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都市 > 梦想为王 > 第431章 慢慢露出轮廓

梦想为王 第431章 慢慢露出轮廓

作者:中秋月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05 17:12:16 来源:小说旗

准确的说,白浩南现在手里的B级证书,也只能带这样的青训梯队和半职业队。

虽然从来没有人找他查验过什么资格证书,但既然奔着要出名的路,有些事儿就别心存侥幸。

以前带医院职工队、和尚僧人队、缅北的流浪少年队说到底都是无证驾驶。

真正获得了带队资格以后,第一次带这样一队孩子,当个孩子王,白浩南给自己的挑战其实不算小。

起码比当初带职工队累得多。

迄今为止白浩南都觉得职工队是他带过最好的一支队伍,不是说踢得有多好,而是带得最舒服。

那帮家伙足球水平虽然参差不齐,体力身材都七零八落,但理解力和服从性是最高的,仿佛他们的学历和社会经历都让他们很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对白浩南这个实力远超他们的专业人员很信任。

特么这群十多个孩子,还是精力旺盛得超出同龄人的小王八蛋,俗称的八岁九岁狗都嫌,小球员们可能会翻倍。

有时候白浩南都在想,那些当年在网上对老陈口诛笔伐的卫道士们,真的来体会下带小球员的情绪波动,可能比老陈还要暴怒。

反正到蓉都路上差点没把高铁车厢给拆喽!

连刘大丰这样最不起眼最没存在感的孩子,都能在边上偷偷起哄加油!

李琳本来还想去制止的,白浩南指指她今天特意换上的秘书短裙,姑娘就红着脸偃旗息鼓了。

实在是前些天在江州训练营她也有穿着短裙工作,被小兔崽子们偷偷掀裙子都好几回!

还有人瓮声瓮气学她的北方口音说普通话。

这还真不能完全说是社会风气不好或者小孩子耍流氓,这个年龄段特么不都是这样?

白浩南是没什么深恶痛绝的,除了让李琳尽量穿运动服,就是加大训练量,青春萌芽性启蒙可不都是这样?

他记得当年自己所处的环境更甚多少倍。

这时候最好的办法就得是带开注意力。

和家长以及老一辈教练这个时候立刻喝斥打骂不同,白浩南选择是招呼孩子们马上在车厢里来个颠球比赛,有效分散了这帮小王八蛋的注意力才换得了安静的空间。

反正白浩南给家长们也是这么解释的,之所以故意要把孩子们从桂西、贵黔带到江州,然后带到蓉都,最后去绵林,也是为了让他们习惯这种不停换地方,适应新场地新局面的行业特点,以后会有更多不停变化,让孩子们学会把注意力牢牢集中在场地上,至于场外,白浩南给女家长们都说这是个长久课题,得慢慢研究,顶尖球星那么多都没法控制好花边新闻呢。

家长们肯定都认定白总监就是典型的场上万众仰望,场下百花齐放。

李琳那样儿就太有说服力了!

不然想想不就是个青少年足球队的训练总监嘛,居然身边跟着个一点不懂运动,又这么漂亮的秘书,花瓶似的还能有什么用途?

哪怕是绿白两色运动服穿在她身上都有春天来到的明媚感,现在换成春夏之际的白色打底衫灰色套裙就更不用说了,这样的美女要说是为了这份工作留在个少儿球队里,说出去谁信啊。

还不是因为那种关系。

而且等到了蓉都高铁站,来接车的陈素芬表情又太不掩饰了,她的娃娃脸一点不因为生了孩子走样,又是排在李琳之后排名前三的身高,还最会穿运动类衣裳,长到脚脖子的紧身运动裤淡绿色带白色英文,在上半身的深蓝色勾边运动衣衬托下格外婀娜修长,故意拉到一半的运动卫衣胸口虽然不是规模宏大的那种,可很有技巧的用白色背心内衬,醒目。

还上来就是给白浩南一个拥抱,又不是外国人的习俗!

陈素芬都惊奇自己的动作反应热烈,手上舍不得松开的看李琳:“照顾得还好哦?你们都出去玩了快俩月了!”

换个女性没准儿这时候有灰暗的情绪,李琳没有,笑得真诚而不满:“玩哈呀,全都在到处跑啊,累都累死了!”

陈素芬要的就是这个回应,一口确认:“那下回我给他当秘书去!”

李琳马上撇嘴了,不争论但很委屈:“你都是教练组,抢我的秘书工作饭碗,还要不要我活命了。”

白浩南面对家长们的众目睽睽,再次庆幸自己真的没有带女子队,还对最伸长脖子的那些小崽子嘚瑟:“看见没!好好踢球,出头了就有这么漂亮的阿姨喜欢!”

他的不要脸,让小王八蛋们无言以对的一哄而散之余,也让陈素芬找到感觉的打骂:“你才是阿姨!你全家都是阿姨!要叫姐姐!”

李琳却开始有自己的独立意识了:“辈分!别乱了辈分!”

陈素芬诧异她的变化!

白浩南回到蓉都,就是这种轰然一下从寂静的技术层面掉进沸腾喧闹开锅的生活感觉。

不光是伊莎和乔子叫他回家吃饭,还要被儿子们爬满一身的热闹,更主要还是训练营的感受。

江州训练营依旧还是整个江州地区足球爱好者的集中地,因为那里还有全市独有的足球健身中心,成年人带着孩子一起来训练踢球已经形成了乐趣,四位外籍教练和卡拉一家带着国内助教让整个训练营也很有吸引力。

但哪怕八块场地的江州训练营天天都有不少孩子在训练,气氛比起已经有了足校合并的蓉都训练营还是差了好多,而白浩南带回来凑在一起的这支10到12岁,也就是俗称的U12年龄组孩子,二十多个来自桂西、蓉都、贵黔和伊莎家乡的孩子,就像在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的味道。

仿佛是下意识的,所有原本训练营的孩子都是蓉都远近地区的,起码都是省内的,面对这支身高各异,甚至还有个瘸子的外地球队,面对这群普遍接触足球不超过半年的孩子,原来足校体系的孩子们肯定把他们当成另类,而且还是白浩南自己带队的,其他家长都有些好奇。

所以从进驻训练营开始,白浩南就是带着这支嫡系U12球队的孩子跟各级梯队打比赛!

