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雪淞散文随笔集 > 东方企业家95、96

雪淞散文随笔集 东方企业家95、96

作者:长春雪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1:27:52 来源:小说旗

95

杜丽雯伤得很重,头骨碎了一块,脸部破相了,肋骨也断了几根,需要住院治疗几个月。孙冬亭的头骨也被打裂了,严重脑震荡,医生说他以后恐怕做不了脑力工作了。

龙敬文到医院看望数次,心中十分难过,觉睡不好,白天也神思恍惚。杜丽雯为了自己和昌茂已经做过一次牺牲,为此不能再生育,这次又破了相,就更不好找婆家了。自己也知道丽雯的心中爱恋着自己,不愿嫁人,可越是这样自己越应对她负责,越应使她得到幸福。而现在……

丽雯看出了龙敬文心中的悲痛,她劝他打起精神管理好公司。“我和孙总工程师是为了昌茂受伤的,如果你不管好昌茂,我们的血就白流了。不要再来医院了,全力以赴管理好昌茂。”

想想丽雯的话,龙敬文鼓励自己振作起来。他把徐昭找到自己家里密室商谈。

“林老弟,废除工头制这事看来还是办急了。”龙敬文沉思着说。

“其实杜副总对工头的安置还是不错的,不过他们作威作福惯了,不甘失去昔日的威风和特权,故意闹事行凶。”徐昭气愤地咬牙。

“我看这样吧,废除工头制先放一放。最近兴办第五纺织厂,厂长由你担任。厂子建起后不用工头制,用职员制。如果五厂采用新制度,把别的厂比下去了,大家就会服气了。在这段时间,我把各厂的工头调换一下,让他们不能抱成团,结成伙。过两年再废除工头制,给工头们安置得更好一些,估计就不会闹事了。”

“这样也好。我一定把纺织五厂用新制度办好,让他们瞧瞧到底哪种制度好。还有,总经理,这次行凶的工头还是要处理的,否则新职员心气难平啊。”

“这我也想了。挨打的职员除了治好伤外,再给一笔安抚费。行凶严重的两名工头清除出公司。”这两名工头也要给一笔优厚的安置费,但这点龙敬文没跟徐昭说。“还有总工头李阿大,调二面粉厂当工头,看表现再说。”

徐昭松了一口气,“这样做新职员心里的气就能平息些了。”

“徐昭,办企业不是件容易事呀,凡事要考虑细致,做得稳妥,否则不知从哪就会冒出祸水来。冒险是需要的,改良也是需要的,但稳步才能前行啊。”

“总经理,您说得对,我还年轻,还得磨练啊。”

龙敬文拍拍徐昭的肩膀:“企业以后还要靠你们这些有知识、有魄力的年轻人来干。中国的企业还很弱小,很落后,你们要努力啊。”

“是,总经理。”徐昭动情地望着这个与他父亲年龄相仿的前辈。

龙敬文又沉思着说:“这次工头闹事,又是日本富士株式会社在背后捣鬼。他们一直想搞垮我们,一计不行,又生一计。我们也得想想办法。我听说你有个亲戚是从日本学工商归来的。”

徐昭点头:“是的,是我的堂弟。”

“能不能让他打入富士,为我们提供情报?我们不使坏,但要防备他们的破坏。”

“好,我跟堂弟说一说。确实,我们应该注意防止富士的阴谋破坏。”

“你堂弟打入富士后的活动费用由昌茂公司出,你做个账。”

“是。”

龙敬文又说:“徐昭,我大儿子仁和从美国大学毕业回来了,他是学工商管理的,我让他到你的厂子从底层干起,你好好带带他。以后他能像你这样,我这个当爹的就放心了。”

“总经理,您这话言重了,我只比仁和大几岁啊,也要好好学习。”

龙敬文笑说:“老弟,你就别谦虚了,我这些年别的本事没有,识人的本事还算有一点,仁和就交给你了。”

“总经理,我一定把仁和当兄弟对待。”

“在情感上可以这样,但在做事时还是要把他当下属严格要求。”

