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迷雾之命运 > 第两百七十五章-王彪之和孙恩的变招

迷雾之命运 第两百七十五章-王彪之和孙恩的变招

作者:林某某29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4:5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两天的时间,泊县这么大的新闻足以传遍整个江南,先说建康谢家府内,王彪之带着这一重大新闻来到谢府:“谢安啊,看来已经没得选了,林青山肯定要动手的,咱们也早做打算吧”,

谢安:“你打算怎么办?”,

王彪之:“收拾细软跑路,回琅琊自扫门前雪,林青山搞这么一手,未来半年天下会乱得很离谱,我肯定是要帮林青山的,只是现在要先稳住自己的根基”,

谢安:“既然你都这样打算了,那我也回陈郡吧,你依旧认为林青山这样说是对的吗?”,

王彪之:“我跟你说过好几遍了,他本来就是对的,父母生下孩子想法肯定是希望孩子有出息,可事实的情况就是在世袭贫穷,我敢打保票八成以上的穷人在生孩子的时候都没指望孩子能出人头地,只是一个自欺欺人的说法,流传千古的谎言,明摆着的道理并不难懂,但是只有他林青山才敢说出来”,

谢安:“你从来都没有慌过,底气这么足吗?”,

王彪之:“如果换做以前,我肯定会慌,几十万件的邻里矛盾,稍微出现点火花就能把王家掀个底朝天,但是现在我们已经改了,琅琊郡内的穷人,即便吃穿不足,但是心情都很好,穷开心,不管什么事,报上来了我肯定会解决,能商量着解决的事没必要动武啊,开始还不懂林家庄那种制度是在干嘛,以为他在小题大做,没想到跟着的是这样的后手,辛亏我们跟得紧,要不然现在就要死了,生活水平好解决,税率再往下降一些,也像林家庄那样,用粮食换点海鲜提高生活水平,也就王家每年少存点,多大点事嘛,只是前线三万亩田地好像不够,要继续屯,仗可以暂时先不打,稳住再说,再说林青山那边,你看林青山慌了吗?林家庄内压根就没有穷人,他前线屯田一万亩,支撑一万士兵,三千战马,每年还能存蓄三千石以上,他也不收别人的供奉,说翻脸就能翻脸,没有任何顾忌,咱们这种就是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是陋习,不能长久,始终是要改的,这次就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谢安:“泊县的情况怎么样?”,

王彪之:“林青山的操作真的看不懂,在我们看来,他在泊县实施的绝对是暴政了,但是就现在的情况看,林青山在泊县声望高出天际,几个捕快面对几百人的禁军都敢动手。泊县不少山头和房上直接挂起了林字旗,摆明要跟朝廷对着干了,在这儿我想起了他自由迁徙的政策,林青山的政策很强硬,那些内心懦弱的人非常不满林青山,但是这些人见血就晕,最多也就喊喊口号,不满他的人还可以迁出泊县,去其他郡县,相反,林青山在泊县实施暴政,凶名远扬,还有人主动迁居到泊县,今年那个少年刘明的案子审完之后每月都要净迁入上千人,这些人很多都来自交州以外的地方,这些人不远千里的迁居到泊县为了什么?因为他这种政策很适合那些快意恩仇的侠义之人,这些人都是刘明那种有死士资质的人,你看那个刘明,一个人就震慑住了泽县捕快三十余人,我甚至敢这样说,要不是林青山之前从泊县招走五百人,钦差卫队很可能进了泊县就出不来了,这些人的战斗力可能比禁军要差一些,但是意志力绝对都是顶尖的,这次的情况也一样,林青山丢了大部分民心,收获了少部分民心,但是如果换做是我,我也愿意选这个少的”,

谢安:“你的预言成真了,三年过后,泊县的局势反超泽县跟芜县,马文才所在的芜县截止今年,相比前任县令时期,粮食总产量提高了八倍,昨年一年,判刑超过三年的案件只有十九起,而且他私人出的贷款都收回来了,祝英台的泽县变成了无底洞,到今年为止她放出去的钱不但没收回来,反而又贴进去了几万两,祝公远已经两次给我上书请求把祝英台撤职,但是祝英台不想走,非要把泽县理顺,泽县昨年判刑三年以上的案子超过一百件,民事案件多得更是发指,这些案子可能跟迁入人口太多有关,但是根本问题还是在于她办案讲证据,心又软,容易听信一面之词,刘明那个案子就是一个典型,林青山会怎么判已经有结果了,放在马文才手里的话起码要杀二十个人,如果那两个姑娘死了,全家都是十年以上的牢狱,那些血迹和碎步在马文才手里就可以当证据了,如果在一个底子好一点的地方,祝英台能当一个好官,但是泽县那种地方 ,她的能力不够,泊县你比我清楚,粮食产量比泽县和芜县都还有较大差距,治安方面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今年那几个水匪还是从泽县流窜进来的,那个梁山伯也有点意思,梅县境内有三个乡在群山之间,三个乡总人口才两千多,梁山伯把这三个乡合并成一个镇,然后全面照抄林家庄的条例进行治理”,

