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迷雾之命运 > 第三百零六章-封建帝制的真相-推荐

迷雾之命运 第三百零六章-封建帝制的真相-推荐

作者:林某某29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4:5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半小时后,小欢把祝英台和银心捆起来向监狱送去,林青山笑着问道:“小幽幽,今天你护驾有功!想要什么赏赐?”,

赵幽兰跪下把头埋低:“我想让你每个月抽一天时间来我和小欢房中过夜”,

林青山闻言大惊,这么大胆的话像是她赵幽兰能说出来的?林青山弯腰去看赵幽兰的脸,果然,双颊已经通红,就像熟透了的苹果,林青山:“我确实好色,但是我不接受你们也有我的考虑,我想把小欢许配给冯天佐,因为他们结合比我和小欢更般配,小欢她希望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我在的家庭永远不会美满,你也一样,如果你寄希望于我能停下来跟你建设一个美满小家庭,愿望多半要落空”,

赵幽兰:“我已经不指望了家庭了,只希望有一个爱人”,

林青山:“我如果接受了你的爱情,你也要接受我将要走的路,但是你的个性太强,你不见得能接受一些你不能理解的生活方式”,

赵幽兰:“我会努力学习,如果你教我,我也能理解”。

林青山:“那我们先来试试,你认为个体重要还是集体重要?”,

赵幽兰:“集体”,

林青山:“实际上个体远远比集体重要,有个体才有集体,集体存在的意义就是帮助个体进步,提升个体的效率,也只个体组成集体的初衷,打个比方,两个家庭组成了一个集体,一号家庭拥有一辆车,二号家庭拥有一匹马,一号家庭可以选择去买一匹马来组成一辆马车,二号家庭也可以选择制作一辆车来组成一辆马车,但实际上,无论是马还是单独的车平时都派不上用场,用到马车的地方也不多,如果一号家庭选择去买一匹马,等于两个家庭就多养了一匹马,一号家庭至少要抽出五分之一的资源来喂养这匹马,这就是效率损失,二号家庭也一样,建造马车需要成本,维护马车的成本比喂养一匹马更低,但也有成本,为了存放这辆车要占据小半间屋子,这也是成本。强行建造一辆车也是效率损失,集体存在的意义就是避免这些效率损失,提高整体效率,每一家非要强行维持一辆马车,他们也没有错,但是集体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这就是集体和个体最基础的概念,能理解吗?”,

赵幽兰:“能!”,

林青山:“好,我们再深入一步,假如一二号家庭组成了一个集体,两个家庭共同维持一辆马车,没有问题,现在有来了第三个家庭,三号家庭并不能为一二号家庭提供任何必须的工具,但是他有时也需要一辆马车,怎么办?”,

赵幽兰:“三号家庭可以用租聘的形式向一二号家庭支付补偿”,

林青山:“没错,比如三号家庭要用马车去运输二十车木材,他可以向一号家庭支付几车木材,用半年的时间来替二号家庭饲养马,一定要保持利益天平的均衡,这样一来,三个家庭维持一辆马车,效率又提高了,这种集体很简单,利益关系很好理解,理论上来讲,集体越大,效率越高,但这仅仅是理论,一个永远无法证实的理论,只能存在于想象中,当集体大到一定程度,比如林家庄这么大,林家庄现在管辖着近四百万人,协调四百万人的生产和分配不是一件容易事,最明显的体现就是时间,需要很多时间,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人专门来做这些事,比如小欢,她协调着两万多人的生产和分配,还兼职一部分大集体的工作,像她这样的闲人林家庄管辖内一共有五百三十三人,这个人数肯定偏多,但是由于西南和江北的事情太多,而且这些人的能力都比不上小欢,所以只能暂时维持这么多人,将来这个人数肯定还要下降,这是趋势,小欢是个特例,除了执政还要做一些别的事,比如教小孩读书,给帮小青她们做饭,打点菜园子,按理来说她不用做这些额外的事,这就是问题,集体大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有了运行成本,对于林家庄来说,小欢就是运行成本,但是不会有人认为她在吃闲饭,因为她确实帮助这个集体提高了效率,林家庄一年支付给小欢五百石的俸禄,所以她的工作至少要为集体产生五百石以上的效益,她才有存在的意义,相比起而言,朝廷也是一个集体的形式,你认为他们的效率如何?”,

