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资本帝国 > 第六百一十五章 湘火炬

重生之资本帝国 第六百一十五章 湘火炬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9:22:07 来源:小说旗

第六百一十五章湘火炬

……

德隆老三股是德隆崛起的基础,不仅被外界津津热道,也是唐万欣最骄傲的地方,每每向外人介绍德隆,老三股都是必须提到的典范,今天也一样。不过,郭守云平静的脸色,让说完后心中高兴的唐万欣心中一沉。原本打算介绍山城实业和天山股份的话,也不由收了回去。

“这就要恭喜唐先生了。德隆集团在你的领导下发展良好,未来前途光明!”

“多谢郭先生夸奖。不过最近我们德隆因为湘火柜的未来发展,需要一笔资金。如果郭先生同意的话,我们德隆集团愿意用集团资产作抵押,从汉华银行得到一笔20亿华夏币的贷款。”

“既然德隆集团发展良好,为何还拿不出20亿华夏币的现金?”郭守云淡然笑道。

“主要是之前我们在西域农牧业上投资太大,导致现在资金链紧张。而且,这次湘火柜两家最大最重要的重型汽车专业生产厂家山城汽车集团和陕汽集团分别成立有限公司,还将与东风汽车集团合资成立东风越野车公司。彻底把湘火柜由单纯的汽配专业生产企业转型成为一家汽车整车公司。而这个计划想要实现,需要60亿到100亿元的资金。如今我们已经投入了60亿,只需要拿到20亿华夏币,整个项目就能够完成。到时,湘火柜将是华夏最大的私人汽车生产公司。”

看着一说起自己的企业和未来规划,便双眼放光,神情激动且极度自信的唐万欣。郭守云心中略有些感慨。如果他现在一无所有,处事没什么经验的话,或者真就信了唐万欣这传销式,有些夸张的描述。

可惜他不仅有未来的记忆,还在商场上打磨良久,早就城府深重,习惯性的对任何事情产生怀疑,所以唐万欣的这一套根本无用,还起到了反效果。

“唐先生的雄心壮志确实令人佩服,不过20亿华夏币毕竟不是小数目。我本人和汉华也需要时间来考虑。所以这幅《局事帖》,唐先生先拿回去,等到我们签合作协议的时候再送给我也不迟!”

“郭先生,这已经送出去的东西哪有再往回拿的道理。这幅曾巩的《局事帖》虽然珍贵,但相比我们的合作又算得了什么。”

看着唐万欣的表情,郭守云倒是有些佩服他的大方。不过他心里很清楚,如今已经快要倒塌的德隆就是一个大坑。接下这幅书法,虽然并不意味着自己要跳进去。但肯定要与之发生关系!

注意到郭守云脸上的思索之色后,周子琪和唐万欣对视一眼后,默契的没有多问。

“既然唐先生这么有诚意,那这幅书法我就收下了!”

唐万欣闻言大喜,“红粉赠佳人,宝剑赠烈士。如今这幅价值连城的曾巩《局事帖》,只有郭先生这样喜欢收藏的人才是它最合适的归处。”

对于夸奖,郭守云只是淡淡一笑,也没多说什么。之所以收下这幅《局事帖》,他自然有自己的考虑。

“唐先生,正事现在应该谈完了吧?如果谈完,我们开席如何,如今我可是饿了。”

“当然,当然!这满桌的美味郭先生尽可品尝!”唐万欣高兴道。

有了之前不算交易的交易,后面的饭桌自然是宾客尽欢。一顿饭吃到晚上10点才散场。

“周先生,今天你可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

在唐万欣离开后,郭守云转头朝周子琪道。

“郭先生何处此言?”

“去年7月份起,德隆的核心企业——德隆国际、中企东方、友谊管理开始裁员,并发生工资拖欠现象;去年10月份之前,德隆中层管理人士还可以从德隆获得45万元的无息贷款,其中30万元用于个人买房,10万元用于购车。但是10月之后,这项政策突然取消;去年l0月27日,啤酒花董事长外逃,导致啤酒花股票崩盘。与之有担保关系的公司,包括德隆旗下的天山股份、屯和投资陷入股票下跌的危机;今年1月份,德隆旗下各金融机构发生了挤兑事件;今年春节,大批德隆精英雇员离职。”

顿了一下后,“对于任何一家经营良好的公司,都不可能一下子爆发如此多的危机。现在这些只能证明,表面庞大的德隆集团已经到了内忧外患的境地。”

