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大帝姬 > 第九十七章 回避

大帝姬 第九十七章 回避

作者:希行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0 17:31:22 来源:小说旗

当柳老太爷粗暴的将柳春阳绑回长安城的时候,张老太爷则给了张莲塘选择,他相信张莲塘知道事情的轻重,张莲塘也如张老太爷所料很干脆的给出了答案。

他选择留在京城,选择继续做这件事。

“我不欺瞒祖父,不说我什么都没有做,什么都不知道,更不说我知道身为张家子孙当以家族为重,我要说的是,我这样做不是因为薛青是我朋友。”

“朋友也可能做错事,我并不是因为她是我朋友,我就不分青红皂白的维护。”

“我这样做是认真想过的,正如裴焉子所说,身为大周臣子,事关社稷,怎能不问?也许祖父要说朝廷的臣子多的是,为什么别人不问,别人我们无法左右,至少能做主自己。”

“我既是张家的子孙,也是我自己。”

“当然也无可否认我会这样想,还是因为薛青是我朋友,我认识她,熟悉她,见过她做的事。”

“祖父,我相信她。”

“不过请祖父放心,我不是提着刀去质问,更不会顽童幼稚煽动什么,而是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我不能因为我的朋友成了被追捕的逆贼就回避舍弃。”

“祸事并不能因为回避就不来,祸事不是因为某个人,而是因为事,这件事不解决,祸永远都在。”

狂妄又自大的年轻人!张老太爷将信扔回桌子上,张大老爷在旁面色几分忧虑。

“那边说他也不再聚会了,这次送货也是本该送货了。”他道。

张老太爷道:“那边说的话也不尽然可信,不要以为我们发话了,一切就都在我们掌控之中。”他摇摇头,“人是最难掌控的,那边肯定有人被他们收买了然后来哄骗我们,我们老了,莲塘他们是年轻人,总有人更喜欢年轻人的,嫌弃我们老了没用了。”

张大老爷有些想笑,忍住。

“莲塘除了日常花销,其他的钱半点动不得。”他说道,“不管做什么事,离了钱寸步难行啊。

张老太爷道:“谁知道这些年轻人们怎么做事的,当初说读书也没想到能读出那么大阵仗,长安府都要民乱了。”

看来真是被不肖子孙气坏了,话里全是赌气的抱怨,张大老爷小心翼翼道:“那我还是亲自去,把他们也绑回来吧。”

张老太爷道:“我已经说了让他自己选择,现在他选择了我再反悔,岂不是出尔反尔?”

那到底怎样啊,张大老爷有些无奈,自己在家生闷气有什么用,其实跟这几个孩子讲什么面子啊,就该跟柳老太爷那样我是老子我说了算....

“张茧子,张茧子,你躲在家里修仙呢?”

屋门传来柳老太爷的喊声。

“老太爷,柳老太爷来了...”小厮也在这时抹着汗跑进来回禀,身后柳老太爷已经将他一把推开迈进来。

不告而上门是失礼,但谁又能奈他如何?张大老爷施礼退后,柳老太爷径直坐下。

“张茧子,你怎么回事?你家孩子怎么还在京城呢?”他中气十足喊道。

张老太爷道:“我又没有病的要死。”

柳老太爷道:“不要跟我阴阳怪气的,我就讨厌你们这些读书人这样子,心里什么都清楚,嘴上死活不说,那姓裴的,我好心好意去提醒,他家那凤凰胡言乱语会给咱们长安府带来灾祸,那老家伙直接给我整了一堆什么自反而缩,说的那么义正言辞,干吗还把裴焉子关在京城的亲戚家?放他出去不缩啊。”

张大老爷在旁忍不住道:“缩不是那个意思。”

柳老太爷没说话,张老太爷哼了声道:“柳老太爷不是没读过书,他什么不懂,用得着你来指教。”

张大老爷退后不再多言。

“你家那小子们还混在京城干什么?你们张家不怕,但咱们整个长安府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你可别给大家惹来祸事。”柳老太爷道,“那小子...小..薛青一天不抓到,一天就是个祸,别看现在风平浪静....”

张老太爷看他一眼,打断道:“现在风平浪静?”然后嘿的笑了。

“你笑什么笑?”柳老太爷不悦道。

张老太爷道:“没什么。”又问,“你那孙子走到哪里了?”

柳老太爷带着几分得意道:“已经走到青阳城了。”

距离长安府还有七八天路程,距离京城就更远了。

张老太爷点点头哦了声:“走的很慢啊。”

柳老太爷不悦道:“那也比还在京城的强。”又肃容,“你不要小瞧这些小子们,这些家伙被那薛青迷住了,到时候头热一热在京城也搞出静坐读书逼宫,就出大乱子了,你别以为他们不敢。”

张老太爷点点头:“是啊,这些小子们胆子可真不小。”又倚着扶手倾身,“老七啊,你说这薛青是不是真的是帝姬....”

