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我真没想盗墓啊 > 第118章 见此墓志者,速速退回

我真没想盗墓啊 第118章 见此墓志者,速速退回

作者:单手开宾利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0 15:09:19 来源:小说旗

石棺内侧的小篆字体行如蝌蚪,密密麻麻,但是行家一眼就能看出,字迹非常工整,雕刻的如行云流水般流畅,简直就是书法级别的。

毫不夸张的说,即便是拿纸把上面的墓志拓印出来,都具有着一定的文物价值。

考古价值,那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墓志的内容,虽然有些难懂,但是许天川凭借着《天鉴秘术》的知识,还是能将其全部通顺的理解出来,只不过就是需要多用点时间而已。

大概半个小时后,许天川才将墓志上面的内容全部看懂、吃透,脸上的表情也跟着逐渐凝肃,挑起的眉头带着几分惊异和疑惑。

墓志记载的也确实是秦桓王的生平事迹,赞扬秦桓王人善心慈,好善乐施,体恤百姓,被封为秦桓王后赐封地为洛阳,在洛阳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比如废除奴隶制度,修改律例,开粮仓赈灾等等等等,深受百姓爱戴,夸张到被百姓奉为‘圣人’。

这些都跟史书上记载的吻合度极高,说明秦桓王是个妥妥的‘明主’。

但还有一点是史书上没有记载的。

墓志上撰写着,秦桓王其实还有一个鲜有人知的身份,那就是儒教弟子,推崇的是儒学思想。

儒教!三大宗教之一,也是从诸子百家中的‘儒家’发展而成的一个信仰宗教,信仰的是儒家思想。

这一点就让许天川感到很诧异,很多人都知道,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所推崇的是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理念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也就是严刑峻法,以强硬的手段充分调动秦兵壮丁的积极性,更容易让秦国迅速壮大,当然了,这也是为什么秦始皇被后人称为‘暴君’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是‘仁’,这也是为什么秦桓王体恤爱民,人善心慈了。

史书上之所以没有记载,那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秦始皇向全国推崇的是‘以法为教’的法学思想,说白点这就是等同于很秦始皇对着干,那肯定不能说出去了,更不能向外推崇自己的儒学思想,只能自己偷偷的实行,做到仁政爱民。

有一说一,就单凭这一点,许天川对于这个秦桓王还是挺佩服的。

墓志不可能随意胡乱杜撰。

古人讲究言简意赅,以上的这些肯定不足以在墓志上撰写近万字,后面还有秦桓王生平的其他事迹和死因。

虽然确实写了很多,但基本上都是三五七八个字带过,唯有一件生平事迹却占据了整片墓志的一大半内容,这件事情同样也是秦桓王的死因,也让许天川脸上凝重的表情难以平复。

这件生平事迹的大概意思就是:“秦桓王以仁义治理洛阳,深受百姓爱戴,子民的劳动积极性很强,大力发展农业和商业,日渐富庶,但是在秦桓王治理洛阳的第十五年秋季,发生了一场地震,不过地震的等级并不是很高,造成的伤亡损失对洛阳城也没有太严重的影响,甚至城墙都没有裂,民房也没有坍塌,但是后来有人发现,十几公里外的龙门山脉却因为这场地震出现了很多裂缝和深谷。

因为这场地震对洛阳城的百姓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实质性影响,也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倒是信奉儒教的秦桓王却觉察到了这场地震可能会给洛阳城带来不祥之兆!

这并不仅仅是秦桓王的预感,更不是什么第六感,而是秦桓王通过儒术推算出来的!

但这个‘儒术’并非是君主驾驭群臣的权术之法,而是以《易经》为基础,蕴含八卦玄说的一种术法,通晓天文与地理,占卜极凶与祸福,也属于儒教中的‘理论派’。

果不其然,秦桓王算的非常准确,当年秋季发生地震后数月,冬季来临,天降寒霜,暴雪而至,从龙门山脉吹来的暴风夹着雪花不止,犹如一场灭世天灾,暴风中裹着的雪花异常寒冷,可顷刻间将人活活冻死,浑身僵硬,冻伤的体肤为暗紫色,寒不可挡,仅一夜之间洛阳城百姓死亡过万,民众恐慌,以为是惹怒了龙门山脉的雪神!

说到这,许天川感觉这就真的太有意思了啊!

墓志上记载的这一雪灾异象明显就是跟先前在山坳遇到的暴风雪中裹得尸蚓是一模一样的啊!

