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我真没想盗墓啊 > 第10章 世态炎凉

我真没想盗墓啊 第10章 世态炎凉

作者:单手开宾利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0 15:09:19 来源:小说旗

看着墨芙蓉坐上汽车离开的背影,许天川微微翘起嘴角莞尔一笑,同时内心暗自立下决心,不出一年,小爷也要开上汽车。

“破福特小爷我还看不上眼,最起码也是劳斯莱斯!”

但是吹牛逼归吹牛逼,睡了大半天,许天川的肚子这时已经饿得咕噜噜乱叫,但是看着桌子上剩下的半个硬到能砸死狗的窝窝头,又实在没有食欲。

“小爷我身上有二两黄金,还特么吃什么窝窝头?”

许天川转身爬到床底下,从牛皮背包里拿出昨晚在北宋墓摸上来的孔雀坠金项链和一个镶金玉镯揣在身上,打算这就进城,卖了变现,先去醉仙楼吃顿好的犒劳一下自己再说。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徒步,许天川进了洛阳城。

在这具身体的记忆当中,这还是家道中落后,五年来第一次重新进城。

虽然时隔五年,可是对于整个洛阳城,记忆还是相当熟悉的。

作为千年古都,洛阳城的地域很广,但主要的核心地段还都是在被四面古城墙围绕的主城区。

但是若干年后,很多古城墙都会被拆除。

所以许天川重生到民初,也算是亲眼领略了一下古城文化风韵。

刚一进洛阳城的东城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条长街的的繁华景象,来往的路人和贩夫走卒,还有来自街边地摊响亮的叫卖吆喝声。

在街边的地摊,偶尔还能看到几个古玩摊位,但大多摆的都是一些民窑瓷器瓦罐和来自民间的杂物。

不过这些也都是在文玩市场找不到摊位的‘野摊儿’。

真正的文玩市场在隔壁一条街,也就是洛阳城大名鼎鼎的‘宣德街’,整个洛阳城,乃至整个华中地区最大的古董文玩市场。

许天川一路哼着小曲儿,来到了宣德街古董文玩市场。

刚到文玩市场,许天川感觉就像是猛地重新揭开了尘封了五年的记忆,但是记忆还是无比熟悉的。

整个宣德街两边共有六十八家商铺,两百多个地摊摊位。

现在虽然已是下午,但是古玩市场上仍旧人头攒动,挤挤攘攘,好比是清晨的菜市场,这足以说明,时至今日,洛阳城古玩行业的繁荣昌盛而不衰。

甚至在市场上,还能偶尔看到几个洋鬼子外国人,他们也是来专门淘宝贝的,如果遇到非常好的宝贝,就会运回自己的国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重要珍贵文物都流失到国外的原因之一。

但很多古董商人偏偏还就喜欢跟他们做生意,因为洋鬼子的钱好骗,我们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明,岂是这些洋鬼子能轻易看懂的。

许天川先是在市场兜了一圈儿,然后走进了一家叫做聚贤斋的古玩商铺。

很多人或许有疑问,为什么大多的古玩店都喜欢后面带个‘斋’字?

因为‘斋’的字意在古代通常指的是屋舍或者书房,具有很浓重的文墨气息,恰好跟搞古董文玩的很接气。

这个商铺不大,两边的柜子上摆满了各种文玩,大多以瓷器为主,但许天川大致的扫了一眼,基本上都是民仿官的赝品,不过客人倒是有那么好几个,都在认真的观摩,甚至还有人拿着放大镜这种洋玩意儿,仔细的贴上去研究。

店铺里只有一位年轻的小伙计,在埋头打着算盘记账,并没有丝毫理会招待店铺里这些客人的意思。

古玩店跟其他的商店区别很大,老板不会热情招待你去介绍买他家的东西,全凭自己掌眼看,无论是多大笔的交易,出了这个门概不退换,打眼也算是自己的。这就是古玩买卖里的规矩,全凭自己的本事。

可今儿许天川不是来挑货的,而是来出货的。

许天川走到柜台前,用手轻轻敲了敲柜台面儿。

正在打算盘的小伙计抬头看了许天川一眼。

“伙计,您店儿收货吗?”许天川开口问了一句。

“收!收啊!我们这么大一店儿不正开着的嘛!”小伙计一副理所当然的回答道。

许天川也不墨迹,直接将一坨破布放在了柜台上,落下去的时候听到‘嘭’的一声响,就知道这破布里包了东西,听声儿不是金银就青铜器。

小伙计揭开破布,里面正是那件孔雀坠花形锁扣金链。

一看这材质确实是纯金,小伙计转悠了一下眼珠子,立即对许天川的态度直接就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弯腰恭敬的笑道:“这位爷,您先喝杯茶,这东西可不是我能掌眼的,我这就去请我们的掌柜。”

许天川淡淡的点了点头,一切都在预料。

大概过了两分钟,一个满脸横肉,个头不高的掌柜从后堂的里屋随着小伙计走出来。

这个掌柜许天川认识,并且算得上相熟,他名叫李汉,好几年前还是这古玩市场的一个‘包袱斋’。

什么叫‘包袱斋’?说起这个就很有意思了,在古玩市场有一种人鉴定的眼力好,但是没钱开店,只能用一块蓝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再转手卖出去赚个差价,这种就叫做‘包袱斋’。

当年许天川就是看中了李汉这个人的本事和机灵,特意伸手给他了点帮扶,帮他开了这间叫做聚贤斋的商铺,要不然的话他现在可能还是个‘包袱斋’。

在当时,对于许天川的出手帮扶,李汉是感激涕零,甚至把许天川当做成了在世父母。

也就是因为如此,许天川才特意来了这家店铺,心想李汉怎么着也要念点旧情吧?

