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陈郡谢氏 > 26.026 头面典故

陈郡谢氏 26.026 头面典故

作者:李暮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5:15: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026 头面典故

彭城县主下了牛车,有丫鬟过来为她披上大氅:“三月初,天气还是冷的,县主小心着凉。”

彭城县主不耐,自顾自解了丢给她。这大氅是双层夹棉的,略厚重,那婢子没拿稳,趔趄了几步就要摔倒,幸得身后有人扶住了她。

婢子连忙躬身道谢。

元梓桐懊恨她在外面丢人现眼,抬头正要发怒,却见来人眉眼含笑,静静地注视着她――竟是熟人。

她怔了一怔,面色羞红,躬身行礼:“多日未见,君侯安好?”

“承蒙县主照拂,仲德兄不弃,晔宾至如归。”

元梓桐笑道:“那日阿九莽撞,连累贵人同陷囹圄,阿九心中惭愧,幸得兄长相救。听闻这些日子君侯在兄长府上暂歇,兄长与君侯一见如故,甚是投缘,阿九宽慰。”

元晔道:“多亏仲德兄搭救。”

后来又寒暄了两句,元梓桐借口又问他来这里做什么,元晔说闲暇闲逛,她便开口邀他同行。元晔欣然应允。

元梓桐心里念着那副头面,正有在他面前显示之意,只望他赞一声。很快便到了新颜肆,入了堂内,掌柜却在招呼旁人,满脸堆笑。看背影,那人约莫是一个贵族少女,身量高挑,削肩纤腰,身着靛蓝色冰绢覆纱曳地裙,头上挽着凌虚髻。发饰虽然素雅,却是左右一对镶红宝石悬珠免金钗。这悬珠又称“明月珠”,夜间能发光,产量甚少,很是珍贵。

元梓桐道:“周叟,那日我要的头面呢?”

掌柜的回头,见了是她,脸色大变,疾步跑过来道:“县主大驾光临,老叟有失远迎,真是该死!”

“废话少说,我是来取我的那套头面的,拿出来吧。”

掌柜的却没动,脸色有些苍白。

元梓桐惊觉不对,声音也严厉起来:“怎么回事?”

听到动静,那边正鉴赏一对羊脂玉嵌宝步摇的女郎微微侧转过身来,神色颇有讶然。元梓桐不经意瞥了她一眼,微微愣怔――这人年岁比她还略小,但是眉眼已生得极为动人,眉若青山,唇如点绛,手中执着的步摇微微摇晃,发出情悦的声响,衬着她眼底细微的疑惑与茫然,更是明媚灵动。这样俊美的人品,竟是一名豆蔻芳华、很有书卷气的女郎。

元梓桐还未开口,她已缓缓上前了几步,笑道:“县主何需动怒,金银皆为阿堵物,何况区区头面乎?”

元梓桐见她生得貌美,又谈吐不凡,想必是世家贵女,略微欠身道:“女郎何人?”

秋姜欠身回礼:“陈郡谢三娘。”

元梓桐道:“虽然女郎言之有理,但凡事讲求‘信誉’二字,既是我购买在前,如何任此獠出尔反尔?”她伸指一点掌柜,吓得掌柜浑身瘫软,如果不是身后伙计扶着,也许就坐倒在地了。

秋姜微微一笑,将那步摇放回匣子,回头对她道:“实不相瞒县主,那头面是我买下的。”

元梓桐大怒,却见她容色淡静,毫不动摇,微微浅笑地望着她,心中不由疑惑不已。秋姜此刻道:“县主有所不知,这头面虽然漂亮,却不是吉利的。”

元梓桐听她这样说,心里更是疑惑:“你且说说。”

秋姜略微沉吟道:“这套头面名叫‘和合’,款式源自西域疏勒,曾为科伦公主所钟爱,传闻公主极爱这套头面,每每宴客出游都必然佩戴。一次,公主戴着这套头面出席宴会,因容色甚丽,被吐谷浑王子所中意,欲娶其为妃。奈何公主深爱族内骑士阙兰,与之私奔,却被吐谷浑兵马围困于和合湖。阙兰身中数箭而死,公主亦殉情,死前所戴的便是这套头面。从那以后,疏勒子民为纪念公主便不再佩戴此款头面,并为之名为‘和合’。甚至到了后来,为了悼念公主,周边诸国只有在至亲至爱之人亡故时才佩戴此款头面,意为世间悲欢离合,总是无常。公主若是平日佩戴这款头面,实在是不祥。三娘想着县主也许不知,又听掌柜说县主一会儿便要来取,情急下,便让掌柜的给换了。”

元梓桐呐呐道:“还有这等典故?”她虽然刁蛮,却并非蛮不讲理,回味了会儿,对秋姜笑道,“那倒是我错怪你了。”

“岂敢,是三娘唐突。”秋姜笑道,“不过,县主花容月貌,任是珠钗步摇,也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元梓桐脸色微红,眼角的余光去偷看身侧人,却见元晔的目光落在对面女郎脸上,心里醋意大发,暗暗咬牙。

秋姜却一直容色淡静,当下福了福身,携着婢子的手出去了。擦肩而过时,有意无意道:“那怂恿人买这头面的人,居心叵测,也不知是图些什么?”

