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青山 > 224、亲传弟子

青山 224、亲传弟子

作者:会说话的肘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01 03:06: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嘉宁三十一年冬,腊月二十八。

固原外的大风卷着黄土飞上天空,而后又轻飘飘落下,落在人身上时,发出下雨般的沙沙声响。

固原城墙上,有士卒以灰布的围巾裹住大半张脸,靠在墙垛上打盹。

远方传来一阵驼铃声。

士卒将围巾往下拉了拉,抬眼往城外看去,只见一眼望不到头的黄土官道上,正有一支长长的驼队远道而来。

此地道路崎岖,便是官道也坑坑洼洼。车马、牛车在这里行不通,几十里地便要换一次车轮,所有从中原来的商人,都得在太原府换了骆驼、骡子才能继续前行。

士卒眯着眼打量过去,嘴里小声嘀咕道:“马上就是岁日了,还有人来这种鬼地方?咦,当官的?”

却见驼队里,小厮牵着缰绳走在前面,后面的人则将自己遮得严严实实坐在骆驼背上。

若是商队,商贾恨不得在驼峰上驼满货物,自己是绝对舍不得坐上去的,只有当官的才会这么干。

不多时,驼队来到城下,士卒手按腰刀,高声喊道:“来者何人?”

有小厮手里攥着缰绳,抬手抱拳道:“这位军爷,我家老爷乃詹士府从四品少詹士陈礼钦,奉太子之命前来!速速开门!”

“哦,原来是太子的人,”士卒的面色慢慢沉下来,轻飘飘说了一句:“等着,我去禀报。”

驼队在风沙里等了足足半个时辰,城门迟迟不开。任凭小厮在城墙下呼唤,也无人理会。

驼队后方的张夏、张铮、陈迹、小满以红色围巾裹住口鼻,围巾层层堆迭在脖颈、肩膀上,却还是挡不住风寒。

张夏坐在马鞍上,半张脸藏在围巾里,低声说道:“不太对劲,固原这边陲之地,哪有怠慢朝廷四品大员的道理?而且还是东宫属臣。”

陈迹嗯了一声,抬头打量着这座城池要塞。要塞极高,仰得脖子都酸了,城墙上的青砖被风侵蚀,不知道屹立了多少年。

沧桑,雄壮,这便是陈迹对固原军镇最深的印象。

固原两侧皆是山峦,这城池仿佛建在一条巨大的峡谷之中,挡住了景朝骑兵南下的路。

吱呀一声,城门缓缓打开。

两队披甲士卒手持长戟列队而出,隐隐将驼队夹在当中。

陈礼钦疲倦的看了一眼:“这是做什么?”

帮他牵着缰绳的王贵殷勤道:“老爷,我去问问?”

“去吧。”

王贵不知疲倦,他如今还不是管家,自不必管这些事情。可若是他自己不会找活干,恐怕这辈子都没法重新当管家了。

王贵凑上前去问道:“各位将军,诸位将我家驼队围起来做什么?我们可是少詹士陈礼钦的家眷。”

一名披甲的偏将笑了笑:“诸位莫急,固原乃军事重地,近来有景朝细作潜入其中探听情报,为免有失,得搜查一下各位的行李。”

王贵面色一变:“太子手谕、路引俱在,尔等怎敢搜我们的行李?”

那偏将右手按在腰刀上,冷笑一声:“我等边军在此抛头颅洒热血,只管杀敌寇、捉奸细不管什么三品大员还是四品大员,便是兵部尚书、当朝阁老来了,一样要搜!”

王贵语塞,从京城到洛城,他见惯了被人捧着,却没想到这边军连四品大员的面子都不给!

何至于此?

眼见协商不成,陈礼钦被小厮搀扶着下了骆驼:“这位将军,不知我等有何冒犯之处?若有的话,我代下人赔个不是。”

偏将皮笑肉不笑:“陈大人言重了,我等只是职责所在。您瞧我背后这关隘,若是被景朝夺了去,宁州、陕州两州之地的百姓可就遭了殃,您说是不是?”

梁氏用围巾给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她给王贵使了眼色,王贵当即从袖子里取出一枚银锭,悄悄塞进那偏将手中:“我家大人知道边陲将士辛苦,您通融通融。”

“将我边军将士当什么人了?”偏将将银锭扔在黄土上:“我等只是奉命行事,若再阻拦,一并按景朝细作抓起来!给我搜!”

王贵急眼了:“诶,你们住手!”

他上前拉住士卒的胳膊,可边军士卒杀气凛冽,竟直接锵的一声抽出腰刀:“滚开!”