从后堂里屋走出来的李汉满脸横肉的脸习惯性的眯着一双眼睛,这就是古董商人的一种职业病,看古董看得多了,就长时间习惯性的眯着眼睛。

但是当李汉看到柜台前站着的许天川,猛地就把眼睛给瞪大了起来,惊奇的就好像是大白天见到鬼一样。

“许……许掌柜……”

李汉整个人差点没有跳起来。

许天川翘起嘴角微微一笑,并且带着几分打趣道:“李掌柜,多年不见,不仅生意做得越来越大,脸也吃的越来越宽啊!”

“哎呦,这还不是承蒙您许掌柜多年前的照顾,要不然哪儿有我这今天不是?”

李汉并没有在意许天川的打趣,又赶忙的吩咐伙计:“阿良,还傻愣在这儿干啥呢,把我后堂的碧螺春拿出来,赶紧给许掌柜的沏上。”

“好嘞。”叫做阿良的伙计赶忙应了一声,转身跑进了后堂。

这如此热情的招呼让许天川很是欣慰,要不然古话怎么说‘好人有好报’呢,这年头知恩图报的人还是占多数的。

许天川轻轻的拍了拍李汉的肩膀,笑道:“今儿茶就不用了,咱们有时间再喝,今儿我是来特意照顾你生意的,先把货看看吧。”

“好说,好说,许掌柜您带来的东西,定然绝非一般。”李汉再次把眼睛给眯了起来,看向柜台上的金链子。

不过当李汉一眼扫过,他眼神中立刻带出一丝异色,想必已经看出这是件‘鬼货’。

‘鬼货’是行话,意思就是盗墓贼盗窃古墓挖出来的物件儿。

“许掌柜,您这物件儿……”

李汉微微蹙眉,啧了啧嘴,出言又止,像是要问这‘鬼货’是许天川自己挖出来的,还是搬的砖头,搬砖头也就是行业里倒手买卖的意思。

但话到嘴边,又被李汉给咽了回去,因为行业里有规矩,想买就掏钱,不想买就拉到,莫问出处和来历。

“许掌柜,您这不用瞧,绝对是大开门的一眼货,看这造型和工艺,最少也是宋代以前!”

李汉眼如火炬。

许天川满意的点了点头,这几年不见,李汉的眼光又长进了不少,搭眼一瞧,都不用上手了。

“只不过……”话说一半,李汉突然又来了一个大喘气,眉头也跟着竖了起来,像是一幅颇有些难为的样子,小声说道:“许掌柜,您这隐退了五年,可能对市场的行情有所不知,像这种‘鬼货’,怕是有点难出手呦。”

李汉这话的意思,许天川自然懂,‘鬼货’的行情自然要低一些,许天川也不想靠什么往日的旧情让李汉为难,所以就呵呵笑道:“那就按照现在的行情来呗。”

“许掌柜您果然是个爽快人,您这货我最高只能出到这个数儿。”李汉冲着许天川伸出了一把手。

“五百块?”许天川眉头一挑。

以现在民国初的社会,钱票子是通行货币,一个黄包车夫一个月最多能赚大概十块钱,像墨芙蓉坐的那辆福特牌的汽车要将近三千块,由此换算下来,五百块钱并不是很多,但也马马虎虎了。

“行,五百就五百。”许天川点头答应。

可李汉这时却看着许天川尴尬一笑道:“许掌柜,我想你应该是误会了,我的意思不是五百块,没有这个‘百’字。”

“没有‘百’字?”许天川一愣:“没有百,那就只剩下了快,五块?”

李汉点了点头:“对,五块!”

要不是离得近,许天川甚至都以为自己听错了,李汉居然给自己开出了五块钱的价格,还不够去隔壁的聚贤楼吃顿好的,

看李汉此时的表情不像是开玩笑,许天川的心直接就凉了,世态炎凉了!

本来以为能靠个旧交情来找李汉,看来自己是天真了,这个李汉居然也是个过河拆桥,白眼狼的主儿,如此精美的一件金器,他居然能昧着良心开出五块钱的价格,心黑的堪比锅底。

“得嘞,那我不如把这金链拴在我家狗的脖子上,当做个狗脖圈来带,祝李掌柜日后生意兴隆。”

许天川伸手包起柜子上的金链子,转身要走。

但也就在这时,李汉连忙在身后一副真诚的说道:“许掌柜,您可别生气啊,您曾经对我的帮助犹如再生父母,让我一直感怀于心念念不忘,就因为我是个特别念旧情的人,也深知许掌柜您现在日子过的艰难,所以才敢破这个行规,五块钱收了您的货。

您以前也是个大掌柜的,知道这行当里的水儿有多深,您今儿要是从我这走出去,我敢拍着胸脯跟您保证,整个宣德街古玩市场,就绝对没人敢收您这货,哪怕是一块钱都没人敢要!”

李汉的这句话让许天川迈出去的脚步又收了回来。

五块钱的价格已经够恶心自己的了。

但是这句虚伪至极,甚至还带着明显威胁意思的话让许天川眼神中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寒光,但却瞬间将其掩藏,扭头看着李汉露出笑容:“还真被李掌柜的给说准了,我最近确实是遇到了些困难,但是五块钱确实不够用啊,我这身上还有更好的东西,要不咱上里屋,细瞧?”

说着话,许天川又神神秘秘的从身上掏出一个用粗布包裹的东西,给李汉看了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