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重生之资本帝国 > 第七百四十七章 评级下降的矩阵

重生之资本帝国 第七百四十七章 评级下降的矩阵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7 19:22:07 来源:小说旗

第七百四十七章评级下降的矩阵

……

电话是矩阵公司CEO巴迪·莫里斯打来的,他的语气显得有些沉重。

“老板,康斯卡特向媒体公开了我们之间的合并谈判。而且单方面承认失败的原因是矩阵公司的负债比过高,引发了康斯卡特管理层对于矩阵公司偿债能力的担忧。另外,我接到了惠誉的电话,他们根据康斯卡特公布的信息向我们询问了矩阵公司的财务情况。尽管我一再保证公司的盈利良好,现金流充沛,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但他们仍然下调了矩阵公司的评级。”

矩阵公司的负债确实很高,尤其是这两年郭守云一口气新建了新加坡、魔都和京城三个环球影城,总投资接近150亿美元。又收购了大阪、巴塞罗那两个环球影城剩余的股份,再加上好莱坞和奥兰多两个环球影城扩建的费用。三者总计要消耗240亿美元。

也幸亏是9·11之后,美联储把联邦基金利率降到了1%左右,要不然郭守云还真不敢这么举债。

除了环球影城这个举债大户,矩阵院线的扩建同样不轻松。103座15~20块屏幕左右,而且至少三分之一是3DMAX巨幕,且附带餐厅、酒吧、休息室,并拥有物业的超豪华院线,消耗了矩阵近60亿美元。

环球影城和矩阵院线,让矩阵公司增加了300亿美元的负债。当然,两者盈利水平良好。再加上矩阵公司在电影、游戏和周边衍生品上的高回报,三年下来,300亿美元的外债,已经偿还了109亿美元。但剩下的这些仍然让矩阵公司的负债比在40%左右震荡。

不过随着投入的逐渐下降,公司盈利水平增长,这个数字也在缓慢下跌。在郭守云看来,公司的现金流充沛,资产负债表非常健康。但在外人眼里恐怕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矩阵公司并不是上市公司,不需要对外界披露财报。再加上这些年收购时代华纳和环球,在环球影城和院线业务上大步扩张,很容易就给人一种举债发展的印象。

“惠誉把我们的评级下调了多少?”

“A 级下调到了A-!”巴迪·莫里斯语气阴郁道。

郭守云心情也不怎么样。评级下调了两级,意味着矩阵公司如果再对外融资的话,利率就会上调至少50个基点。在以亿为单位融资的时候,矩阵公司每年都要多付出几百万美元,甚至上千万美元的利息。这无疑提高了公司电影、电视剧和综艺的拍摄成本。

这几年贷款成本很低,矩阵公司的盈利都是放到资本市场赚取更高的回报。而制片成本都是贷款。赚取的利差,每年都会给矩阵公司带来数亿美元的回报。

因为矩阵公司评级下降,再加上联邦基金利率上调,这块的回报显然下降了很多。另外,因为石油和黄金价格走低,矩阵公司一部分投在黄金和石油期货上的钱也暂时拿不出来。

“老板,我觉得我们有必要公开财务。把失去的评级再拿回来。”

郭守云考虑了一番后,摇了摇头。

“不用了。既然惠誉下调了我们的评级。即便是我们公开财务也很难改变什么。”

他不是傻子,惠誉评级下调要是没有花旗、高盛、ING,以及康斯卡特这些机构在背后用力,那才真是有鬼了。现在既然他们选择了下调评级,就根本不是公开财务能够解决的事情。

“可是我怕标普和穆迪也会跟上惠誉的脚步。这样一来我们就太被动了。”

“你去找标普和穆迪的CEO谈一谈。如果需要,可以把我们的财务对他们公开。这样远比对社会公开的效率高很多。”郭守云考虑一番后道。

“是!”

最后跟巴迪·莫里斯沟通了一下公司的近况后,他挂断了电话。

矩阵的评级下调,很显然是花旗、高盛、康斯卡特、希夫等阴谋家们出手的结果。虽然表面看起来做空领英,下调矩阵公司的评级,都不会危及他的根本。但这就像一道道绞索,如果他不做反击,以后只会越来越致命。

温水煮青蛙,就是这个道理。

“你们步步为营,我也不会坐以待毙!”

