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雪淞散文随笔集 > 企业家的故事6 龙敬文造访小金花

雪淞散文随笔集 企业家的故事6 龙敬文造访小金花

作者:长春雪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4 21:27:52 来源:小说旗

父亲喝了口水继续讲述:青帮又称“清帮”,或“安庆帮”,最早是运河两岸码头的水手们秘密结社而形成的帮会。运河乃隋唐以来“南粮北调”的水运大动脉,到了清代,每年经运河北运的粮食达400多万担,粮船余艘,从事运输的水手达二三十万人之多。这些水手主要来自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中,平日里倍受清廷漕运官军的欺凌盘剥。一些侠肝义胆水手不甘忍受欺压,于是团结起来反抗漕运官军的欺侮,在兄弟们中间相互接济照应,秘密结成社团组织达300余个,为形成大规模的青帮帮会奠定了基础,当年有翁德惠、钱德正、潘德林三人流落在杭州运河一带传播罗教,并各自建庵供奉佛象,吃素念经,广泛宣传罗教教义。运河的水手们经常三五成帮聚到三庵听其传经布道,并在罗教思想感召下,组建成青帮。内分两大派:一称主帮,系浙东温州、台州人;一称客帮,系皖北、江北人,也称“巢湖帮”。青帮日渐势大,从运河两岸向京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等地发展,逐渐扩展到全国。

青帮组织以帮命名,例如北方常见的“嘉白帮”、“江淮四帮”、“嘉海卫帮”等。青帮的辈分,原定二十字,即“清静道德,文成佛法,仁论智慧,本来自信,元明兴礼。”到了近年,这二十个字用完,又添了“大通悟学”四字,即二十一辈至二十四辈。

父亲喝了口水后接着说:朝廷将漕运改为海运之后,成千上万的水手失业,一部分投奔了太平军或清军,大部分则聚集在两淮一带,从事贩盐、贩毒、劫掠、包赌、包娼、贩卖人口等活动,并加入到青帮或红帮中。青帮从两淮贩盐运往湖广、安徽、浙江一带出售,须借用红帮地盘和势力;同样,红帮从内地走私货物销往沿海各码头,也要靠青帮从中保护、协助。由于两帮合作默契,久而久之便融合起来,于是,双方均出现了身兼两帮头目的人物,如号称“长江三龙”之一的陈金龙,既是红帮大首领,也是青帮通字辈大人物;青帮头子徐宝山,同时也是红帮中的头面人物。两帮部属逐级效法,双方逐渐也就“青红不分家”了,现在就统称青红帮。现今的水陆运输,特别是水运,青红帮有很大的控制能力。

“噢,我现在对青红帮更加了解了。爹知道的事情可真多啊。西方有百科全书,讲解百科知识,我看爹快成中国的百科全书了。”龙敬文笑说。

父亲连忙摆手:“哪里,哪里。我只是多吃了几年咸盐,听说的事情多些。”

龙敬文又笑说:“在儿子眼里,爹就是儿子的百科全书,儿子有事就得请教父亲,父亲总会有很好的解答。”

父亲也笑了,“你这孩子,怎么对爹也搞溜须拍马呀,你应该把这本事用到青红帮头目身上。见了他们,你就得多说好话,多说恭维话,你要求他们帮忙么。”

龙敬文点点头,“可是爹,我真是不愿意去跟这帮强徒打交道。”

父亲说:“这我知道,你一向是个正派、清爽的孩子,没接触过这些江湖人物,也鄙视流氓无赖行径。可是现实世界就是这么个混乱世道呀。你要销面粉,就得走水路,不求靠青红帮,就难保安全。这是没办法的事,该做就得做呀。只要把住根本,不随波逐流就好。”

“爹说得好,儿子会记住的。儿子一定学荷花,进出污泥而不染,保住本质的清白。”

父亲点点头:“你是看过《红楼梦》的,书里有一句林黛玉的诗我很欣赏。”

