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陈郡谢氏 > 50.050 智退鳏夫

陈郡谢氏 50.050 智退鳏夫

作者:李暮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5:15: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050 智退鳏夫

盐的提炼其实不难,但是在此时,还没有人掌握这种方法,而直接食用那些盐矿的盐会导致中毒,以至于盐稀缺到了如此地步。

秋姜想,如果她一边造琉璃,一边造盐呢?不止是要发大财,还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呢!不过,她也就爽歪歪了一下就清醒过来了。古代大多是盐铁官营的,这私造盐铁和私自开矿造武器可都是严重犯法的,哪怕她是大司马的嫡女也一样,照样抓了扔监狱里去,一个不好被谢衍的政敌添油加醋地参一本弹劾一下,那就是全家全族谋反的大罪了。

秋姜回过神来,发现林箩有些心不在焉,便道:“你有心事?”

林箩恍惚了一下:“……没。”

秋姜伫定地笑了笑,抬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都认识这么多天了,你不用瞒我,你这个人,藏不住事。”

林箩被滞了一下。有时候觉得奇怪,眼前这人,年纪分明比自己小,气势却远远在她之上。这就是身份和环境而造成的差距?她本来不想提起,但是一想到那件事,她心里就愁云密布,眉头紧锁。

秋姜也不急,就那么看着她。

半晌,林箩终于叹了一声,有些无奈地道:“娘亲要我改嫁,将许的是上林赵氏的赵晋。”

――这就是她不想改嫁了。

秋姜心道。

三国魏晋以来,战乱频繁,人口骤减,国家为了鼓励生育而不干涉寡妇再嫁,世人也不会加以诘难。北地女人地位高而使改嫁成为平常事,南地却大多如此了。哪怕是蒙受儒学之训极深的士族,族内也不干涉寡妇改嫁,甚至长辈还有逼迫族中孀女改嫁的。秋姜记得《陈情表》里就有“舅夺母志”的说法,大多是为了废物利用,笼络士族豪门。

林箩是庶女,嫁的丈夫自然也是普通寒门,且出嫁三年便守寡了,又有一子承在膝下,这样的条件,确实也许不到好人家了。这次赵晋会遣人来说媒,实在出乎西坞林氏的意料,马氏一口便应承了下来,赵晋择日便要前来正式拜谒。

上林赵氏虽然是下等士族,赵晋也是庶出,且有一妻亡故,但是比起西坞林氏这种庶族寒门,还是要高上不止一筹的。

对于西坞林氏而言,这确实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需知,大抵士族,哪怕是穷苦潦倒的下等士族,也是不愿和庶族通婚的。因为,这会极大降低该士族的声望,受到其余士族的鄙夷和指责,族人也会抬不起头来。

秋姜道:“你见过赵晋了,当真不想嫁他?”

林箩道:“如果可以选,我绝对不嫁。”

“那有何难?”秋姜附耳过去,笑着低语了几句。林箩听着听着,脸上露出笑容,末了又有些患得患失:“可行吗?”

“不试试,又怎么知道呢?”

这日,天气晴朗,西坞林氏的堡门外早早便停了一辆香木嵌壁的牛车,执事见状连忙迎上去。下来的是个四十又几的中年男子,白色襦衫,大袖翩翩,长发高束于顶,用一个竹制卷梁冠冠发。长相倒还算周正,但是眼角有些许纹路,肤色苍白,透着青黑,显得有些病态。虽用白~粉覆盖遮掩,也难掩憔悴。

执事躬身作礼,谄媚一笑:“赵公莅临,蓬荜生辉,快请。族长与主母已在内侧恭候。”说完,这人一脸笑着为他引路,穿过厅堂,绕过池塘,越过一重重院子。赵晋虽然觉得路有些远,颇觉蹊跷,倒也没放在心上,穿过一个院门时忽然听到墙角有个声音嗤笑道:“令堂这是糊涂了,你这般大好年华,竟让你嫁给一个半脚入土、即将赴往黄泉的鳏夫?”

赵晋一惊,忙停下脚步,伸手示意身边侍从和那执事安静。他略走近了些,发现两个人影静静地投影到白色的墙角上,靠得极近,姿态亲密。被角落里的芭蕉叶隐约遮住了二人身影。定睛一看,约莫是两个年轻男女。

只听那女郎柔声道:“阿郎勿恼,阿母也是权宜之计。上林赵氏虽然没落已久,却也勉强可算士族之列,与他们联姻,我西坞林氏将声望大涨。这些年,家族也积攒了不少声望,也许可借此跻身士族之列。阿母、族长打的便是这个算盘。”

那少年郎怒道:“为了西坞林氏,便要这样作践你吗?那赵氏鳏夫风烛残年,阿大风华正茂,如何与他夜夜共枕,岂非痛不欲生?”

