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迷雾之命运 > 第两百一十八章-第二次运粮

迷雾之命运 第两百一十八章-第二次运粮

作者:林某某29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4:5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世安他们这么张扬的举动传到敌军的帅帐之后,整个帅帐都沸腾了,堵住了东边的大部队,西边竟然还有一百多匹马在运粮,打算一天只跑一趟,每匹马一次运一石,一天就是一百石,一个月三千石,省着点用的话够一万五千人的粮草供给了,小股部队搞偷袭就算了,还敢明目张胆的点篝火庆祝,不多时,胡人整个军营都在嚷着要去灭了这帮杂碎,敌军统帅合计了一下,这很有可能是个陷阱,但是让他们这样继续偷下去的话,过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变成重步兵,失去了战马的机动能力,等待他们的将是被歼灭,摆在他们面前的路很难走,首先,符融要求他们必须继续作战,切断晋军的粮道,只要能在正面战场取得巨大突破,几百匹马的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但是时间继续拖下去的话,他们很有可能会被歼灭,他们的退路不用想也知道被那支神秘部队断干净了,想要与大军会合就必须走东部战区,中部战区和西部战区就不用考虑了,东部战区在进入徐州平原前有一条大河,晋军在河边有驻军,这支驻军兵力才一万人而已,不是太多,但是要过河必须要有船只或者浮桥,晋军打不过他们,但是想要阻止他们渡河还是轻而易举,毕竟有十几艘简易战船,重骑兵在陆地上威力巨大,但是在水上还没有一张木筏好使,想要成功渡河只有两个可能,第一是夺取晋军的战船,第二是河对面有人接应,第一个方案基本上可以忽略,第二个方案需要符融派人配合,符融眼下未必会派人来接应,从大局上讲,符融更需要他们继续阻断晋军粮道,所以这个回师方向也是无弦之琴,难以成响,想要继续在敌后活动,当务之急就要拔除这支神秘部队,赵世安在偷袭,胡人统帅也在思考对策,按理来说,对方虽然只有少量兵力,但是人和马两张嘴吃饭也不是一个小数目,靠打猎和啃食水草是不现实的,所以他们也有粮道,只要把他们的粮道断了,敌军只能带少许干粮跟己方纠缠,起码来说对方就要缩减部队规模,如果能把对方人数控制在二十人以下就无伤大雅了,每天让他们偷几匹马可以暂且忍耐,因为符融和谢玄的大军决战在两个月内肯定能分出胜负,毕竟晋军粮道已断,可现在的情况是前些天敌军这伙神秘部队来了一伙援军,足有近两百号人,这些人好像还没有适应游击作战的环境,可是自从这一波人来了之后,明显可以感觉到他们攻击频率的提高,按照他们这个打法,两百人全部投入偷袭战,一个月便可使己方一千人降为步兵,虽是事情还远远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但是偷袭频率增高是肯定的,他们现在打完这一仗还有三千七百多人,战马数仍然有两百多的剩余,再拖一个月的时间,代价大约是一千匹战马,那个时候,即便晋军还没有战败,也必定会撤军,这个代价是可以接受的,这就是现实,一个智商正常的统帅应该会做出的决定,可是长期被偷袭已经使全军怒气腾腾,他们作为精锐中的精锐,从来没有吃过这种亏,敌军现在人马零伤亡,他们已经失去了三百多匹战马,未来一段时间可能还会急剧增加,全军群情激愤,敌军统帅不得已召开军事会议,合议剿灭赵世安所在的吕梁山,几十个人商量到深夜,确定了几个方案,第一,增加吕梁山周围盯梢的眼线,第二,派侦察队尝试渗透吕梁山,山地和树林环境下,骑兵几乎是没用的,要靠步兵去打,吕梁山的地形并不险要,四面的山坡都不陡,就是树林有点茂密,很适合搞偷袭,如果强行上山去剿灭他们,目的应该能达成,但是那个伤亡谁都无法保证,按照偷袭先手的比例来推算,进攻方伤亡至少会是防守方的两倍,所以要先打探清楚吕梁山的地形,规划好路线集中突击,将伤亡降到最低,然后就是打探合肥城内运粮大军的动静,从这几方面的情况来看,秦军统帅只是做个样子应付手下人的情绪,去打吕梁山绝对是不明智的,在合肥修整三天之后,押运大军继续补充兵力和武器再次向前线挺进,这次他们车上运载的全部都是粮食,虽然上次的作战结果很不理想,但是前线大军已经不能再等了,如果二十天之内再没有粮草运达前线,谢玄必须退兵,之前大半年的努力功亏一篑不说,在推波退兵的途中还极易受到敌军骑兵的追击掩杀,从前几次北伐的经验来看,最大的损失都发生在这一阶段,退兵需要有人断后,但是又缺少粮草,时间拖到十天以上就要面临大军压境的高强度作战和断粮无援的绝境,最后即便阻击任务完成,撤退又跑不过敌军的骑兵,所以那些被留下来断后的部队都必须是精锐,而且九死一生,精锐部队的损失是不可弥补的,损失的人员暂且不说,被缴获的武器会反过来成为敌军的良助,要不是晋军一次又一次的赠送,就凭胡人那半吊子工艺能武装起来这么多重甲兵和重骑兵?