赵幽兰:“很低,甚至成为了集体的负担”,

林青山:“没错,他们完全就是集体的负担,没有了他们,他们治下的百姓生活会更好,那些士族门阀也一样,在过去,他们一直都是集体的负担,王彪之领头改革之后,情况飞速好转,然后短短几年之内,他们统辖内的个体,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行政效率也在飞速提高,到现在,他们的集体又重新具有了正面意义,我们再来看一个反例,自古以来的朝廷,皇宫里的人基本上都是一群吸血鬼,他们不产生任何价值,朝廷的官员,他们在办事,但是他们办的事,有至少七成是为统治者办的,只有不到三成是为集体,这七成也是效率损失,具体到实例,比如杭州,杭州原本就是一个郡,人口从来都是维持在一百万到一百三十万,朝廷把这个郡改成了一个州,下面又分设了六个郡,每个郡都只有两三个县,这样改革之后,多出来了一个州府,五个郡府,两个县府,吃公粮的人比原先多了三倍,效率也没见提高,这种改革对于集体而言有任何意义吗?”,

赵幽兰:“这种改革的初衷就是为了分化地方的权利,为了维持朝廷的稳定和朝廷的统治,并不是为了国家,你这种集体和个体的概念,以前从来没有过!我也是近几年才明白了林家庄和朝廷的根本差距!”,

林青山:“具体什么时候?上一次江南混战的时候,朝廷竟然跟北方的胡人合谋消灭世家,我不得不承认,那些上古世家才是华夏一族的根基,他们如果被消灭了,华夏一族就等于断了根基,华夏一族将来必定亡国灭种,只是时间问题,司马家不是上古世家,所以他们不会在乎这块土地,也不会在乎这块土地上的人,只在乎自身的荣华富贵,交州那边,你刚刚带兵过去,他们就变成了匪,虽然传到林家庄的舆论对林家军很不利,但是我毕竟在林家庄待了这么久,我知道林家军都是些什么人,也清楚林家军的军法,林家军的军法允许把平民当敌人杀死,但是不会抢劫他们,也不会奸淫民女,残杀无辜的百姓虽然无罪,但是也会受到其他士兵的鄙视”,

林青山:“官军的军法听起来比这还要好,奸淫掳掠,残杀平民都是严令禁止的!”,

赵幽兰:“那种军法只是说给老百姓听的,实际上他们只遵循最原始的权谋和利益原则!一切的核心也是为了保住朝廷的荣华富贵,他们不会在乎那些百姓!”,

林青山:“这也是你从小接受的家庭教育?”,

赵幽兰:“要好一点,为了家族的生存和延续,我们也不得不依附于朝廷牟利,但是到达一定程度之后,我们会为百姓谋福,我们做事也有底线,为了保住人的身份”,

林青山:“林家庄是对的,你们也是对的,那些上古世家也是对的,甚至朝廷也是对的,你们和世家的底线是当个人,朝廷的底线低到几乎看不见,他们就像野兽,他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各种**,比如美食和美女,还有名利,用你们的原则去看他们,他们连人都不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错,你们对,你们的原则并不是真理,你们的原则同样也是自身的负担,所以你们在跟朝廷的竞争中始终无法发挥全部的力量和智慧,所以你们永远争不过他们,我们说回正题,朝廷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所以就会想方设法来削弱个体的力量,加强集体的力量,为了达成这个目的,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给老百姓灌输一些错误的思想,仁义礼智信之类的,但是他们本身不会遵守这些规则,这些所谓的底线放在谁的身上都是负担,还有增加朝廷的规模,假如平民有一千个人,朝廷只有十个人,你认为他们睡得安稳吗?所以他们就会把朝廷的人数提高,比如提高到两百人甚至更多,两百人对一千人,这下他们心里会踏实一点,但是仍然会忧虑,毕竟人数还是有劣势,但是他们没法在继续扩张朝廷的规模了,因为受到了底层逻辑的限制,朝廷本身没有任何产能,或者产能极低。不能养活自身,所以就要从平民中抽取一些产能,但是平民的产能同样有限,现在这个时代,平均五个人养活一个闲人就是极限了,如果朝廷规模再扩张,扩张到四个人养活一个人,四个平民就会挨饿,他们挨饿了就会发动战争推翻朝廷,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想法,反正我的想法就是,只要我吃不饱饭,那就都他妈别吃了,即便我动不了朝廷,我也可以找其他的平民下手,我把其他三个平民全部杀掉,那个靠我们吃饭的官员一样会饿死,这大概就是底层逻辑,但是朝廷的官员远远没有那么多,用是淝水之战结束的那个年头为例,大概平均五十个平民供养一个官员,加上那些大大小小的士族门阀,平均也是二十个平民供养一个闲人,你能不能理解这个现象?”,

