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青山 > 310、陈家家业

青山 310、陈家家业

作者:会说话的肘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4-18 23:11: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好烫好烫!”

小满端着一盆炝锅面,从银杏苑外小跑进来。

张铮赶忙起身从她手里接过陶盆,着急忙慌的转身放在院中石桌上,放下陶盆的刹那,两人被烫得一起摸耳垂。

小满抱怨道:“陈家下人也太会见风使舵了,前日回京还一口一个小满姑娘叫着,殷勤得很。今日一见我进后厨,那些嬷嬷竟把肉食全都偷偷藏起来,连个招呼都不打了。若不是我眼疾手快,只怕油盐酱醋也要被他们收走。公子,咱们待在此处做甚,不如去棋盘街买个小宅子,也方便你以后去都督府应卯。”

张铮乐呵呵道:“就是,有个小宅子,我与阿夏去找你们也不用看陈家人脸色了。”

陈迹搓着筷子:“有大人物以我留在陈家为条件,换郡主一条活路。”

张铮一怔:“谁啊?”

陈迹沉默两息:“密谍司,冯文正。”

张铮恍然,他一边抄起面条盛入碗中,一边好奇道:“那个姓冯的要你留陈家做什么?他想像搬到刘家一样扳倒陈家?”

陈迹摇摇头:“我也不知。他只交代我取陈家走私账册……可此人实话甚少,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真想取这账册。”

他思忖道:“此人说话、做事,有时南辕北辙、背道而驰,只有等一切尘埃落定,才能看清他到底想做什么。我也曾问过他,他到底想做什么,他却说早已告诉我了……但我不知道他指的是哪句话。”

此时张夏忽然停下默念经文,开口说道:“文正。”

陈迹怔了一下:“文正怎么了?”

张夏轻声道:“文正不是名字,而是谥号。纵观数千年谥法,‘文’为美谥之首,象征经天纬地、博闻强识;‘正’象征守道不移、忠贞不屈。唯有立功、立德者,方可得文正之谥号,谥号‘文正’乃我朝文人至高的追求,至死方休。所以,他为自己化名时便用了谥号,欲以此明志。”

小满好奇道:“那这个冯先生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啊,先前我听张铮提过他呢,说他可喜欢杀人了……”

张夏笑着拍拍她脑袋:“那些人都很复杂的,交给后世来评判吧。”

此时,银杏苑外响起敲门声。

小满警惕道:“二夫人不会又杀回来了吧?”

张夏放下碗筷,抚平身上白色箭衣,眉目平静道:“小满去开门,今日谁来了都得给她杀回去。”

小满起身开门,吱呀一声,显露出木扉外的一对中年夫妇,夫妇身后还有几个提着“陈府”灯笼的丫鬟、小厮。

前呼后拥,显贵至极。

只是,中年人面白无须,身上一袭简简单单的深蓝色儒衫,若不是头戴四方平定巾,或许更像一位简朴道士。

妇人面容极好,一件素色交领大襟配一条披帛亦是朴素,浓密的头发只用两支木钗挽着,没有金银翡翠相衬也格外引人瞩目。

又或者说,金银翡翠若放在她身上,便有画蛇添足之嫌。

陈迹迟疑……这两人是谁?他根本没见过这两人。

是大房的陈礼尊,还是二房的陈礼治?只有这两人年龄相符。

可若对方是个外人,张夏定会在旁边给些提醒。但现在恐怕连张夏都不曾想到,陈迹连自家人都认不全。

夜色下,灯笼的柔光里,却见那中年文士扫了一眼石桌,温和道:“怎么吃得如此简陋,勤政园的后厨没给银杏苑备下饭菜吗?”

陈迹不动声色的起身拱手道:“回得晚,便没再惊扰后厨。”

中年人笑着说道:“不碍事的,后厨都是专门交代过的常备仙家酒炖茯苓,还备有十口温鼎炖着麒麟胎和西施舌,唤他们送来并不费事……不请我们进去坐坐吗?”

陈迹拱手道:“请进。”

中年人来到石桌前,往陶盆里看了一眼:“正好我从衙门回来得晚,只吃了一碗炖茯苓,这炝锅面方便给我也盛一碗吗?”

不等小满过来,张夏已经站起身来盛面,而后站到一旁。

石桌边上只余下陈迹与中年夫妇坐着,小厮、丫鬟远远等着,并不凑近。

中年人浅尝一口炝锅面便放下碗筷,笑着说道:“还不错……青圭从洛城回京,怎么也没来见上一面。你被关进诏狱,身旁朋友也该第一时间来找我才是。我今日听闻你被关进诏狱,便立马去了司礼监,结果到那才得知,你已经出来了。”

妇人笑着说道:“老爷,陈迹如今业已成年,又在固原立了大功,不可再喊他青圭了,要叫大名。”

青圭?

青圭是谁?

陈迹反应了两息,才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乳名,而这乳名便连陈礼钦都不曾喊过。奇怪,这中年人到底是哪家的,为何与自己如此亲近?

陈迹越听越不对劲。

他含混道:“有劳您挂念。”

中年人温声道:“不必与我客气,当初你父亲去洛城,我就与他说,将你留在京城即可,我自会照看可他死活不答允。后来他带着你去了洛城,却又将你送去医馆当学徒,真叫我不知道说他什么好……要不你还是搬到拙政园来住吧,我知道你最喜欢锦鲤,锦鲤苑的池子一直有专人照看着的。”

拙政园?

