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红楼浮生 > 第一回 楔子

红楼浮生 第一回 楔子

作者:长河落日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4: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初春的雾霭还未散去,空气中渗着阵阵凉意,树上间或传来一声声鸟鸣,粗使丫鬟们忙着在院内洒扫。垂花门内,两个嬷嬷正在说话,其中一位面色白净,束着圆髻,额间勒着乌绫额帕;另一位圆圆脸,着靛蓝绢布狭领长裙,外罩对襟短袖暗色比甲,正微笑道:“孙妈妈,姑娘可大好了?我们来了几天,一直想给姑娘请安,又怕扰了姑娘养病。我们老太太在京里着实惦记得很。”孙妈妈叹了一口气:“已经请了大夫过来瞧了,说要静养。可怜我们姑娘,自小就身子弱,现在夫人去了,更是添上病症。如今虽说吃着药,但看着也没多大起色。老爷前日去了苏州,说过几天回来还要请前段时间告老还乡的王老太医过来看看。现在姑娘身边一时半会的还离不开人。”那嬷嬷听了,忙辞道:“那孙妈妈赶紧去吧,我们也是挂念姑娘的身体。”两人在垂花门别过后,孙妈妈沿着抄手游廊,走过穿堂,朝抱竹斋走去。

抱竹斋,掩映在青翠竹林中的二层小楼,廊前是鹅卵石铺就的小径,通往一明两暗的三间上房。中间是明堂,因府里的老爷夫人都是从京城来的,南北次间仿着北边的样式修了炕,铺了地龙。二楼则是卧房,避着南边的阴冷潮湿。

南次间临窗的大炕上,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梳着双丫团髻,上边各插着只白色珠花,倚在靠枕上,身上盖着月白底折枝绸被,脸上有着不合年龄的愣怔表情:四年前,一觉醒来,朱小北就成了红楼梦中三岁时的林黛玉。父亲林如海官至兰台寺大夫,又任两浙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荣国公府老太君贾母的亲生女。林如海除了贾敏外,还有四房姬妾,却只得黛玉和一个庶出的幼子。两年前,那个哥儿得了急症夭折。府中孩子稀少,黛玉又是贾敏嫡出,所以倍受林如海宠爱。因为这具身体里潜藏着一个成年人的灵魂,再怎么掩饰,看起来总比同龄的孩子聪慧,且林家是书香之族,林如海便请了夫子为黛玉开蒙,正经地读书认字。年前贾敏忽感寒疾,起初只是咳嗽,后竟至卧床不起,缠绵病榻。朱小北在床前侍奉汤药,心中暗暗焦急,深恐贾敏就此一病而去。虽说贾敏并不知依附在黛玉身体里的灵魂已非亲女,但几年下来,她对黛玉的关怀备至,呵护疼爱,早就使得朱小北将其当作生母一般看待。除了在床前侍疾,在这个没有先进医疗设备和抗生素的年代,朱小北只能悄悄在佛前叩拜,祈求母亲能渡过这一劫。然而,仿佛是冥冥中的安排,在遍请名医,试了无数的药方后,贾敏还是如红楼梦中所记,在黛玉七岁那年的春天去世了。接着,朱小北大病一场,浑身滚烫,梦中一会是贾敏临去前看着自己依依不舍的眼神;一会是林如海抱病而亡,自己在北上的大船中哀哀哭泣,一筹莫展;一会又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黛玉临死前焚毁诗稿,泪尽而亡的镜头。梦中的她拼命挣扎,想要逃离,却像被束缚住了手脚,动弹不得。待到再次睁开眼,已是三天后,身旁侍候的丫鬟雪雁看见小姐醒来,欢天喜地的出去喊人。看着头顶的天青拥骨朵云纱帐,朱小北深刻地明白这里是红楼梦中的世界。如果说过去的四年自己是懵懵懂懂地仿佛在梦中游走的话,那么贾敏的离世,则似一记断喝,这里是活生生有着生老病死的世界,并且一切似乎正沿着书中的剧情走下去。可是,真的只能做一个忍受风霜剑影,寄人篱下的孤女吗?不,她不愿意。既然今后要作为林黛玉在这个时空里活下去,那么,总要试一试,改变自己的命运。忽听得一阵帘子响,小丫鬟道:“孙妈妈来了”。黛玉忙收起表情,抬头看去,孙妈妈已经进了南次间,走过来掖了掖自己身上的被角,笑道:“姑娘,今儿的药可喝过了?”黛玉不禁皱眉,苦着脸道:“刚刚杜鹃才送过来,已经喝过了,药汁实在是太苦了。”孙妈妈怜爱地抚了抚黛玉额前的刘海,笑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嘛。”说罢,拿过针线箩,坐在炕边的椅子上绣着肚兜。

