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名门天姿 > 第五百三十六章 迷魂阵

名门天姿 第五百三十六章 迷魂阵

作者:紫苏落葵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0:4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回禀陛下,我不懂国家大事。但也不能容许他们污蔑我的家人。”江承紫朗声反驳。

众大臣又忍不住内心狂吐槽:不知廉耻,不知廉耻。这还没过门,就说什么“我的家人”。

李世民听到这四个字,心里却是一怔,想起淑妃说的话,不由得点头道:“你对蜀王情深呵护,令人动容,只是各人有各人的立场,朝臣们有他们的考虑。而且这‘谋反’二字岂能随便说出口?”

他虽然看到大臣们吃瘪很是舒坦,但毕竟都是自己的臣子,自己也不能太过分。因此才道貌岸然地说了这么一番话。

“多谢陛下提点。”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嘟了嘟嘴,脆生生地说。

“你知晓就好。日后,你是要嫁入蜀王府为正妃,主持蜀王府中馈,若还是这般不知天高地厚,怕不断成为贤妻,还得给蜀王惹祸。”李世民径直说。

长孙无忌觉得这朝堂的空气已经乱了,便上前一步道:“陛下,是不是让杨氏阿芝先说这军情一事?”

“辅机所言甚为有理。阿芝,你继续说下去。”李世民挥挥手。

江承紫摇头道:“陛下,蜀王之事与此相关。先前,民女便说了蜀王修书与三路守军将领,因着发现了突厥细作活动的痕迹,而且不是一个两个,是大规模。蜀王才不得已修书告诫三路守军将领,并请他们调查,且同时向朝廷报告。如今,你们既是要问蜀王的罪,拿出了所谓的物证,是否也找了人证前来?”

“小姑娘说话不知天高地厚,三路守军将领岂可擅离职守?他们的副将倒是前来证明了。”萧瑀冷喝道。

江承紫摇头,道:“萧丞相,副将不是本人,不足以作证。蜀王书信乃命人送到三位守军将领手中的,而不是副将,没有接触过这书信的人,没有资格作为证人。”

“阿芝所言极是。”李恪悠闲地赞美自家媳妇一句,然后笑着说,“何况,去年,工部还找我要过清江白、澄泥砚、松墨的配方呢。”

李恪一边说,一边瞧了瞧工部那边,笑着问:“工部的诸位,我所言没错吧?”

“没错。”回答的人是工部尚书,一说完,不由得抹了抹额上的汗。

“既是如此。清江白,松墨,澄泥砚就可以不是我蜀王府独有。”李恪继续说。

工部一干人都在心中骂,工部尚书立马说:“可清江白、澄泥砚、松墨配方繁复,所需耗费巨大,不宜大规模生产。因此,工部并未提上日程。”

“尚书此话差矣。不宜大规模生产,可以小规模生产啊。反正只要可以制造出来,以假乱真即可。”江承紫嘟嘟嘴。

“杨氏阿芝,放肆。朝廷命官岂容你随意诋毁?”长孙无忌喝道。

“长孙尚书,这蜀王也是朝廷命官,就可容你们诋毁?”江承紫横眉冷对,立马反驳。

魏征一直在一旁看戏,心里起初不喜杨氏阿芝,后来就越发觉得这杨氏阿芝多像是自己啊。就可惜是个女娃,不能入仕,可惜了,可惜了。

这番长孙无忌这样吼叫实在不像话,魏征便开口道:“陛下,老臣觉得让杨氏阿芝说下去,旁人莫要随意打断。否则,贻误战机,怕不妥。”

李世民知晓魏征性格,怕是极其喜欢这敢于直言的杨氏阿芝了。知晓这老头的小心思,便点头道:“谏议大夫所言极是,旁人莫要打断杨氏阿芝与蜀王的禀告。”

长孙无忌平白被杨氏阿芝一顿反驳,还在关键时刻被魏征咬一口,他顿觉憋屈。江承紫扫了他一眼,神情得意。

她必须要做个让人一眼看清的浅薄女子,不能显示出城府与威胁来。

所以,她小人得志地谢了恩后,继续说:“如今,这人证,物证皆不成立。这弹劾者可抓起来交由刑部询问一番,到底是受何人指使,又是哪一国的细作了。”