王彪之惊疑道:“抄林家庄?”,

谢安:“那个地方虽然穷,但是由于远离俗世纷争,三个乡除了嫁进去的女子只有三个姓氏,三个祖宗,三族相互通婚,历史渊远。邻里关系十分和睦,没有历史问题,只是林家庄的律法太过严苛,那三乡原本就不讲王法,只讲族规,最重的处罚就只是驱逐,为了让他们接受这一套律例,梁山伯费了很大的功夫向他们宣传林家庄的事迹,听说还组织三族长老去林家庄考察了一段时间,回去之后最终决定照搬林家庄的条例”,

王彪之:“他也想争天下?”,

谢安:“恐怕不是,镇长由三族长老轮掌,共同议事行使裁决权,这一点原本就跟他们领导体系一样,只是将民兵常态化,而且他也没有干涉控制权,三族长老轮掌最高大权,这一部民兵也没法效忠某个人”,

王彪之:“有意思,我要搞个人混进去”,

谢安:“那里只有三个姓氏,你的人怎么混进去?”,

王彪之:“找个姑娘嫁进去行不行”,

谢安:“那个地方现在虽然有点起色,但也只是衣食无忧,跟林家庄比不了,那里生活很苦,按林青山的思维来说,你把你家里的姑娘送去过苦日子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你要为她将来流的眼泪付出代价”,

王彪之:“你太小瞧我了,我点头嫁出去的姑娘有谁过了苦日子?你说出一个来我当场自裁”,

谢安:“额,也对,你的人只是进去看看,他们怀疑也没用”,

王彪之:“嘿嘿,无欲无求,谁能奈我如何,这么有前途的地方,嫁过去说不定能混到林小青那个地步,退一万步讲也嫁了一个如意郎君,倒是那个祝英台那儿你打算怎么收场?”,

谢安:“是我们把她搅进来的,亏损的钱都应该我们出,明年如果这场乱局没有结束,林青山腾不出手来,就让马文才接任泽县,把这个烂摊子处理掉,亏了多少,我七你三”,

王彪之:“算了,还是五五分账吧,数目不小,你谢家那边可能不好交代,还有一件事,钦差卫队回来还是走的东边,并且带上了交州府的五千府兵,我猜他们不敢走会稽,要走杭州这边,不能轻易放他们从陈郡过,不然林青山可能会记仇,你陈郡现在的兵力可能挡不住他们,做做样子给林青山看看,表个态度就好,之后的事我来处理”,

谢安:“好,那就提前谢你了,你们王家这次走了以后,就不会再回建康了吗?”,

王彪之:“那也不一定,看林青山的意思,如果他认为建康不重要,那就没必要回来了,在建康一年的开支也不小”。

风平浪静了数年之久的武夷山,孙恩主持在武夷山上开垦了一些田地,但是由于地形太过艰难,效果始终不佳,这一天孙恩收到了一封密报,连忙召集亲信前来议事:“可靠消息,狗皇帝的钦差卫队到泊县传旨,跟县衙的捕快动了手,捕快和狱卒一边死了十几个人,钦差卫队出泊县的时候路上遇到了多次袭击,死了两个人,本来林青山是没打算经营泊县的,但是眼下有人因为他死了,泊县的百姓还为他造反,他不得不接手泊县了,这件事也正式意味着林家庄跟朝廷开战了,现在还不知道王彪之和谢安他们怎么站队,但是我们的机会来了,林青山不想收编我们,这反而说明他是一个真正负责任,讲信用的明主,这次他肯定要截杀这一波钦差卫队,但是林家庄现在只有一千人,而且一半都是新军,而钦差卫队有五千甲士和六百禁军,从以往的战例来看,虽然兵力悬殊巨大,但是我仍然相信林家军能赢,可是我们要借此机会向林青山表忠心,起码要从他那里要一点武器,所以这仗我们帮他打”,

一名堂主说道:“大哥,如果这次王家和谢家他们站到了朝廷一边怎么办?毕竟林远山这次捅的事情太大了”,

孙恩:“我们可投靠林青山,可以投靠王彪之,也可以投靠谢安,甚至可以投靠柳家,韩家,但是我们不可能投靠司马狗贼,如果他们真的站到了朝廷一方,那我们就只能和林青山联盟,我们跟林青山独战天下,杀出一个朗朗乾坤,你们怕吗?”,

“不怕”,众人齐声说道,

孙恩双手撑在地图桌上:“钦差卫队已经选择了东部的官道,但是我猜他们不敢走会稽,那就只能走杭州这条路,我们把截击地点选在杭州和陈郡之间,我们从西向东进攻,东边是大海,他们没法退,只能往陈郡和杭州跑”如果谢安放他们进陈郡,那就等于谢家跟林青山翻脸了,我猜谢安不会这么快就表明态度”,

青龙堂堂主:“那杭州呢,要是马敏正放他们进杭州怎么办?”,

孙恩会心一笑:“那杭州就是我们的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