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桃源山庄 > 第三百三十四章 瓷中三宝

桃源山庄 第三百三十四章 瓷中三宝

作者:东人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1:28: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三百三十四章瓷中三宝

……

博古架从地面一直顶到房顶,高度约有三米,搁架大约有五层,其中最底下一层最高,接近一米。中间四层相差不大,都在五六十厘米左右,最上面的一层最小,只有三十厘米。而每层搁架的进深倒是相差不大,都在四十厘米左右。

至于,这些博古架的长度,却是根据周围墙体的长度来的,正对门口的这面墙摆放的博古架最长,接近六米。

很显然,这些钢制的博古架都是定制的。

“这是‘大龙缸’?”

就在王铮还在四下打量的时候,王英已经神色兴奋的直奔斜对面,博古架最下层一件青花龙纹大缸跑了过去。

“大龙缸!”

王铮也被这个名字吸引了注意力。

虽然他在古玩鉴定方面堪堪入门,但仗着身体接受改造后,几乎过目不忘的记忆力,着实记住了大量的古玩收藏知识。

明朝洪武初年,朝廷下令专设窑口烧制龙纹大缸供皇室使用。明皇室以龙纹大缸为宫中御用贮水器皿,或置于墓中盛满灯油充当长明灯。青花大缸广口、短颈、圆腹、平底,形制古朴厚重,缸腹绘青花五爪龙升腾于云海间,尽显皇家气派,是明代大型御用青花瓷器中的经典之作。在藏家口中也常被称为‘大龙缸’!

因为龙缸体积太大,所以烧造起来极为浪费原料,而且使用的青花料和人工较多,很容易出现废品。所以,明代洪武,到后面宣德、正统、万历、嘉靖等时期,大龙缸都有烧造,但成品极少,价格也是不凡。

“大明嘉靖年制!”

在王铮走进后,口径70厘米,高近40厘米,表面云龙纹的大缸沿口处六字楷书横款,很快映入眼中。

“可惜不是永乐或者宣德时期的青花瓷!”王铮心道。

永乐和宣德是明代国力强盛时期,随着景德镇瓷器业的昌盛繁荣和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和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与宣德青花一道被称为开创了中国青花瓷的黄金时代。

与之相反的是嘉靖年期间曾多次爆发农民暴乱,国力衰弱。景德镇官窑开始施行“官搭民烧”制度,精品较少!

在如今的拍卖市场上,即便是‘大龙缸’这种精品瓷器。嘉靖年制的‘大龙缸’价格也不会超过200万!

但两百万的瓷器已经属于高档瓷器了,毕竟过千万的瓷器只是其中的少数。

另外,让王铮有些惊讶的是,在这个收藏室内,并不只是一件大龙缸,旁边还有一件差不多大的‘明代万历青花狮子戏球大缸’,一件‘清代乾隆斗彩缠枝花卉纹大缸’!

可惜的是乾隆大缸出现了残损,要不然它的价值的倒是不下千万。

因为对瓷器鉴定懂得不多,所以在随着王英和王森看了一会,等心里的那口热乎劲过了以后,王铮便停了下来。

“李先生,这里的收藏还真是丰富!”看着搁架上琳琅满目的瓷器,王铮感叹道。

“我父亲一辈子时间都花在收藏上,能被他看上眼,留下来收藏的瓷器,没有一件不是精品。不是我吹牛,在这个房间当中,任何一件瓷器拿出去拍卖,价格都不会下于百万!”

骄傲的神色,自信的语气,带着强烈的感染力,让王铮也相信他说的并非妄言。

不过,看这收藏室中博古架上的摆放的瓷器不下两三百件。如果真如对方所说,价格最低都不下百万的话,那它们加起来的价值可就真的令人心惊了。

“对了,李先生!听闻令尊生前曾收藏了‘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和‘宋代汝窑天青釉圆洗’,两件瓷中至宝,不知道可否拿出来给在下开开眼界?”

“当然可以,王先生请稍等!”

说着,李云峰走到左侧墙角,打开了放在那里的一件大号保险柜!

时间不长,就见对方拿着一只小儿拳头大小,胎体晶莹洁白,表面有红绿黄三彩,外壁以牡丹湖石和兰草湖石将画面分成两组,一组绘雄鸡昂首傲视,一雌鸡与一小鸡在啄食一蜈蚣,另有两只小鸡玩逐。另一组绘一雄鸡引颈啼鸣,一雌鸡与三小鸡啄食一蜈蚣,画面形象生动,情趣盎然的小杯子,走到藏室中央的小方桌前,小心的放了下来。

“王先生请看,这就是‘成华斗彩鸡缸杯’,如今还在私人藏家手里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已经不到五件了!”