想到这里,郭守云拿出手机,找到张磊的电话拨了过去。但很快他又挂断了。在阴谋家的名单里出现副总统切尼的名字后,电话还能不能保险就成了一个疑问。后世‘棱镜门’的事情他现在可没忘。在这个非常时期,还是小心点的好。

相比之下,邮件要保险一些。他的电脑可是由领英和谷歌最顶级的安全人员保护,除非是凯文·米特尼克和丹尼斯·利奇这个级别的家伙,否则别想进入他的电脑。

而这些天**自由的家伙,显然不可能被华尔街所雇佣,更不会进入政府部门。

给张磊发了条短信,两人的聊天转移到邮箱后。

“老张,现在我们持有多少渣打银行的股份?”

“31.3%!”

为了收购渣打,扩张汉华在金融领域的实力,这些年一直都在慢慢的增持渣打的股份。当然,汉华也遇到了跟布鲁斯基金一样的问题,随着手里持有的股份越来越多,再想从二级市场增持已经变得很困难。

“你觉得今年年底之前有收购的可能吗?”

“这个…恐怕要跟渣打的管理层接触之后才知道。”

郭守云点了点头,“现在开始跟渣打银行秘密接触吧,没必要继续隐藏下去了。”

“如果他们拒绝我们的收购…?”

“平仓!把所有的渣打股份全部卖掉!”

“卖掉?这几年渣打的回报率普遍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卖掉的话有些可惜。”张磊道。

比起巴克莱、苏格兰皇家银行这些英国传统银行,渣打的客户主要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和非洲这些新兴市场。得益于这些年新兴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渣打银行的收益率也普遍高于巴克莱、汇丰控股、苏格兰皇家银行这些金融机构。所以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渣打银行也有‘最受欢迎的收购对象’的称号。

不过即便如此,在次贷危机到来的时候,没有任何一家金融机构能够躲开。所以,如果不能在今年收购渣打的话,在市场高点的时候平仓对汉华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卖掉渣打的股份虽然表面上有些可惜,但长远来看是有利的。”

“东南亚和东亚从97金融危机后,受惠于华夏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较快。目前并没有出现危机的迹象。”

张磊的回答透露出三个字—为什么?

“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虽然发展状况良好,但全球的经济晴雨表却是美国。一旦美国的经济遭遇危机,全球市场都会出现大波动。”

“您觉得美国的经济出现了危机?”

“不错!…作为美国经济支柱的房地产行业,目前已经有过热的迹象。信贷机构发放了太多的次级贷款。而华尔街在这些次级贷的基础上创造了数倍的衍生债券。很少有人觉得这有问题,但沙滩上的城堡,即便它再华丽,也无法改变松软的根基。一旦大浪来袭,一切都将不复存在。”

发完这一条后,郭守云良久没有收到回复。他隔着电脑都能感觉到张磊难以置信的表情。

“老板,您是不是有些过于担忧了。过去美国房地产几次起伏,都没有让美国经济出现系统性的危机。”

“我也希望我是过于担忧。但现在美国次级贷的规模已经膨胀到了3000亿美元。而且2005年两个月不到就增加了180亿,泡沫膨胀的速度超过了过去十年次级贷的增速。按照凤凰、雷霆和布鲁斯基金会分析师构建的模型,如果一切没有改变的话,今年年底次级贷的规模会膨胀到4500亿美元。而且,比起次级债,更让人担忧的是衍生债券。现在CDO和CDS的规模已经膨胀到了一万亿美元。而每次看到这些数字,我就心惊肉跳。”

张磊默然半响后,“老板,您没想过对社会公开这些吗?”

“早有人在我之前就表达了对快速发展的次级贷的担忧。可惜没有人能抗衡高额利润的诱惑。更没有人能从华尔街手里抢回金融话语权。我不想白费心机招惹是非!”

“您觉得这个危机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老张,没有人能准确的预测未来。但我觉得以美国的经济情况,如果什么都不改变的话,最多能够撑两年。”

“明白了,我会尽快处理渣打的事情。”

“还有,除了四大行的股份,天山股份公司,以及魔都外滩源项目49%的权益,其它股权投资项目全部在2007年之前卖掉。”

国有四大银行的股份太宝贵,现在远未到收割期,卖掉太可惜了。而天山股份公司,作为目前全华夏第三大的水泥公司,伴随着房地产发展大潮,以及华夏基础建设大潮,至少还有十年的红利期。另外汉华控股为天山股份的扩产投入了数以华夏币,没理由在收割期之前就卖掉这家自己直接控股的公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