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表哥见我多妩媚 > 160|1.0.9

表哥见我多妩媚 160|1.0.9

作者:伊人睽睽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5 16:51:59 来源:小说旗

长安已被战争阴影笼罩,大批军队从四方调往长安。而长安城中,两方军马自那日早朝结束后,已经连战数日。程太尉与大楚皇室正式撕破脸皮,此一战不成功便成仁,程家别无退路。一边调动军马,一边就先在长安城内挑动起了战火。

长安城中的百姓最无辜,战争开始后,就吓得闭门不出。不管门外什么动静,再喊再闹,他们也听从朝廷的旨意,不敢出去。然就是这样,百姓们遭无妄之祸的,也不胜其数。

在战争前期,最左右摇摆的,便是长安城中的世家名门了。几大世家还没想好到底站在哪一方,战争的号角已经吹响。程太尉拉拢他们,宁王派兵从中劫持。宁王先笼络人,程家军一把火就烧了一条巷子。留在长安的世家无法独善其身,只能咬咬牙,煎熬无比地投入了这场战场。站在宁王和站在程家身后的,几乎是两两之数。他们加大了战争的规模,却也没有带来太实质性的东西。

眼下指望的,便是长安向四方诸侯所传的求助,指望四方诸侯前来救驾。

程太尉的军马皆在长安城的四方,他们对长安城,基本是从外围包进去的局面。宁王坐镇未央宫,手下的军以宫廷宿卫军为主,羽林郎、期门郎占了八成之数。这批军队的主场在以未央宫为中心的皇城内,占据守势,与程家军对抗。

一时一刻的时间在血泊中变得度日如年,每个人都焦急十分,期待援军到来。其中程家军天然占先机,只因并州军队便在北方,程太尉一声号令,便能南下。

“现在看来,应该已经南下了。”未央宫中宣室中,宁王坐于方榻上,看着前方所坐的以曲周侯闻平为首的众臣子。他们讨论起程太尉的军队,最担心的便是并州军和江北军,长安战火连烧数日,看程太尉不罢休的态度,并州和江北应该都已经反了。

曲周侯看向宁王:“当务之急,最妥善的方式,是你登基。”

张染淡声:“孤不登基。”

众臣低头思量曲周侯的话,多觉得曲周侯说的在理。程太尉原本扶持幼子当新帝,被宁王打断。先皇幼子在这个时候,再无登位的可能。如今幼子便被禁于宫中,除了宁王,谁也不知道那个小孩子怎么样了。按照自古战争的流程、成王败寇的规律来讲,先皇已去,他们虽打着除佞贼的旗号,然天下无新帝。无新帝登基,长安便群龙无首,大楚天下便群龙无首。只有新皇登基,号令四方诸侯,才可有一呼百应的能力。

宁王殿下虽然手握玉玺,可他不登基不称皇,号令到诸侯那里,总得打个折扣。

再者,现在殿中所坐诸人,都是宁王一脉。向着宁王的大臣,投靠宁王的世家,还有自来跟随宁王的谋士幕僚们。众人跟随主君,自然希望主君登基为帝,他们的前程也更能得到保证。毕竟现今,放眼天下,哪里还有比宁王张染更加名正言顺的皇帝呢?

然而众人心塞的是,张染拒绝。不是那种欲迎还拒的拒绝,这位殿下是真的没有为帝的心思。

丞相语重心长道:“殿下……”

张染打断:“当今天下,北方蛮族生事,南方民众揭竿,再有海寇流民闹事。早些时候,太子被害;先帝登基又不过一载,就逝去了。大楚张氏的威望,在这些年中,到了此刻,已经降到了最低。即使孤登基,做的也不过是一个被诸侯牵制的傀儡而已。傀儡谁愿意做谁去做,孤不做。”

众人:“……”

宁王殿下的说话方式,一如既往的这么难听。众人牙疼之余,觉得他说的……也有点道理。

张染歇了会儿,再说:“张氏几分天下,大楚如今封的诸侯中,人人口称效忠张氏。但长安危难关头,他们谁的兵马都到得那么慢。都在等着什么呢?自然是等着孤低头,加砝码,加好处。如此七请八请,三顾茅庐,他们才会姗姗来迟,赶来长安救驾。孤倒要看看,孤现在就是什么也不说,这些诸侯,是不是都要反去称王,与大楚皇室决裂了?”

