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其他 > 迷雾之命运 > 第六十一章-赵幽兰拖堂

迷雾之命运 第六十一章-赵幽兰拖堂

作者:林某某297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01 04:54: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之后一天半的时间赵幽兰对林青山一直是这样,林青山也被饿了整整一天,到了第二天的下午,轮到赵幽兰的音乐课,林青山在课堂上被饿得直接爬在了桌子上,显得十分可怜,祝英台连着一天看林青山都是这样要死不活的,就问林青山是怎么了,他告诉祝英台他被赵幽兰打了一顿,祝英台一脸自责的安慰了他一天,当天下午的可很热闹,第一是因为赵幽兰,第二是因为这是一节音乐课,因为赵幽兰第一次上课,所以包括山长之内的所有老师都在旁听,这一节课教的是七弦琴,开始的一个小时赵幽兰教学生们弹琴,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这个乐器,林青山就坐在一边看祝英台弹,接下来的一个小时赵幽兰让学生们向她请教一些细节,赵幽兰有问必答,回答得井井有条,众人纷纷点头,从赵幽兰的回答上可以听出赵幽兰在乐器上的造诣非常的高,最后的一个小时就热闹了,书院的女老师原本只有师母和小蕙老师,师母不用多说,小蕙老师是山长的女儿,所以她在书院当老师教医术这也没有说什么,但是赵幽兰可是从外面招进来的,所以下面的学生们多少都有点不服,只是忌惮她与林青山的关系,所以没有人敢直接说什么,最后一个小时赵幽兰说可以谈一些课外知识,让他们随意提问,下面的人存心刁难,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但是赵幽兰的表现让下面的人瞠目结舌,包括林青山,下面的人讲一个民间故事:“以前有一个人的房子着火了,但是他的家离水井有点远,所以他就只好抱着柴去救火,希望把火扑灭,结果房子别火烧了一个精光,赵老师知不知道这个故事源自何处”,

赵幽兰在他话音落地两秒之后淡淡的说道:“这是一个成语:抱薪救火,这个成语源自战国时期,战国末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不断并吞邻近的国家,好扩大自己的领土。其中,秦国曾经三次进攻魏国,占领魏国许多的土地,魏**民也伤亡惨重。有一回,秦国又派乒攻打魏国,魏国于是请韩、赵两国援助,可惜兵力太弱,最后还是被打败。大将段干子提议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求和,战略家苏代却持反对的意见,他说:秦国想并吞魏国,只割让土地是无法满足秦国的野心,就像抱着柴火去救火,柴没烧完,火是不会灭的。可是魏王不听苏代的劝阻,还是把南阳割让给秦国求和。最后真的就像苏代说的一样,秦国根本不满足,仍然继续攻打魏国,掠夺了魏国更多城池,最后弱小的魏国就被秦国消灭了”,

听完赵幽兰的话之后所有人都十分的惊讶,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有不少的人都知道这个民间故事源自抱薪救火这个成语,但是绝大多数的人都不知道这个成语的来历,包括提问的那人,接着又有人提问:“我有一个故事,想请老师指教,从前有一个人,他听别人说只要用黑布把眼睛蒙上,别人就看不见他了,于是他就准备了一块黑布去偷一个大户人家的铃铛。。。”,话说道这里下面的人就用大喊声打断了他:“掩耳盗铃”,林青山往周围看了一圈,起哄的人竟有半数以上,有一些人还坐在地上埋头苦想,像是觉得这件事有蹊跷之处,而赵幽兰却在上面轻笑,听着下面的学生起哄,

祝英台在一边说道:“他的故事好像讲错了吧”,

林青山摇摇头道:“他讲的故事没错,这不是掩耳盗铃的故事”,

祝英台在一边惊呼:“你连字都不认识几个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林青山淡淡的说道:“听故事是用耳朵听,又不需要眼睛看和手写,我为什么不能知道”,

祝英台恍然大悟:“额”,

过了十几秒,马文才站了起来说道:“这位兄台,你的故事讲错了吧”,

那人一脸笑意的说道:“我老家那边的故事就是这么一个说法,绝对没错”,

这时赵幽兰淡淡的说道:“你们都坐下吧,他讲的的确没错,这个故事听起来好像是掩耳盗铃的故事,但实际上不是,这个故事的出处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它讲的是原来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嘿!他终于看到了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后面,正准备捕捉知了呢!他连忙把那片树叶摘下来。不料那片树叶掉下来,混在地上的落叶里,再也辨认不出了。他只好把所有的树叶扫回家来,一片一片地试。他把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总是说:看得见!后来,妻子被他问得厌烦了,随口答了一声:看不见!他马上带着这片树叶,当面去取人家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扭送到衙门去了。县官经过审问,忍住笑,说:你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呀!”,

