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最牛古董商 > 第751章 来食否?

最牛古董商 第751章 来食否?

作者:老三家老三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08:58:58 来源:小说旗

李隆基直到三更才从国师府离开,当晚彻夜未眠,一直在御书房坐了一夜,陪着他的人只有一个高力士。

李白在国师府外守了半夜,只见到当今皇上和高力士离开,他自然不敢凑上去跟李隆基以及高力士套话,这个时间更不敢向国师府门外的守卫请求通报拜见国师,但是李白又唯恐错过跟唐豆见面的机会,干脆就在国师府对面的房檐下瞪大了眼睛蹲了一宿。

在天刚亮的时候,李白发现又有一大队大内侍卫以及宫女太监从皇宫方向进入到国师府中,再也没有出来,而国师府门前守卫的大内侍卫却从原先的四个一下增加到了三十六个,跟皇宫门前的守卫数量一样了。

李白暗暗心惊,可是心中想要再次见到唐豆的心气也更盛了,他知道,只要国师随便发句话,就将是他李白飞黄腾达的那一天。

结果,李白有感而发,竟然就蹲在国师府对面的屋檐下写出了他人生第一首咏月的诗: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

玲珑望秋月。

是呀,这货在国师府对面房檐下的台阶上蹲了一宿,这个季节正是晚秋露水正盛的季节,这货在台阶上蹲了一宿,冻得簌簌发抖,连袜子都被露水打湿了,房檐上的露水连成串滴下来,就跟水晶帘一样,结果他望穿秋水,也没有盼到唐豆从国师府中出来。

李白哪知道,唐豆在送走李隆基之后,早就噔的一下穿越回家睡大觉去了,他根本就没睡在国师府中。

还好,李白游侠儿出身,身手够敏捷,没有被巡更的兵卒发现,不然以大唐宵禁的严厉,李白非得被官兵拿进官府治一个窃贼的罪名。

李隆基同样也是一夜未睡,可是他早朝过后又径直返回了御书房,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坚决不再犯下国师所说的那些错误和荒唐事。

早朝的时候,李隆基下旨,以勾结内宫图谋不轨的罪名罢免了向来得他赏识的礼部尚书李林甫,亲自判令将李林甫全家流放夜郎,永不录用。

李林甫是国师所说的将来祸乱朝纲的两大奸臣之一,国师说三年后将会被他升任中书令,后进封晋国公,又兼尚书左仆射,如今李隆基提前三年将李林甫罢免流放了,也免去了一个后顾之忧。

而国师所说的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杨国忠,李隆基却从未听闻过此人。

李隆基在早朝之后将吏部尚书传唤至御书房,当面询问吏部尚书杨国忠此人,吏部尚书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朝中大小官吏中有这么一个人,李隆基暗暗自责自己没有向国师询问清楚杨国忠的情况,只能命令吏部尚书暗暗查访此人。

李隆基和吏部尚书要是这时候能把杨国忠找出来那才是怪事呢,就算他们翻遍大唐,找出无数的杨国忠,那杨国忠也不是唐豆口中的杨国忠。

杨国忠是杨玉环的从祖兄,此时还叫杨钊,还没有改名叫杨国忠,李隆基和吏部尚书到哪儿找去?

遣退吏部尚书,李隆基又传唤大内侍卫统领,密旨一道,命令他马上带人赶往幽州,密令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令他无论何时只要抓住一个叫安禄山或者轧荦山的偷羊贼,不问罪责轻重,立刻乱棍打死。

另外,李隆基令大内侍卫统领带人秘密前往宁夷州,诛杀一个叫阿史那崒干的人,此人也就是后来的史思明,只是史思明此时还没有正式改名叫史思明。

这些信息,李隆基自然是从唐豆这位国师口中得知的。

只有将这几个祸患铲除了,李隆基才能安枕无忧。

一番安排部署下去,李隆基终于放下了一些心事,左右也想不起有这么一个叫杨国忠的人来,干脆暂时放下,认真批阅起了龙案上的奏折。

这时,内侍进来通报,说是寿王李瑁求见。

听说是李瑁求见,李隆基自己的老脸先是红了起来。

李瑁是李隆基的第十八子,今年十七岁,尚未纳妃,而国师却说自己将来夺了夺了李瑁的妃子,这令李隆基情何以堪?

李隆基咳嗽了半天,才令内侍传唤李瑁觐见,而自己则低头批阅起了奏章,他实在是无颜面对这个儿子。

不大的功夫,御书房中响起了脚步声,一直到龙案前数步停下,接着是跪拜的声音:“儿臣李瑁拜见父皇,儿臣祝父皇龙体金安。”

李隆基头也不抬的嗯了一声:“你有什么事,说吧。”

看到李隆基看都不看自己一眼,李瑁心虚的冲着李隆基说道:“父皇,儿臣前几日在洛阳见到一女子,儿臣非常喜欢,想要纳她为妃,请父皇恩准。”

听到纳妃这么敏感的词,李隆基嗖的抬起头,望着李瑁问道:“那女子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

李瑁见父皇终于肯抬起头,马上欣喜地说道:“父皇,那个女子叫杨玉环,今年年方十二,她乃是蜀州司户杨玄琰之女,杨玄琰早亡,现寄养在三叔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家中。其祖父乃是前隋上柱国、吏部尚书杨汪……”

李瑁侃侃而谈,却发现李隆基手中的朱笔竟然从手中滑落,掉到龙案敞开的奏章上,将奏章涂污了一大片。

李瑁慌忙止住话头,急忙冲着李隆基问道:“父皇,你怎么了?”

