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迷雾之命运 > 第两百四十六章-林青山秀文采

迷雾之命运 第两百四十六章-林青山秀文采

作者:林某某29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4:5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林青山于七月中旬带着赵世安一部返回林家庄,林青山离开前线,苻坚稍稍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林青山短时间之内不会再西部战区有任何动作了,与此同时,晋军大部队开始在扬州一地屯田,规模十万亩起步,作为回应,秦国于八月中旬开始从徐州撤军,九月中旬撤走所有的后备部队,同时带走了四十岁以下的男子,三十五岁以下的妇女以及儿童,徐州城内只留下了二十万老弱病残,这下就恼火了,这二十万老弱病残劳动力只相当于五万壮年,让他们养活自己都够呛,指望他们纳粮难度堪比登天,朝廷对此也给出了对策,给与半年的救济粮,免除三年税赋以观后效。与此同时,朝廷鼓励江南没有田地的佃户长短工去江北屯田,朝廷给农具和粮种,前半年还有半年的救济粮,比起西南司马洪的落户政策,只少了安家费一项,一时间,上百万人举家北渡,这个规模远远超出朝廷的预计,后来随着移民迁移轨迹的逐渐稳定,谢安他们才看懂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响,七成以上的人都选择了西部山区,原来衣冠南渡,东部的百姓几乎被屠戮一空,而西部山区的穷乡僻壤反而因祸得福没有遭遇大规模战乱,陆陆续续的迁往南方成为流民,到了南方之后没有土地,也没有祖上的积累,只能在各处地主家打工混个温饱,但是这种生活也就勉强能被称为活着,如今,他们迁回北方倒也不指望能有多大造化,只是想有自己的一块地,能顿顿吃个饱饭,这样也比在南方吃了上顿没下顿要好得多。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西部战区现在的实际控制人是林青山,他们相信有林家军镇守边境,这次北伐必会成功,胡人也不可能再打回来,这么多人北迁,半年的粮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国库肯定是供不住的,王彪之刚到手还没捂热的五万两银子又拿出来买了粮食,谢安也拿了一万两银子,买来粮食直接没入国库了,见两位丞相如此大度,余下各部官员自然也不能站在后面干看着,多的上万两,少的几百两,也从本地买来粮食捐给了国库,这完全是自发的行为,王彪之和谢安带头也没有号召半句话,到最后的时候,百官下朝,王彪之在朝堂上起立对众人一拜表示感谢,随后司马濯也顺水推舟颁布了皇榜,表彰所有捐赠粮食的世家门阀,王彪之这一手着实刷了一波人气,林青山刚回到林家庄的时候,有几个雍容华贵的贵妇人坐着轿子来到林家庄,说有大事商量,林青山一看这来路不小,也亲自接见了她们,一张口才知道她们是来说媒的,说宫里某某娘娘有意把哪个公主许配给林青山和林远山两兄弟当正房夫人,林青山听清她们来意后说了几句场面话就让人送她们离开了,连晚饭都没有给她们招待,极其不礼貌,

就王彪之带头给北方移民捐赠粮食一事,林小青也来问了林青山意见:“公子,王丞相与谢丞相带头给回迁的北方流民捐赠粮食,我们现在也有几千石陈粮,要不要捐一些出去”,

林青山:“王彪之乱带节奏,这个我们跟不起,不跟”,

林小青:“这几千石粮食也不多,现在林家庄的百姓家中都有一年以上的存粮了,今年的秋收也有余下了两万石”,

林青山:“小青,做好事不一定有好报的,虽然做好事的初衷也不应该指望有好报,可是一定要防止好心办坏事”,

林小青:“那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林青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你可以帮他们,但是一定要让他们明白,这只是一份好运,不是他们应得的,你帮他们也是为了以后多个朋友,理论上,这份人情必须要还”,

林小青听得云里雾里,最后也假装听懂答应了,十一月下旬,建康即将休朝,各部大员都准备回到自己的族地过年,王彪之与谢安再度于建康城楼上会面,王彪之脸上略带笑意的说道:“这次咱们好像走偏了一步,林家庄那边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反应”,

谢安:“可是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一百万人呐,户部的余粮只能供给三十万人,现阶段加税更是无稽之谈,林青山那边还在继续减税”,

王彪之:“这个林青山给人出难题啊,不加税国库出不了,也不让我们私人出,那七十万人吃什么?挖野菜也没那么多啊”,

谢安:“看现在这个局面,明年秋收之前,林青山不会再用兵,趁此机会探探他的高招”,

王彪之:“我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来找吏部尚书商量一些细节,借林青山的话说,花了钱,出了力,总得有个说法不是”,

谢安微微笑道:“你五万两银子还买了一首诗,我虽然只出了一万两,可连一句闲言碎语都没有,也太不公平了”,

王彪之美滋滋的大笑道:“哈哈。。。我回去跟子敬他们研究一下,也给你写一首以彰功德”,

王彪之:“哼,提前谢你了”。

千年之世家,百世之贵胄,

琅琊下红门,沂水畔人家,

世道现坎坷,拔剑平事端,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出门平天下,归家事农桑 ,

乱世之雄主,治世亦英杰,

这首诗自从十余天前由林家庄传出之后,几天时间就传遍了整个江南,从客观的角度来说,这首诗算不上好,用词也上不得台面,但是由于这首诗是林青山所作,用来赞扬王彪之为北迁流民义捐价值五万两粮食的大义之举。由此才被广泛流传,这可是林青山第一次拍人马屁,意义深远。这篇马屁文陈夫子也拿去当着众多学生的面做了点评,并给出了负面评价:“用意很深,表达精准,但是用词普通,。。。。”总结起来就这个意思:你看,这就是不读书的后果,如果苦读几年四书五经,这首诗必然会成为传世的经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