王贵看着雪亮的刀光,讪讪后退几步。

驼队后方的张铮乐呵呵道:“还好我们没有行李,不怕被搜。”

陈迹哈哈一笑:“张兄倒是天生乐观,活得比旁人快乐些。”

张铮被夸之后喜滋滋道:“可不嘛,回去得给父亲说一声,让他千万别来边陲,不然还得受这搜身之辱。”

张夏瞪了一眼自家哥哥,而后转头对陈迹低声说道:“不知太子在固原到底做了什么,竟似惹了众怒一般。我父亲也曾说过,自文韬将军被凌迟处死之后,边军便问题不断,甚至有边军带兵投向景朝的事偶有发生……”

陈迹疑惑道:“凌迟?什么罪名。”

“通敌。”张夏看了一眼不远处的边军士卒,低声说道:“前些年宁州还有百姓偷偷给文韬将军立生祠,结果被朝廷发现,全部推倒了。当时有边军哗变,恰逢景朝骑兵南下,若不是王先生临危受命、领兵平叛,恐怕早已酿成大祸。”

张铮笑道:“这事我听说了,据说是一个千户所哗变,王先生身为文官,一人一马进了千户所,一夜之间平息叛乱。后来王先生迁升卫指挥使,领五个千户所奇袭景朝辎重,逼退景朝骑兵,乃是京城家喻户晓的儒将……原本父亲以为王先生这次能进兵部的,却不知朱批被谁拦下了,可惜。父亲说,若边镇有王先生在,可保二十年太平无忧,他便能安心做许多事了。”

陈迹恍然,难怪张大人在洛城没看到王先生的迁升文书,会那般萧索。

此时,边军士卒将陈家行李从驼峰上取下,一件件打开搜查,竟将金银细软扔了一地。对方没有去细细查看里面的物件,只是想拆开来扔在地上而已。

这不是搜查景朝奸细,分明是要给东宫属臣一个下马威。

待到士卒搜查到陈迹这里时,一名士卒瞧见他马鞍前横着的长条布包裹的鲸刀,当即冷声问道:“这是什么?是不是兵刃?”

陈迹不答。

那士卒唤来同僚:“来人,此人有兵刃在身!将这几个骑马的全都擒住,送将军那里等候发落!”

听到有人携带兵刃十余名士卒团团围上,整齐划一将长戟对准陈迹等人。枣枣躁动不安的喷吐着白色的箭气,粗壮的蹄子踩踏在黄土地上。

喊声惊醒了小矮马上打盹的小满,却见她攥紧缰绳低声问道:“公子,怎么办?”

乌云从枣枣脑袋上站起身来,冷冷的盯着所有士卒。

陈迹轻声道:“不要轻举妄动。”

话音落,城门洞里传来马蹄声,却见一人纵马疾驰而来,剑眉星目,身披银色甲胄,头顶一束白色雉尾冲天而起,极为英武。

此人见地上散落的金银细软,高声喝道:“大胆,此乃东宫属臣,尔等焉敢刁难?”

城门前的边军偏将冷笑一声:“李大人,我等追查景朝奸细,有何不可?你追随太子身边养尊处优或许不知,放进景朝奸细后果有多么严重。”

披着银色甲胄的李大人怒道:“你们放了那么多行商进来,景朝奸细早就混迹其中。太子让你们自查景朝奸细,你们却要从太子属臣查起,成何体统?”

边军偏将慢条斯理道:“太子殿下说我固原军镇里景朝细作多,那我们就按他的吩咐查,至于从哪查起,我们说了算。”

李大人怒道:“你!”

边军偏将按住自己腰刀:“怎么,太子属臣不能查?不仅要查,而且还要细细的查,后天便是岁日,正经人谁会在这个时候来我固原?”

此时,长戟丛立中,陈迹旁若无人似的缓缓策马上前,对其拱手道:“这位将军,不知可否借一步说话?”

边军偏将冷笑:“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难不成还想贿赂我?”

一旁陈礼钦看向陈迹,皱起眉头:“这里不是你说话的地方,退回去。”

然而陈迹没有看他,而是跳下马来,对偏将抱拳道:“这位将军,在下乃王道圣王先生亲传弟子,不知可否通融一二?”

那边军偏将微微一怔,他上下打量陈迹,又看了一眼神骏异常的枣枣:“你是王先生的弟子?”

士卒们面面相觑,手中长戟不由自主放低了几分。

偏将思索片刻:“少年郎,话可不能乱说,若让我知道你说谎,便不是搜查这么简单了。我且问你,你可有证明身份的信物?”

陈迹摇摇头:“没有信物。王先生丁忧在家,我曾随王先生学习,在陆浑山庄时,王先生曾当着百余名文人认下我这位亲传弟子,做不得假。”

偏将凝声道:“没有信物,我又如何信你?我们远在这边陲,没听说过什么陆浑山庄。”

陈迹低头沉思,再抬头时说道:“这位将军,王先生曾将随身佩剑赠予固原军镇副总兵,此事外人不知,你可去寻副总兵求证一番。”

偏将眼睛一亮,转身要来战马,拨马疾走。

待到一炷香后,偏将疾驰而归,眼中透着喜色。他看见士卒还举着长戟当即挥手:“赶紧将长戟放下……还愣着做什么?你们他娘的没听到我说什么吗?”

来到近处,他翻身下马,醇厚的笑着对陈迹拱了拱手:“原来真是王先生的弟子,多有得罪,多有得罪啊!”

说罢,他转头对士卒们挥挥手:“放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