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画市场之所以混乱,除了上述原因,某些书画家自己也要承担很大一部分责任。
历代有名的书画家,如文徵明、董其昌等,都会因为应酬而请人代作书画作品,然后亲自题写名款。这样的代笔者因本身就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其书画水平自然可想而知,间隔日久,这样的作品后世就更加难以一一辨识。
所以遇到珍贵的古书画绝对是让人很纠结的一件事情,所以卷轴还没打开,现场议论的声音就忽然大了许多。
不过李逸注意到徐凌的眼睛却陡然亮了起来,稍一琢磨,就明白这名大师兄多半也学到了一些钟皓晴的书画鉴定功夫,一些对一般人来说难以辨认的书画作品,对于师承名家的他来说,应该根本就不是问题。
卷轴被王老九挂在了背后的墙上,他先自己看了一下,发现没什么疏漏之后,示意下边众人可以上来验货了。
这一下,几乎所有人都同时站了起来,等到大家发现竟然如此整齐之后,不由面面相觑,不知该上还是不该上。
王老九哈哈大笑两声,说道:
“大家不要急,时间还有的是,这样,我们按照座位顺序,一次上来两位,你们看如何?”
大家自然没什么意见,依次排队上台看画。李逸等人坐的居中偏后,轮到他时已经过了二十分钟了。
这次李逸是和徐凌一块上去的,一看画面的内容,两个人几乎同时皱起了眉头,徐凌先是上上下下将画看了个通透,又用手指捻了捻画纸,然后就将目光看向了李逸。
李逸比他更早一步完事。看到师兄也已经鉴定完毕,就比划了一个下去说的手势。
“小师弟怎么看?”
刚刚坐下,徐凌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我认为是文徵明的真迹。画中粗笔苍劲淋漓,又兼有干笔皴擦和类似书法飞白的手法。细笔则布景繁密,造型规整,稍带生涩,于精熟中见稚拙。这幅画集装饰、抒情、稚拙诸特征于一体,正是吴派的标准风格。”
徐凌摇摇头,低声道:
“其实这幅画不需要看,百分百是仿作,而且还是老仿。不过,是专业造假的作坊出品还是名家所仿,我有点拿捏不定。”
谭默轩正准备上台,听到他们议论,就示意身后的人先去,他先听听再说。
“哦?我看这幅画画的还算精细,怎么师兄说不用看就知道是仿作呢?”
“这幅画名叫《深翠轩图》,我早就见过真迹,而且那真迹也是一件重宝,怎么都不可能流传出来落到王老九的手上。后来董其昌亲自为他写了一幅字,商人这才高高兴兴的回到家中,并经常将那两幅字摆放在一起让人细细观赏。结果到最后居然有不少人认为,董其昌的亲笔书法反倒不如那幅代笔的作品出色!”
李逸苦笑摇头,这下越说越接近真相,可是这些人却根本就没往那方面去想,你让他如何解释?
不过,这也是好事,如果其他这些人都能有师兄这份见识,那今天这个大漏只怕是要捡定了!
不止他们几个窃窃私语,场内几乎所有有同伴的都在交流,那些独身一人的也纷纷立着耳朵,想从别人的判断里找到点灵感。
看到所有人都已看过,王老九公布了起拍价,新春喜庆价,80万。
“你看,连老九这个知根知底的都不认为是真,否则这画起码200万起步!”
看看场内众人的神色,这么想的绝对不止徐凌一个,李逸摇摇头,轻声问道:
“要是钱没带够,最后又抢下了拍品怎么办?”
“比较麻烦,他们在这方面很小心,基本不走银行,一般都是让那人的亲友将钱送到指定的地方。不过如果金额实在太大,也会冒险使用一个国外的账户。怎么,你想买这幅画?”
李逸点点头,这种尺幅的文徵明真迹,拍卖成交价一般应该在五六百万,虽然这幅算不上什么特别的精品,而且又是地下拍卖,但真要抢起来,他和谭默轩加起来那120万根本就不够看,更何况还要减去刚才买宋刻本残页花掉的12万?
他不自觉的就将目光转向了徐凌脚下的大包,不知道师兄又带了多少?
“呵呵,别看我,明知道是假的还支持你去买,你想让我被师父骂死啊?”
徐凌注意到李逸的动作,想都不想就直接打断了他的念想。
李逸翻了个白眼,这该怎么办?要不待会儿把老谭这个熟人押在这儿,他回去拿钱?反正这幅画他最高也只准备出到260万,一百多万而已,押老谭这个和他们打了七八次交道的熟人应该是没问题吧?
这会儿,场内的报价刚过100万的门槛,到了102万,李逸想了想,直接报价110万。
恒园地产的王庆武之前一直没有开口,听到李逸报价后沉吟了一下,直接将价格往上提了20万,130万!
在两人报价之前,每次报价都是三万、两万的涨幅,结果这两个人一上场就不按规矩来,两次报价就猛涨了接近30万!
这一下其他人立马停止了报价,纷纷将目光转向李逸,看他接下来如何应对。
没想到一看之下,一个从拍卖开始就没出过价的中年妇女举起了手,140万!
我去!感觉怎么有点冲着我来的意思啊?李逸挠挠头,决定先看看形势再报价。谭默轩则一直皱着眉头打量着那个女人的背影,忽然仿佛想起了什么似的,轻声说道:
“李逸,恐怕是徐老师叫他们认出来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