这是陈家大房主事、户部左侍郎,陈礼尊。

而他身旁的妇人,则该是陈礼尊的正妻,刘氏。

可奇怪的是,密谍司案牍里记载,陈家大房与三房并不亲近,且时有口角发生,对方却待自己如此温和?

等等!

陈迹心中一动,回答道:“回禀大老爷,银杏苑住着挺好的,离侧门近,出入方便些。”

陈礼尊倒也不勉强:“随你高兴吧。”

一旁刘氏殷切询问道:“在洛城过得如何,这三年也不见你来一封书信,你大伯去年南下金陵路上还惦记着半道在洛城停一停,可秋收在即,他最终还是以公事为重。”

陈迹低声道:“没事的,我在洛城过得挺好。”

刘氏又问:“在固原可曾受伤?”

陈迹摇摇头:“没有受伤。”

刘氏松了口气:“没受伤就好,好在你如今进了羽林军,那里是个清闲的衙门,倒也不必担心再有危险。对了,过几日我便喊王记成衣铺子的掌柜来府上,给你裁量几身衣裳,你看你这衣裳都旧了……”

说话间,她伸手去扯陈迹的衣袖,陈迹下意识收回左手。

刘氏怔了一下,笑了笑掩饰尴尬:“过几日等那掌柜来了,我喊小厮领他寻你……”

说罢,她又看向一旁站着的张夏:“这位便是张二小姐吧,当真英气十足。我与你母亲是旧识,年幼时还曾一起打过马球,她打得比我好多了,我只能跟在她后面吃灰呢。”

张夏客气道:“多谢婶婶夸奖,母亲也提过您,她说她当时马球打得再好,也盖不过您的风头。那些文人士子,全是去看您的。”

刘氏沉默片刻,并没有喜悦神色,只轻声回道:“都是过去的事了。”

陈礼尊看了看几人,起身对陈迹说道:“既然你们几位朋友正在小聚,我与你婶婶便不多打扰了。我明日还要去趟塘沽,等回京再来看你。”

陈迹拱手作揖:“大爷慢走。”

陈礼尊与刘氏转身出了门,小厮们提着灯笼伺候左右,引着他们穿过小瀛洲,回到拙政园去。

待银杏苑重新冷清下来,张夏忽然说道:“我知道冯先生为何要你一定回到陈家了。”

陈迹沉默不语。

张铮与小满摸不着头脑:“为什么?”

张夏笃定道:“他希望陈迹回到陈家,过继到陈家大房,继承陈家家业。”

小满瞪大了眼睛:“啊?以前也没听人提起过啊。勤政园下人们都在说,是要把二房的庶子陈屿过继给大老爷来着,二老爷也常说要把陈屿过继过去。”

张夏低声说道:“据我所知,陈家大房手里拿着陈家八成产业,二房一直对此虎视眈眈,陈礼尊自然更想从与世无争的三房过继。”

小满疑惑道:“难怪过继之事说了这么多年,也没真的成事……那大房既然中意我家公子,为何这么多年都还没过继呢?”

张夏思索道:“想来是二房从中作梗或许三年前陈礼钦陈大人调任洛城,便是二房想了办法将三房支走。”

小满双眼炯炯有神的看向陈迹:“公子,去拙政园住吧,过继过去您便能列入族谱了,陈家未来也是您的。若用姨娘的话讲,这是个无本万利的大生意啊。”

张夏笑了笑:“容你家公子自己考虑吧。毕竟就算过继过去,也得等陈家家主、大房主事陈礼尊都死了,才轮得到你家公子说了算,得给别人当几十年儿子呢,你家公子可不是那种忍气吞声的人。”

小满眼珠子转了转:“那过继之后将他们都杀了,公子是不是就能继承陈家了?”

张夏、张铮面色一变:“你……”

话未说完屋里传来喵的一声。

陈迹转头看向屋里。

小满惊呼一声:“把它给忘了。”

她小跑进屋,抱出一只黑乎乎的小猫来,陈迹疑惑,这黑猫与乌云形似,却不知何时来的:“这是?”

小满解释道:“公子被抓入诏狱那天,二姐抱给我的,说养在家里不叫人起疑。”

陈迹看向张夏,张夏解释道:“父亲说他笃定皇后怀里那只便是乌云,有不少人都知道你身边有只黑猫,若突然消失了恐会惹人猜疑,便叫我去六畜场赶紧买了只相似的送来。”

陈迹感慨道:“多谢。”

张夏嗯了一声,起身说道:“时候不早了,我与大哥回去歇息……”

她走到门前,回头看向陈迹:“若能过继去大房,便是‘拟制嫡子’,可主持祭祀与继承家业。你若想救郡主,有这层身份必然事半功倍,便是修行门径也能得到诸多助力。只是你要小心些了,世家更替,凶险之处并不比皇家夺嫡少,二房不会善罢甘休的。”

陈迹点点头:“我明白的。”

张夏轻叹:“也不知郡主在景阳宫里过得如何,陈家定然在宫中安插了亲信做内官,若是能得陈家助力,郡主在宫里的日子或许也能好过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