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青春校园 > 嫁给极品太子 > 第041章 神秘电话

嫁给极品太子 第041章 神秘电话

作者:紫苏落葵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02 06:49:1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与车队汇合后,董小葵才发现这次考古的规模不小,居然有媒体人员随行。随便扫了几眼,在车队中间的是报社、电视台的车,还有央视节目组,其中还有锦城交通台的直播车,说是上次董小葵跟的那个节目,现在又要有新的报道。

董小葵想了想,原来是去年秋末那个贫困留守儿童和山里学校的案子。因为市红十字会以及各大领导对留守儿童的重视,那个几乎没有年轻人的山村就作为典型来看了。原本以为只是一时兴起,过了就过了。却没想到还不错,大半年后,还继续在跟踪这方面的主题。

车行了一段时间,都停下来休息。在加油站休息时,董小葵悄悄向考古队的小徐打听这些媒体的来意。这才知道不是所有的媒体都是跟车队搭伴,有些是来以这次考古做节目的。比如,央视节目组,就是有这方面的节目要求。录制组直接就过来,说如果有价值,就会全程直播。

“还真够无聊的。这早期就来,诸多不便的。”董小葵撇撇嘴。

“可不是。这看这似乎很重视,很风光,别的考古队还很羡慕,其实很累赘的。因为有他们在,还要顾及他们。而且每次来的都不同一批。有些人又不太适应野外的生存,都不让人好好研究。有时候兴致来了,他们要直播,还要配合他们。哎呀,你不知,一系列的配合下来,工期又要无限拖长。考古这个,对于周围环境也是十分敏感的,有时,一切不对,又得拖。唉!”小徐十分苦恼。

董小葵一笑,又宽慰他说:“不过任何好事都麻烦,任何麻烦事都会有好的一面,媒体介入其实也算是好事了。考古队的经费来源会宽泛一些。有利于更好地研究。”

“那倒是,大约只能如此宽慰了。”小徐回答。甜甜一笑,露出酒窝,是个漂亮的小伙子,大约考古太久。身上也有一种古典的气质。

董小葵也是一笑,拿了矿泉水狠狠喝了几口,跟小徐继续攀谈,说有关神话体系的事。小徐也有这方面的研究,也大口喝水。这才说:“你的研究我看了。很独特的切入点,让沉闷的研究都鲜活了。而且那研究也十分靠谱。我有时还在想,你一个大学未毕业的小女孩,这研究到这份儿上,真让人惊讶。我甚至想或许你有十分强大的导师,或者研究团队。是不是?”

小徐似乎十分有兴趣,董小葵不由得抿唇一笑,说:“一直是我自己研究。不过,有个朋友对我的影响很大。他是个天才式的人物。他收集很多典籍,包括很多孤本。甚至做了批注。只不过,他太忙,身不由己,便不能研究这些,只能我来做了。”

“你很爱这个人。”小徐笃定,因为明净的笑,酒窝更明显。

董小葵不由得讶然,自己对他的爱已经这样明显了么?连不太深交的小徐都看出来了。她问:“怎么这样认为?”

“讲到他,你脸上有一种不一样的神色。嗯,最重要的一点。你说他忙,没法研究。那么,他是极其喜欢这研究的。或者说这研究是他的梦想。你未必这么喜欢这研究,可是因为是他没法亲自实现的梦想。你便去做。这还不够么?”小徐一一分析,十分得意的模样。

董小葵笑而不语。小徐调皮地夸自己,然后有啧啧地说:“不知谁这样有福气,能得到另一个人如此对待。”

“也许是我的福气。得那样一个人的对待呢。”董小葵小声说。不自觉地想起他的脸,想起他有些生气地说“董小葵,你就不能说‘仲霖。我在这里等你回来’么?”

仲霖,我在这里等你回来。董小葵心中默念,小徐有些八卦地凑过来,低声问:“什么样的人?”

