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名门天姿 > 第七百三十一章 诀别书

名门天姿 第七百三十一章 诀别书

作者:紫苏落葵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0:4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承紫伸出手,长孙无忌却是一把抓过去。用来写战前书的纸张是长孙濬自己带过去的清江白,是出使突厥回来后,长孙濬向李恪讨要的。却不曾想厚厚一叠纸如今竟是派上这样悲凉的用途。

长孙无忌抓着长孙濬写给李世民的那一封信,顿时老泪纵横,神情悲戚。他看完后,依旧将信紧紧捏在手中,瞧着李世民,说:“陛下,我不如重光。”

“辅机,你莫要如此说。是我们过去的日子太艰难,才让人不得不处处防备。”李世民安慰。

长孙无忌摇摇头,站得笔直,然后才说:“事实上,正如重光所言,我关心大唐稳定,关心和平,初衷是好的,可我因偏见,因可能就判定蜀王会成为大唐之祸,处处提防,处处想着除掉。这实在是不应该。”

长孙无忌说到这里,又转过头来看江承紫,一脸悲戚地说,“阿芝,从前,对不起。我不想为我的所为讲什么大道理。”

“舅舅,不必如此,你亦是为了大唐尽心尽力。”江承紫看着这瞬间苍老的长者,从前的恩怨在这一刻全都放下了。此刻,他就是一位孩子战死疆场的父亲,他脸上全是悲戚。

江承紫看着他的脸,依旧像从前发放抚恤金那般,面对战友的父母,不知如何安慰。她看着他面上的悲戚,眼里的悲伤,隔了好一会儿,才很无奈地喊了一声:“舅舅。”

长孙无忌略点头,然后转身对李世民说:“陛下,臣现在就看重光给我的信件。”

李世民点点头,从案几上拿出一封信递给长孙无忌。那信火漆封口,上面写:“父亲大人敬启”字样。长孙无忌颤巍巍地接过去,撕了几次,都没有撕开。

“辅机,我来帮你。”李世民叹息一声。

长孙无忌轻轻点头,身形微微发抖,动了动嘴唇,说:“我,我对老三向来不太好。”

“辅机,你哪里是不太好?你是恨铁不成钢,那是爱之深,责之切。”李世民说。

“总之,我,我对老三没有过好脸色。”长孙无忌的话语里有着深深的自责。此时此刻,再不去权倾朝野的国舅,只不过是个失去孩子的父亲。

“你呀。”李世民不知该如何说,只将撕开了口的信件递给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接过来,从信封里掏出信件。整整五页的清江白,江承紫远远地看了一眼,看出是用鹅毛笔蘸墨汁写的。

“阿芝,这还一封是你的,你是现在看,还是以后找到了重光,再看?”李世民看着江承紫问。

“陛下,三公子是我与蜀王的好友。因蜀王与国舅过去的罅隙,他一直忧心忡忡。估计此番出征,凶险万分,便是想到希望蜀王与国舅尽释前嫌,才写了这封信给我。我选择,现在看。”江承紫站起身来,对李世民拜了拜。

李世民点点头,将另一封信递给江承紫。江承紫接过来,想起与长孙濬的几次会面,想着这人这就没了,心里很是难过。

信封与给长孙无忌那一封一样,只上面写“杨氏阿芝亲启”字样,也是火漆封口。江承紫小心翼翼地打开,抽出信来。三页的清江白,行书小楷,潇洒飘逸。她站在一旁,仔仔细细地看了两遍。

这封信是长孙濬的战前书信,笔触一如既往的幽默潇洒。

他说:

阿芝!

