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玄幻 > 武道:我七十老头,一枪挑翻修仙者 > 第二百五十六章 龙砚

麓山书院建在麓山中,即墨侯是书院讲师。

那偷望姜萍儿被抓住后又赶忙别过头去的少年郎,是麓山书院的学子。

这是林北自来到这世界第一次踏入书院之中。

与他想象中有许多不同,这些人不是只有埋头苦读。

有学子围坐树下,以树为师,辩论古今。

也有学子狂放,杯酒入肚,以言为刀大肆评论当今。

在林北印象中,学子当坐学堂,讲师在台上,为他们解惑。

可即墨侯带着箫鹿未曾有过去学堂的意思,而是让其自己寻找这世间真实与书中差别。

草庐之外的水池,墨水之下有鱼潜行。

即墨侯说:“小鹿,去磨二两松烟墨,这池中小鱼饿了。”

箫鹿当即起身,来到书桌旁打开一个小盒。

盒子之中装着一条条墨锭,细腻光滑,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即墨侯笑道:“我这池中小鱼不同其它鱼儿,它们无墨不欢。”

姜萍儿一听就不信,“怎么会有鱼吃墨,我才不信。”

“耳听为虚,萍儿姑娘,不如去看一眼?”

说完,即墨侯对箫鹿挤眉弄眼。

这是这老帅哥给自己的爱徒打助攻呢。

两个小的走开,老的也就没了那么多顾忌。

林北问道:“刚才在书院前看到一块石头,上面刻着八个字。”

“书传天下,礼盖盛世。”

即墨侯哑然一笑,“年轻之时,我与故友四人同窗。”

他唏嘘道:“当时年少,只觉天地之大,大不过书中道理,我等四人便趁着先生酣睡,夜间扛锤持凿,在书院老石上刻字。”

老帅哥也曾年少轻狂,他可比箫鹿这个老实孩子要跋扈多了。

望向催促箫鹿研墨的姜萍儿,他说道:“萍儿姑娘让我想起当年的自己,看似野蛮任性,实则慧在其中,若加以名师点化,所得成就便是文道壮举。”

林北怎么听都不对劲,怎么感觉这老帅哥还是在变着法夸自己?

“我倒是想让姜萍儿留在这里,不过很不凑巧,我给他找了个好老师。”

林北呵呵一笑,“即先生的好意,我心领了。”

即墨侯微笑道:“我姓即墨。”

林北面不改色地点头,“好的,即先生。”

即墨侯:“......”

将上好的松烟墨在砚台上倒入几滴清水开始研墨。

墨条与砚台接触,墨汁随着手腕画圈而流出。

端着砚台,箫鹿一路小跑。

来到水池旁,他直接连同砚台一起丢入池中。

溅起的水花好似油水一般丝滑绵密。

姜萍儿盯着水池。

水池之中的砚台沉落,传来一阵阵啃咬的声音。

墨水在水池晕散开来,池中小鱼争先恐后地冒头张嘴吃着墨水。

姜萍儿张大小嘴,“还真吃墨水啊。”

箫鹿解释道:“侯师说过,这里面不是普通鱼,而是这书院八百年文气蕴养而出的墨鱼,只有在麓山书院才有。”

“墨鱼百年长一寸,我见过最大的也才三寸。”

说这话的时候,哪怕是箫鹿再如何沉稳,也不自觉地挂上骄傲之色。

姜萍儿眼珠子一转,估计脑子里已经想着怎么偷走几条。

草庐内的交谈仍在继续。

“林兄从江河道来?”

即墨侯为林北倒上一杯茶,听到江河道这个地方,他的神色有些变化。

“曾经我与故友也去过那地方,有一个孩子,让我印象深刻。”

他眼中带着回忆,“那孩子不入学堂,十岁便通晓各家经典,实为神童。”

“说来也巧,那个孩子与林兄同姓,说不得是有些许关系。”

即墨侯自嘲一笑:“只是时过境迁,那日少年,如今也大不相同了吧?”

林北听着即墨侯口中少年,与林怀南的身影逐渐重叠。

林北说道:“那少年确实大不相同了。”

“年少成名本来是起点,可却是他的巅峰,如今数十年过去,少年已老,心却从未改变。”

原本即墨侯只是随口一提,可当林北顺着他的话题说下去时,他错愕抬头,眼中带着惊讶之色。

林北继续说道:“屡次金榜落第,却从不放下精进学问,林怀南终是在春闱中,入了金榜,成了学问。”

他对草庐外喊道:“姜萍儿把书带过来。”

姜萍儿正琢磨着捉鱼呢,被喊了一声,急忙跑进来。

脸上带着喜色,将随身携带的《怀南杂谈》拿出来,欣喜道:“是不是不用我抄书了?”

“乖,天没黑,自己玩去。”

林北和蔼地说完,姜萍儿的脸一下子垮下来,闷闷不乐地跑出去。

林北将书递给即墨侯,即墨侯看着上面的名字。

“怀南杂谈,林怀南,昔年少年,如今也有著作。”

即墨侯一改往日不正经,他正襟危坐,接过《怀南杂谈》。

神色复杂地用手掌抚摸。

“你与他认识?”

林北点头说道:“算是好友吧。”

“原来如此,看来你来此也并非偶然路过。”即墨侯感慨一句。

林北否认道:“我就是刚好路过,不过刚好想起来书中记载了麓山书院。”

“呃......”

即墨侯心想你是真不客气一下。

想到当初被说能为文道续一境的林怀南,他还是感慨万千,翻开书看了看。

入目便看见那自带意气风发的字迹。

麓山四友,即墨侯为笔上仙,一手字迹千金难求。

看到这字,他也是眼前一亮。

只是随着翻动,字上意气逐渐暗淡。

年年不中,年年衰。

字上意气逐渐收敛,转而是一种沧桑感。

观字如观人,即墨侯只凭观字便可知道林怀南这些年的经历挫折。

“是我们误了他。”

重重合上《怀南杂谈》,即墨侯良久后说了这么一句话。

他神情落寞,“能看到为文道继续努力者,让人钦佩。”

“若是当日我等不为其立下大志向,以林怀南之姿,修仙练武,都不再平凡。”

说完,他神色中多了几分挣扎。

文道七境,武道九境,仙道十二境。

文道太低了。

即墨侯其实在几十年前便知道。

他跻身大儒之位多年,始终无法为文道迈出那一步。

他逐渐消沉,让他不愿走出麓山书院。

麓山四友,其他人皆离开麓山,唯独他始终躲在这里,整日以墨喂鱼。

刻在书院中的八个字,犹如打在脸上的巴掌,让他始终无法直视。

从书中,他可以窥见林怀南之才,越是如此,方才越让他自责。

“这书很好,能看一眼,让人满足。”即墨侯起身往外走去。

他来到水池旁,他挽起袖子伸手往水池下伸去。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