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柿红无人摘 > 第173章 随聊养老

柿红无人摘 第173章 随聊养老

作者:经年素秋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1 22:14: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高明亮和韩继发走了之后,众人接着吃喝聊天,烘房子本就是起哄热闹的事情。

快吃完的时候,客厅的大门被人推开,原来是张大鹏来了,强子打电话的时候,他老婆说他去给狗看病了,回来就让他过去参加烘房热闹,她自己还提前把烟花爆竹和酒水送了过来。

“强子……抱歉抱歉,回来晚了,没赶上给你放炮,别在意啊!”

张大鹏满含歉意的说道。

强子拍了拍他的肩膀,在一众发小中,除了房洪涛和宁致远,就数他跟自己走的近,还跟着干了快二十年的万能工加总管,为人任劳任怨不说,对工作特特别上心,有些事强子两口子不说,他自己就想到了。

“客气个毛,芳玲(张大鹏老婆)说你给你大看病去了,我还纳闷了那么一瞬间呢,怎么就会凭空多出来个大呢!(张大鹏父亲早几年就去世了)弄了半天是给狗看病去了。”

“那婆娘是皮松了,想要我给紧一紧呢,他一直不喜欢养狗,特别烦我在家里养狗!”

强子把饭店转让之后,张大鹏就回了农村老家,在家里做开了养狗贩狗的生意,像什么金毛、拉布拉多、德牧、古牧、马犬都是些大型工作犬,也就是业内人说的搜救犬、导盲犬之类。

“快坐吧,娜娜去给你拿碗筷了,对了,给你大看好了没?”

强子开玩笑道。

“你滚一边去,你大才是……”

张大鹏说到这里突然停了,因为强子爸就坐在另一桌呢,他这话一出口,恐怕被拐棍抡的可能性极大。

“哈哈哈……”

房洪涛、宁致远跟着起哄。

“你吖倒是往下说说啊!”

“就是,往外说嘛!”

“大鹏来了,快坐吧,羊肉让强子给你热一下。”

武娜娜拿来碗筷,催促张大鹏坐下说话,这位毕竟跟了强子二十多年,算得上是这个家的功臣,劳苦功高的存在。

“伙计,你当年给你爹也没有这么上心吧?”

宁致远打趣道。

“去你的,那能用来比吗,我爹当时我们兄弟几个掏空了家底,也没能救回来,怨得了谁呢,现在养狗是我的营生,一家人吃喝拉撒都靠它,不上心不行呐,死一条狗可是几千块呢!”

张大鹏的父亲早就死了,他也过了那个伤心期,现在谈起父亲的死,就像是在聊一件无关轻重的闲事。

“对了伙计,你的狗咋了,听你老婆说都去了几次了!”

强子挨着他坐下来问道。

“唉……乳腺癌,以前当是普通的囊肿,割了又长,这次那条拉布拉多是彻底没救了,手术没做完就咽气了!”

几个发小还没啥反应,旁边的几个老人眼珠子都要飞了。

“什么……给狗还做手术,泥马的还能不能行了,你大那时候都没做手术吧?”

三爸说道,他跟张大鹏父亲关系要好,对他的情况知道的详细。

“这算啥,你没见城里人管小狗当儿子养,还一口一个到妈妈这儿来,听着就恶心,也不知道他们的真儿子会作何感想!”

中强笑着对自己老爸说道,他经常天南海北的做生意,见多不怪,但是对城里人把狗当成儿子养着实看不惯。

“现在这人是真的作孽,好好的年轻夫妻没什么毛病,偏偏不要孩子,说什么丁克,养条猫狗来当儿子养,有的还说丁狗、丁猫丁乱七八糟,真是莫名其妙,都这样子的话,人类文明还要不要延续了!”

中强继续有感而发,大家都在那听着,尤其是四位老人,听的眼珠子都要飞了,他们那一代人,生长在红旗下,家里兄弟姐妹众多,有的甚至有十几个,那时候不是伟人还说了吗,‘人多力量大’号召大家多生育,当时的情况也许是根据国情说的。华夏这片沃土,曾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没有人的话,拿什么取胜。

“丁啥?”

