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陈郡谢氏 > 59.059 千里送卿

陈郡谢氏 59.059 千里送卿

作者:李暮夕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5:15: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059 千里送卿

这个夏日注定是绵延不绝的雨季。天色晚了,空气中仍是湿哒哒的不快活,天边稀薄的暮色像浸染了许久的发黄潮湿的佐伯纸。东边的喊杀声不绝于耳,昏暗中传来断续的号角声,此起彼伏,火光一明一暗,恍恍惚惚,宛如梦境。

马车的速度加快了,在林间穿行。秋姜这一世没坐过马车,不仅狭隘,还颠簸不平,不过行了一段路,好似要把内脏都震出来。她忍着呕吐的**,猛地伸手掀开了帷幔,道:“情势如何?”

“娘子忍一忍,很快便到坞堡了。”车外策马随行的卫士赶上来,挨在车旁,伸手一指东面火光最盛的一处山林,“那是约莫有两千人的队伍,是叛贼最集中之处,正全力攻打宁朔将军镇将府。”

豫州都督府如今屯兵十万,旗下共有十军,其中三军集中在汝南郡,这三军中的两军由郡守卢庆之统领,两千兵士有余,而其余一千人则归宁朔将军御下管辖。卢庆之和孙文之想要造反,完全掌控汝南,必须先拿下宁朔将军这一千人。

汝南郡在豫州辖下,没有豫州都督府的授命允准,卢庆之和孙文之绝不敢这么肆无忌惮地强攻镇将府邸。而陛下昨日便修书一封送往豫州都督府和刺史府,却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她便知这书信必定落入元瑛手中。但是,即便陈慧得悉,远在西北,受制于元瑛,也无法快速赶来。元善建当机立断,采纳元晔的建议退入西坞坞堡,以险峻地势暂且抵御强敌,只待清河王的援兵赶来。

“他们便这样明目张胆吗?”崔文继扒拉着车沿,脸色苍白,手指绷地如同到了极致的弦。秋姜同情这只会拿笔杆子的书生,温言笑慰道:“崔使君勿忧,陛下已命清河王来援,叛贼不过尔尔,皆是乌合之众,不足为虑。”

崔文继望了她一眼,似有埋怨之意:“三娘子倒是镇定。”

秋姜拨好帷幔,笑道:“难道哭哭啼啼跳下去?三娘还想着多活几年呢。”

崔文继道:“微臣倒不是担忧自己,至尊万金之躯,却被此等小儿贼子胁迫,不由心中滞塞,难过不已。臣有罪,当日便应极力劝阻陛下微服南下。”

秋姜道:“今时已非往日,都这步境地了,崔使君还是思量着如何保全自己吧。”

崔文继拱手到一侧,义正言辞道:“至尊危在旦夕,臣岂能独善其身?”

秋姜但笑不语。

――这便是真正的“文臣”了。

月上树梢,马车终于弛进坞堡。东边的火光熄了,想必战事也消了。秋姜想着那镇将还能抵抗一时三刻,不曾想如此无用,唇边不由含了丝蔑意,一路面无表情疾行入内。远处山岗的马蹄声阵阵而来,黑夜里烟尘滚滚,仍然醒目,料定不用多久卢庆之便会率大军攻来。

到了内院,还未入堂,马氏颤巍巍的声音便远远传来:“陛……陛下驾临,有失远迎……”

秋姜抬脚跨过门槛,便见面前马氏在地上“咚咚”叩着响头,手也不知道放往何处。一屋子人陪着她跪了一地,头也不敢抬。元善建正是烦躁,见了她不觉神清气爽,撇开这群人上前来:“三娘路上可好?”

秋姜笑道:“若是有事,三娘还能见到陛下?”

裴应时嚷道:“你这小姑,如此无礼?”

