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雪淞散文随笔集 > 秦始皇的生涯和事业26

雪淞散文随笔集 秦始皇的生涯和事业26

作者:长春雪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1:27:52 来源:小说旗

李信之死

灭掉魏国之后,秦王嬴政便考虑消灭楚国。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阳,历史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周平王三十一年(公元前740年),熊通为楚地之王,继续了熊渠的开强拓土历程,公元前706年,楚国攻打姬姓诸候国随,并逼周天子晋升其爵位。遭拒绝后,熊通亲率大军再次征讨随国,大获全胜后,熊通自称“楚武王”,成为天下诸侯中第一个敢于自己称王的国君。楚成王时,楚国在令尹子文的治理下更显强盛,楚国的大国声威真正建立起来了。

楚成王两传至楚庄王。庄王曾率领楚军,浩浩荡荡开赴伊水与洛水之间,对周天子耀武扬威。庄王武功之时,选拔孙叔敖实行文冶,楚国出现了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鼎盛局面。

吴楚大战后,楚国经过8年的休养生息,逐渐恢复了元气。惠王时,历史进入战国时代,其间,楚国和诸侯列国战战和和,并无大的建树,一直延续到简王、声王。公元前400年,韩、赵、魏合兵数次攻楚,向楚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楚悼王谋求富国强兵之道,任用吴起开始变法,取得成效,一时间,楚国兵强马壮,横归中原,初露称雄之势。

楚威王后期,楚国成了战国七雄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安徽北部,幅员空前广阔。

楚怀王之时(前328――前299),发生了垂沙之役,此役是齐、韩、魏联合起来制楚的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由于楚怀王“统其者非其道”,不听信屈原等忠臣的进言,而偏信郑袖等小人。故对外垂沙之役战败,国内又发生民众暴乱,统治不稳。

垂沙之役的第二年,楚攻韩之庸氏,秦即乘机遣华阳君攻楚,大破楚军,斩首三万,杀其将景缺,攻占了襄城。

公元前299年,秦稳住了齐后,秦昭王即对楚软硬兼施,一方面命庶长奂率军攻楚,占领了楚国八座城邑;另一方面又写信给楚怀王,邀请楚怀王到武关会盟,继续维持秦、楚原来婚姻相亲关系。楚怀王见信后虽然犹疑但还是去了。秦国却将楚怀王扣留。逼其献地,楚怀王拒绝。

楚国见楚怀王被扣于秦,又立新君楚顷襄王。

秦昭王见扣留楚怀王不能得到土地,而楚国又立新君,大为恼怒,于公元前298年发兵攻楚,大败楚军,斩首五万,取析等十六城而去。楚国又一次受到沉重的打击。

公元前297年,韩、魏在齐相孟尝君策动下,继续攻秦至函谷关,楚怀王乘机潜逃,被秦兵追回,楚怀王又急又气,病死。

楚怀王在位三十年,是各大国兼并战争进一步激烈时期。秦国在争战中不断强大起来,雄心勃勃,蓄有兼并诸侯之志。楚怀王对此缺乏认识,“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终兵挫地削,自己亦客死于秦,楚国从此由盛而衰

老将王翦和青年将领李信接到命令,进宫晋见秦王。

“寡人这次召两位将军来,乃是为了攻楚的事。二位看看灭楚需要多少兵力?”

两人沉默,在心中盘算很久。

秦王先问王翦:

“王将军估计要多少兵力?”

“楚国地大物博,兵力在诸候中仍属强盛,再加上楚怀王入秦被扣,死于秦国,楚人都很恨秦国,所以有所谓‘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歌谣流传。因此要攻取楚国,臣以为非六十万军队不可。

秦王政听了他的估算只笑了笑,没有表示意见。他又转问李信:“李将军估算要多少?”

“二十万就足够了!”李信意气风发地说。

“二十万?”王翦疑惑。

“不错、二十万,而且是分两路进军,一路取鄢郢,一路攻平舆,然后会师于城父,大江以北将不再有楚军踪迹。休整一些时日后,再东攻寿春,捉拿楚王,灭亡楚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王将军看怎么样?”秦王转问王翦。

王翦含笑不语。

秦王说:“李将军果然英勇,寡人就按你的构想,派你和蒙恬各领军十万,分两路攻楚,看谁先捉到楚王!”

