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雪淞散文随笔集 > 反贪风云10

雪淞散文随笔集 反贪风云10

作者:长春雪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1:27:52 来源:小说旗

10

最近晚上躺在床上,刘森林经常是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他不断回想着自己的人生之路。

刚大学毕业,到机关工作不久,表哥从家乡来省城办事,顺便看望自己。表哥在家乡算是成功者,大专毕业后进了县政府,不几年就当上了副股长。家乡的乡亲们都夸他聪明能干。

自己请表哥喝酒,在酒桌上表哥谈起了他的从政经验,并告诫自己:"森林呀,你在机关一定要和领导搞好关系,你的前途可是握在领导手心里,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这句话是当时的流行语,刘森林也听说过,可见已是很多人的共识。

表哥又有些神秘地说:“适宜时候你也得给上级送送礼,俗话说‘官不打送礼的',你试试,会有效果的。”

不久后,自己就按表哥的告诫行动了一次。

那是第一次出国洽谈业务回国后,自己带着礼物拜访了吴厅长的家。去的时候心里很忐忑,怕领导不收,自己挨训。自己带去的是出国带回来的洋烟、洋酒。

吴厅长见到自己很高兴,让自己坐在豪华客厅的沙发上,很关切地询问自己出国洽谈业务的情况。在谈话中厅长对自己很鼓励:“小刘呀,你来厅里后工作很努力,也很注意钻研业务,大家反映都不错,我也很看好你,要再接再厉呀。”

自己听了心里很热乎,连忙表示一定牢记领导教诲,今后要更加努力、刻苦。

在告辞时自己拿出了礼物,小心看了看领导的脸色,放在了茶几下面,对吴厅长说:“这是我从国外带回来的一点儿小礼品。”吴厅长神色自如很随意的就收下了礼物,随口轻轻说了声“谢谢了。”我当时想,看来吴厅长对此是司空见惯了。

以后我送礼也就轻车熟路了。

既然领导收礼物都很随意,自己对收别人的礼物也减少了顾虑。何况,我也不能只出不进,否则以我那点儿工资,是承受不了的。

由于自己工作努力,业务能力强,又因为自己跟领导搞好了关系,果然很快得到了提拔。

厅里有一个女职员叫冷雪艳。名符其实,她的外貌是既冷又艳。她比我早一年进厅里。可能是因为学历高(硕士学位)、长相俊,她很清高的样子,对我这刚入职的小职员都不拿眼皮夹一下。我到厅里近一年,她都没跟我说过几句话。

当听说我成为后备干部后,她的态度有了变化,冰冷减却了几分,跟我说话也多了些。

我当上副处长后,一天我在公共汽车站等车,她也在那。见到我她嫣然一笑,“祝贺你高升呀!”能得到这冷美人的主动祝贺,我觉得受宠若惊,连忙微鞠一躬,恭敬而谦逊地说:“谢谢了,以后还请多帮助呀。”

她又嫣然一笑:“你说反了,应该是刘处长以后多帮助我。让我也能得到进步呀。”

我连忙说:“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她笑说:“你还能进步呀,当了处长还这么谦虚。”

车来了,她又主动让我先上,我连忙推她上车,“女士优先。”

车上有一个空位,她又说:“处长你坐吧。”

我说:“女士优先。”

她坚决不肯坐,“哪能职员坐着,处长站着呢。”

我同她并肩站着,也坚决不肯坐。但我心里很激动,还是得当官呀,冷美人对我态度有很大变化呀。

一次我们一起外出办事,路过一家鞋店,我走了进去,想买双鞋。冷雪艳热情地帮我挑选,试穿。售货员笑着说:“你们这一对真是让人羡慕呀,又般配、又恩爱。”我看到冷雪艳脸有些红了,但并没反驳,眼神有些内容的看了我一眼。那以后我们的关系又密切了一些。

为防汛各单位都要求安排值班人员。星期日,我和冷雪艳、刘晨安排在一组值班。天机巧合,那天刘晨家里突然有急事,就我和冷雪艳值班了。就在那一天,冷雪艳向我表露了强烈的爱意,我们突破了最后的底线,她成为我的第一个情人。

冷美人成为自己的情人,当时很是高兴、自豪。为了显示自己的情意,自己的男子汉气慨,当然要给冷美人买礼物。冷美人高傲、讲究, 给她买的都是价格不菲的礼物,哪一件都值自己几个月工资,甚至更多。冷美人起初只是被动的接受,以后就开始主动的索取,甚至要自己给她买房子。多年来,自己花在她身上的钱有几百万。自己不是老板,只是个工薪阶层,哪来这么多钱?只好贪污、受贿。

妻子后来也知道了自己和情人的暧昧关系、她没有跟自己闹离婚,而是利用自己的关系捞钱。多年下来,所得也并不比自己的情人少。自己是个不太张扬的人,不敢在众人面前奢侈。自己消费的钱并不多,贪污受贿所得,大部分是女人和孩子用了。还有,为升官送礼钱也花了不少。

自己并不是完全要把责任推到领导和女人身上,可领导和女人确实在自己贪腐的路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刘森林不由想起《红楼梦》中的“好了歌”及注解词: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自己当初读《红楼梦》,对“好了歌”及注解很是感慨了一番,并背了下来。可随着时光的流逝,渐渐就忘了其中的警示,若是能经常背诵它就好了,或许不致今天到如此地步。唉,只能仰天空叹,奈何、奈何!

刘森林又想到,自己似乎想到外因多了些,可哲学中说,内因是变化的根本呀,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是啊 ,自己也应该反省一下自身。自己对自身放松了要求,让私欲澎涨。如果能够严格的自律,是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吧?

可是,古今能够严格自律的人不多呀。孔子、曾国藩被立为严格自律的典范,可他们也是有私欲的。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子见南子,也心旌摇动过。曾国藩五十岁时,也娶了年轻的小妾么。自己一个凡夫俗子,只能在俗境中随波逐流了。

如果当时能有人严格要求自己,如果当时制度的篱笆能扎得紧些,少有漏洞,自己就不会成现在这个样子吧?

要防止**,就要加强监督,监督的点越多,面越大越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