“殿下!”谋士们胆战心惊。

众人皆是惊得站了起来。

只有曲周侯目色沉沉地看着这位青年殿下。

所有人都不是傻子,都在看出宁王一边守着长安,一边在摧毁大楚江山。程老贼只是放了一把火,宁王就干脆拿这把火烧了一座城……他在想什么?他姓张啊!他和两字王不一样,他封号宁,他是正宗的皇室嫡系,正统皇室血脉!

就是这么一个人,居然有些……逼反诸侯的意思?

众人看着宁王,不知道该说什么:这位殿下,真是、真是……一个疯子啊。

他们心情复杂。

张染是冷漠凉薄的代名词,守江山守得像是毁一样。坐镇未央宫,眼观天下朝局。大楚姓不姓张,大楚还有多少年寿命,张染好像完全不关心一般。诚然,大楚如今风雨招摇,国势岌岌可危。从死去的太子到先帝,都在兢兢业业从自己的角度上救国。先太子的手段比较强硬,先帝的手段又太温和。然后到宁王这里,这手段,也残酷过了头了。

张染重复一遍:“所以,孤不登基。”

“孤已向四方求援,他们爱来不来。现在诸卿的心思,不要想着外援了,还是想着如何打败程家军,保住长安。如果能够在并州军和江北军到来之前保住长安,除掉程氏,那时才有跟他们谈判摊牌的资格。”

众人心情依然复杂:“……唯。”

张染安静地看着这些臣子,垂下了眼。

闻家军在赶来。他听从曲周侯的话,也向身在墨盒的李信求助。还有现今身在南边刚打了胜仗的宁王妃闻姝,她手中也有大批军队。在张染看来,能求援的所有军队中,只有闻姝他相信会一得知长安有难,便会前来援救。就是李信他也不信,或许李信会因为闻蝉的缘故来长安……然李信经历这么多事,是否还会来,已经是一个未知数了。

众人建议张染登基。

除了张染口说的那个理由来,他不肯登基,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不足以支撑他为帝。

他做王时身体已经这样了,当皇帝,身体恐怕更糟。张染少时就权衡过,谁都能称帝,只有他不行。少时他为此激愤,怨恨自己体质,现在他早已淡然了。众臣讨论着针对程家的战事,张染起身出了殿。他行在宫殿长廊中,手扶着栏杆,漫看千树花开。

已到了春日,宫殿只寥寥几处开了花。太多人忙着打仗,连看花的心情都没了。

绵绵细雨中,黄门撑着伞,张染站在长廊中,透过窗户看到殿中争吵的大臣们。他们讨论声音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却不一而论,都是自以为地想给大楚找个出路来。看着他们在殿中争执,张染不觉想到了昔日的太子兄长。

张染那时候从窗外走过,看到殿中太子张术掩在阴影中的面容。金光阳光穿过一排排窗格子,光成流线形,尘埃在窗子内外飞扬。张染听到太子说,“五弟,若你有能力,请尽力护佑这个王朝。只有你这般性情,才能佑护我大楚……这是为兄最后求你的了。”

那个时候,张染没说话。

现在,张染想:我护大楚吗?兄长,我护大楚的方式,可能和你以为的不一样。希望你九泉之下看到了,可别说我负了你啊。

他心里再想:听说李信现在很厉害。皇室对不住他,没有给他平反。但如果他这次能来长安,看在小蝉的面上,我就送他一个大好处。端看李信到底是不是小人心肠,敢不敢来长安了……

长安城中战火纷飞,幽州也如是。

李信的大军从墨盒出发,一鼓作气,攻入幽州,占领了周遭好几处城池。打到幽州蓟县门口,军队停了下来,与幽州军队交上手。幽州王与幽州郡守、校尉等人都在蓟县。李信攻打的太快,幽州王只来得及在蓟县集结兵马,对阵墨盒军队。双方在城下已经交战了三日,墨盒军队士气大振,蓟县守得非常辛苦。

城下军营中,李信正和江三郎对拿下蓟县之事发生质疑。

长安求援,江三郎给找了好名头,要李信一举进入长安。如果能够坐镇长安,对李信来说,是最好的结果。能不能占领长安,李信倒不在意。名声好不好听,李信也不在乎。但是江照白殚精竭虑想那么久为名声考虑,李信也没觉得有必要反对。他的大军南下,从墨盒开始打起,将四下城池一座座占领。终到了蓟县地域,疑问生起。

李信与江照白对着舆图争论。李信急于去长安,对幽州也就打算借个道。蓟县已被困数日,到了强弩之末。李信想干脆直接打下蓟县,活擒幽州王,继续南下好了。江照白对此不赞同,“幽州王经营幽州百年以上,势力极广。你到了幽州地段,非但不对他以礼相待,反而一声招呼也不打就攻城?幽州王现在相当于代表朝廷在讨伐你这个反贼,天下百姓都站在他那边……你这么打下去,就算有理,天下百姓也觉得你是无理取闹。你倒不如再等等。”

李信抱胸冷眼:“等什么?等他主动跟我开城投降?这和我打了他有什么区别吗?”