武老太太插话问道。

“丁克!”

就是说夫妻双方都有生育能力,却主动不要孩子得,这一说法好像源自国外,都是白领阶层,嫌弃孩子会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所选择的主动或者被动不忘孩子得!”

房洪涛解释道。

“丁他妈的腿,都这样子文明还要不要延续了,我们受影响是因为那些‘棒子’(韩.国人)或者矮子(日.本人),他们养孩子成本高,许多年轻人选择不要孩子,这泥马的什么风气,不要孩子拿什么养老送终,真是离了大谱!”

几个老人听着年轻人的话把,对眼下的生活他们以前是不敢想的,以前吃饱就是最大的事,现在谁都能够吃得饱了,却出现了一大滩子事情,什么车贷房贷了,子女学业了,总之就是各种攀比。

强子有次跟父母大概算过,村里在没有拆迁之前,差不多百分之九十五都在城里买了房子,有些人其实不是刚需,也追风一样跟着别人买买买,结果房子因为过剩而闲置。

就强子这个不经常回家的都知道,村里有人买了房子,十几年都没住过,每年还要贴物业费,取暖费乱七八糟得加起来近万块,一家人搞的是不胜其烦。

“唉……现如今的生活好了,起码不用为饿肚子发愁了,但是日子却过的更紧巴了,你看看村里那些盖着‘被面子’(贬低的意思,泛指盖车的车衣)的汽车,有些几个月都没挪过窝,争强好胜的干嘛!”

三爸说道。

他说的情况在农村非常多见,村里人攀比心理日益明显,房子是一家比一家气派,车子是一辆比一辆高档,说白了就是买来给别人看的,要不然会被当成日子过得没栏杆(形容日子窘迫),男人没本事的家庭,孩子娶媳妇都会大受影响。

说到这里,强子突然想起来,自己在西京开饭店的时候那辆破破烂烂的面包车来,那时候生意刚起来,面包车可以说是立了大功,每天买菜啥的都离不开。

但是那玩意每次开回村里,都会招来村里人不屑的眼神。

‘这货在城里估计生意不咋滴吧?’

‘唉……做餐饮的,没几个挣钱的,你没看满大街都是转让的饭馆子吗’

等等就是各种猜想和诋毁,后来强子第一辆奥迪车开回来的时候,所有的诋毁才不攻自破,有时候有些事不必要辩解,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

当然了,人生也没必要刻意去向谁证明什么,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谁也走不进其他人的生命,活好自己就行了。

闲话扯着扯着就扯远了,从张大鹏进门说的养狗,最后就扯到别的事件上去了,总之天南海北,国际形势无所不谈,反正就是各种瞎白话,吹牛聊天。

闲谈的某个间隙,张大鹏突然看着强子说道:“伙计,你这里这么大园子和家业,给你整几条狗咋样?”

强子家一直没养狗的原因是因为两口子太忙了,其实两个孩子倒是蛮喜欢猫狗的。

“白天你可以关进笼子里,晚上放出来就行了,你这独门独户又不在村里,有个响动(指陌生人来了的狗叫)心里踏实不是吗?”

强子还没回话,张大鹏就继续说道:“我这有两条上好的德牧(德国牧羊犬)给你拉过来养着,都已经一岁了(成年犬),通人性灵醒着呢!”

听到这话强子看了看武娜娜,又看了看自己父母,因为一旦要养狗,就得有人伺候喂食嘛!

强子爸想了想点头道:“咱家住在村子外边,养条狗是挺好的,起码有个响动,我看可以,阿禾跟妞妞也喜欢狗。”

强子妈也点头:“是得养条狗看门,有个陌生人来了,会有个响动,我们几个老家伙喂喂狗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见家人都同意养狗,强子才对张大鹏说道:“那行了,把你的德牧牵过来吧!”

张大鹏点头:“这样吧,趁着人多,让他们跟我去把狗笼子一并拉过来,你这里毛都没有,拉回来往哪放,这是成年犬种,得有个熟悉阶段!”

“哦……狗笼子多少钱,一并让娜娜给你结了!”