秋姜过去便按下他几欲戳到她鼻尖上的手,将他拉到一旁,低声笑道:“太傅息怒。大敌当前,还是先想想如何护驾脱身,这些个谏言忠义,还是等回了洛阳再说吧,到时必有太傅伸张正义表忠心的时候。”

裴应时气得吹胡子瞪眼,元善建忙递过一个眼神,尔朱操会意,过来搀住他,不由分说往后拉去:“太傅这几日没睡好,先去歇息一二吧。”

元善建这一地噤若寒蝉的人挥挥手:“都下去吧。”

如此才算清净些。

秋姜与他说了会儿话。元善建欣赏她临危不惧、侃侃而谈的风度,笑道:“若是今日脱困,三娘便作朕的妹子,如何?”

“岂敢。”秋姜低眉顺目。

“有什么不敢?”元善建端了茶,掀开茶盖低头撇茶叶,声音噙在这袅袅茶香中缭绕着,似透着层轻纱薄雾气,叫人猜不透,看不清。秋姜屏息静气:帝王心,还是勿揣测。

她欲举步离开时,元善建忽然在她身后道:“林三郎甚是骁勇,方才便是他护朕至此,听闻他与三娘有旧?”

秋姜心里纳罕,更不明白他是何意,只得回头恭顺道:“三郎与三娘,确是好友。”

“哦?”元善建语调微微上扬,睨着她的那双眼,忽然含了一丝她看不透的潋滟波光,却平平道,“周亮已败,朕封他荡寇将军之位,若是此番退敌,可擢升他为汝南郡镇将,替周亮,代宁朔将军之位,并封武安伯。”

荡寇将军为从七品,不提武安伯乃从三品爵位,宁朔将军已是从四品之位,一方诸侯了。一个寒门庶子,这算是飞上枝头了。

确实是天大的好事。

但是,他与她说这些作什么?

秋姜眼中的怔忡和茫然映入元善建眼中,他仰头大笑,摇着头挥手道:“退下吧。”秋姜岁不明所以,仍躬身缓缓退出了院子。

路上僮仆行色匆匆,婢婆倥偬惶惶,不过走了条石径小路便撞了三四人个人。秋姜心道晦气,只得绕到假山另侧,路虽崎岖,攀岩了会儿,眼前倒豁然开朗起来。抬头只见绿荫间藏着小桥流水,亭台挨着楼榭,颇有几分江南湖畔的清幽之美。

“夜间露重,石台湿滑,三娘仔细脚下。”头顶忽然传来一个年轻男子的声音。

秋姜被吓了一跳,脚底一滑,差点踩了一个空。她扶着石岩稳住身子,抬头一望,身披甲胄的林瑜之自山间亭中缓缓步下。

秋姜笑道:“这日后是要改称林将军了?不过阁下日后可别在人头顶上说话了,三娘胆儿小,这要摔下去落个好歹,将军可赔不起。”她纵身一跃,轻巧落地。回头对他一拱手,揶揄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林瑜之微微一哂,别过头,也不搭话。

秋姜道:“怎么挂着一张脸?是担心叛贼攻势凶猛,还是另有心事?”

林瑜之没说话,抬步朝另一边的岔路走去。

秋姜失笑,与他同行。

“你怎么上后院来了,不用指挥军队?”

林瑜之道:“你为何又在这里?”

秋姜侧头看了他一眼,失笑道:“分明是我问你。我又不会打仗守城,凑那城头做什么?若是受不住了,我便从后门逃跑。倒是你,这可是你家,也不担忧吗?”

林瑜之却道:“我的家在凉州。”

秋姜微微一滞,望见他脸上不动声色的表情,总觉得像罩着一层面具,冰冷坚硬,将所有的情绪都埋在心底里。

夹道两边草木葳蕤,繁花怒放,一簇雏菊耐不住性子探出了头,两三瓣迎风招展,透着娇羞,却叫他一脚踏过去,碾在了冰冷的青石板地上。秋姜默然,竟不知说什么好。

他将她送到了,秋姜笑道:“将军保重。”

