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现言 > 红楼浮生 > 第八回 明言

红楼浮生 第八回 明言

作者:长河落日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4:37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转眼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流去。黛玉已近豆蔻年华,身量渐渐长成,容貌亦如书中所说那般精致动人。若细细瞧去,两湾似蹙非蹙的眉头间多了几分干练,眼中也有了几分毅色,许是这几年下来管家练就的:和里里外外的管事媳妇们打交道,亲眷府第间人情来往,哪一处都得认真谨慎,轻易出不得错。云姨娘年纪渐长,也歇了生孩子的心思,和黛玉处得比较融洽。闲暇时候,还会到抱竹斋指点黛玉的刺绣。到底是江南绣庄里出来的,云姨娘的刺绣功夫很是精湛,指点起来也颇有章法。而黛玉学这个,不是有多喜欢,而是想着若终有那退无可退之日,还有一技之长安身立命。毕竟,在这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女子读再多的诗书也不能养活自己。

想到原书中林如海因病去世,黛玉便十分在意父亲的身体。所幸林如海自己颇注重保养,按时令节气调养生息,连王老太医也说其身体康健,并无病恙。林如海闲暇时常在府中舞剑,让黛玉颇为意外,悄悄地问孙妈妈,她不无自得地道:“老太太在世的时候,曾说过咱们林家祖上是以军功起家,一刀一枪挣回来的功名。虽说这袭爵位是有定例,但这刀剑功夫却一代代传了下来,不曾落下。”说罢,又道:“可惜姑娘是个女孩儿家,不然,倒是可以练练呢。”听到此处,黛玉很是钦佩林家的传家之道:虽说以军功起家,但在无仗可打的太平年代,武将反而没有文官吃得开。要想世家长久,还不如一面攒着功夫,一面令子弟从文走科举之道。现今看来,倒是落实得比较成功。没了爵位的庇佑,林如海却能以探花之身,入朝拜官。想那科举之年,考生可是举全国之力,如过江之鲫。能在这万人之中,年纪轻轻地就一路闯关过将,拼到金銮殿,得皇帝金笔御封,可是世世代代书香积攒下来的。即便如此,林家也没有落下家传的功夫。可惜,就是人丁不旺,嫡支就林如海这一脉。至今,父亲也只得自己一个女孩儿养活。可父亲又不再续弦,身边也只一个云姨娘。想到这儿,黛玉觉得似乎有些地方比较奇怪:父亲一个文官,却坚持练剑,说明是有功夫在身的,而且从未放弃;母亲去世,不再续弦,连妾室都散去大半,而且是在膝下只有一个女儿的情况下,这对于古人来说,是很不可思议的。或许可以说是父母蒹葭情深,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古训能够穿越千年影响到现代,古人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地跳出这个桎梏?这些疑惑埋在黛玉的心里越来越深,借着管家的便利,暗中在分去外院的几个才留头的小厮中挑了个聪明嘴巴又紧的,放在书房的院子里,嘱咐他留意着老爷的事情,定时向自己禀报。

不想林如海因自己做着收集情报的工作,有排查身边细作的习惯。这日,青松向林如海禀告书房外打扫院子的青儿比较可疑,无事时常会向院里的其他人套近乎,问起老爷的事,定时会在小姐的院子外走动。林如海听了,想了会,道:“先别惊动他,再看看有没有其他人。”待青松退下,林如海静静地坐在书案前,手指轻击着黄杨木桌面:玉儿院子里的人,都是自己千挑万选才放进去的。难道是玉儿的意思?可是为什么呢?林如海不禁想起这么多年来父女俩一块进膳,一起灯下看书习字的场景,只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似乎玉儿望向自己的眼中多了点什么,又有些欲言又止的样子。想到这儿,林如海唤了苍柏进来,道:“你去和云姨娘身边的人说一声,就说我今日不过去了,晚上在姑娘那里用饭。”

到了晚上,父女俩用过饭,照例坐在炕上,一人执着书细看,另一人在灯下练习着簪花小楷。孙妈妈奉上茶后,林如海挥退了房里服侍的人,道:“玉儿,最近可是有什么事想问爹爹?”黛玉听了这话,抬头奇道:“爹爹,没有啊。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林如海看着女儿,眉目间宛然有着贾敏的样子,心中微恸,当下也不绕圈子,道:“那我书房外打扫院子的青儿,可是你安排的?”黛玉一惊,怎么这么快就让爹爹察觉了?青儿只送回两次消息,爹爹的日常起居,没有什么奇怪的地方。但是爹爹怎么知道的?心中的疑惑更深了一层,又见爹爹开门见山地问来,遮遮掩掩地反而不好,也不再隐瞒,道:“爹爹,是我安排的。”“这是为何?”见女儿爽快地承认了,林如海温声道,“我说了爹爹可不许生气。”黛玉看着父亲,与其随便找个借口糊弄过去,还不如把话挑明,也许可以知道真相:“爹爹,你还记得母亲去世时我大病的那一场吗?那次女儿做了个梦,梦见爹爹生病了,后来家里只剩下女儿一个人,孤零零的待在一艘大船里哭泣。再后来,就是去了外祖家,被人嘲笑为孤女,受尽欺凌,随身带的家产也被人强夺了去,最后病死在那里,身边连一个人都没有。”黛玉尽量将原书中的黛玉遭遇说得更凄惨一点,声音渐渐低沉,就见父亲的眼中流露出点点心痛,又道:“醒来后,玉儿心中害怕得很。怕爹爹真会有扔下玉儿的那一天,怕有一日真的只剩自己一个人活着这世上。玉儿希望爹爹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可是,爹爹越来越忙,经常不在府中。玉儿担心,所以就让青儿打听爹爹的事。”说到后面,黛玉的声音越来越小。林如海沉默了许久,方才叹了一口气,道:“玉儿,你也大了,有些事情也该知道一点了。爹爹的这个官位,除了盐务,还要为皇上私底下做一些其它的事情。不是随随便便谁都可以坐的,必须得是皇上信得过的人。然而有得必有失,必然得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有些事,爹爹也是不得已。”巡盐御史自来都是肥差,又是江浙一带,还有那些疑点,又能如此快速地觉察青儿的窥探,只怕爹爹的另一重身份就是密探了。而爹爹身边的清客宋先生的院子里,每年拨过去的银子比起爹爹院里只多不少。试问,有哪家会如此厚待清客的?黛玉道:“爹爹,外院的宋先生是不是也是你的同僚?你们做这些事会不会很危险?”林如海怔住,没想到女儿会马上猜到,并隐晦地问了出来,道:“有些事,你知道了,便放在心里,不要跟任何人提前。”又叹了一口气:“想你母亲,就是知道了这些事,时时担忧,才会郁结于心,一场风寒便去了。爹爹年纪也大了,想过几年安静日子。再过两年,等有人来接手了,咱们父女俩回京城去住着,过清静日子。”说着,眼中似有水光闪过,看向黛玉的眼神更加温和。黛玉点头,调皮地伸出手指拉钩,引得林如海笑了起来。因把话说开了,黛玉心中的疑惑没了,却多了一重忧虑,只希望这两年父亲能平安度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