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太子府和皇宫离的很近。
算一算距离,从宫门出来,到太子府的大门口,不过是一炷香的时间。
安王府康王府燕王府也都靠近皇宫,和太子府相距不远。昌平公主府邸荣亲王府邸,都在皇宫附近。
洛阳城内城寸土寸金,普通百姓置办不起宅院,大多住在外城。在内城置办得起住处的,非富则贵。像凌大爷这样的四品官员,领着一大家的家眷,住着三进宅院的比比皆是。
而这里的街道路面,比普通的坊市街道宽敞平整了一倍不止。任意一座府邸占地都极广,雕梁画栋无比奢华。
皇权至上,杨氏也成了大周朝最尊贵的血脉。”
身为蒋家的姑娘,哪怕是庶出,血液中也流淌着勋贵世家的骄傲。提起太子妃时的语气,可比孙氏要自然多了。
孙氏被儿媳这么一安慰,忐忑的心情顿时平复了下来。心里忍不住想着,当年老爷费尽心思结下这门亲事,果然是正确的决定。
要是儿媳能早些生个孙子就更好了!
......
门房管事是进不了内宅的,将拜帖给了守门的宫女,宫女又将名帖送到了太子妃身边的叶女官手中。
叶女官约有二十岁左右,生的一张鹅蛋脸,容貌颇美。走路时裙摆不动,脚步无声,轻巧地进了内堂:
“启禀太子妃,工部司凌郎中的家眷送了拜帖求见。”
坐在内堂里的女子原本垂着头,正翻看着府中的账本,闻言抬起头来,漫不经心地问道:“之前送过拜帖吗?”
这个女子,就是太子妃苏氏了。
皇太孙今年十五,太子妃在十八岁时临盆生下了皇太孙。这么算来,太子妃今年也有三十三了。可太子妃养尊处优保养的极好,一张淡施脂粉的脸庞美丽端庄,气质出众。看着最多二十多岁。
太子妃出自书香门第,其父苏虞乃当朝大儒,曾任国子监祭酒,又曾是太子太傅。门生遍布朝野,在士林中清名极佳。
叶女官恭敬地应道:“没有,大概是急着登门,一时情急忘了这个礼数。”
太子妃没说什么,只略略皱了皱眉。
叶女官显然很熟悉太子妃的脾气,试探着问道:“若是太子妃不想见她们,就让门房将拜帖退回去?”
“罢了!来都来了,就见上一见吧!”
太子妃淡淡说道:“凌家不算什么,不过,凌郎中一心向着东宫,家眷来了本宫若是不见,岂不是令人寒了心。而且,凌家的长媳姓蒋,和太子殿下也是远亲。”
说到底,还是蒋氏的份量更重一些。
叶女官心中了然,忙笑着应了,转身出去,将命令传了下去,才又回转。
“对了,昌平前日就让人来打了招呼,说是今日要到府中来。怎么到现在还不见人影?”太子妃想起了什么似的,随口问道。
叶女官忙应道:“或许是有什么事耽搁了。要不,奴婢这就打发人去问一问。”
太子妃扯了扯唇角:“这倒不必了。”
以昌平公主任性而为的脾气,有了新鲜有趣的玩意,怕是已经将这事忘到脑后了。
若是真的来了,才是糟糕。
一看到她没特意等着,见了凌家的家眷也在,昌平肯定要闹脾气。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