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红楼浮生 > 第七十三回 前事

红楼浮生 第七十三回 前事

作者:长河落日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4: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云姨娘信中说就这几日到京的,黛玉便每日都派人带了车马到城门口等候。如此过了两三日,终于这日巳时三刻外院传话进来,道云姨娘的车轿已是进了城,正往府里过来。黛玉心中喜悦,忙吩咐厨房里备好席面,烧好汤水,带着孙妈妈等身边随侍的人去了二门口等候。

也不知过来多久,才见三辆青色油篷大马车缓缓行来,车前挂着林府的灯笼。林总管吩咐开了大门,放了车马进来,跟去的管事们已是先从车上下来,和苍柏留在了外院。转过影壁,小厮们都退下后,媳妇子上前摆好了脚凳。车帘掀起,率先跳下绣枝和织锦俩人,扶着云姨娘下了车。一别数月,又千里行路,云姨娘看着有些消瘦,精神却是不错。

黛玉迎了上去,握了云姨娘的手,笑道:“姨娘可算回来了,我可是想姨娘得很。”云姨娘亦笑道:“我也想姑娘。”又细细打量着黛玉:“几月未见,姑娘似是又长高了些。”黛玉笑道:“姨娘却是辛苦了,我瞧着都清减了些。”又道:“姨娘一路上可还顺利?有没有水土不服?”问个不停。云姨娘笑道:“姑娘慢点说,别急。我一样样的来答姑娘。”黛玉笑道:“许久未见到姨娘,我有许多话要和姨娘说呢。”孙妈妈笑道:“姑娘,云姨娘一路回来,舟车劳顿,想必有些累了,不如进屋里说话吧。”黛玉笑着应了,挽了云姨娘的手,一径往内院去。后面随云姨娘而去的媳妇丫鬟们与府中众人相见,亦是说笑个不停。

待到了云姨娘的房里,里面俱是收拾打扫过了,重新换了帐幔帘幕,窗前的条案上还摆着新采下来的桃花。云姨娘笑着坐了桌前。对黛玉道:“姑娘费心了。”黛玉笑道:“姨娘说哪里话,这一次却是让姨娘辛苦了。”云姨娘笑道:“不辛苦,不辛苦。”接了鹦哥送上的茶,喝了几口,又放了绣枝织锦等人下去休息,道:“姑娘,我有几句话要和你说。”说罢,看了周围一眼。黛玉会意,让孙妈妈带着人都出去了,带好了房门。

云姨娘悄声道:“我这次回来。带了一个人来,却是上次救咱们的柳大人。”黛玉讶道:“柳大人?那他现在人在哪里,怎么会和姨娘一道?”云姨娘道:“这些事一时半会还说不清楚。我让青松带着他另坐了车轿绕到后门去了。现在想必已是在门外等着的。姑娘赶紧使人过去把门开了,越少人知道越好。”黛玉点头道:“我明白了。”起身出门,对孙妈妈道:“妈妈,快去唤林总管进来,我有事寻他。”

须臾。林总管匆匆赶来。黛玉道:“林总管,你待会一个人去后门那边把门给开了,青松在那里候着,柳大人也在。领进来后,直接安排他们去后面的东北小院,那院子空着。附近少有人走动。”林总管是知道柳湘莲的,闻言也不多说,自去开门。不多时。又亲自进来回话道:“柳大人已进了东北院子里,衣食汤水也送了进去。院门仍旧从外面锁上了,看不出什么来。”黛玉道:“我知道了。若是有什么事,我再来寻你。”让林总管回前院去了。

这边,云姨娘见事已妥当。拉了黛玉去了内室,方道:“姑娘。我这次实是带了两个人回来。一个是柳大人,另一个却是个绣娘。”原来,云姨娘此去江南,按着郝管事说定的那几个丝线铺子寻了去,从收线、染色、晾晒每一道工序都仔细看了,又比较了各处的成色,终是选定了两家,再准备两处比较一下,敲定一个。这日刚出丝线铺子,正准备回客栈去,就与一个妇人迎面撞上了。那妇人年近四十,眼睛红肿得厉害,知道撞了人,连声道歉。云姨娘也不打算与其计较,抬眼看时,却觉得似曾相识,听那声音,也有些耳熟。不禁栏了那妇人道:“我们是不是曾经认识?我怎么听着你的声音这般熟悉?”那妇人听了这话,愣怔了半晌,忽地哭道:“云娘,你是云娘对不对?我是纤秀啊,沈纤秀啊。”云姨娘想了半日,忽地想起眼前之人是谁来。

云姨娘从前未进林府时,家里开着刺绣铺子,其中有位吴绣娘的绣技最是精湛,当年还是因着她,陈家才能拿到内务府进贡的名额。这位绣娘独自带着个女儿,就是沈纤秀,与云姨娘年纪相仿,故而常常玩到一处。俩人无事时会去看吴绣娘绣花,跟着学点。云姨娘最早就是由她启蒙的。后来,陈家横遭变故,铺子被人强行买了去,云姨娘也被其母卖进了林家。当时林家的老太太听闻了陈家的事,怜悯云娘的不幸,就没有给她改名字,仍是按着她原来的名字唤她,不想倒成就了俩人今日的相认。

云姨娘记起前事,便问纤秀如何落得这般田地。纤秀哀泣道:“陈家刺绣铺子被人买走后,其他人都被打发了,唯独我们母女俩被留下,还被关了起来。母亲被人逼着没日没夜的赶工绣活,积劳成疾,身体便垮了。可我们出又出不去,不能绣花连饭都没得吃。为了活命,母亲就将平生所长都教给了我,我们母女俩才有了安身之处。而今母亲已是过世,我的眼睛因为这么多年苦熬,早已不行了,又不幸染上了眼疾,做不了活计。那些人看我没什么用处,便将我赶了出来,流落街头。”云姨娘听得这般说,伤其多年的磨难,且是自小的玩伴,便将她带在身边,又延医请药,为其治疗眼疾。所幸这眼疾还不是很严重,用上好的药煎成汁子熏蒸,又内服药汤,调养了半旬,总算消了肿,恢复了一些视力。虽说视物不似常人,但到底比从前强了些。

云姨娘对黛玉道:“姑娘,我想着咱们开着锦绣阁,正需要这种技艺高超的绣娘。虽说纤秀眼睛已是不行,可她深得其母真传,还可以教导咱们府里的这些的丫鬟们。且她这数十年来也吃了不少苦,如今又无依无靠。我想着把她带回来,既能给我们添些助力,也是做件善事,让她有了安身之所。”又道:“这事本该在信中说明的,只是当时遇见纤秀时,信已是发了出来。再写时,一来一回,时日却是不够了。因着这事没有和姑娘知会过,我也不好冒然将人带进府来,便在进城时将纤秀安置在客栈里。”说罢,看向黛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