信送达汝手之日,我已身死。昔年,未识得你之前,我于长安,浑噩度日,为家族棋子,从无自我。每每夜深人静,念及所为,心里厌恶,却无力改之,想摆脱,却不知何为。故而荒唐,纸醉金迷于烟花之地。内心空虚,实若行尸走肉,人生了无生趣。

然,我何其有幸,遇见你。你若明月清风,若灿烂云霞,若高山流水,让我惊叹于你的博大无私,又汗颜自己虚度年月。

你制盐,推广种植红薯、马铃薯;你建议建立格物院发展农业科技;你集采众人智慧,研究水利,为祛除旱魃洪魔出谋划策,还将蝗灾扼杀于摇篮;你为朝廷安宁,殚精竭力,对付世家(你没想到吧?你在弘农杨氏对付世家时,是我奉命在暗地监察),迫使他们改革;大唐万民安乐,竭心尽力,愿边境安宁,可千里奔袭,击杀敌人。

你柔情似水,对人极其友善;又坚强如铁,对来犯之敌绝不手软。你娇嗔可爱,对亲近之人撒娇;你却又极有分寸,对人礼数周到。你守护着你在意的人,你对名利从无半点兴趣。

阿芝,我何其有幸,可遇见这样的你。也因遇见你,我终可与蜀王靠近。从前,我佩服蜀王,却无法与之相交。他所作所为皆让我欢喜,然而,经历玄武门之变后,我父亲疑神疑鬼,生怕悲剧重演,动摇大唐根基,天下再起烽烟。故而,他的宗旨是将旧贵族之望蜀王灭之。因此,我与蜀王从无交集之可能。

可我遇见了你。你与蜀王,让我瞧见人间美好,让我忍不住想要保护。今日,在此不知生死之时写下此信。一则欲要与阿芝说,不管你与蜀王如何看待我,我却已从心底将你们当作知己,挚友,弟弟与妹妹;二则欲要逞我脸皮之厚,向阿芝讨一份儿对我父之原谅。我父亲兼济天下,一心继承祖父遗志,为百姓谋求福祉,惧怕烽火战乱,故而对太子未免严苛,对蜀王亦颇有偏颇。

阿芝,今日,诀别之时,我便与你说起,长孙氏之野心,对太子所作一切,实在与我父无关。长孙氏内里腐烂,各房野心勃勃,素质良莠不齐,我父以为可力挽狂澜,实则此马车早已失控,他驾驭不得。阿芝,若此番侥幸未身死,长孙氏一事,我必得亲自处理,护你与蜀王,亦算护我父亲。若不幸身死,我亦会修书一封给予父亲,他若看透收手,还请阿芝能看我薄面,与之言和,若他执迷不悟,你该如何就如何。

阿芝,我多愿直到你苍颜白发,亦不会看到这封信。我亦想与你们一并迎接大唐盛世来临。可,世上之事,总半点不由人。我到北地戍边,与刘兰成一并查探了突厥情况,颉利亦枭雄,野心勃勃。北地局势不稳,战事随时可能发生。若一旦战事起,我怕要身先士卒,死而后已了。

若此信到达你手,恳请阿芝莫要悲伤,我也算死得其所。

愿阿芝长乐无极,儿孙满堂。

落款只写了他的名字“长孙重光”,下面的日期写的是七天前。看来在七天前,他们就已预见到了战事起,故而写下了这诀别书。

江承紫看了两遍,心里却是愧疚万分。长孙濬几次三番待她都是极真诚,就是在李恪出使突厥这事上,他也是偏向于他们的。可她跟李恪一个重生,一个穿越,因对世事的了然,对长孙濬就提放着,从不肯交付多少真心。可人家是真诚地对待。

她不由得又看了一遍,眼泪不由得扑簌簌落下来。

“阿芝,重光说,莫伤心,他,他为国为民,死得其所。”长孙无忌看到她哭,便出声安慰,声音却也是颤抖得不行。

“嗯。”江承紫一边抹泪,一边重重地点头回答。

“你,看看,这封信吧。”长孙无忌抬起手来,将长孙濬写给他的信递了过来。

江承紫很是诧异,长孙无忌示意地点点头,说:“你先看看。”

江承紫又看看李世民,李世民也是点头说:“你看完这封,把他写给朕那一封也看了吧。”

“是。”江承紫应了声,将两封信都接了过来。

她先看了长孙濬写给长孙无忌的那一封。那封信很长,内容大部分是在感谢长孙无忌的养育之恩,说自己从小最崇拜的人就是父亲,并且以有这样的父亲为骄傲。

在感谢了父亲的养育之恩后,长孙濬直接陈述了长孙氏已无药可救。他为生在长孙氏这样的大家族为耻辱,长孙氏各房的明争暗斗以及各种龌龊,他全看在眼里。同时,他还列举了打量各房所做的坏事,最终得出结论,长孙氏已没有救了,若父亲还执迷不悟,终将误入歧途,使君臣嫌隙,兄妹不睦,甥舅反目,使名节受损,长孙大房亦会被拖入万劫不复之地。