徐昭点点头。

“噢,你这几天带两千元代表公司去警察局致谢意。他们出警车也起了威慑作用,以后也用得着他们,要维护好啊。”

“是,总经理。”

龙敬文又缓缓地说:“我最近在家里大厅搞了几次宴会,宴请各界要人,公司和市面上都有些议论,说我阿附权贵,势利眼。可办企业,不维护好权势政要不行啊。二十年代,军阀混战,土匪猖獗,公司进小麦、销面粉都有人劫掠,我只好去疏通孙传芳孙大帅,请他帮忙保护。我被土匪绑架,也是杜丽雯找孙传芳派兵救出来的。为此花了不少钱。可蒋介石率北伐军打过来又说我勾结反动军阀,把我抓了起来。后来求国民党元老吴稚辉、蔡元培、张静江等人说情,又交了五万大洋,才放出来。唉,现在看我办这么多厂子,住这花园洋房里挺风光,可我心里的苦水吐三天三夜也吐不完呐。”

徐昭原来也有些想法,现在听了龙敬文这番倾述,不但理解还生出同情。他又想以自己的耿直和率真,难免是要碰几个硬钉子的。前辈在艰难中磨出的沉着、圆熟是应该好好回味的啊。

96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七月二十三日 天气晴

今天是长子仁和三十岁生日。三十而立,我将送给儿子一份礼物。

昌茂公司也三十四岁了。三十多年来,公司从一家面粉厂,发展成为一个有十几个厂的大公司,经历多少艰险,受过多少磨难,真不容易啊!公司还要加快发展,永不停步,永不减速。

人才是公司发展的关键,要加速培养人才。

好了,我该送给仁和礼物了。

龙敬文合上日记本,将长子仁和叫进书房。他慈祥地看着儿子,儿子身材高大,面直口方,眼睛里现出刚毅和从容,与自己刚创业时的样子真是相像。

“仁和,你三十岁了。三十而立,爹要送你一份厚礼。”

“爹,是什么厚礼?”仁和高兴而又好奇地问。

“你进工厂后管过车间,又当过付总工程师,锻炼得翅膀硬了。这几年昌茂又建了几个面粉厂和纺织厂,厂一级的管理人员缺乏啊,爹准备让你到新建的纺织八厂去当厂长。这是个设备最先进的工厂,工人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也大都是公司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高才生,兵强马壮,你要管好啊。”

“爹,我会努力的。”仁和兴奋、诚挚地说。

“你要像徐昭那样,他负责的两个厂子都管得很好,是公司管理得最好的厂子,效益比管得差的厂子要高出几倍,连外资厂都佩服他。他率先在工厂废除工头制,实行新职员制,现在这种作法又在全公司实行了,公司的管理又上了一个台阶啊。”

“是的,爹,徐副总经理是我学习的榜样。”

“你这个厂子也归徐副总经理管辖,你以后要好好听他的话哟。”

“是,我一直把徐副总经理当老师看待的。”

“好,好,你们年轻人成长起来,我就放心了。爹已经五十多岁了,老了,精力和体力有时感到不从心了,你们年轻人要多承担啊。”

仁和用崇敬的目光望着父亲。多年的繁重操劳,使他的脸上爬上不少皱纹,头发也花白了。他是个永不停步的人,三十几年,办起了七个面粉厂,八个纺织厂,一个轮船公司,还有其它一些小型企业,成了国内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船运大王。现在在中国,只要不是太闭塞的地方,都有帆牌面粉、棉布销售,真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都是爹几十年奋斗的结果啊。

龙敬文又语重心长地说:“我一直想把昌茂公司办成美国杜邦、摩根公司那样的世界级跨国公司。可国内的环境不安定,国外企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太吃力啊。也许,在我的一生里是达不到了,爹寄希望于你们年轻人。”

“爹,您的理想就是我们的理想,发展昌茂是我们的责任。”

龙敬文笑说:“走,咱们一家去六仙居酒楼,为你的生日和赴任喝庆贺酒。你娘比我还高兴呢,说要喝个一醉方休。”

龙仁和微笑着上前扶起父亲。父子两个相拥着走向门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