女郎哀戚不已:“阿萝又能如何?族长之命不可违,阿母之言不可不听。”又拉着那少年郎因愤怒而颤抖的双手,放于胸前,深情款款道,“阿郎若是真心喜欢大娘,可愿等上两年?我已差人打听过,那鳏夫已经年过四十,且久病在榻,活不了多久了。到时,我便可以得到一笔丰渥的赡养之财,和阿郎双宿双栖了。且那鳏夫缠绵病榻已久,哪里还能行那周公之礼,阿郎只管放心,若是无人之时,阿萝还来看望阿郎。”

听到这里,赵晋气得几欲昏厥。他咬着牙,狠狠攒紧双拳,一言不发,转身就走。

待人走远了,那执事方笑嘻嘻地禀告道:“大娘子,这赵晋走了。”

林箩才和易钗而弁的秋姜相携而出。

执事竖起拇指,一脸敬佩:“高啊,大娘子,这招太绝了。瞧这赵氏鳏夫,都气得双眼喷火了,要是方才再加一把火,指不定就两眼一翻,直接办丧礼了。”

秋姜对这见风使舵的家伙实在无语,不过此人办事确实牢靠,便从袖中取出包好的五百铢钱递给他。那执事忙把这钱赛回衣襟内,捂着对她点头哈腰:“谢三娘子处变不惊,雍容高华,远胜士族才子远矣。”

听他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白丁咬文嚼字掰古文,秋姜实在有些吃不消,摆摆手道:“没你的事了。记住,今日之事,只有你我三人知晓。”

那执事指天发誓,躬身退下。

林箩仍然心有余悸:“不会有事吗?”

秋姜嗤笑一声:“换了你,求亲的妻子心有所属,打着等你死了霸占你财产的念头,求亲的族长主母本着利用你的心思,你会不会豁出去大肆宣扬?”

林箩释然了,掩嘴笑道:“除非不要脸面了。”

赵晋自然是要脸的,而且是个极其要脸的。于是,回去后他谁也不说,憋着憋着便憋出了病,本来五分的病,如今是七分乃至八~九分了。马氏和族长也唤人去探过口风,遣去的人却被骂了回来,二人不明所以,只当对方又后悔了。此事,便这么不了了之了。

众贤会不日便到了,秋姜换上白色襦衫,头拢小冠,易钗而行。林箩抱恙在床,则换林敷与她同出堡门。这日拂晓,二人在门口等了会儿,林瑜之方出现。林敷抱怨道:“又非寒冬腊月,三兄如此之迟?”

秋姜见他眼底略有青黑色,料定晚上耕作地很晚,此事不光彩,便对林敷没好气道:“登高雅集在望,但凡有点上进心的学子,哪个不在家中日日挑灯夜读?”

林瑜之望着她明眸善睐、神采飞扬的侧脸笑了:“多谢三娘。”

秋姜微微一怔,含着一丝浅笑回身望了他一眼。虽然并未表明,也知对方所言何意。所谓知己,不过如此了。她笑了笑,对他微微点头致意。

三人正要离去,身后忽然有人赶过来:“稍等一下。”

回头一看,居然是林进之。

三人都沉默下来。

林进之自己也有些尴尬,但是想到母亲临行前的叮嘱,硬着头皮上前笑了笑:“我与你们同去吧。”

如此一来,路上便有些沉闷了。林进之在牛车外侧坐立难安,不时回头看看身旁的林瑜之,却发现对方靠着车壁闭目养神。他咬了咬牙,心中忽然有股烦闷之气。好在从西坞坞堡到众贤会至的目的地九耀山不远,乘坐牛车不过一盏茶时间。

参与众贤会的士子士女不胜枚举,携僮随婢,鲜衣怒马,悠游而行,更有不少豪阔子弟携伎游山,在拾级而上的石碑树干上题诗作赋一首,以作铭记。

“此山名为九耀山,此湖名为天山湖。”林敷提起裙裾,轻巧地跨过一个水潭,指着前方的湖光山色得意道。

秋姜笑道:“四娘博闻强记,三娘叹服。”

“什么叹服?我知道你这是取笑我呢。”林敷气呼呼地朝前面跑去。

秋姜回头对林瑜之笑了笑:“你这妹子,看似开朗,实则害羞地很。”

林瑜之笑而不语。

“你笑什么?”秋姜朗声朗气道。

林瑜之被她忽然而来的无理取闹震住,抬头看她,却见她眼睛里噙着揶揄的笑意,明白是被她戏耍了。他便说:“瑜之没有笑什么。”

“难道是三娘看岔了?”

