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名门天姿 > 第七百六十八章 席

名门天姿 第七百六十八章 席

作者:紫苏落葵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0:45: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萧后忽然提到李恪,语气甚为严肃。李恪、青云也听见了屋内的谈话,几乎是出于人的本能,殿外三人不约而同地停住了脚步。

只听得殿内,萧后不疾不徐地说:“我虽回长安才几日,但前几日发生之事,我也知晓一二。陛下对此事如何看待,天威难测,我亦不敢揣测。只是此事事关恪儿,因此在这家宴上,我便斗胆倚老卖老说两句。”

她说到此处,顿了顿,继续说:“这些年,我在北地,虽算作阶下囚,但有义城公主的庇护,还勉强能在北地走动。这北地的形势我也略知一二,若是颉利势力一不在,这突厥能做主的就是突利。可突利要不在,这做主的便是薛延陀的夷男了。先前,颉利竭力压制夷男,这颉利与突利一亡故,这夷男就会成为另一个突厥之主。而此人的野心,更甚颉利。”

李世民听得一头雾水,这岳母是要说恪儿的事,怎么一直在说突厥夷男。莫不是恪儿此次挥军北上,实际上就是为了对付夷男?

“陛下,恪儿此次北上,就是为了对付夷男,以便于永绝后患。”萧后在一系列的陈述之后,作出了这个结论。

“岳母知道此事?”李世民问,却没有多大的惊讶。

毕竟李恪出使突厥时形势凶险,当时就有萧后暗中帮助,间者们才能牵制住突厥,让薛延陀、回纥叛乱,继而柴绍拔除梁师都。并且,在李恪返回长安时,萧后还特意让他带回来了一封书信,信中所言,待突厥平定,永绝后患,她才会领会李世民的好意,从突厥返回长安。

因此,她知晓李恪北上追及夷男,实在不必惊讶。

萧后看李世民也没有惊讶,便径直说:“先前恪儿出使突厥,来见过我一面,我与他分析了形势,也说了夷男的野心。并且,当时我就与他说起,与突厥迟早有一战,这一战事关大唐命运,若是能取胜,横扫突厥,记得要灭掉几人。当时,我就与恪儿一一列举出来了。”

“多谢岳母。”李世民行了谢礼,萧后也泰然受之。

李世民却又说:“不知依岳母之见,这突厥如今群龙无首,可要如何管御?”

“陛下,我乃一介妇人,对于此番问题,实在回答不了。我听闻陛下朝中贤臣、谋士众多,陛下可询问他们。今日,我这般多话,只因担忧前日里的事危及恪儿,于是趁着这家宴,向陛下求一求对恪儿的庇护。”萧后言辞恳切。

江承紫不由得看一眼李恪,他还站在一旁,神色安然,听得认真,倒是从脸上看不出什么别的情绪。

“岳母放心。恪儿这孩子的秉性我清楚,我也甚为喜欢。作为一国之君,应当庇护贤臣功臣和天下百姓;作为一家之主,理应保护妻儿。”李世民也表了态。

萧后笑了笑,说:“那我这就替天下百姓以及恪儿多谢陛下。”

“还有我呢。”李愔插嘴。

李世民哈哈一笑,抚着李愔说:“你是我的儿子,肯定要庇护你。”

“作为父亲的儿子,我也要努力学习,让大唐更加繁荣。”李愔奶声奶气。

大殿里的气氛陡然轻松了不少。杨淑妃松了一口气,连忙催促月姑姑去看看蜀王与九姑娘怎么还没来。萧后则在与李世民谈在突厥这些年的见闻。

江承紫与李恪怕月姑姑尴尬,赶忙就往回廊那边退,青云也是人精,早就跟着退到了回廊那边。月姑姑从大殿出来,正巧看到他们一行三人从回廊那边转过来,便是笑道:“快些,陛下可惦记你们了。”

三人很有礼貌地向月姑姑行礼,月姑姑拉着江承紫的手,却是看着李恪,很是心疼地说:“殿下瘦了,也黑了些。北地的环境果然不好。”

“月姑姑,我是去打仗,不是去旅行。养胖养白了,那就可怕了。”李恪无奈地笑了。

“对对对。若是那样,那些坏人又有说法了。”月姑姑立马严肃地说。这些年,月姑姑一直跟着杨淑妃,对于明枪暗箭,一直是心有余悸。所以说到这种事,月姑姑马上就警惕起来。

江承紫暗叹,便握了握月姑姑的手,说:“月姑姑别担心。这大唐会越来越清明,坏人会越来越少。”

“嗯,嗯,九姑娘是个有福的。”月姑姑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显然,她也跟旁人一样,越来相信江承紫是上天赐予大唐气运这种莫须有的事。

“月姑姑,这种事,你切不可说了。蓬莱殿众人能好好活着,除了谨慎,还有低调。”李恪低声说。

“是是是,我这是口无遮拦,没经大脑。”月姑姑连忙自责。

江承紫则是挽着月姑姑的胳膊,说:“一家人说说无妨。如今日子好了,不必过得如同惊弓之鸟。”

“嗯。”李恪也是应了一声。

四人一起入了大殿门,一绕过屏风就瞧见正位上坐着的李世民和杨淑妃,右边客首则坐着一袭月牙白齐胸襦裙的萧后,左侧客首端坐着清瘦的年轻男子,眉宇间倒是与李恪有五六分相似,只是神情拘谨,略有畏缩之感。