在唐万欣把另一件礼物,也就是他准备的新~疆和田玉原石送到郭守云家里的时候,季红就给他打来了电话。在吩咐她暂时收下的同时,他也给王珏和吴晓静发了一条短信,让他们利用自己的关系收集一下德隆的资料。这就是郭守云知道这些的原因。不过因为时间太短,他了解的还只是皮毛。想要真正了解德隆这潭深不见底的浑水,还需要他仔细探查。

“既然郭先生了解德隆的现状,之前为什么还要接受那幅曾巩的《局事帖》?”周子琪目光闪动道。

“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局事帖》真迹价值连城,我实在难舍,所以就留下来了。”郭守云微笑道。

“以郭先生的财力,想要什么样珍贵的艺术品会没有,又何况是一幅曾巩的《局事帖》呢!”

郭守云点了点头,“说的也对。看来我应该找专业人士评估一下唐先生送我的两件礼品的价值,然后折算成钱给他送过去。”

周子琪神色一滞,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

“什么都瞒不过郭先生。不过尽管今天我把唐万欣介绍给了郭先生,但具体应不应该投资,全凭郭先生做主,我不会参与!也不会因为郭先生的决定,影响我们双方在京城商业地产上的合作。”

“那就好!”郭守云点头后,“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走吧?”

“我来引路!”

……

关于‘鬼市’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这是晚清民国时期,出现的一种古玩买卖交易场所。四九城原先在“东晓集市”,那时许多破落的王爷贝勒,太监宫女,为了生计,更为了一层薄面,不好意思大白天、光明正大地去卖家里的宝贝,只得夜里裹件棉袄,蹲在东晓集市,摆开摊点;掏宝的买家,打着灯笼,一个一个摊点的照过去,规矩是“只看东西,不许看卖主的相貌”。在夜晚,只见一个个灯笼,感觉到鬼影晃动,形成“鬼市”一说。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京沪两地曾经各有一个古玩市场。在四九城,是闻名遐迩的潘家园;而在魔都,则是在文庙这里,最初是会稽路,后来搬到了福佑路方浜中路一带,因为只在凌晨开张,魔都人当年习惯叫它‘鬼市’。”

坐在车里的郭守云听着周子琪给自己讲述魔都鬼市的前世今生。

“每逢周六、周日清晨,方浜中路上总是人潮涌动,人群中既有开豪华轿车的大老板,也有骑着助动车的‘上~海爷叔’,亦有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淘客’,更有蓝眼睛高鼻子的老外,他们从四面八方涌入,目的地都是同一个地方—藏宝楼四楼。”

“在鬼市辉煌的那几年,正是民间文物艺术品交易偷偷兴起的时候,好东西层出不穷。摊主把包袱里的东西抖搂出来,围观的人就一拥而上。你讲价不能不把东西放在手上。一旦放下,东西就被旁边的人抢走了。”

“那时,会稽路古玩街上的人下手大都稳、准、狠,并非当年去那里的都是‘老法师’,而是因为当年的买家不用与造假集团斗智斗勇——当年最多也就是民国仿前代的,所以,大家买得比较放心。”

“那现在呢?”郭守云问道。

“现在不行了。现在艺术品收藏越来越热,有钱的也越来越多,真正的好东西在出手之前就被预订了,真正流到鬼市上的并不多。而且,现在僧多粥少,连民国的物件都成了紧俏货,鬼市虽然依旧热闹,但更多的还是家伙。要是没点眼力,还是不要随便出手。”

“没想到周先生对这里面的规矩这么熟悉!”

“呵呵,我这人就喜欢古玩收藏,四九城的潘家园,魔都的会稽路,现在福佑路逛了无数次,自然熟悉。”

“既然如此,待会到了里面。周先生可要多帮我掌掌眼!”

“你我好友,自然义不容辞!…前面到了,我们下车吧。”

车子在路口稳稳的停下,因为人流众多,开不进去。索性就停在旁边,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惯常做法。

“怎么样,热闹吧?”周子琪道。

郭守云看着对面巷子里,两侧如长龙般向后延伸的摊位,以及摩肩接踵的人群,不由点了点头。

“这还真有几分鬼市的样子!”

虽然外表热闹,但郭守云发现无论是买家还是卖家,都很少开口。所以除了脚步声,东西挪动的声音,基本没有多少喧哗。果真像‘鬼市’一般。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