听完之后下面响起热烈的掌声,然后又有几人相继问了滥竽充数,兔死狗烹和吴下阿蒙的故事,赵幽兰一 一作答,然后又有人相继问了一些对联,诗经和神话,赵幽兰简直是无所不知,尤其是诗经,有人说了上句问下句,赵幽兰把整篇都背了下来,并向他解释了她本人对于这篇诗经的见解,所有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最后山长站起来对学生们说道:“学子们,赵老师虽然年纪不大,又是女流之辈,但是论学识,就是我也及不上她啊,所以赵老师来到尼山书院讲学是你们的福气啊”,说完之后下面一片赞许,林青山在这段时间里一直在拍手称快,他之前只知道赵幽兰是个千金大小姐,学问很高,但是他完全没有想到赵幽兰的学问高到了这个程度,这时离下课还有大约二十分钟,再也没有人向赵幽兰提问了,从赵幽兰的表现上来看,她的学识要远远高过在场的所有人,只要是传世的经典,只要是学生们知道的应该赵幽兰都知道,最后赵幽兰见下面没有人再提问,于是把目光转向林青山:“林远山,我看你在下面笑得那么开心,你有什么高兴的事说出来跟我们大家也分享一下?”众人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林远山,林远山见众人都向他看过来,连忙把头直接埋低,这时上面传来赵幽兰的斥责声:“以前在家里没人管得到你,现在你来到了书院还不认真读书,天天不务正业,你自己说说你来书院已经四天了,又认识了几个字?”,闻言林青山直接把头埋到书桌下面去了,这时陈夫子也站起来斥责道:“你基础不好就要自己多多努力,在课堂上有祝英台在一边不厌其烦的教你,在家里有赵老师悉心教导,结果你还是不长进,枉费了祝英台和赵老师的一番心血啊”,

赵幽兰在上面冷冷道:“今天放学之后,你留下来多读半个时辰的书,我亲自监督”,

林青山闻言连忙抬起头来十分可怜的乞求道:“赵老师,你放过我吧”,

陈夫子在一边不耐烦的说道:“赵老师这是为了你好,你应该叩头谢恩才是,有多少莘莘学子渴望得到老师的指点而无法如愿,今日赵老师肯这般对你那是天大的福分,你竟然还不知好歹的拒绝,真是岂有此理”,

这时祝英台在一边不知所措,马文才在一边笑着说道:“林兄,赵老师对你关怀至此,你实在不该拒绝啊”,

林青山有气无力的说道:“好吧!”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又练了一会儿琴技,然后下课之后只有几个人走了,大多数的人都一起留了下来,林青山瞬间就来了精神,什么情况?放学都不走,

他连忙问旁边的祝英台:“下课了你为什么不走?”,

祝英台回答道:“有老师愿意留下来陪我们读书,我们为什么要走?而且她还是女老师”,

林青山捧着书本一脸的难以置信,现在的时代真的令人费解,遇到老师拖堂不但不生气,反而还十分的高兴,不知道是自己生错了时代还是他们生错了时代,加了一个小时的班,林青山又背了四句论语,但是字却没认识几个,而且昨天背的四句论语又忘了一半,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陆续有人上去向赵幽兰请教书中的不解之处,赵幽兰都做了回应,林青山就没搞懂,不就是古人说的几句话么?有什么难懂的地方。其中有一次祝英台也上去请教了一次,下来之后林青山问她上去问了什么,她指着书上说:“我对这一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理解不是很深,总是感觉我错了,所以我就上去问老师”,

林青山继续问道:“不就是别人说的一句话嘛,错了就错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她怎么说?”,

祝英台回答道:“赵老师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我原本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是天上的浮云,赵老师果然学识渊博,她的见解果然比我的高深多了”,

林青山惊讶的说道:“她说的跟你说的不是一样的吗?”,

祝英台满心欢喜的说道:“不一样,赵老师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思考这句话,而我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这句话的,就像是。。。。”,

林青山连忙打断:“算了,不要再说了,你继续读你的书吧”,开始半个小时还好,到了后面半个小时,向赵幽兰请教问题的人都在两边排起了长队,尼山书院教习经典的是陈夫子,但是陈夫子上课的时候林青山也没有看见这些学生这么积极的上去提问啊,祝英台在这一个小时里一共去提问了三次,第四次上去正在排队的时候就下课了,下课接受了学生的行礼之后赵幽兰就自顾自的走了,林青山连忙跟着过去,结果却被祝英台拉住了,祝英台向着林青山惊喜的说道:“林兄,赵老师的学问真的好高,而且她似乎一点都不生我的气”,

林青山无奈的回答道:“她当然不生你的气,她在生我的气嘛”,

祝英台一脸责怪的说道:“林兄,你也要好好读书啊,不要再贪玩了,赵老师这样会气出病来的”,

林青山不服的说道:“搞得现在我跟个千古罪人一样,什么都是我的错”,

这时马文才一脸笑意的凑上来说:“林兄,我们这次可算是沾了你的光了”,

林青山不满的说道:“这算哪门子光,老师拖堂你们好像都挺高兴的”,

马文才笑着说道:“林兄此言差矣,莫说是赵老师学识渊博,对于我等的繁琐的提问毫不介怀,愿意一一解答,换一个方面来说,赵老师也算是一个绝色佳人,只是平日里冷若冰霜,我等接近不得,只有在这课堂上我们才能一睹芳颜啊”,

林青山笑着点头道:“你要这么说倒是还有点道理”,

马文才摆摆头,无奈的说道:“我们可没有林兄这般的好福气,林兄天天住在赵老师的房间里与她朝夕相处,赵老师还亲自下厨给林兄做一日三餐,林兄当然感受不到我等的心情”,

林青山微笑着点了点头:“这么说我确实是很幸福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