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拜求推荐收藏!
还不到下班的点儿,气鼓鼓的李妈回家就床上躺着去了,看到李逸笑眯眯的进来,手上居然还拿着那幅画,不由怒道:
“怎么还没扔?”
“妈,刚才我没仔细看,后来准备扔的时候看了一眼,发现了一点小秘密,这幅画很可能真的是一件宝贝!”
“真的?”
李妈一跃下床,身手矫健的根本不像是一个年届五十的老太太,以至于她和李逸都愣住了,这还是那个天天喊疼,爬个四楼都要挪半天的老妈吗?
“先不说这个,你给我说说,那么多人都没看出来,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这幅画是个宝贝的?”
李逸将画打开,
“这幅画大家都没看错,就是一张民国时的印刷品,不是宝贝。但是这幅画的背后另有玄机,来,你先摸摸,是什么感觉?”
“感觉?纸面比较粗,还有就是有些厚……是不是那时候的纸都这么厚?”
李逸不由的伸手给老妈点了三十二个赞,如果那些店主看这幅画的时候旁边站着一个非专业人士,估计早就发现端倪了。因为这些人很可能不知道装裱,所以也就不会踏入这个思维误区。一旦产生了怀疑,再细细的查看,这幅画的秘密就无所遁形了。
“印刷的纸比一般的纸要厚一些没错,但是也厚不到哪儿去。这幅画这么厚是因为装裱的原因,装裱那个人在这幅画的背后又贴了一层纸。那么问题来了,第一,这只是一幅市面上很常见、很普通的印刷品,有没有必要装裱呢?答案是很显然的,否。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来……”
一番说辞下来,老妈点头认可,可是紧接着又提出一个问题,既然你都能发现这幅画不该装裱,那为什么别人发现不了?
李逸忍不住又给老妈点了个赞,这下终于可以确定了,他上学时不用功成绩却始终那么好,绝对遗传自老妈。”
“妈、爸,还回去是不可能的,这事你们不懂,这是行规!”
李爸迷恋的看了一眼画面,悠悠道:
“也没觉得画的多好啊?怎么就能值四千多万呢?不过这画保存的确实不错……”
一道闪电划过李逸的心头,糟了,忘了这么回事了,这种几十年前的东西刚刚拿出来接触空气,如果不做处理的话会很快坏掉的!
怎么办?怎么办?找装裱行?被人给换了或者弄烂了,哭都没地儿哭去,那……他眼睛一亮,找胡老!
飞快的拿起电话拨过去,如此这般一说,胡老也急了,
“你别来我这儿,我不会装裱也没工具,我给你个地址,你赶快去,我们那儿见。”
李逸将画小心的夹在老妈找来的硬纸板中,一溜烟的跑下楼,李妈不放心,死活让李爸跟去给他开车。车上,李逸将收到的地址告诉老爸,三十分钟之后,在白河南的一个独家小院门口,李逸拿着画下了车。
听到车响门就开了,胡老和另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站在一起迎接父子两个,
“快,什么也别说,先把画拿去处理!”
几个人匆匆忙忙的走进西厢房的一个房间,这里也有一个大木案子,比李逸在胡瑾泉那里看到的那个要小些,不过布置的却差不多。
“老周,怎么样?”
“没事,这幅画之前做过处理,而且保存的也很精心,我再处理一下就没事了。不过以防万一,还是要尽快的装裱。”
几个人眼看着周老给画刷上了一层早就调好的溶液,然后周老和胡老凑在一起看画。
“观音图带了没有?”
“带了。”
李逸把弄的破破烂烂的观音图放在了木案上。
周老仔细的检查了一会儿,还捏起一片碎纸放到嘴里尝了尝,然后说道:
“从工艺手法、胶水配方以及纸张情况看,应该是40年之后,49年之前那段时间装裱的。老胡,对这幅画你有什么看法?”
胡老苦笑一声,说道:
“我对这个没什么研究,只是觉得这幅画画的还不错,至于是不是石涛的真迹,我有点确定不了。”
周老点点头,说道:
“从这幅画所用的纸张和装裱时间来判断,我认为这是一幅张大千的仿作!大家都知道,张大千在仿古书画这方面是一等一的高手,他最初成名,人们吃惊的不是他的画作如何,而是他临摹石涛的作品惟妙惟肖,和真迹几乎一模一样。”
李爸呆了,张大千他听说过,可是周老说了,这幅画是仿作,仿作也就是假画,也就是说,这幅画它不值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