出来步行了段距离,却见前面人声鼎沸,秋姜差人出看,不刻回来禀告了她――“桥断了,这可怎么是好?娘子,我们就在这干等着吗?”孙桃急道。

锦书也是个没主见的,心里焦急,也只是捏着秋姜的手。

倒是青鸾道:“这河边尚有停泊的舟船,应是有主的,娘子不要焦急,待奴婢去问问。平民百姓的,许些银钱,定会愿意载我们过河。”

秋姜道:“你说的有理,那就去问问吧。”

青鸾应声去了。

天空渐渐阴沉下来,不过须臾,细雨如织,两岸柳树的枝叶被打地发出悉悉索索的声音。秋姜觉得冷,摸了摸单薄的绸衣,锦书忙脱下自己的外襦给她披上。

秋姜道:“那你自己怎么办?”

锦书垂下头,小声道:“奴婢不冷。”

可秋姜分明看到她的手不断握紧了取暖,便脱下换给她,说什么也不要了。

青鸾领着一个头戴斗笠、蓑衣披身的汉子回来。那汉子也不开口索要银钱,往那渡口一站,轻轻一跃便上了一艘乌篷船的船头,懒懒道:“想过河的,这便过来。”

此刻雨大了,此处又在下游,岸边的水湍急了些。秋姜在青鸾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跨上去,不料船身一个摇晃,她吓得闭上眼睛,更听得身后青鸾惊呼道:“娘子小心。”

身体下坠已经不可阻挡,眼看就要掉落水中当众出丑,不料上方有人抓了她的手臂,轻轻一提便将她拉到船头。秋姜收势不住,一个趔趄往船上扑去,腰身却被人从后揽住,又听得此人在她耳边宛然笑道:“你总是这样毛毛躁躁吗?”

秋姜心里大急,还未来得及出声,这人已经松开了她,单手解开绳索,又弯腰拾起船头撑杆,微微一耸便连人带舟荡开许远。

只一会儿,青鸾和锦书她们的惊呼声便再也听不到了。

秋姜惊惧不已,抬头怒瞪他,提起裙裾踱到船头:“素闻陇西李郎谦和温雅,风度翩翩,今日一看,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见身份已被戳穿,他也不再遮掩,抬手便摘下斗笠,手中运劲,轻轻一震,将之颠飞到水波之上。

虽是麻衣素衫,长发披落,他也是这般恣意优雅。细雨沾衣,此人容色更加清绝,两弯如雨后青山般的黛眉下,一双妙目盛满浅笑。

可秋姜一点都感觉不到这种美感,只觉得他恶意无限。

面对她双眼即将喷火的怒意,元晔只是坐在船头悠闲地划桨:“晔与女郎素无龃龉,那日女郎却设计坑害于我,又当如何清算?那多日的牢狱之灾,晔顿顿吃糠咽菜,未尝有过。这样的日子,想必应该让女郎也感受一下,才不枉费女郎如此殚精竭虑。”

秋姜冷笑道:“你自己心术不正,却来怪我?我不过是助你一臂之力罢了。你敢对天发誓,不是刻意接近彭城县主?”又道,“殚精竭虑实在称不上,不过小小陋策,也让邸下如此为难吗?”

元晔不料她小小年纪,竟然这样伶牙俐齿,毫不退让,又见她气得双眼都在喷火,分明是小娘子模样,却硬要充恶逞凶,忍不住笑出声来:“你这小姑,甚是无礼。普天之下,还从未有人这样与我说话。”说罢,忽然冷下面孔,“你可知罪?”

秋姜却道:“你不过州郡散公之位,此处又非你的封地,若要拿我问罪,请先回禀了此间郡守吧。”

元晔不怒反笑,漆黑的眼睛定定地望着他,俊美的容颜在这样的蒙蒙细雨中竟显得怅婉无限。

“你笑什么?”秋姜瞪他。

元晔唇边噙了一丝笑意,神情懒怠,缓缓吟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昔年飞燕合德艳冠后宫,却行魅主祸国之行。可见古人之语也不可全信,有时容貌并不代表品行。”他的目光悠悠然在她面上一掠,笑道,“美则美矣,却如此泼辣刁钻,不知日后何人敢娶?”

秋姜见他出言贬挤,心里更恼,面上却恢复了一丝镇定,回敬道:“彼此彼此。有的人盛名在外,其实难副,不过是沽名钓誉罢了。”

元晔笑吟吟地望着她:“三娘似乎对晔多有偏见。”

秋姜福了福身:“岂敢。陇西李四郎,天下闻名,君不见县主一见倾心?”

元晔听出她语气中的嘲弄,却并未放在心里,只是微微挑眉:“晔与县主,不过君子之交,三娘多虑了。纵使晔有所筹谋,也与区区一女子无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