孙妈妈原在黛玉祖母身边服侍,祖母去世后,便随了儿子媳妇去了庄子上。因人品颇得林如海敬重,又是府里的老人儿,黛玉出生后,便又回了府里,和王奶娘一同照料黛玉的饮食起居,教导礼仪规矩。现在黛玉渐渐大了,王奶娘也卸了差事,只有孙妈妈和几个大小丫鬟陪侍在身边。其中杜鹃是一等丫鬟,雪雁比黛玉大三岁,亦是玩伴,领着二等差事,另外还有四个三等的小丫鬟在院内。孙妈妈绣着花样,絮絮道:“姑娘,今早上,贾府来的嬷嬷向我打听姑娘的身体如何了,我已经照姑娘的意思说了。”十日前,黛玉的身子渐渐有了起色。荣国府派了仆妇和大船过来,府中的人都传是贾太君要接姑娘去京里。迟疑了半晌,又道:“姑娘真打算不去你外祖家?”黛玉微微垂下眼眸,轻声道:“妈妈,你也知道,母亲去世,我应守孝三年。外祖母再亲,总归是亲戚家,哪有在亲戚家守制的。况且,我日日离不开汤药,去了那里,又哪有在家自在方便。”孙妈妈暗暗点头:“只是不知道老爷是如何想的。再过几天,老爷就要回府了,姑娘可想好了如何跟老爷说?”都说娘舅亲,娘舅亲,打断骨头连着筋。贾家是国公,外祖母又健在,在那边自是比跟着将来的继室夫人要强得多。林如海疼爱黛玉,心中必是如此打算的,不然府里也不会传得这么沸沸扬扬。

默了半晌,黛玉忽道:“妈妈,母亲身边服侍的可有原是外祖母家的,不知道能否和那几个来的嬷嬷们搭上话。”孙妈妈眼前一亮:“姑娘的意思是…”黛玉点头微笑:“最好能在爹爹回来前办妥”。孙妈妈马上站起来:“我这就去问问碧丝。”一阵风地出去了。

林府人口简单,又崇尚节俭,故老爷和夫人身边都是两个一等,四个二等的仆从服侍,姨娘们减半。母亲去世后,放了几个二三等的丫鬟出去。碧丝和碧萝都是母亲身边的一等丫鬟,留在正院侍弄母亲的东西。当年陪嫁过来的丫头和陪房,或成了林府的管事娘子,或在外打理着母亲的陪嫁产业。虽说离了贾府多年,但总还有亲戚在那边当差。

黛玉从前待在母亲身边,多少知道贾府的一些境况。又因自己年龄小,母亲言谈间也未十分回避:作为家中唯一的嫡出女儿,排行又最小,母亲在荣国府时宛如掌上明珠。又和同胞哥哥贾政的感情颇深,虽然出嫁多年,兄妹二人常有书信来往。但母亲却很少提及嫂子王夫人,偶尔谈到,也隐有不满之意,对贾宝玉也是“顽劣异常”等语。黛玉推测母亲和王夫人的关系并不十分和睦。由此及彼,王夫人对于自己这个外甥女也不会多待见,甚至于非常不喜欢。不然,《红楼梦》中林黛玉一个深居内院的小姐,若非有心人故意散布,如何满府都知道她爱使小性,心眼小。王夫人执掌家事,却不约束下人,自然逃脱不了干系。现在荣国府来接人,自然是不去的好。所以,一定得想法子说服父亲留下自己。