强子说道,同时看向其他人:“那就走吧,狗笼子拉回来再接着喝!”

“呵呵,要啥钱呢,咱俩这关系?”

张大鹏不太正经的推辞道。

强子没理他,招呼大家伙去他家抬狗笼子。于是一群人放下酒杯,跟着张大鹏去了他家。

强子的村子虽然拆迁了,但是只有他们住的那一条沟被全部拆迁,没有住在沟里的住户还在原来的位置没动。

张大鹏家住在沟上边,东边有一条百米长的陡坡,村里人习惯称之为坡脑(陡坡上头)。

人群正走在陡坡上,就听见他家的狗吠声不绝于耳,听声音可不是几只那么简单。

“大鹏啊,你家倒底有多少条狗狗,这声音可不像几只的样子?”

强子问道。他以前不太回村里,从张大鹏回农村老家后,俩人也不太联系,像他们这种关系,根本不需要经常联系,彼此心里都有对方。

“差不多三十多条吧,平常不会这么叫的,恐怕是因为我捡了条藏獒回来,狗群还没适应吧!”

张大鹏解释道。

如今的藏獒早就不值钱了,强子摩旅318的时候就知道,这玩意跌落神坛后,就变得无人问津了,原因就是它凶猛的性情和暴躁的脾气,动不动就会传出哪哪的藏獒咬伤主人或者路人的新闻,许多人对它们都是敬而远之的态度,但是架不住它中华神犬的名头早就传出去了,张大鹏捡回来也就是随便养着玩玩的。

“你这家伙性硬(气性大,做事不计后果),成年的藏獒都敢捡,没听人说它只认一个主人吗?”

一直不太说话的送安平说道。

“那都是以讹传讹,不就是条狗吗,要我说它只认缰绳或者骨头才是真的。”

张大鹏不以为意,殊不知这条藏獒日后给他带来了怎么样的灾难。

“对了伙计,你儿子儿媳妇呢,他们有小孩的,能让你养这么多后,多危险呐?”

强子突然问道。

“唉……他们在西京呢,没啥事不回家,有啥事恐怕也不回家!”

张大鹏的话里似乎透着些无奈,做父母的就是这样,盼着孩子长大成家,然后看着他们一个个扑棱着翅膀飞翔远方,心里越来越空落落的,随着儿女们都成家立业,最后就剩了老两口对着空空如也的房子发呆,尤其是农村,这种情况更加屡见不鲜,那些冬日里靠着南墙晒太阳的老人,大多数都是留守老人。

“儿女们大了,自然会有自己的家,要我说养儿防老这话,早就不适宜咱们的习俗了,那些飞出去的鸟儿,那个还会记得留守的老人呢,有时候逢年过节的,打个电话回来,都说自己忙,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忙还是不想回来?”

宁致远接茬说道,他的儿女都已经成家,情况就是他自己说的。

“要我说你们这是自找没趣,你生儿防老这话是打心眼里的想法吗,恐怕当初生他们的时候,就没想过养老吧,所以说这是你们的心态发生了变化,看着自己一天天老了,干不动了,就想着以后要是彻底不能动了,谁帮你端茶倒水,把屎把尿,是不是这个道理。

要我说啊,看开点吧,若是真的想到将来有那么一天,就提前给子女们交代好,坚决拒绝过度医疗,让我们有尊严的上路,你们想啊,老了老了被人扒光了,全身插满了管子,躺在病床上哼哼唧唧的,一生的尊严都被丢光了……”

这话还是宋安平说的,他的性格略微有点孤僻,为人话不多,却总是会在众说纷纭的时候,突然丢出几句观点极为相左的话来,而且言外之意居然让人无法反驳。

正在上坡的人群突然都不作声了,似乎都在再思考宋安平说的话。

他的话也不无道理,现如今生活压力大,年轻人生活成本更高,房贷车贷,孩子得学业,课外辅导班,兴趣班,那个不花钱,一旦家里有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拖累的可不是单单是儿女们,他们的小家,媳妇的娘家等等,毕竟这一代是享受了国家的号召,独生子女几乎过半,典型的421家庭多不胜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