还不是像林青山这样一代一代攒起来的,林家庄现在最先进的四代武器装备率还不到三分之一,虽然林青山有能力普及,但是太断发展节奏了,林家庄现在还没有豪到那个程度,错失良机也并非一无所获,这次万玄风的部队携带了大量简易重武器,所谓的简易重武器就是石芯木锤和小铁锤等武器,这些武器简单粗陋,但是对付重甲兵有奇效,这一点毋庸置疑,这些小铁锤就算全部用来使飞锤,,造成的伤害都不亚于重弩一击,这次运送的粮食也只有十五万石,万玄风仍然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少要留点备用粮,就算这一批粮食运不过去,以后谢玄撤军也能多点底气,这次的情况跟上次如出一辙,敌军先侦查,然后发动进攻,连地点都没有改变,选在了提督原,赵世安他们一路偷袭过后就在远处的荒野窥探敌情,这次有了大大小小的重武器,而且万玄风也明白了双方士兵战斗力悬殊巨大,选择了跟赵世安他们同样的战术,重点攻击敌人的战马,这样的战术效果十分明显,敌军进攻远不如上次锐利,就是因为战马受到大面积杀伤,即便部分胡人冲过了晋军的前排长枪阵,发现自己孤军深入,也仓皇撤回己方阵型,两军鏖战一上午,胡人一方就损失了近八百匹战马,人员伤亡只有两百多人,而晋军一方伤亡超过两千,打成这样,战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冲了一上午,胡人都没能接近晋军队伍中央的粮车,而他们战马的体力消耗严重,不得不暂缓进攻,结果胡人刚刚撤出战场,赵世安他们十号人带着重弩就凑上来了,赵世安他们慢悠悠的靠近到距离敌军一百步的距离,然后架起狙击弩点射敌军的战马,这种明目张胆的射击比偷袭效率低很多,因为胡人的马术太好了,一百步的距离上,静止状态闪避箭矢只是基本操作,十多只箭矢射出来,只有两支命中了目标,可即便如此,敌军也被激怒了,发了疯般向赵世安他们冲过来,赵世安他们不紧不慢的又放了一箭,然后才策马狂奔,敌军现在还全服武装,想要追上赵世安他们的轻装快马是不可能的,不一会儿就被赵世安他们把距离拉到三百步,这时敌军停下了,赵世安他们又掉头回来,又重复了刚才的剧情,敌军满脸绝望,有几个莽夫脱下人和马身上的铠甲又向前追去,赵世安这次很轻松的解决了追击的几个追兵,毕竟没有铠甲保护,战马只要被命中基本上就算废了,被射下马的那几个胡人,气得在原地来回暴走,手里的长刀胡乱劈砍,甚至有一个还直把自己的头往地上撞,正所谓趁他病,要他命,敌军现在体力刚刚达到极限,即便以消耗敌军体力为目的,赵世安特不会停止骚扰,于是手下一百多号人,分作四个小队从四个方向发起袭击,两个小时的时间,六百多支箭矢命中了两百多支,由于进攻方的体力消耗至少是防守方的两倍以上,赵世安他们的战马素质也比不上胡人的战马,所以赵世安便停下了这一阶段的进攻,反观胡人这边,喘息两个小时之后,体力恢复得七七八八,然后他们选择了继续进攻运粮大军,这一次进攻方式跟上一次一样,但是冲击力度比上一次大了不止一倍,敌军骑兵直接从晋军队伍中贯穿而过,劫走了队伍中央的部分粮食,这是没办法的事,运粮大军不可能跟敌人在这里耗着,一旦敌人停下进攻就必须继续前进,如果运粮大军缩成一团,敌人确实没什么好办法,但是敌军可以跟你这样耗着,他们的目的只是让前线大军断粮,对于消灭这支运粮大军没有半点兴趣,运粮大军要行进也就不可能保持密集的阵型,这就给了胡人重骑兵冲击的机会,这一轮人踩马踏又消灭了晋军两千多人,而胡人这边损失了四百多匹战马,已经有部分胡人士兵降为步兵,和其他人共乘一匹战马离开,赵世安这下就没去追他们了,敌军除了四五百人护送辎重外,全部参加了冲锋,但是那一批辎重就赵世安目测,除了帐篷和其他东西外,粮食应该不会太多,但是胡人前几天才打了一波秋风,不应该只剩这么点才对啊?

于是赵世安带人沿着胡人行军的路线往回找,果然,在几处隐秘的山沟里找到了那些粮食,胡人这些伪装做的很粗陋,但是这一路上被几千匹马踩踏经过,若是赵世安不知道这路上有粮食,经过这些地方十有**不会探头进去看,既然这样的话就只能把这些粮食搬回去了,敌军从运粮大军东面绕回来至少都要三个小时,而且如果没有这些粮食的话,胡人很有可能不会回来了,而是会另找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安家,原来的那个驻地附近被几千匹马啃了几天也没有多少放牧价值了,赵世安他们第二波拉来了战车,即便如此也运了三波才把这些粮食全部运回吕梁山,足足有一千五百多石,当天晚上,胡人的军营里传来野兽般的咆哮,直到深夜才平息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