柳老太爷下意识的压低声道:“我觉得吧...”话出口又猛地坐直身子,“我哪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跟她可不熟。”恨恨瞪眼,“那是朝廷大人们的事,跟我没关系。”

张老太爷哈哈笑了:“你什么时候这么胆子小了?在家里也不能说啊。”

柳老太爷道:“这是什么事?天大的事,说什么说,轮到你我来说?”甩袖起身,“这件事非同小可,她从我们这里走出去,我们在朝廷眼里没错也被盯着呢,不小心点,就等着倒霉吧。”

张老太爷笑了笑,点点头:“你说得对。”

柳老太爷大步走出去了,张大老爷忙亲自跟上送出去,回来看到张老太爷自言自语。

“没错也被盯着呢,不小心不行啊。”

“爹,还是我去把莲塘他们带回来吧。”张大老爷说道,“柳老太爷说得对啊。”

“他对个屁。”张老太爷呸了声道,“那就是个大骗子,你听他忽悠呢。”

忽悠什么?张大老爷不解。

.....

.....

“张老太爷被自己的孙子忽悠了。”

此时马车上,一个管事对柳老太爷幸灾乐祸道。

“我打听到了,张老太爷揣着面子让孙子自己选择,他以为他孙子听他的话,结果莲塘少爷拒绝回来。”

柳三老爷立刻嘿嘿笑了:“父亲,那莲塘不过是中了一个进士当了官,大家都把他当好孩子看,都忘了这小子小时候拉帮结派挑祸打架,咱们春阳那时候没少跟他对上,张老太爷得意什么,现在有他头疼的了,哪里比得上咱们春阳...”

柳老太爷斜眼看他,道:“一丘之貉,得意什么?要不是我让人绑着,你以为他肯回来?”

柳三老爷讪讪,又恭维道:“所以还是父亲你更厉害,不像张老太爷死要面子活受罪。”

柳老太爷道:“你是说我没脸没皮?”

冤枉!柳三老爷喊道,这边车马已经停下,柳老太爷甩着袖子也不用管事的搀扶跳下了车,门前早有一溜仆从相迎。

“父亲心里有火气冲我撒啊。”柳三老爷小声委屈道。

管事扶着他下车低声道:“父承子过吧。”

柳三老爷道:“关键是我也没父享子荣...”

管事干笑两声,想到什么岔开话题:“不过有件事,老太爷大概是忘了,只让绑了春阳少爷回来,却没有停了他的花销。”

花销?柳三老爷不解。

“就是说春阳少爷还能随便花钱...”管事的说道。

话音未落,身后马蹄声传来,众人转头,迈步上台阶的柳老太爷也停下皱眉看去。

街上一队队官兵奔驰,远处有嘈杂声四起。

“出什么事了?”柳三老爷惊讶问道,下一刻他就知道了,因为有一队官兵到了他们门前,为首的是府衙通判。

柳老太爷抬手:“大人,又要抄家啊?”

下马的通判大人脚步一个踉跄,就知道这些老家伙们不好啃,所以四大家他们亲自来。

“老太爷说笑了。”他无奈苦笑道,“不是抄家,是例行搜查。”

柳三老爷道:“不是搜过了吗?那薛青不在我们家啊。”

不待通判说话,他身后的一个将官冷脸道:“这次搜的不是薛青,是薛青的同学,但凡是他的同学的都要搜检。”

同学?

柳三老爷色变:“为什么!”

将官道:“搜了才知道为什么。”

这什么回答!

通判道:“这是朝廷的命令,大家多多担待。”

柳老太爷哈哈笑了,道:“通判大人说笑了,该搜就搜嘛,我们听从命令。”一面让开,下人们也都让开。

“我家是有一个孙子跟薛青同学,但没在家啊,正在回来的路上。”

通判和将官显然知道他说的是谁,手中名册都已经准备好了。

“春阳少爷竟然要回来了啊。”通判大人道。

柳老太爷点头道:“是啊,你看我病得快要死了,让他回来赶着见一面。”

通判和将官神情愕然看着站在台阶上手里转着金球的老太爷,这可真看不出来。

.....

.....