长孙濬建议父亲扼腕斩断,大房独立出来,不与各房牵连,方可起死回生。他还劝他的父亲,世上之路千条万条,换一条路走,长孙氏或者会更加繁盛,比如,他所去往军中,建功立业就是在寻求一条新的道路。而作为继承人的大兄,自小聪颖,然受各房挑唆与蒙蔽日久,恐已生异心,希望他的父亲要予以重视,耐心教导,以免其误入歧途,自掘坟墓。

在信件的最后,他写“杨氏阿芝,品行高洁,蜀王亦乃通透之人,二人绝无汲汲名利之心,望父切勿偏听偏信”。同时,他恳请父亲将蜀王当作亲外甥对待,同时亦彻查各房对太子的控制以及在立政殿安插人,企图控制未曾降生之皇子,赶快修复与太子之甥舅关系。

江承紫看完这一封信,心中很不是滋味,鼻子再度泛酸。她默默将信件递给长孙无忌。

“重光比我通透,是吧?”长孙无忌问。

“舅舅,若是重光还活着,你是不是要把继承人换成他?”江承紫问。

“嗯。”长孙无忌点头,落寞地说,“事实上,我昨晚就想好要换成他了,可是——”

长孙无忌说着,眼泪也是止不住地流下来。李世民叹息一声说:“辅机,是朕对不住你。”

“陛下,你说哪里话?重光是为国为民。”长孙无忌连忙说。

李世民也不说话,只让江承紫看长孙濬给他的那封信。江承紫这才打开那封信,内容不外乎是希望李世民能感念情谊,帮他父亲一把,整个长孙氏已病入膏肓,若不断了,会拖垮长孙氏大房。

同时,长孙濬还提到了长了公主的婚事,说原本他不该多言,但此信若是到了陛下手里,意味着他已死了。已死之人,想必必要会原谅。他说长孙冲以继承人自居,这几年经营长孙家,为父亲分忧,钻营之事做了不少,而长乐公主单纯美好,两人本不是一路人。陛下若想要奖励长孙一族,不如让大房的孩子们到军中锻炼,到格物院打杂,或者送到杨氏族学学习。杨氏族学天下闻名,而格物院汇聚天下真正的英才,军中则是真正能体味到生死,体味到民间疾苦。

最后,长孙濬分析了突厥颉利的野心,北地地形形势,指出可能会战的地方。另外,他还分析了大唐跟突厥的兵力对比,假设他是颉利,该如何消灭大唐军队。

江承紫看这些分析,看了好几遍,心里暗暗佩服这长孙濬在军事上还真是个天才。也是到了此时,江承紫才明白,为什么从前李恪对长孙家只看得起一个长孙濬。

“陛下,我看完了。”江承紫将信件双手捧给李世民。

李世民接过去,问:“阿芝,你对重光所言,可有见解?”

“陛下,我于打仗一事上并不精通,但看三公子所分析,字字珠玑,三公子真乃军事奇才。”江承紫回答。

李世民叹息一声,说:“谁说不是呢?只可惜这孩子,我大唐又少了根栋梁。”

“多谢陛下抬爱。”长孙无忌说。

“辅机,你说这话也没意思了。今日,此事,暂且不要声张。毕竟,还没找到重光,万一还有一线生机也说不定。”李世民说。

“是。”长孙无忌回答,整个人绷得僵硬。

“关于冲儿的事,也暂时不要提。至于你家那几房,过些日子,你直接脱离他们吧。他们那些该去的官衔,该处理的人,朕着手安排人去做。”李世民又说。

长孙无忌只神情木讷地谢了恩。李世民也不忍心看,只对江承紫说:“阿芝,今日之事保密,你们退下吧。你顺带送你舅舅回府去。”

“是。”江承紫应了声,便扶着长孙无忌走了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