赵幽兰:“因为某些闲人不可能跟那些老百姓一样吃糠咽菜,他们一顿饭的开销能顶上普通人家几十顿!”,

林青山:“没错,比如司马濯要吃一个鱼翅,他要先派一个几十人的船队到海里去捕鲨,然后再找几十个人运回来,然后再让一个厨子做好,让一个宫女给他端到面前,我就不算花费了多少物力了,这一套流程花了多少人力?差不多能有五个人一年的工时吧!假如从一条鲨鱼上割下来的鱼翅够吃五顿,他平均每一顿饭就能吃掉一个人一年的工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要吃一千零九十五个人的工时,而他本人一年产生的效益恐怕连一个人的工时都没有,这也是集体的成本,你认为这种集体有存在的价值吗?”,

赵幽兰:“那外部威胁怎么办?蛮夷入侵,需要军队和朝廷去抵挡!”,

林青山:“哎,你还没明白了,集体有存在的意义,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集体都有存在的意义,以五十年前的江北为例,江北的百姓养朝廷还不如家家户户养一条大狼狗,他们的负担会更轻,五十年前,江北的汉人军队少说也有二十万,加上各地的府兵,私兵,民兵和土匪,少说也有六十万人,他们起了什么作用?我没去了解那个时候的历史,只凭猜我都能知道那六十万人中至少有二十万在跟胡人合谋杀戮汉人!这就是重点,自家养的狗起码不会咬自家人,再说北方的胡人和中原的汉人,我们占着全天下最好的一块地,胡人的地盘每年的降雨不够,土质也不行,根本没法推广农业,地形太过平坦,没有足够的森林和山地,也不利于军事防守,所以他们只能游牧,但是放牧的效率比种田要低太多了,一个牧民至少要三亩地的草场才能维持基本生存,这仅仅只是生存,连生活都算不上,如果要维持一个三口之家的肉食供应和三匹马做交通工具,至少还要养二十只羊,需要至少一百亩的草场,很多人都说长城以南的地形太差,根本就不适合放牧,那只是骗人的鬼话,长城以南有十亩田地和十亩草场就能维持一家三口的富足生活,同样也可以养三匹马,十亩的草场就不用说了,平不平都无所谓,一个陡坡都可以,只要马伸直脖子能吃到就算数,十亩田地我都不需要跟你细说,人能吃的,马也能吃,不种庄稼,专门种草也可以,林家庄就是这样,原来只有不到一万五千人的时候就养活了近三千正规军,两千七百多匹马,还有一千多头牛,长城以南不是养不了马,而是养不出好马,你要搞懂这一点,我们对北方的胡人实际上一直都是优势,自古以来就是,再举一个例子,西汉王朝,史书上说西汉建立之初,整个汉朝国力弱到了极点,才会有白登之围,对蛮夷进贡和亲,实际上,西汉时期国力最弱的时候,仍然超过匈奴两倍以上,低于两倍,西汉王朝连谈判和亲的机会都没有,白登之围时,我估测,当时西汉的国力至少是匈奴的五倍,国力高出这么多,为什么打不过?汉武帝时期,整个西汉的国力至少是匈奴的五十倍,用这么大的国力优势去征讨匈奴还搞得自己国内民不聊生,就这种水平还能被称为汉武帝,恕我直言,他就是一个废物,一个连苻坚都不如的废物,长城以南之所以无法大规模养马,根本原因是资源不够,养不起,生产力低是一个原因,朝廷和各层士绅抽取的税赋太重才是主要原因。因为养一匹马就相当于多养了五个闲人,说得更明白一点,多养一匹马就要少养一个官吏,这对朝廷来说是不可接受的!现在你认为个体重要还是集体重要?”,

赵幽兰:“个体!”,

林青山:“你虽然回答了正确答案,但是你还是没能明白,就跟林小青她们一样,每次我教她们一些东西,她们都说懂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搞懂,我可以假装没有看懂你的谎言,但是你起码要有一个进步的趋势,人在做,天在看,我没法替你们抗下太多,小欢正在写一本书,你也可以拿去看看,她写的那些东西可以让你知道一些这个世界的真相!”,

赵幽兰:“那我提的要求呢?”,

林青山微微一笑:“我惦记你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你和蒋易造的那种发动机很有用,这并不是宽慰你们的话,两年之内你就会知道你为林家庄做出了多么大的贡献,也对我帮助很大,你功劳这么大,我没道理拒绝你的请求,况且,我也确实很好色,你很漂亮,也是一个贤妻良母的好苗子!”,

赵幽兰:“你能抱抱我吗?”,

林青山张开双手,赵幽兰站起身来张开双手拥抱上去,抱上之后,林青山双手也在赵幽兰背上摸个不停,半晌之后,林青山推开赵幽兰,并在她额头上吻了一下:“你别听蒋易乱说,你不会孤独终老的,即便你知道了林家庄的很多秘密,你也可以离开去追寻自己的幸福生活,这也是我给你的报酬!”,

赵幽兰:“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就这样,好女一生只嫁一人”,

林青山:“这是陋习,要改!”,

赵幽兰:“我会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