快到临睡的时候,孙妈妈再次过来,一边铺床,一边悄声道:“夫人身边的碧萝,虽说老子娘也在我们府里,但有个远房舅舅现在在荣国府里任着一个小管事,和这次来的一个赖嬷嬷是转折亲。我已经按照姑娘的意思让她去赖嬷嬷那里多走走。”黛玉点点头:“辛苦妈妈了。那边还要妈妈费神打点着。”孙妈妈一笑:“姑娘放心,老奴省得。天不早了,姑娘早点歇息了吧。”

过得几日,黛玉刚喝过药,口里正含着腌渍的杨梅果脯解口,就看见孙妈妈领着碧萝过来。黛玉忙咽下杨梅,起身笑道:“碧萝姐姐来了。雪雁,快看座。”碧萝连连辞让,最后才侧着身子坐下。孙妈妈送上茶水,让杜鹃雪雁带着丫鬟们下去了,自己端着杌子坐在南次间的门口绣花。

碧萝爽利,开门见山:“姑娘,这几日我借着向赖妈妈打听表舅家的近况,在赖妈妈那里多走了几次。这赖妈妈和其他几个来的妈妈都是三等婆子,本来都是在外院做活。听得说咱们夫人殁了的消息一送到,老太太就哭了几场,连着传话出来要使人来接姑娘进京。偏巧几位平日负责出行的管事娘子不是不在府中,就是接着的差事脱不开身,拖了好几日,实在没有办法,这差事就落在来的几位妈妈身上。黛玉眉头微皱,道:“我外祖家如今都是谁管事,赖妈妈可知道?”碧萝答道:“现在荣国府那边是姑娘的大舅老爷袭了爵位,管家的是姑娘的二舅母。如今二舅太太年纪大了,就将家事大多交给大舅老爷的儿媳妇,也就是贾琏二奶奶管理,琏二奶奶是二舅太太的内侄女。”这些黛玉依稀知道,和书中的差不多,琏二奶奶估计就是凤姐了。又问道:“那我外祖母呢?”

碧萝道:“听赖妈妈说,老太太很少过问家事。平日只将几个年纪小的表小姐表少爷带在身边,最是宠爱二舅太太所出的宝玉少爷。至于其它的,赖妈妈在外院,知道的也就这些了。”黛玉默然,碧萝见状,起身告辞。黛玉忙让孙妈妈送碧萝出去。

孙妈妈回来,看见黛玉仍旧坐在圆桌前,拿起桌上的白瓷杯子,倒上温水,端到黛玉面前道:“姑娘,喝口水润润嗓子。”黛玉接过杯子,轻呷了一口,道:“妈妈,接我去京里只怕是我外祖母一个人的意思呢。”孙妈妈眉头微竖,愤愤道:“偌大的一个国公府,居然找不着一个正经的管事娘子来接姑娘,巴巴地让几个三等婆子来。扬州到京城,可是隔着几千里远。若是路上有个闪失,可该怎么办。”黛玉拉着孙妈妈的手,笑道:“妈妈莫急。荣国府里正经管事的是我那琏嫂子,她又是我二舅母的内侄女。如今这么安排,说不得就是我二舅母的意思。这样也好,咱们正好拿来做借口。”说罢,向孙妈妈附耳轻语。孙妈妈听完,笑道:“就听姑娘的。不管成不成,咱们先试一试。老爷估计就是这一两日回来,我找人去外院候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