“秘密。”董小葵面含偷笑。

小徐还要说什么,他的电话响了,是录制的搞怪铃声,一个小孩子在喊:“老公,老公,电话,电话,老婆来查岗”。

董小葵一口水差点没喷出去,竭力压制笑,却还是一脸幸灾乐祸,问:“老婆来电话了啊?”

“她设的。”小徐脸一红,拿了电话到一旁去讲电话。那神色应该是跟极为亲密的人讲,神色全然柔和。

自己跟许仲霖讲电话,也应该是这样的吧?董小葵不由得一笑,还是觉得口渴,又从车里拿了一瓶矿泉水喝。

其实五月的天气并不热,也没有太阳,但云层很厚,天上白晃晃的一片,让人有些眩晕,风吹来,却有些刺骨的凉。

董小葵觉得烦躁,将外套扔在副驾驶上,只穿了长袖的棉布衬衫,扎了马尾,十分干练的模样。车队一直行得很慢,说蜗行不为过。因为有几个司机不太习惯这种山中公路,尤其是不时有石块从石壁上掉落的。

整个车队的速度慢到没有及时到达目的地。虽然这边的路较之从灌县那边进山要平坦得多,但总还是山中的公路,许多车不熟悉路。媒体的车建议先休息,第二天一早再出发。考古队也怕晚上行车出什么事。于是,在山中一块平地安营扎寨休息。五月天的山中夜晚其实很冷,董小葵就在车后座扔了睡袋,胡乱吃了一包泡面,往睡袋里钻。开了大半天的车,其实很累。但不知为何,最近老是失眠,睡得不踏实,稍稍一点响声就惊醒了。

难道是太思念他的缘故么?董小葵抱着膝盖,不知不觉又开始想念他。最近,想念他已经成了一种习惯。窗外是阿坝州山区连绵的山峦轮廓,山中浓雾弥漫,半圆的月若隐若现。

这一秒钟,他又在何处呢?会否也在这样的山峦中穿行,或者在安静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他曾说过不要想象他的工作。因为她无法想象。是比电影里更惊心动魄的存在,但仔细看来,又沉闷枯燥得让人觉得没有一丝的趣味,每一分每一秒都要精确地计算。可是董小葵仍不住去猜测他的工作,仍不住去想自己的男人在工作的模样。

想了一阵,她拧了随身携带的手电筒,在记事本上,用铅笔写此时此刻的景色与心情。以及对他想说的话。

一定要让他平安。这一次重逢,我会亲自对他说我多么的想念他。爱这个男人,她愿意让他快乐幸福。写完心情,关灯。塞了耳塞。在音乐里沉沉睡去。

就在沉沉的昏睡中,音乐忽然中断,电话忽然响起。是普通的铃声,也就是说是陌生的号码。原本已在睡眠中的董小葵被惊醒。如果这电话不是许仲霖打的,就是陌生的骚扰电话。反正这几年。这种半夜三更响起的电话不少,很讨厌的。

她挪了个姿势,摸了一阵才摸起电话,迷迷糊糊地“喂”了一声,她其实期望听到许仲霖带着轻笑的声音,低低的,有着宠溺,他会喊:“石头,想我了么?”

可是,那端久久的没有人说话。又是恶作剧?董小葵睡意全无瞧了瞧车窗外。依旧是月色朦胧,隐隐山峦。

“请问是谁?”董小葵耐着性子问了一声。对方依旧没有回答。

董小葵拿出手电筒瞧了瞧电话号码,因为已经接通,看不到归属地。也不是自己曾见过的号码。她只好又将电话拿到耳朵旁问:“这深更半夜的,若没别的事。我挂电话了。”

对方这才急急地喊了一句:“别。”

那是一个男人的声音,声音很沙哑,像是重感冒鼻子不通,还带着咳嗽。不过声音还算熟悉,只是一时无法确定到底是谁。她松一口气,觉得不太好。却还是问:“你是?”