“爹是说‘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句吧。”

父亲点点头。

“儿子也很欣赏这句诗。”

“乱世中做生意,难免要与三教九流,甚至黑道中人打交道,关键是要把握住自己。特别是发达后,有了钱,有了名声,更要注意把握住自己。否则就可能陷入污淖泥沟呀。”

龙敬文点头:“儿子记住了。”

父亲疼爱地拍拍儿子的肩膀:“爹相信你,你虽然还年轻,可心里主意正,脚跟是站得稳的。”

龙敬文有些撒娇地抱住父亲肩膀,笑说:“这都是父亲经常教诲的结果。有其父必有其子么。”

父亲笑着拍儿子的后背:“你这小子,又给老爹灌**汤。”

114

苏州地区青红帮老大徐天来的老婆是个河东吼,但她过去在危难时救过徐天来的命,又多有帮助,所以徐天来对人说老婆就是他的马大脚皇后,怕他几分、让他几分。她不让徐天来娶小金花做小,也不让徐天来给小金花安外室。所以小金花仍住在青楼里,但是徐天来秘密出资,给她安排了一个肃静的大房间。

龙敬文一见到小金花,便有两点感触。一是她确实漂亮:身材苗条,上身藕色锻子对襟紧身小衫,下身黑色柔纱百褶中裙,亭亭玉立,如出水芙蓉;面若桃花,白中带粉,目如点漆,黑中透亮。二是她带有些书卷气,不像风尘女子,倒有些像读过诗书的大家闺秀。

龙敬文向小金花施了一礼,轻声说:“小生龙敬文,做面粉生意,久闻小姐大名,今日特来拜会。”

小金花一看这青年长得俊朗,又儒雅有风度,心里很是喜欢,便也屈了屈身说:“原来是龙老板,欢迎,快请坐。”又呼门外的丫环,“给龙先生送杯上好的龙井茶来。”她看着龙敬文笑说:“文人都喜欢饮龙井,我看龙老板举止儒雅,必定是位儒商,也一定喜欢饮龙井吧?”

龙敬文笑答:“是的,我喜欢饮龙井,多谢小姐款待。”

小金花笑说:“龙老板不要总叫我小姐,我乃一风尘女子,苦命之人,当不起小姐这两个字,龙老板就叫我小金花吧,或是叫吴小妹,我本姓吴。”

“怎么能直呼小姐名字。在我眼里,人皆生而平等,四海之内皆兄弟姐妹。我在厂里与职员工人都这样相处。你是年轻女子,当然应尊称小姐。”

“龙先生真是儒雅之人,敬人者人恒敬之,小女对龙先生也肃然起敬。”

茶上来了,龙敬文小啜了一口,不由赞了一声:“好茶!”

“龙先生能喝得下口,小女就心里高兴了。”

“吴小姐太客气了。”

龙敬文看到室内挂着幅对联“春来春去红楼梦,花开花落牡丹亭”,便对小金花说:“这幅对联是吴小姐所书吧。”

小金花惊喜地问:“龙先生怎么看出来的?”

“这墨笔字体清丽,很有内秀,必定是位女人所书,既然挂在小姐房里,我想会是小姐所书吧。听说小姐很爱读书写字的,是位才女。”

小金花心里欢喜,笑道:“不出龙先生法眼,这幅对联正是小女拙作,字是我写的,联也是我拟的。”

“小姐真是名不虚传呀,有才。从这对联看,小姐很喜欢《红楼梦》、《牡丹亭》这两部书了。”

“是的。这两部书连同《西厢记》、《桃花扇》是我最喜爱读的书,不知看了几遍呢。”

“小生不才,但也喜欢看这几部书,看了不止一遍。”

“那我想问先生个问题,先生是喜欢林黛玉呢还是喜欢薛宝钗?”

“我想,她们两个要是合在一起就好了。林黛玉有才但太小性子,身子骨也太弱;薛宝钗性情温和圆通,身体好,但又过于世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