江照白微笑:“等他反了朝廷。”

李信:“……”

江照白说:“长安向四方求援,幽州离长安也不远。幽州王在此集兵与我们打仗,看样子不像是要回长安的意思。我看自先帝去后,这帮诸侯心思都开始转了。不管姓张的,还是不姓张的,心里有了自己的小九九。他们不想效忠张氏,反而想要自立为王了。我们不妨就等一等幽州王自立,一旦他自立,我们攻城,说法就好听多了。”

李信扬眉。等幽州王自立?这个,如果光等着,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但是没关系,李信可以给幽州王加把火。李信攻城不要那么势不可挡,给幽州王一些喘气余地,甚至让幽州王觉得李信也不是不可战胜。这时候,长安那边再催一催……只要幽州王有反心,催着催着,两边夹击着,幽州王就自立为政了。

一边听着两人争吵的陈朗这时候开口:“你们就确定幽州王真的有反心吗?如果他根本没有反心,一心向着朝廷,现在当真是把我们当匪贼在缴。你们的算盘不就落空了吗?”

江照白诧异说:“他没反心,现在不向长安求援?我们只围了三个城门,留着一个,不就是为了给他出路吗?他不逃,心思难道还不明显?”

李信沉着眼,没参与他们的讨论。他心烦气躁地在军营中走了一派,下了决议:“算了。明日攻城,拿下幽州王!”

江三郎一滞,没想到自己苦口婆心说了这么多,李信也不听。他还要再劝,李信冷声:“我没时间在幽州这里晃!除非你江三郎能让他明天就给我反,给我投降。不然我急着回长安,我不可能把时间浪费在他身上!”

江三郎没说话。

李信与他真的很不一样。长安遇难,李信第一个想的就是曲周侯夫妻、宁王等旧知在长安,他要去救。哪怕在他遇难时,那些人并没帮上太多的忙……

江照白想的大势,在李信眼里都不重要。李信要做什么,目标一直很明确。江照白曾经试过照自己的节奏走,然后他失去了李信对他的信任。江三郎知道自己不能再挑战李信的底线了,若自己再使些手段,恐怕和李信的关系就彻底破裂了。而到了那时候,江三郎又去哪里再找一个主公效忠呢?

江三郎闭嘴,开始从李信的角度去想。他开始想如何能让幽州王明天就自立,或者明天就投降……

军营外传来通报声,小兵进来后,交给李信一筒竹简。李信刚与江三郎吵一架后,吵得口干舌燥。他走到案边喝水,一边喝水,一边卷开竹简开始看起来。看了几个字,郎君噗一声,口中喝下去的水喷了出来。

李信不光喷水,还自己把自己呛到了。他呛得自己满脸涨红,还手忙脚乱地拿袖子去擦竹简,唯恐水弄晕了墨迹。还没咳嗽完,李信又狂笑起来。他边笑边咳嗽,边擦水边看卷轴,然后笑得更加厉害了……

江三郎思绪被打断,愕然回望拿着竹简、仰头叉腰大笑的郎君:“……”

陈朗吃惊:“阿信终于……疯了吗?!”

李信大笑:“我家知知怀孕了哈哈哈……!”

江照白恍神,陈朗愣了下后,露出了然的表情来。

两人齐齐拱手道贺:“那恭喜阿信你了!”

李信笑着笑着,将竹简收起来,吩咐:“这里你们应付,我晚上要回后方一趟。”

回去干什么,不言而喻。

江照白明知故问:“你明天不攻城了?”

李信回头对他笑,在两人关系僵冷后,李信还是第一次对江三郎笑得这么有人情味,让江照白受宠若惊:“攻城哪有我老婆重要啊。我走了,多给你两天时间……三郎你努力策反幽州王吧哈哈哈!”

李信扬长而去。

夜奔十里,前去看望妻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