他没应答,只略一颔首。

“三娘子。”更深露重,有婢子捧着披风过来,要为她罩上,却被他抬手接过,轻轻一抖便散开了盖在她的肩头。他没有说话,只轻轻地帮她拢好,绕到身前,低头为她系上带子,轻柔地顺出她的发丝:“三娘保重。”他的指尖不经意划过她的颊畔,微微一动,便安然稳住了。秋姜一怔,抬头望向他,却见他容色平淡,转身步入了月色里。

还未进门,元晔的脚步便停住了。身边叽叽喳喳的一干兵户也止住了声音,顺着他的目光望去。

林瑜之在中庭止住脚步。

仿佛是一瞬间断了琴弦,一曲歌舞戛然而止。四目相对二人皆是无言。身边人虽不明白,也觉苗头不对,都闭紧了嘴巴,屏住了呼吸。

“阿兄!”秋姜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一路小跑着过来。到了近前,她越过林瑜之扑进了他的怀里。元晔抱起她转了几个圈,方放下她,低头顺了顺她的发丝:“容儿消减了。”

秋姜见四周人都看着,忙退了步,笑了笑道:“三娘很好。”心中又是庆幸,多亏了都是些没甚见识的兵户。

元晔见她仍是纶巾襦衫,易钗而行,甚至都未曾梳洗,心中不忍:“三娘受苦了。”

秋姜摇头,拉了他的衣袖往内而去。

“这是何人,难不成李公子有断袖之癖?”一个不明所以的汉子道。

身边一人一巴掌拍他头上,啐道:“瞎了你的狗眼!这是陈郡谢三娘,谢司马的嫡次女,谢氏三姝中的容姬,李公子的表妹。”

“谢氏凤容?”

“正是。”

“倒是般配。”

……

林瑜之只觉得刺耳无比,按住佩剑漠然走开。

不过两日未见,秋姜却觉得是很久很久了。他这一路风尘仆仆,神色颇有些倦怠,她看了都是不忍,握住她冰冷的手,轻轻搓着,企图捂暖了他。

元晔笑着反手握住了她:“这点冷算什么,倒是容儿,怎么脸色这样不好?”

秋姜道:“你别说我了,现在外面怎么样?”

元晔道:“小鱼小虾两三只,容儿不必担心。”

秋姜被气笑了,甩开他的手:“没见过你这样自负的,小心阴沟里翻船。到时候,我可不帮你收尸。”

“你怎么咒我呢。”元晔笑容清朗,一点也不生气,拉了她的手叠在一起,轻轻握住,“若是我真的死了,谁来保护容儿?”

“……谁要你保护。”秋姜别开目光,眼睛有些酸涩,想嗤笑一声,却只是挤出唇角勉强的弧度。元晔轻轻一用力,便将她拥入怀里,他低头,下颌抵住她的额头,笑了笑:“不要犟了,也许,我们有好长一段时间都不能见了。”

“什么意思?”

元晔扶正她,望定她的眼睛,微微一笑:“大兄的兵马已到,我要和他一起镇压叛乱,你跟随陛下抄小路去洛阳。”

“很难吗?”

“都说了是乌合之众。”

“那你为何让我离开?”秋姜狠狠推了他一把,冷冷道,“我是贪生怕死的人吗?”

“你在这里,我会束手束脚。”元晔道,声音压低了,“就当是我求你。容儿,离开――好吗?”

秋姜被他这样深深地凝视着,原本有些不满的心落了,眼底的怒火也被一盆凉水骤然浇灭,无处可发。他的目光算不上热切,却诚挚笃定,让她避无可避。好像她所有的心事都被他看穿了去,寂静中,他舒缓地笑起来。秋姜恼羞成怒,却被他伸手捞进了怀里。他低头,温热的呼吸扫过她的耳畔,像微醺醉人的风,让人怔愣,如坠梦境。她仿佛失了水的鱼儿,瞬间失去了力气,酸酸软软的,像中了魔障,只得攀着他的肩头得一点倚靠。