“你听不出我声音。”他说,语气有些沮丧。

董小葵还没弄清这人到底是谁。听得他这么说,心里也慎得慌,不由得问:“你感冒了吧?”

“嗯。重感冒。”那男人回答。

“你声音都这样了。我一时,一时――,总是认不出。”董小葵讪讪地说,暗想这人到底是谁,可一时无法判断。那边却只短促轻笑一声,然后寂静无声。再过几秒钟,电话已经被挂上。

董小葵拿着电话,这下是真无法入睡。看了看电话,凌晨五点二十分。她起身刷牙,梳洗,煮方便面,啃了一个苹果。天才蒙蒙亮。

她围了宽大的围巾,在周围走了一圈。山里的寒气还真不是盖的,加上早晨的湿气。浑身都似乎没有热气一样。

“山里的气候还真是恶劣。这都五月天了。”董小葵撇撇嘴,抬头看越发亮堂起来的山尖,不由得又想到昨晚的电话,那声音绝对不是许仲霖。如果是他,即便他重感冒到什么程度,她都能一下子听出来。他对她说话,总是不一样的,宠溺、温柔,有略略的霸道;就像是在人潮汹涌中,他不是最帅的那个,不是最显眼的那个,不是最伟岸那个,但她却能一下子就找出他来。

或者,这也是自己对他太熟悉太在意了吧?那么,昨晚打电话来的人到底是谁?应该是自己认识,却不熟悉的吧。既然不熟悉,他又有什么好生气的?董小葵耸耸肩,觉得还是应该打个电话过去。不然,似乎不是很礼貌。

于是,她按着那个号码拨过去。那边一直是长音,一直没有人接。董小葵又打了三次,依旧如此。也许是太早了,人家还在休息。她决定晚些再打过去。

车队里的人也起身在收拾,用餐。等到太阳升起,雾气散去。整个车队才徐徐前行,在午餐是时分才到达考古现场。

整个考古队租借了附近山民的房子,都是土坯麦草房。土坯的墙,竹搭的梁柱,上面的麦草梳理得很平整。看起来很有一种田园风光的意味。媒体的几位城市妹子兴奋得大叫。但生活在乡下的董小葵却知道那意味是贫穷。在她的记忆里,小姨嫁的那人家就有很长一段时间住着这样房子。她曾有几次在小姨家过夏天,外面下暴雨,屋内大雨。有时,被子都没有一处干的。后来,读到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长夜沾湿何由彻”,她总觉得杜甫是为小姨一家写的。好在后来,小姨父还算勤劳,将茅屋换成几间瓦房。这就是生活。而偶尔住一住的人,称之为浪漫。

董小葵和考古队一起搭伙,是自己做饭。吃了午饭,去看现场。首先让她震撼的不是那大约两百平米的古迹。以及周围还没有正式刷出来的地带,而是旁边已经清理过的地陷。

“这土质容易地陷?很黏的土质。”董小葵蹲身看这个。旁边的人已经在看里面的不满岁月尘土的器皿等。考古队队长已经在询问先前来的队友这里的情况。董小葵自然不肯放过,于是没继续思考地陷问题,而是去旁听考古队所得。

原来这也不是墓葬,而应该是一个部落生活的地方。先前来的考古队队员说。经过初步的分析,这一块遗迹或许能延伸到那边山下,是不是继续往里延伸,就不清楚了。这地方是个庞大的遗址。从现有的生活遗迹来看,还不属于少数民族部族。因为据文献记载以及一些典籍研究,当时蜀中的少数民族部落没有这样发达的生活方式。

“那么说,可能是避祸蜀中的秦朝民众。”有人提出来。

“避祸蜀中,据说有秦朝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奉秦始皇命令征战关中,可是神秘失踪。后来,有传言。他们入蜀。算作是自夏商时期过后,第二支入蜀的军队。不知可能是这的遗迹么?”董小葵提问。