长安城陷入嘈杂,似乎到处都有惊叫争执。

“这是做什么?”妇人声颤颤不安。

“娘,没事,官府搜查而已。”乐亭道,将妇人揽在身前,看着屋子里翻箱倒柜的兵士们。

书架上的书都被翻下来,正被几个兵丁围着翻看。

“看有没有这个。”一个将官低声说道,对兵丁们展示了一张纸,纸上印上一个红色的小图案。

兵丁们认真的翻看,书页书皮都拆开不放过。

“大人,没有。”他们查过后回禀。

将官看了眼站在那边的母子,年轻人神情平静,瞎眼妇人不安。

“走。”他道。

听着官兵们离开,妇人抓紧乐亭的胳膊:“出了什么事?为什么来搜查我们啊。”

乐亭道:“还是薛青的事。”停顿一下,“搜查我们大概是因为我跟薛青是同学吧。”

妇人啊了声惊讶道:“那这长安城一半人都是她的同学啊。”

乐亭道:“是啊,这长安城一半人都是嫌犯了。”

.....

.....

“你们这样有完没完。”

六道泉山社学没有读书声,原本应该在学堂的学生们拥挤站在一处,看着在学堂中穿行的兵丁,听着哗啦的书卷桌椅翻倒声,神情由惊讶渐渐愤怒。

“到底怎么回事?那薛青并不在长安府,你们已经搜过了,为什么还要搜?”

这边负责的将官神情淡漠:“这次搜的不是薛青。”

“不是搜薛青?那就是搜我们了?”

学生中响起喊声。

“搜我们?为什么搜我们?”

“难道因为薛青在这里上学?”

“少爷!少爷!”山下传来喊声,有小厮气喘吁吁跑来,“家里也被搜查了,老爷急坏了让问,你是不是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让你回家去不许再读书。”

这句话顿时如水入油锅。

“难道因为我们与薛青同学,所以就也都是嫌犯了?”

六道泉山社学陷入沸腾,俯身看去山路上有更多的小厮奔来,传达着家人的惊骇以及要他们停下读书避祸。

周先生站在山崖上,看着混乱的社学,面色铁青浑身发抖。

“荒唐啊!”他振臂甩袖悲呼。

.....

.....

“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开始搜查我们?”

“冤枉啊,我虽然在社学读书,但我跟薛青不认识啊。”

长安城到处都是嘈杂,惊恐,愤怒充斥。

大街上有人跑动发出高喊。

“知道了,知道为什么了。”

聚集在街上的民众顿时看过来,见那闲汉神情惊惧道:“其他地方都闹起来了,说,说..”

“说什么?”街上民众催促喊道。

“说宋元窃国,薛青是真帝姬。”闲汉喊道。

大街上一阵凝滞,旋即哗然。

.....

......

“是啊,外边都闹起来了,长安府却风平浪静。”张老太爷站在院内,家宅院深深,也能听到街上传来的喧闹,“最老老实实的地方,却还是难逃被搜查被戒备被怀疑,真是让人气愤又无奈啊。”

张大老爷道:“不过我真奇怪长安府一直风平浪静,当听到外边闹起来的时候,我以为长安府也会立刻传开,看来长安府里的确没有同党吧。”

张老太爷笑了笑,道:“没有同党,长安府为什么风平浪静?一直等到现在才喊出来。”

.....

......

长安府陷入混乱嘈杂,在不远处的青阳城春日和煦安静。

白日的青阳驿站人不多,赶路的不停留,要停留的还未到。

“春阳少爷。”伴着窗边的鸟鸣有小厮推门进来,看着窗前坐着的年轻人。

春光透过窗棂照在年轻人的侧脸上,面容瘦了很多,他专注的在纸上勾勒什么,并没有因为小厮的进来停下。

小厮走近低声道:“最后一处送到了。”

柳春阳嗯了声,神情却依旧凝重。

“印记书册信件以及印章都销毁了,没有一个被查到。”小厮接着道,“还有,长安城宋元窃国薛青帝姬的消息也放出来了。”

门外响起脚步声,随之是几声清脆的鸟鸣,又有小厮进来了,手中捏着一封信。

“她的信。”他喘气道。

柳春阳转过头起身伸手接过,看着信上红色的小印章。

“最后一个。”小厮道,“别的都停了。”

柳春阳点头,打开看到其内一张薄纸,只有两字“收到”,字体许久未见了,他的视线留恋收回,将信纸和信封一起放入香炉中,至此才重重的吐出一口气。

“钱还需要多少?”他问道。

两个小厮默算一刻,抬起头道:“京城还需要银五百两,另有车马沿途要结三百两。”

柳春阳点头,扬声对外喊人来。

片刻之后一个管事愁眉苦脸进来了:“春阳少爷,要启程了吗?”

柳春阳道:“今日太晚了,明天再说吧。”

太晚了吗?管事看了眼外边的艳阳高照。

“还有,我要买些东西,你给我两个小厮支钱。”柳春阳又道。

管事的眉头更愁苦了,但也不敢说什么应声是踢踢打打的带着两个小厮出去,忍着肉痛给了钱,便靠着椅子喘气。

“家里还是没回话吗?”他拍着心口道,“老太爷还是没想起来停了春阳少爷花钱的权限吗?这样花下去,心惊肉跳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