他含着一丝笑,微微点头。

这一幕恰巧被从后而来的卢玄芷看见。她拨开几个婢子就赶了上去,摇着罗扇笑道:“二位闲情甚好,不去山上赏乐品诗,却在这路上侃侃而谈?”

秋姜回头笑道:“不想在这遇见六娘,真是缘分。三娘与三郎不过说些玩笑话。”

卢玄芷瞥了眼落在他们身后的林进之,语气终是忍不住冲起来:“什么笑话如此逗趣?竟让三郎连兄长都不曾顾及?可否说来让六娘同品?”

林瑜之神色淡漠:“不过是乡野间的粗鄙之言,不敢告知娘子。”

卢玄芷忽然冷笑:“我有话与你说。”转身走进一旁的斜径小路。眺望而去,小路尽头有个不大不小的水潭,一个红漆黑瓦的六角凉亭安静地坐落在水畔。

林瑜之没有动。

卢玄芷留下的婢子和僮子却一左一右夹住了他,齐齐朝那小路引手,道:“三郎君,请――”

林瑜之有些反感,秋姜却道:“既然六娘子盛情,郎君勿要辜负。”说罢踩着高齿木屐朝半山腰上前行而去。

林进之忙跟上。

林瑜之望着她的背影好一会儿,直到她没入了山林掩映间,神色间的复杂方淡淡褪去。他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去了那小路深处的观榭亭。

卢玄芷等候已久,不知何时已久遣人去泡了茶,她站在石桌前倾倒茶壶,将过滤后的茶水轻轻倒入两个紫玉杯中。

林瑜之道:“不必了,六娘子有话请说。”

卢玄芷倒茶的动作一滞,缓缓抬头,望向他。林瑜之被她这样看着,神色仍是淡漠。他身上穿的朱青色大袖衫已经洗地褪去了颜色,纶发的巾带也颇为陈旧,但是卢玄芷觉得很奇怪,此人的风姿总是如此绝世。他身上那种淡淡的书卷味与檀香味,他从未在任何一个士族子弟身上找寻到过,仿佛他未及盛年,已经阅尽了沧桑;他那种淡漠与孤傲中偶尔透着隐忍和悲戚的感觉,时常让她痛心不已。

她想,若是没有昔年的那场变故,他依然是吴郡张氏的高门士子,诗礼簪缨,聪慧敏达,可中秀才,举孝廉,青云直上,与她门当户对。昔年金谷俊游,铜驼巷陌,心晴细履平沙,如今物是人非,世事只堪嗟叹。是谁的错?卢玄芷从未这样仇恨这世间的不公与无常。

山间传来辘辘的车声,还有士子士女在陆续上山,声音遥遥远来,仿佛杳杳无讯,又在耳边隐约可闻,承载着载不动的愁与恨。

卢玄芷的双手有些发抖,强忍泪意,仰头对他笑道:“你喜欢方才那来历不明的女郎?我是江东卢氏之女,堂堂卢六娘,你不喜欢我吗?”

林瑜之低声道:“三娘是陈郡谢氏贵女,并非来历不明。”

卢玄芷怔了一怔,既为谢秋姜的出身感到惊讶和不甘,又为他此刻的怯懦而微笑。她机敏地捕捉到了他眼中的那一丝不确定性,他在逃避,他不敢直言喜欢谢三娘。原来,幼年贬谪的屈辱、颠沛流离的生活终究是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就像是被利箭贯穿的盔甲,哪怕在光鲜亮丽,哪怕已然修补完全,也永远存在那样一道裂痕。一段情感,若是有了一个缺口,而且是源于心灵上的缺口,那便永远也填不满。

她从未觉得自己是如此聪慧狡黠。

“你不如趁早死心,她不会喜欢你的。”卢玄芷扔下这句话,带着她的茶具扬长而去。风里传来她得意的笑声,“除了我卢六娘,没有一个高门贵女会看上一个寒门庶子,尤其是一个生母为妓、生父不祥的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