江承紫不用猜,都能知晓这就是隋炀帝的孙子杨政道,与萧后一起被义城公主带到突厥去的。

至于李愔则是坐在他平常的案几前,瞧见他们进来,倒是倏然站起来,想要冲出来,却又似乎碍于礼数,便喊了一声:“三哥,三嫂。”

李恪应了声,江承紫倒是不知该如何是好。不是她不豁达,先前李愔也叫过她三嫂,但那时都是年轻人,并没有长辈在。这里可是一屋子的长辈,她顿觉尴尬万分。

杨淑妃连忙斥责李愔:“你这小子,你三哥没着急,你倒是猴急猴急的,不懂礼数。让阿芝如何自处。”她说着,又对江承紫说,“你莫理阿愔,他犯起浑来,没个边的。”

“母亲,我着急啊。”李愔没说话,李恪倒是接了话。

杨淑妃一愣,萧后瞧着他,问:“你着急什么?”

“把阿芝娶进门啊。”李恪说得极其自然,天经地义。

李世民哈哈笑,对着淑妃说:“看来待杨氏如玉入东宫后,你蓬莱殿得要快些操心操心恪儿的婚事了。总往杨府跑,到底不是个事。”

“是。”杨淑妃立马应声。

宫人已早就置办了宴席,李恪与江承紫就分别坐在右边的次席与次次席。待两人入座,李世民又对萧后说:“岳母,恪儿与阿芝的婚事,虽有礼部承办,但你见多识广,淑妃这边筹办婚事,你可否亦帮一帮?”

“多谢陛下信任,陛下不说,我也正想请这份儿差事呢。能再度回到长安,又恰逢大唐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更值亲外孙大婚,自是各方面亲力亲为,周全。”

萧后说着,便笑吟吟地来打量江承紫。她虽人在突厥,但早就听过这女娃的名字、传奇。此番,锦云与李南来救她,接她,护送她回长安,也全是这女娃的主意。

萧后本来自己就是个传奇,倒是越发对这个传奇的女娃好奇。这翻一见,便是一愣。

“母亲,怎么了?”淑妃见萧后盯着江承紫看,怕气氛尴尬,连忙问。

萧后笑了笑,说:“阿芝这面相好。长相酷似王氏安平,又带着观王的潇洒神韵,真是集了杨王两家之长。”

“多谢外祖母夸奖。”江承紫落落大方,随了李恪叫外祖母。

“这个称呼,我喜欢呀。”萧后爽朗地笑了。

“今日是家宴,不必拘束,我却是饥肠辘辘了,月姑姑你命人开饭吧。”李世民也是哈哈笑了。

月姑姑得了令,便命了宫人开席。夏日里的菜式很是清淡,杨淑妃本来就是吃货行家,这些菜全是她一手安排操办,那些厨子也是得了她不少指点。

因是午宴,喝得便是江承紫先前在晋原县酿的果酒,并不醉人,但很开胃。

席间,也并没有遵循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李世民频频举杯,却询问了不少萧后在突厥的见闻。萧后也不藏着掖着,将突厥的风土人情,突厥的四季出产等都说了一圈。

江承紫只是默默听着,便也从萧后的话语中听些门道来。这萧后看似只是介绍突厥的风土人情、四季出产,实则是在告诉李世民如何针对这情况来统御突厥,让突厥不仅仅是那一片土地,更是突厥人都真正归顺大唐,心甘情愿成为大唐子民。

“这女人果然如同历史上所言那般,是个传奇,这格局见地哪怕满朝文武都没几个比得上。”江承紫心里默默地赞叹,不由得又多看了几眼。那萧后虽年过六十,却如同三十多的妇人,一头乌发,皮肤水润。

江承紫正默默赞叹,李世民酒过三巡,又问杨政道可否要忙起来,将才华奉献给朝廷。

杨政道一惊,连连摇头,说:“适才回长安,实则想要闲云野鹤一番。再者,才华有限,待修整一段时日,必当竭尽所能为朝廷出力。”

“既是如此,那就依你所言。只是,恪儿这边要帮你表兄瞧瞧,可有合适官职。可不能让人才闲着。”李世民一番得体话说得漂亮。

杨政道连连谢恩,之后又对李恪说:“那就有劳表弟。”

“表兄客气。”李恪点头回礼。

这酒又喝开了,自然也没江承紫什么事,她就是默默吃菜的那人。

正当众人一顿饭吃完,正让青云泡茶时,长乐公主急匆匆地跑进来,也顾不得什么礼数问安,径直禀说她母亲疼得厉害,大夫说要生了,整个立政殿都乱成一锅粥。

“我们姐妹都没有主意。”长乐气喘吁吁地说。

“什么?不是还有两月么?”李世民一下子站起身来。

“是呀。不知怎的,这午膳吃完,母亲肚子就疼了。”长乐接过青云递过来的水一口气喝完。

“稳婆,大夫可都在?”杨淑妃连忙问。

“在的。王先生的几名高徒都在立政殿,最有名的稳婆也在。”长乐立马回答。

“那,我们,快快去瞧瞧吧。”杨淑妃也是万分焦急,看着李世民。

李世民点点头,也无心过问旁人,只携了杨淑妃匆匆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