他温软的唇扫过她的脖颈,含住她的耳垂,细细品尝。她仿佛听到他吮吸和吞咽的声音了,侧头便见他的喉结难耐地滚动了一下。

她顿时如梦初醒,猛然推开她,扶住散乱的鬓发逃也似的奔出了门。

徒留他斜倚在榻上,笑声不绝。

第三日,四面山岗多了很多不明军队,数目过万,旗帜恍若层叠的黑云,连绵不绝覆盖而来,携着滚滚烟尘,堡外喊杀声不绝,累累鼓声不断,仿佛千军万马顷刻间便可席卷而下,轻易便可湮灭这座孤堡。

堡内却是安静,左右逃不出去,除了随遇而安、静观其变还能如何?

林瑜之和盘冉吃完饭,又喝了两樽,热血便有些上涌。盘冉拍着他的肩膀道:“想不到你小子看着是只弱鸡,杀气人来眼睛都不带眨的。好,我盘冉认你这个兄弟了。”

林瑜之猛地撩开他的手,盘冉收势不住,打了个转摔倒在地,只作了个四脚朝天的丑态。他勃然大怒,抬头怒瞪:“姓林的,你作死?”

林瑜之一言不发,“铿锵”一声拔剑而出,森林的剑锋不偏不倚地架在他的脖颈上。盘冉是个神经粗大的,却不是个没脑子的,这人的眼神和他的剑一样冷冰冰的,不带一丝温度,仿佛被他压在剑锋下的不是一个人,还是一只猫,一只狗,牵不起他丝毫怜悯。他心里不由就犯了怵:“别,别啊,有话好好说。”

林瑜之不带感情地瞥了他一眼:“你最好弄清楚自己的身份。”

盘冉点头如捣蒜,他才施施然插回了剑。

远处有婢子提着灯盏过来,头顶瞬间亮了一亮,映照出他极俊极丽的五官。那样白璧无瑕的底儿便叫人先醉了一醉,挺直的鼻梁下,一张绯红的唇微微抿着,透出疏淡凉薄的味儿。看着看着,却不知有了一种说不出来的冶艳。更别提那纤长的条干,那比女子还要纤细的腰肢――盘冉打了个冷颤。这是个什么妖孽?

又眼睁睁地望着他扬长而去。

越过园囿,跨过门槛,出了这一片清净地,林瑜之一步一步跨上城头。远远的,李元晔像是感应到什么似的回过头来,对他招招手。

他按了按佩剑,倏然又松开,神情自若地走过去,在他身后恭顺地低下头,跪地行礼:“末将见过将军。”

“我只是暂代宁朔将军之职,并无诏命,林将军不必多礼。”

林瑜之起身,安静地站在他身旁。

楼下喊杀声震天,箭矢无眼,不断朝城头飞来。二人却连躲都不躲一下,并肩而立,俯视而下。半晌,李元晔道:“不问我唤你来作什么?”

“君侯有命,末将万死难辞。”

“是‘万死难辞’,不是‘万死不辞’啊。”李元晔悠然转过身来,只抓着这点儿错漏咀嚼着,笑容颇为讥诮,却又像是玩世不恭的开玩笑。

林瑜之冷漠地站在那儿,容色毫不动摇:“君侯多虑了。”

李元晔收了笑容,望着他道:“我要镇守豫州,剿灭叛党,你带二百精兵护送陛下速回洛阳。还有,三娘。”

林瑜之震了一震,有些难以置信地望向他:“你要我带她离开?”

“我要你将她毫发无损地带到洛阳。”元晔微微笑,“你一定做得到的。”

“……”

他负手在后,仰头望了一眼这漆黑的夜空,哂笑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林瑜之握紧了双拳,脸色紧绷:“那你还让我护送她?”

元晔低头觑他,一字一句,清晰可闻:“你敢吗?你不敢,你连心意也不敢表露,更遑论碰她一根手指头了。”他按了按他的肩膀,微微用了力,压住,“我要容儿安然无恙地回到洛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