“我可以上手吗?”

虽然刚入收藏一行,但行内的一些规矩他还是清楚的。在碰到这种易碎的瓷器时,是绝对不能用手去触碰对方手里的瓷器的,只有当对方把瓷器放下后,才能拿起来观赏或鉴定。在行内这种规定,也是为了万一瓷器打碎后,能够清晰界定责任。

“王先生请!”

点了点头,王铮神情中带着一丝激动的伸出双手,把杯子拿了起来。当然,他并不是想要鉴定真假,而是单纯想要欣赏大名鼎鼎的‘成华斗彩鸡缸杯’的风采。所以,他也没用放大镜,就这么拿着鸡缸杯在耀眼的灯下仔细欣赏起来。

果然,就像他看过的那些鉴定书籍上介绍的,斗彩鸡缸杯的胎壁极薄,王铮拿在灯下一看,半透明的胎质,带着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此刻被他拿在手里的并不是一件瓷器,而是一件真正的羊脂白玉。

“果然不愧是价值亿万的瓷中至宝,太漂亮了!”

王铮爱不释手的观察了良久之后,才不舍的被边上的王英给要了过去。等到他和王森一起看完了。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分钟。

在李云峰把‘成化斗彩鸡缸杯’藏到保险柜后,才把‘汝窑天青釉圆洗’拿了出来。

汝窑的大名,随着千百年来‘纵有家财万贯,不及汝瓷一片’的传唱,王铮早已如雷贯耳。“雨过天晴云*****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的玛瑙釉,‘似玉非玉,而胜玉’的温润胎质,以及其声如磬,‘皮、蟹爪、芝麻花’的纹理特点,尽皆集中在了这件‘汝窑天青釉圆洗’上,让王铮尽享了汝窑瓷器的美感。

果然是名不虚传!

“李先生,这个是……?”

在‘汝窑圆洗’被三人逐次欣赏鉴定,被李云峰收起后,他又从保险柜里拿出了一个木质的托盘。

托盘上盖着红色的绒布,显得格外神秘,当然也吸引了王铮三人的目光。

“除了刚才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和‘汝窑天青釉圆洗’之外,它们是我父亲生前最喜欢的一套瓷器!”

说着,李云峰掀开了红色绒布,迎着灯光,在托盘上显出七个大小类似于刚才的成化鸡缸杯,但上面的纹饰却决然不同的小杯子。

“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

还没等王铮开口询问,耳边已然响起了王英满是喜悦的惊呼。

“没错!它们确实是‘清代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虽然缺了六只。但仍然被我父亲视作他三百件瓷器收藏中最珍贵的三件(套)!”

“李先生,令尊的收藏真是令人艳羡,这套‘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虽不完整,但它们和刚才的‘成化斗彩鸡缸杯’、‘汝窑天青釉圆洗’都是价值过亿的瓷中珍宝!”

一直站在边上的王森也不吝啬自己的夸赞。

看着这七只精美的小杯子,王铮脑海里也浮现出了看过的有关‘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的资料。

康熙的文治武功暂且不说,历史自有公论。他对历代的瓷器很有研究十分欣赏,康熙十九年下令景/德镇恢复御窑厂,研制新风格的各种瓷器。康熙二十五年景德镇御窑厂为宫廷烧制一套生活用瓷――“十二花卉纹杯”,第一次把“诗、书、画、印”在同一器皿上并用,每只杯上绘一种应时花卉,指代历史上的著名女性,并题上相应的诗句,惯称“十二月花神杯”。康熙皇帝十分喜爱,几次南巡都带在身边,他不仅喜欢花神杯瓷器的工艺更喜欢花卉配唐诗的文化意境。

雍正、嘉庆、光绪、民国官窑和民窑对“十二花神杯”均有仿制,尺寸大小稍有不同,“花神杯”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历史品牌,后世仿制的底款也留有“大清康熙年制”字样。每个花杯都被各个历史时期的爱好者视如珍宝,真正的康熙朝十二花神杯无疑是绝对的无价之宝,是每个瓷器藏家的三大愿望之一。

但清代康熙朝到现在,三百多年的时间,除了后世仿品之外,从来没有‘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在拍卖市场上出现过。而全世界真正成套的‘康熙十二花神杯’也只有南河省开/封市博物馆凑齐了。除此之外,连故宫博物馆也只有几只单品而已。

“我父亲一辈子的愿望就是能够凑齐十二只,一整套的‘康熙五彩十二花神杯’。可惜的是他搜集了三十多年的时间,临走也只搜集到眼前这七只单品!”李云峰深深的叹了口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