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陈郡谢氏 > 35.035 士女游宴

陈郡谢氏 35.035 士女游宴

作者:李暮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5:15: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035 士女游宴

秋姜离去前,元修仿佛醒悟过来,继而晓以利害,再三叮嘱,此事决不能告知第三人知晓。秋姜指天发誓,他才准她离去。

当然,更重要是是――

谢奇峰不能再活;秋姜与他素有龃龉――这两者达成共识。

“娘子可回来了,奴婢这半天都心惊胆战的。”才回院内,青鸾就迎上来,贴着她小声道。

秋姜的声音也很小:“让招安只会谢展鹏,谢奇峰活不了多久了。以及,这次谢他告知,三娘日后一定相报。”

青鸾道:“他也不过是为了他自己。这人城府太深,三娘子务必与他保持距离。”

秋姜岂有不明白的道理:“场面话还是要说的。不过料想他也不会外传,谋害嫡兄,这事若是让外面人知道了,首当其冲的肯定不是我。他也是个厉害人了,蛰伏这么久。”

青鸾道:“二郎君一死,郎主便只有他这个儿子了。有嫡立嫡,无嫡推长,即便他是庶子,也算熬出头了。”

正是如此――否则,他何必冒这样大的风险来给她通风报信。

大家不过各取所需。

谢奇峰的死讯在一日后便传来。秋姜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屋内的铜镜前梳妆。青鸾为她贴上花钿,秋姜正坐了,对着镜中人微微调整:“青鸾你看,是不是歪了?”

青鸾笑道:“三娘子天生丽质,即便是歪的,那也好看。”

“你何时也学会了这阿谀奉承的本事?”秋姜到底还是受不得一点瑕疵,几番调整不得,干脆摘了,丢在妆奁里。

青鸾替她整收了,低头在她耳边轻声道:“这些日子,娘子应要小心。”

“小心什么?”秋姜不以为意,又挑了支相对素雅的银鎏金凤凰流苏钗缓缓插入发髻,就着发鬓微微调整,“元修难道真的敢动我?”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些日子,娘子还是不要轻易外出。”

秋姜心里也觉得有理,也不反驳了。

在兰阴县城内坊的邸舍住了两日,天空总算放晴了。秋姜这日起来,但见庭院内花瓣缤纷如雨,落了一地残骸,有两个小僮在清扫,看到是她,放下手里扫帚过来问安。

“方才可有人来?”今天她睡得好,起得晚了。

齐声回答:“否。”

说曹操曹操却到――元修手底下的一个仆从这时进了院子,简单地给她见了礼,让她收拾行囊,说是再过三刻便整装待发。

秋姜给了赏钱,让青鸾速去准备,自己回房换了常服。

兰阴县城位于兰阴山麓下,出得东门,沿着一条人工修葺过的小径便可直达山上,沿途有历代县长牧守修缮过的亭台水畔,大多精巧,皆加以观榭。山上有一座别院,本是前朝魏阳公主为了纪念已故夫君而修建的行宫,后来魏国一统北方,定都盛乐,帝国中心远在关中之北,这地方乏人问津,渐渐便荒废了。直到文帝迁都洛阳,一次南下路径此处,有官员为了讨好便修缮了这处行宫,扩建了若干园林佛寺,以供皇帝下榻。全面汉化后,文帝为了笼络汉族门阀,以示亲近,常带着左右侍从同诸位汉族大儒、乃至贵胄士子士女宴饮同游,后来,这里就成了高门郡望、士子士女出游赏玩的好地方。

移时,众人纷纷上山。秋姜乘坐肩舆,到了山顶在行宫门前一棵槐树下下了,留锦书、青鸾和孙桃在侧,剩余二百僮仆在远处待命,只挑了数十名甲士仆奴贴身近侍。

偌大的坊墙内隐约露出起翘的屋脊,钟楼林立,巍然崇举。院门由里面开了,另有小僮躬身引路,甲士戍立。秋姜在两个小婢的搀扶下缓缓上了台阶,敛了袖子跨入高门,忽听得身后有女声讶异问道:“这是何家女郎?”

另一个声音篾笑道:“谢氏三娘,阿娆曾在谢府见过她。”

秋姜认出了杨娆的声音,却没回头。

三进院落,入了正院,只见大殿巍峨矗立中央,宫阙万千,殿宇连绵,两侧是数十楹配殿,皆漆瓦金铛、银楹承梁,饰以珠帘玉璧,亦穷极伎巧。左右沿着长廊纵深,则为园林假山、亭台楼榭,栽以奇花异草,无不荣茂。

秋姜好久没见过这样的好景致了,心情也是大好,绕过一个池子,却见前方河畔有一锦衣女郎,背影颇为眼熟。

秋姜走近一看,发现是身着窄袖襦衫的彭城县主。她嘴里啐骂不断,柳眉倒竖,手中团扇不住扑打着身边的几株牡丹花。

身边使女婢子都噤若寒蝉,不敢作声。

孙桃从西边侧殿小跑过来,递给她刚刚熏好檀香的素绢葵花扇。秋姜拿在手里摇了摇,待趁手后缓缓上前,遮了半面笑道:“是哪个不长眼的惹了县主生气?”

元梓桐见了是她,轻哼一声:“是你?”

秋姜笑道:“那日别后,三娘便在想,何时才能与县主再见。”

元梓桐心情不佳,语气也不善,只顾挥着团扇,也不正眼瞧她:“你我不过泛泛之交,整日见面作什么?”

