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鉴宝大师 > 第六十一章 铲地皮

鉴宝大师 第六十一章 铲地皮

作者:维果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7 17:33:10 来源:小说旗

折腾了半天,结果搞了一个大乌龙,李逸羞得几乎无地自容,他飞快的将胡志远请下车,然后招呼都没打就直接逃了,丢人啊,丢人丢到家了啊!丢人都丢到别人家了啊!

回到家,李逸狼吞虎咽的饱餐了一顿,然后一觉睡到了第二天被老妈叫醒,醒来后看着房间里那块黑色的玉料,心中发狠,等从老家回来就把你给切了!让你俏色!

看到老爸已经收拾好渔具,李逸知道他准备干什么。老家那个水潭很多年都没干过了,里边虽然被人来回折腾,但绝对还有不少漏网之鱼,往年他们回去的时候也去钓过。

李逸的老家并不远,一个小时的车程而已,只是家里已经没什么人了,所以他们回去的并不多。他爷爷奶奶去世的早,现在只剩下一个嫁到隔壁村子的姑姑,时不时的过去照看一下老宅。李逸他们每次说是回老家,也都是去姑姑家。

李爸的车开的又快又稳,不到一个小时,就停到了姑姑家门口,照例先去老宅转了一圈,去坟上烧了纸,回到姑姑家聊了会儿天,爷俩没事干,就准备去钓鱼。

一直忙里忙外没怎么说话的姑父忽然插话了,

“小逸学的是珠宝玉石鉴定,那古玩懂不懂?”

“懂一点。”

“哦?听说周庄那边盖房子挖出了古坟,这几天不少贩子都在那边收东西,想不想过去看看?”

李逸一下来了精神,早就听说铲地皮如何的神奇好玩,居然没想到回趟老家竟然也能遇到,怎么可能会没兴趣?

姑父笑了笑,

“要是想去,我给你找个人,你跟他一起去。龙哥也见过几个古董贩子,知道看不准的意思是不看好,就示意老人将东西收起来,然后领着李逸出门朝村里走去。

“怎么样?”

“建国初期成批量烧制的东西,要么是这老人家没拿真东西出来,要么那墓根本就不是古墓。”

龙哥点点头,没有说话,不一会儿,两人又站在了另一家的门口。

这家东西比较多,有三个白瓷碗,还有一件青花的盘子和一个笔架山。

李逸先看笔架山,确实是山字造型,三个凸起仿佛短粗的手指,看起来有点古拙的感觉。釉色呈青白色,和他看过的龙泉窑粉青瓷器图片有点像,而且釉色很明艳,足底无款。

用左手轻轻一碰,李逸微不可查的摇了摇头,注浆做旧的东西。

再看白瓷碗,白瓷是中国传统瓷器分类,青瓷,青花瓷,彩瓷,白瓷中的一种。华夏历代均有白瓷,最早可追溯到东汉。其中最出名的为宋代定窑的白瓷。

三个白瓷碗形状差不多,应该是同批烧制的,但其中两个碗口都不太圆,即便是古董也属残次品。李逸随便看了两眼后就用鉴灵牌直接鉴定,果然,做假手法一样,注浆。

这几件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剩下的青花盘李逸已经没了兴趣,但出于谨慎还是用左手碰了一下,果然,一路货色。

出门龙哥照例问了一句,李逸懒得多说,直接就是两个字,假的!

“说挖出古墓的就是刚才那家,村头我三叔是他家亲大爷,所以有一件,还有就是他的父母家,我领人去看过,一个大青花的瓶子。如果这几件都是假的,那件估计也是,你还看不看?”

李逸琢磨着既然来都来了,还是看看吧,看假货也是一种学习手段,而且这家注浆做旧的手艺都还不错,每件瓷器的釉面颜色都比较鲜亮,又没有明显的火光,看来应该是老手。

这家的父母家距离的也不远,李逸他们走了没两分钟就来到了一家稍显破落的院子门前。

这家拿出来的东西果真和龙哥说的一样,是一件青花梅瓶,不过这次还多了一件东西,一个黑不溜秋的比鸡蛋稍大点的石块。

梅瓶李逸没过多注意,只是过了一下手,那个黑不溜秋的东西他倒是多问了两句。

“这个是什么?”

“一个老朋友送的,说是老蜜蜡,没保养好,你要是看上的话随便给点就行。”

“老蜜蜡?”

李逸这一段时间都在苦记历年的拍卖年鉴,因为有鉴灵牌在手,他不愁认不出东西,但是东西认出来了也依然有可能上当,最主要的原因当然就是不了解市场价格了,所以他在恶补这一课。

他记得,大概是三年前,香港曾拍出一件清朝的老蜜蜡吊坠,十几克的重量,价格却达到了二十多万港币,而且一些如伊朗、阿富汗、缅甸等地出产的珍贵蜜蜡,价格甚至能达到等重黄金的数十倍之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