要不然的话雪花能顷刻间就能把人冻死?冻伤的体肤还都是暗紫色的!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千年前,雪山尸蚓就出现在了龙门山脉,因为一场地震导致龙门山脉的地势出现改变,意外形成了天然风口,雪山尸蚓可能也在当时顺着地震后产生的裂缝爬了出来,然后被暴风连同雪花一起吹到了十几公里的洛阳城,造成了一场墓志上记载的诡异雪灾!

“雪山尸蚓居然在秦桓王墓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这说明在秦桓王墓之前,龙门山脉,也就在这附近地区,还存在着一个比秦朝更早时期的墓葬!”

许天川感觉事情越来越不简单,越来越复杂,而又刺激!

这种理论的可能性是必然的!

因为尸蚓只存在于墓葬中,也有可能会有自主意识的从墓葬中爬出来,但生存的起源地绝对是在墓葬中。

这就好比是蛆,没有腐肉是不可能产生蛆的,腐肉吃完了,那就要爬走了……

再后面的墓志中还有记载,这场恐怖的雪灾导致洛阳城数万百姓丧命,百姓闭门闭户,不敢外出,甚至有百姓因为缺粮而活活被饿死在屋内。

心怀仁慈,体恤爱民的秦桓王为此茶饭不思,日夜不寐,终于以儒术推算出,这场诡异雪灾来源于龙门山脉,秋季的地震打开了亡魂之门,百姓深受亡魂乱世之疾苦。

而想要解决这一灾难,唯有以身镇魂!

当日,秦桓王写下一卷《镇魂祭》,用一丈白绫悬梁自缢。

后人按照秦桓王写下的一卷《镇魂祭》,将秦桓王下葬,终年四十五岁。

秦桓王下葬的后日,暴风雪终止,寒风虽然依旧凛冽,但是伤冻异象不见。

但是秦桓王自缢的事情并没有对外传出,传出去的死因是操劳过度而突发病疾导致。

百姓则认为是秦桓王的仁心感动了上天和雪神,

这一点和史记上的差不多。

以上就是篆刻了大部分墓志的秦桓王事迹和死因。

许天川此时已经豁然开朗。

秦桓王利用儒术推算出诡异雪灾来源于龙门山脉,秋季的地震打开了亡魂之门。

而这个亡魂之门,实际上就是一座比秦桓王还要早上很多的古墓,准确的说应该是凶墓!

这一点说明秦桓王的儒术还是非常高明厉害的,之所以没有准确的推算出是一座凶墓,而是在墓志上写成了‘亡魂之门’,那是因为儒术只能推断凶吉,是什么样类型的凶吉。

其实打开了‘亡魂之门’和打开了凶墓之门,意思也很贴近了。

至于解决的办法,看上去有点极端,先是写下一卷《镇魂祭》,然后用一丈白绫悬梁自缢,墓志上称作为‘以身镇魂’!

表面上来看,这种方法确实有点‘极端’,但这也正符合了秦桓王仁义爱民的儒学思想。

至于原理,也很简单。

秦桓王写下的这一卷《镇魂祭》其实就是他死后所用的墓葬的造墓详细。

墓志上也说了,后人按照秦桓王写下的一卷《镇魂祭》将秦桓王下葬,后日暴雪异象便消失。

这并不是什么秦桓王的仁心感动了上天或者是雪神。

事实上就是秦桓王亲自给自己设计的墓葬影响到了原本那座神秘凶墓的格局,就好比是对神秘凶墓的一种封锁和镇压!

墓志上写的‘以身震魂’其实也是比较贴切符合的。

“嘶……”

许天川下意识的倒吸了一口深长的气息。

这个秦桓王真的被儒家思想影响的非常彻底啊!

通过儒术推算出了凶吉来源于亡魂,然后不惜悬梁自尽,撰写一卷《镇魂祭》,自己给自己造了一座墓,‘镇压’在了神秘凶墓上!

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还是很值得让人盛称赞和敬佩的!

但也就是因为了解的太多,彻彻底底的勾起了许天川的极大好奇心。

什么样的神秘凶墓,比秦朝的时间还要久远!

秦桓王书写的一卷《镇魂祭》又是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样的墓葬规格,而镇压住了神秘凶墓?

一想到这些,许天川的心甚至都莫名的加快了跳动。

毕竟许天川就是吃这碗饭的,当盗墓到达一定的境界之后,那可就不是单纯的求财那么简单了……

但是许天川也知道,正所谓好奇害死猫。

墓志的后面还有一段话。

亡魂之门凶险如炼狱,秦桓王‘以身镇魂’,以《镇魂祭》造桓王镇魂墓,方取得后世繁荣。后人切不可因财生歹念,所造疑冢两座为以警示。

持执念者定当万劫不复,重引天灾,遭世人唾弃!

见此墓志者,速速退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