“县主素来旷达,今日这样生气,想必有不开眼的人徒生事端。”秋姜冲远处一个修剪花枝的园艺招招手,取了剪子,轻轻巧巧便剪下一株牡丹花,将之把在手里嗅了嗅,“若是看不顺眼,剪了便是,何必白费力气与之周旋?县主你看,这花剪了,是不是也芳香扑鼻,倒没有方才那么惹人讨厌了?”

元梓桐道:“你是何意?”

秋姜把团扇交给锦书,携了她的手朝东面山林走去:“三娘没有什么大智慧,但也知道见招拆招。躲在一旁生闷气,不过让旁人看了笑话。”

元梓桐默然不语,却没有反驳。

出了林子,远远便看到前方水榭之上随侍如云,锦衣靓妆的女郎们围在一起说笑,中间却有几个身量修长的士子,秋姜认出其中两人是李元晔和元俊,回头看了元梓桐一眼,但笑不语。

亭内三五成群,不同地方来的都自成一个小团体。石案上摆了几道精致的点心,却无人问津。女郎士子们都是华服彩衣,笑语晏晏,却大多围着李元晔和元俊。

东边的几个女郎衣着较为素雅,多着短襦衫和曳地裙,不似北地此时盛行上下一体的杂踞垂髯服,看配饰和发髻,像是江东而来的。为首的两个女郎容貌酷似,皆是广袖长裾,轻纱挽臂,梳着倭堕髻,不簪珠钗步摇,只在鬓边点缀着几株花蕊华胜,不过鼻翼两边各有一颗淡褐色的小痣。

“多年前,家兄于会稽游宴上与檀郎有过一面之缘,彼时以羽扇环佩互赠,不知檀郎还记得否?”左边女郎笑道。

右边女郎接道:“家兄江东沈二郎。”

“原来是彦冰兄。”元晔拱手道,“敢问二位女郎高姓?”

这对姊妹对视一笑,齐齐一福身:“江东沈氏,在家行三(江东沈氏,在家行四)。”

“原来是她们。”秋姜收回目光,笑了笑。

孙桃疑惑道:“她们很有名吗?”

“你们听过‘江东有二容’吗?指的就是沈氏姊妹,阿姊沈约容,阿妹沈仲容,容貌秀丽,以诗书词赋著称。”秋姜虽是对孙桃说,目光却望向彭城县主。

“弱不禁风的,有什么美的?”元梓桐哼道,推开她大步过去。

“县主怎么了?”孙桃不解道。

元梓桐身边的小婢偷偷道:“县主这是吃醋呢。”

秋姜清咳了声,那婢子顿时垂下头。

秋姜道:“走吧,我们也去看看。”

彭城县主学识不多,沈氏姊妹以一敌二,自然无往不利。秋姜进得亭内便听到那沈仲容掩嘴笑道:“常听说胡姬善骑,不若我们汉门女郎,今日一见,县主这窄袖襦衫倒是相得益彰,想必利于出便于行,咱们南地鲜见呢。”

元梓桐听她一口一个“檀郎”地叫着,心里已是窝火无比,如今又出言讽刺自己,恼怒更甚:“我穿什么衣裳,也要只会你沈四娘吗?”

“县主说什么呢,四娘怎么听不太懂了。”沈仲容含笑道,“我们不过是在说南北两地女郎衣饰服制的差别罢了。”遂笑问四周同来的好友,“诸君说,是不是?”

“四娘所言甚是。”其余人附和。

元梓桐气得发抖。

秋姜分开几人,上前笑道:“南北两地,服饰确有差别。但是昔年永嘉之乱后,北地士族衣冠南渡,侨居南地,此后江东士族便以其为楷模,习其书法诗赋,连衣冠服饰也争相效仿。如今却来笑话北地服饰?”

此言一出,众人都向她望来。

更有一个年岁与她相仿的小郎君争先道:“这位阿姊说的极是。不知阿姊郡望何处?从前不得见。”

秋姜斜扇欠身:“不才,在下陈郡谢三娘,见过诸君。”

“难道就是及笄那日得王公赐字的谢三娘‘谢凤容’?”有人惊叹道。

方才开口的小郎君惊喜道:“原来是凤容阿姊。”

这小郎君年幼,见她貌美,衣衫又极为名贵出众,身份非凡,心中倾慕,不由直言道:“从前我在江东,只知我们沈氏有二容,今日得见阿姊,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真是坐井观天了。”说得沈约容、沈仲容脸色微变。

孙桃气恼方才沈仲容的针对,得知他也出身沈氏一族,立时白了他一眼:“谁人是你阿姊?我家娘子表字,也是你能直呼的?”

众人善意而笑。

沈小郎君面色讪讪的,缩了缩脖子不再开口,但仍是从一旁偷偷打量她。孙桃瞪他,他脸上又是一红。

沈仲容下不来台,面色紫涨,已是极为难看。沈约容上前执了她的手,对秋姜道:“舍妹年幼不更事,望三娘子见谅。”

秋姜笑道:“二位远来是客,三娘与县主当一尽地主之谊。今日诸君来自四海,惠然之顾,三娘与有荣焉,也想听听各地的奇闻佚事,但若是太过“坦率直言”,倒叫三娘误会几位的祖地也是这样的习气呢?”

沈约容面色一僵,略有不豫,忙侧头掩去:“妹妹说笑了。”

秋姜笑而不语,转身与彭城县主说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