽不好买,不到一百五十斤杀了太可惜,诶,话说蒋先生什么时候回来?”,

赵幽兰:“大概年底吧”,

老人:“那也没有多久了,我还想等蒋先生回来帮这山上布置一下”,

赵幽兰:“蒋先生还管这些事吗?”,

老人:“山上的事,只有这条路是林将军设计的,山上的农田规划是蒋先生设计的,最后由小青夫人安排执行,现在山上也发展了一年多了,很多问题等着蒋先生回来解决”,

赵幽兰:“什么问题?找公子解决不了吗?”,

老人:“找林将军当然能解决,但是这种事情对于林将军来说,只是一件琐事,做起来很简单,但是要花费很多时间,林将军日理万机,我们不能给他添麻烦了”,

赵幽兰闻言心中冷笑:“林家庄有比林青山还清闲的人?”,心里这样想,但是背着林青山说他坏话是不可能的,林青山在林家庄的地位不是几句坏话就能动摇的,“我先走了,老伯,来日再见”,

老人:“好的,姑娘,你慢走”,

两人道别之后赵幽兰满心筹措的下了山,而老人在她走远之后却变了脸色,微微苍老的脸上满是失望,不久之后,老人背着空空如也的背篓回到家中,什么事都没做,就坐在门前的小板凳上,眼睛盯着对面山腰的一处地方看得出神,不久之后一个青年背着一大筐青菜回来了,看见这副场景过来细声说道:“爹,这次没拿到盐,下次去肯定有了,这离屠宰年猪还有两个多月呢,不着急”,老人:“我知道,我在想别的事情!”,“额”,听到老人回话之后,青年便将一筐青菜放在门前进了屋,又过了没一会儿,一男一女两位老人背着两筐青菜从他门前的路上经过,一位老人对另一位老人说道:“你先回去吧”,那位老奶奶没有回话,往这位老人这里看了一眼,然后就背着一筐青菜回家去了,那名老人将背篓在老人门前的台阶上放下,然后对这名老人招手道:“老齐,过来我问你个事”,这名老人几乎没有经过思考便走了过去,一起在他家院坝外的台阶上坐下,

老人2:“今天回来遇见赵姑娘了?”,

老人1:“是啊”,

老人2:“你不是一直想见她吗?今儿个见到了怎么就这副表情”,

老人1:“说实话,小青夫人掌管林家庄挺好的”,

老人2:“是挺好的,但是,如果把赵姑娘换到她的位置上去,或许林家庄会更好”,

被称为老齐的老人失落的摇了摇头道:“蒋先生说得没错,聪明人不一定能把事办好,甚至有可能成为祸害”,

老人2:“谢家是天下名门,谢丞相德行,才能都跟林将军一个层次,谢丞相府里出来的人应该不会差吧!”,

老人1:“我总感觉她没把她的聪明才智用到正道上,林家庄现在其实只要严格按照林将军制定的路线往前走,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广,根本就不用她做别的主张”,

老人2:“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身上带着傲气很正常,更何况她还是天下第一才女”,

老人1:“那又怎样呢?小青夫人除了人品,每样都不及她,还不是在照样把林家庄管理得井井有条”,

老人2:“现在林家庄才多大点地方,林将军以后一统天下,当上皇帝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到那时,她能管多大地方?”,

老人1:“林将军说过,只要想把事做好,就能把事做好,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

老人2:“也对,不试试怎么知道?你也别想太多了,咱俩在这说破大天也就是两个快入土的农民,林府里的事咱们最多也就只有插嘴的机会,人微言轻,说了连个臭屁都不如,臭屁还能听个响,呛个人,说句话出去人家都不一定能听见,瞎操心,走了,明天见”,

老人1:“知道了,你家里二胖要是回来,问问盐到了没有”,

老人2:“要是到了他会带回来,有消息会告诉你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