朝臣一片哗然,议论纷纷:这杨氏阿芝果然是不知天高地厚。历朝历代,哪里有这样对待谏官的呀。

“阿芝,此事不妥。”魏征觉得有必要为这女娃普及一下谏官知识。

女娃却明显对他有敌意,反问:“魏大夫觉得有何不妥?在蜀王为国尽力,查出敌国细作之际,马上就有人跑来弹劾蜀王,且拿出的这一系列伪证。这时候的弹劾就很微妙了。既然各位陛下的肱骨之臣对于危害大唐的一丝丝的可能都不放过,那为什么不查这位谏官?就因为历史上对谏官的宽容?”

“.......”魏征看着这女娃,顿时就觉得她说得好有道理,他无言以对。他甚至生出一种莫名的遗憾:这女娃身为女儿身,真真是遗憾啊,不然他真的可以收他为徒,加以培养。

可江承紫丝毫没理会他,转过脸对着李世民拜了一拜,道:“我不懂什么先祖规矩,也不懂先例可寻。但我生活的小村刘大娘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她说:金无赤足,人无完人。即便是先祖也是有错的。那么,子孙明知是错,也要错下去,并还将此种错误推行出去,这就真的是孝顺吗?我后来读书,也有幸见过蜀中名士,与之说起此话。有位德高望重之人告诉我:继承祖先优秀的品德传统,对于祖先的错处,子孙予以改正摒弃,才是真正的孝道,才是正道。孔子所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是这个道理。”

“说得好。”李世民拍手,魏征也拍手点头。

“对先祖优秀品德予以继承发扬,对先祖错处,予以改正。对待过去就该如此。”李世民点点头,对这女娃又刮目相看。

可是这女娃却没瞧着他,反而是看着蜀王,低声在问什么。自家儿子也是一脸柔情,对着她点点头,那女娃似乎是得了表扬,脸上神采飞扬。

这——

堂堂大唐帝王,忽然觉得好尴尬啊,居然被一个小丫头无视了。

“如此,着弹劾者过大理寺过堂,玄成你亲自去过问。”李世民言归正传。

魏征应承了这差事,江承紫这番获了胜。便说起在弘农杨氏,有人企图瓦解弘农杨氏,以杨氏族人性命要挟老夫人,欲要置杨氏六房于死地。

“你的意思是说先前种种对杨氏六房,皆是敌国所为?”李世民蹙了眉,心生不悦。

他准许合理范围内解救恪儿,却决不允许自作聪明胡乱言语。这女娃到此时,表演过了。

江承紫看李世民脸色并不好看,心知他是觉得她这事说得过了。然而,她必得如此。她假装没瞧出李世民的不悦,径直点头道:“我大伯父查出了老夫人身边的细作,因突厥认为我大唐格物院建立起来,农业、工程、百工越发先进,必定会对他们拿下中原的图谋产生莫大的阻碍。因此,一直就想着除去我杨氏六房。亏得我大伯父心细如发,才发现老夫人的异样,将她身边威胁她,控制她的细作揪出来。也因此,他们狗急跳墙,一方面诬陷蜀王,一方面还派人行刺蜀王。这一则是混淆视听,二则是阻止蜀王继续调查,三则是削弱大唐的发展,同时为他们攻打长安争取时间。”

“攻打长安?”

文武百官都觉得这话说的太过惊悚。突厥现在什么情况,大唐如今各地防守合理,前年的事决计不会再现。突厥那时不过是趁虚而入罢了。

“各位是否觉得我在危言耸听?”江承紫看文武百官的模样,朗声反问。

“攻打长安,小姑娘,你知什么是军事吗?什么是打仗吗?”尉迟敬德笑道。

江承紫摇摇头,说:“我不懂军事,我也没学过。但是,就说前年吧,就算突厥是趁虚而入。可远在北地的突厥怎么知晓长安的变故,又是如何知道何时是虚,何时是空?”