李隆基猛然惊醒,冲着李瑁大声喝道:“你纳谁为妃都可以,唯独不能纳杨玉环为妃。”

李瑁愣住了,他正要斗胆跟李隆基争辩两句,李隆基却盛怒的挥手喝道:“你退下。”

李瑁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架不住李隆基的龙威,委委屈屈的叩头退下,转头进宫去找母亲武惠妃哭诉去了。

李瑁知道母亲武惠妃迫得李隆基爱宠,也许母亲能令父皇改变主意,李瑁实在搞不明白父皇为何在听到杨玉环的名字之后会如此失态,可是他想到杨玉环的天生丽质,心中自然不会放弃将杨玉环纳为自己寿王妃的念头。

不过李瑁却不知道,他前脚刚走出御书房,李隆基后脚就命令高力士即刻派人前往洛阳,到河南府士曹参军杨玄璬家中将杨玉环接到长安来。

高力士领命下去安排,不过他刚刚离开不大的功夫又转身走回御书房,向李隆基汇报有关李白的情况。

以高力士在大唐的权势,想要摸清李白这么一个小人物的底那还不是弹指之间的事情,他不仅摸清了李白的底,他手下的人更是已经把在国师府对门房檐下蹲了一宿的李白带到了宫门外候旨。

李隆基听罢高力士汇报李白的情况之后,忍不住皱了皱眉。

国师怎么会跟李白这样的游侠儿交往?

高力士在一旁低声提醒:“圣上,老奴当时听国师称赞这李白文采出众,不过老奴看国师当时的神情,似乎并没有跟李白向深处交往的意思。当然,这只是老奴的妄自推断,是否如此还需圣上圣断。”

解决了几桩后顾之忧,李隆基心情愉悦,他呵呵一笑冲着高力士说道:“你将那李白传进来,我倒要见他一见,看看他有什么可取之处竟然能令国师下凡见他一见。”

于是,从这一刻起,游荡于长安市井,整日与地痞无赖厮混,已经自暴自弃的诗仙李白重获新生。

李隆基封李白为翰林供奉,领六品俸禄。

翰林供奉,相当于现代的社会科学院院士,是相当超然的一个身份。

李白得到这个翰林供奉的高爵,比历史上记载的整整提前了十一年,这就是唐豆这只小蝴蝶煽动翅膀带来的后果,至于李白以后的命运何去何从,那就要看他自己把握了。

结果李白这货鲜衣怒马之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带人将长安东市里面把他扔出来的那家店铺给拆了,并斥巨资在原址上建造起了一间奢华大茅房,长安城中的人称之为李白茅房,在官宦之中被引为了笑谈。

密切关注李白一举一动的李隆基和高力士闻报之后摇头苦笑,怪不得国师只是欣赏他的文采并不愿跟他过深交往呢,此人瑕疵必报,看上去像是快意恩仇,实际上却是心胸狭窄不能容物,算了,既然国师欣赏他的文采,就留做翰林供奉吧,反正也不会影响到朝政,就当是养了一个御用诗人,只要这小子不捅出太大的漏子,看在国师的面子上,李隆基都可以忍。

李白知道自己能有今日之风光,全都有赖于他与国师的一次会面,李白数次前往国师府投帖拜访唐豆,可惜均未能如愿。

开玩笑,就算李隆基和高力士想要见唐豆也不是想见就能见到的,不过唐豆却给了李隆基黄绫留书的特权,恩准李隆基遭逢大变的时候可以给他黄绫留书,他会尽力帮助李隆基渡过难关。

对李隆基的黄绫留书,唐豆的要求是遭逢大变时才可留书,跟秦始皇那小子连我想你了都要留书可是完全不同的待遇,甚至连给苏东坡、唐伯虎等人的权限都有不如。

苏东坡那老货就曾经给唐豆黄绫留书:贤弟,得香猪一口,焖肉一锅,来食否?

看到这封留书,唐豆哭笑不得,最终还是百忙之中抽时间到苏东坡那儿美美的吃了一顿正宗的东坡肉,临走还打包带走半锅给三位老爷子和老爸老妈他们品尝。

这可是苏东坡亲手制作的东坡肉,问这世间还有谁有此口福能够吃到?

结果唐豆的孝心却被杨一眼狠狠的臭骂了一顿,责怪他不应该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吃吃喝喝上。

唐豆童鞋看着岳父老子油光泛亮的嘴唇,实在是无语的很。

您老爷子一边吃着一边骂着,这样子真的好么?

可是唐豆没有想到,他给了李隆基黄绫留书的特权,很快他就在国师府禁地的供案上看到了李隆基的黄绫留书,忍不住一阵头疼,险些冲进皇宫将李隆基拉出宫门臭揍一顿。(未完待续。)

最快更新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