“王将军还有什么看法?”秦王赢政转向王翦笑着问。

“英雄出少年,臣无话可讲。”王翦如此回答。

秦王看到王翦鬓边点点白发,心中暗叹年华易逝,转眼许多年过去,王翦已呈现老态,应该加速培植青年将领。

秦王政二十二年,李信及蒙恬率军二十万向南进攻楚国。李信攻平舆,蒙恬攻寝城,大败楚军。

李信又攻郢城、鄂城,一路势如破竹,未免年轻气盛,有了骄傲的情绪,他笑着对部众说:“王翦将军曾言楚军强悍,依我看并不怎么样,这几个月来打得都不过瘾,蒙将军那边也没打过什么硬仗,等到我和他会师城父,直捣楚都寿春,灭楚指日可待。”

“将军不可太过于轻敌,”他的一名部将说:“项燕所统率的楚军主力还没有赶到,否则会有一场恶战的。”

“楚军早被我们的雄兵杀得闻风丧胆,哪里还敢接近我们!”李信骑在马上哈哈大笑,转头问旁边的骑卒都尉:“你的搜索部队发现到敌情没有?”

“末将派出两支搜索部队,搜索了方圆百里范围内的地区,都没有发现敌踪。”骑卒都尉恭敬地回答。

李信笑着对刚才那位部将说:

“你看怎样?楚军听到我们到来,早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他们是被将军的英名吓跑的!”那位部将在马上弓身说。

李信的十万大军分作三路在崎岖的山地艰苦行军,尤其是骑兵和负载军品的驮马走得更是辛苦。

他们来到一处山麓,远远已看得见城父城的城墙。

探骑来回报,城父楚军早已撤走,乃是一座空城,蒙恬军的探骑已抵达城父,不过主力还在六十里以外,正在向这里前进中。

“看吧,事先我就向蒙恬说过,我会比他先到!“李信得意地说。

他和众部将下了马,巡视在山区中行走的部众。

“将军,部队今晚在何处扎营,进城还是在城外?”裨将前来请示。

“部分进城.部分在城外扎营,这样警戒比较容易些。”

“那现在未将就传令各部,就地筑壁扎营。”裨将秦胜说完话要走。

可是李信叫住他说:

“目前见不到敌踪,部队行军劳累,而且明天天一亮就要进城,筑壁之事免了吧。”

按秦军军法,军队休息宿营,哪怕是只住几个小时,都要伐木筑壁,设置障碍物.以防敌人偷袭。

秦胜本想奉劝,再一想只住一夜,免就免了罢,一路上也的确未发现敌情。

李信的部队睡到半夜,突然锣鼓喧天,号角声遍地,漫山遍野,不知杀出了多少楚军,

他们都黑布蒙面,左臂缠一块白布,见人就杀,见车子就烧,遇到马匹就砍断缰绳让它们乱跑。

秦军从睡梦中惊醒抵抗,展开一场混战。但楚军是有准备而来,秦军却是仓促应战,所以很快就抵抗不住,于是秦军向西面突围而逃,却又遇上楚军埋伏。大杀了一场,秦军冲不出去,又再折回来。这样乱冲乱闯,完全失去指挥联络,天明后十万人所剩已不到三万人,退至几个山头抵抗。

李信期望蒙恬的部队来救援,不久得到消息,蒙恬军在三十里外一处山隘也遇到伏击,秦军奋力冲杀,终于冲出包围,向这个方向冲来,进行迎救。

楚军采取的战术是白昼包围休息。秦军困在山顶上缺水,日晒雨淋苦不堪言。到了晚上,楚军又来冲杀一阵,天快亮时又撤走。

这样纠缠着作战了三天三夜,山顶秦军只剩下一万多人。

蒙恬军赶到迎救的那个夜里,楚军突然撤走,似乎在这些群峰重叠的山区失踪了。

事后才知道,项燕所率的精兵不过五万人,他们是跟随在李信大军后面,三天三夜都未宿营,只是略作休息就前进,李信部队快抵达城父时.他们比李信还早到几个小时,就埋伏在附近山区。这里是他们的老家,地形当然比李信他们熟悉多了。

蒙恬率领部队进驻城父城,十万人剩下不到七万,李信率领的十万部队,只余下几千人,十名都尉死掉了七个。

当天晚上,李信在城父城内的将军府拔剑自刎,留下了一封血书,上面写的是:“愧对主上和王翦将军!”

一个很有前途的青年将领就这样随风消逝了。他先是骄傲,不能听取有经验老将军的意见。后又轻敌疏忽,结果中了敌人的埋伏。在失败后又不能吸取教训,重整旗鼓,而选择了自杀这条绝路。作为一个将军,他很重要的几步棋都走错了。他的死亡是由于性格造成的,侥侥者易折,这是一场性格悲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