考古队的老陈最喜欢秦朝历史,立刻摇摇头,说:“从现在遗迹来看,完全没有战争的痕迹,或者说不是当时军队所使用的习惯。像是一个部落,很生活化的,比如,这块来看,就应该是当时部族祭祀的地方。看,这个土台。”

老陈指着一块似乎石化的土台为大家解说。

“有没有可能是军队进入蜀中,解散,却怕秦军入蜀。所以避祸,于是进入阿坝州的山中,成为普通民众生活。”董小葵推测。

周围的人开始窃窃私语,老陈呵呵一笑,说:“小葵的推测也不无道理。不过,如果是能征善战的军队。在生活上会留下一点点的痕迹。军中的人,会有些改不掉的习惯。这还得继续研究下去。目前看来,还没有证据表明。”

“也许,为了避祸,刻意回避自己的生活习惯呢?”董小葵又提出一个假设,周围又是窃窃私语的,甚至有人以目指指点点。董小葵也觉得自己这样提出来,似乎不妥,毕竟在这里,她年纪最小。所以,她连忙说:“陈叔,我并不是针对你。我只是想到这个可能。”

“嗯,这也未必没有可能。小葵是个勤奋的好孩子。我先带大家看看周围,研究几天,咱们再来瞧瞧。”老陈为人和善。

董小葵点点头,拿了相机在周围拍摄。一直到了下午,身上出了薄薄的汗,黏黏的不舒服。回到租借的屋子休息一下,这才想起应该给妈妈打电话的。于是拨通妈妈的电话,报平安,三言两语地说这地方还不错,让妈妈不必担心。妈妈询问再三,得到董小葵肯定的答复,这才放下心来,说:“猴子很乖,吃炸鱼。不过,就是爱睡觉。”

董小葵呵呵一笑,想到什么,又说:“妈,这天气暖了,你注意休息,最近总觉得气候怪怪的。午后,收了摊子,就不要去菜地里干活了。最近,菜地里的茄子、辣椒都能收了,就不要再想着种别的了。我们娘俩够吃的。”

“知道了。你也好好照顾自己。山里温差很大的。”妈妈说。

这句话在妈妈为自己收拾行李的时候,就说了很多遍。董小葵听得暖暖的,安慰,说:“妈,我谨遵教诲。好了,我去忙一会儿。”

董小葵挂上电话,烧水冲泡了一杯绿茶,这才想起昨晚的电话,于是又按着电话号码拨过去。那边依旧没有人接,董小葵打了三次,依旧如此。她暗想:我的礼貌足够对得起你了。人一生要遇见这么多人,世界这么大,我没必要都记得的。

她挂上了电话,觉得不妥。又发了一条短信:对不起,我给你打电话了,你没有接。昨晚,迷迷糊糊,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你是谁。

她发出短信,就将刚刚拍摄的图片进行处理。新建了文件夹,取名考古20080509,这是她喜欢的方式。每个文件夹都标明性质与时间,便于寻找。

她将所得的资料整理,放到相应的文件夹里。又在那个以游戏方式来书写的神话故事里加入了新的东西。今天在考古现场刚刚得到的灵感,无论秦始皇那支能征善战的军队是不是消失在这里,但在神话故事里,这是一个神秘的所在,足够成就一段很好的剧情。

在董小葵看来,研究是大形,而故事就是大形上的艺术加工。两种互为依托最好。

在想象力方面,她向来十分自信。写了好一会儿,夕阳在山,山中起雾。对面屋外,那位坐着竹椅子的节目制作人在那里晒着余晖哼歌。董小葵这才直起身子,发现手机信号又不太好。将手机挪了一个位置,这才有了信号。

在这样的深山中,依旧有信号,董小葵在佩服中国移动的强大时,看到提示有一条新短信。她点开,上面写:如果是那个人,只是呼吸声,你就知道了吧?呵!。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