众人忽然没说话。这种事,他们当然是讨论过的,但这小姑娘不是朝廷命官,他们没理由回答她。

江承紫知晓他们的顾忌,便继续分析:“这只有一个可能:长安有突厥细作,还有对长安非常了解之人在为突厥出谋划策。至于这个人,我在弘农时,曾问过我大伯父和十二叔父。他们就我这个问题分析了许久,一致认为这个人应该是前朝大司空府邸嫁到突厥的义成公主。至于为何是她,我伯父与叔父并未向我说起。”

“义成公主!”李靖不由得叹息了一声。

江承紫看他一眼,她知晓李靖与这义成公主是认识的,但她不想点破。

李世民却问:“那义成公主如今是何光景?”

“回禀陛下,这义成公主如今是跟着吉利。”侯君集上前一步回答。这朝廷对突厥的监视,派细作的事,他也是有份儿参与的。

“原来如此。这义成公主之事,你们得好好查一查。”李世民顺水推舟说了这么一句。

事实上,朝廷对义成公主与萧皇后的事已在前年长安遇袭后就着手摸索了。这是这属于国家机密,他断然不会说出来。如今这女娃既然说出来,他也就随口说一句。

“这突厥狼子野心,自是不死。蜀王原本想在弘农继续查探,却不料接到了长安的书信,催促蜀王火速回长安接受弹劾。但当蜀王要前行时,却突然遭遇劫杀。当时,我就在场。”江承紫说到此处,忽然停住。

众人本来还在听,却发现这女娃没说话,却是一脸凝重地瞧着李恪。

“没事,说吧。”李恪声音温柔,脸上是从未在众人面前绽放过的柔情。

江承紫点点头,道:“因杨氏六房连番遭遇劫杀。蜀王便派了只的亲卫保护我六房入长安。同时,又再次修书一封,让三路将领能细查细作,护送杨氏六房。正因如此,蜀王身边并没有什么亲卫。当夜,月黑风高,寒鸦声声。数十个顶尖高手悄无声息出现在蜀王所在的别院。当时,我与蜀王正下棋,分析前日里抓到的细作的来历。我们奋力拼杀,才总算等到杨氏护卫前来。那些人都是死士,悉数自杀,只有几人逃脱。蜀王觉得这是契机,我与蜀王便紧追不舍。最终,在弘农附近的一座山中追上了敌人,同时也与另一伙人狭路相逢。”

“弘农附近的山,莫不是迷途山?”尉迟敬德不由得插嘴问。

“对,正是迷途山。先前,我与蜀王并不知这是迷途山,只一味追击那些刺客,待料理了这些刺客,才发现我们迷路了。”江承紫讲到这里叹息一声。

“这迷途山地形复杂,谷深林密。若非亭午,不见曦月,老猎人也不敢深入,迷路之事,太过寻常。此山也因此而得名。你们两个小娃迷路也再正常不过了。”尉迟敬德说。

“嗯,我与蜀王迷路了。甚至看不到星月太阳,辨不清方向。依稀看树木能知东西,然也是走几步就又迷路了,山中又多雾气,猛兽毒蛇遍布。”江承紫语气低沉起来。

“那你们到底与何人狭路相逢?”长孙无忌憋了很久,忍不住询问。

“我们在山中行了半日,与一队人马狭路相逢。准确地说,这一队探路之人。”江承紫故意卖关子。

“何人?”李世民也不禁追问。

“回禀陛下,是梁师都的人和突厥人。他们带着猛禽、大狗,还有熟悉掌故与风水的行家,以及行猎者精英。”江承紫缓缓地说。

“这不可能?”有人立马喊道。

江承紫却不理会,只是瞧着李世民,问:“陛下,接下来的事,是要在这朝堂说,还是让蜀王以及相关之人单独向您汇报?”

李世民看这女娃与李恪的神情皆凝重,便知此事非同小可,便道:“既是军事机密,那早朝后,你二人、秦将军、太子一并入御书房来商议。”

“多谢陛下。”江承紫拱手回答。

“那各位还有什么要启奏的,没有的话,退朝。”李世民说。

太子却站出来,道:“臣有事启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