正如白浩南也是在当初十二岁的全国足球夏令营里面开窍,知晓了这世界人外有人,自己那点天赋在真正的天才面前不堪一击,这些从四地各处选拔出来的孩子,原本在自己的训练营同龄人里都是拔尖的,现在看到了更多蓉都各地选拔的有能力有天赋,还训练了好几年的孩子。

马上又感受到了压力。

从U10到U14,相邻年龄段差不多有六七十个孩子,外加每天都有上百市内每周来踢球运动的爱好青少儿,大量的以赛代练让孩子们明显从调皮模式转移到了掉进大海一般的溺水模式,就是每天都在面临新的对手冲击,还有不断压缩控制才能保证不过大强度的训练课程。

只在晚上离开训练营的白浩南几乎所有时间都泡在场地边,依旧不下场指导,很多训练细节都是外籍教练和助理教练在完成,他基本上都坐在集装箱天台上看,大多数时候是老陈坐在他旁边,马儿有时候也会来,就凭这个行业内阵容,其他本土教练就不敢去随便打扰了。

好像重新回到绿茵场上,老陈的银白色头发都有恢复花白的现象:“高原训练基地非常有效,但是对孩子们要谨慎使用,你请的运动医学专家一直在帮我们做监测,结论是好是坏他们也说得看长期的结论。”

白浩南是从来都不迷信专家的:“只要没有明显的伤害,我们就这样滚动着来,高原山区无氧训练,全年无休的南方训练基地,都能分拆到各地的训练营去轮流训练,现在只有五处训练营,等我们这一波露脸如果能成功,训练营的数量肯定会大大的增加,高原基地和南方基地就会饱和了,目前三十来个外籍教练的数量也肯定不够,还得尽量培养本土助理教练。”

老陈肯定:“不能如果,是必须要成功!”说着和白浩南一起看马儿。

春节以后已经在蓉都省足协挂了个青训部常务副主任职务的马儿点头:“以林城小学的名义报上名了,但每年固定的全国向日葵杯少儿足球赛今年是下发了报名表,偏偏具体章程却一直没有发下来,不晓得上面的老爷们又在磨蹭什么,往年七月放了暑假就要开始比赛了。”

早就习惯了这种体制的老陈点头:“作为全国性最高级别的小学生比赛,停办是不可能,估计也是跟领导人发话了有关,相关部门总得拿出点态度来表示我们响应了,但实际上还是换汤不换药,小南你依旧照着准备训练就是了。”

白浩南讪笑下:“说起来有点无耻,特么我们以有心对无心,能全国各地选拔孩子来凑一支队参加这个比赛的,估计也就最大的那几个中超俱乐部自己的足校能做到,所以我们这个民办训练营和三线城市学校合办的队伍肯定能打进前几名,最近几年是什么水平,马哥和我都已经反复看了录像了,水得很。”

可能这就是中国人骨子里很认同的成大事不拘小节吧,马儿也不把这点手脚当回事:“我们一没有改年龄乱用药,二没有盲目给孩子们加量加压,只是选材的范围和资金实力大了很多,而且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打响训练营牌子,吸引全国各地更多想踢球,有天赋的孩子来投奔,促成全国各地开设训练营,这事儿没什么可挑剔的,张校长那边不也正在办理所有孩子的学籍么。”

白浩南嘿嘿嘿:“说起来林城小学要到九月份以后才正式开学招收学生,现阶段他居然可以单独为这个足球培训中心开文化课程班,还说就当是提前试运行,考察新招聘的小学教师水准,这位张校长很有魄力啊!”

马儿和老陈的疑惑差不多:“你说他这么个中学校长已经干得很厉害了,升官不去,发财又不敢,起码没有那么肆无忌惮,到底为什么?别跟我说他是为了孩子们的未来,我见过一次,他根本就不懂足球,纯粹就是看准了这个机会!”

白浩南摇头:“我这边的老板会跟他交流接洽,这些人脑子转得多,我们搞体育的就不要和他们费脑子了,累,反正能把这个高质量的上学跟练球基地搞起来,未来就是我们在学龄儿童这部分的样板了,搞得好,才不会像我们这样除了踢球,什么文化知识都没有。”

三个都是从老式体育系统出来的没文化男人都叹气。

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这是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就写在体育系统所有运动员额头上的字眼,除了极少数天才决绝的家伙能运动场上成功以后还能自发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可以说大部分专业运动员离开运动队退役以后,基本上都是和社会谋生技能脱节的。

谁叫他们从少体校开始就把所有的精力放到了训练比赛中呢?

而且对于胜者为王的体育系统来说,绝大部分运动员在从地方到省级、国家级乃至全世界范围的各级比赛中不断攀爬的过程中,绝大部分都会失败的跌落。

体育系统的残酷,在座三人最明白不过,哪怕眼前这些看起来很有前途的孩子,他们都清楚这数百人里面能有三五个走上职业赛场拿上高薪,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比例了,大多数都会倒在伤病、失败和无法坚持的道路上,以往这些孩子都是成功者脚下的垫脚石,能有牵牛那样还在业内混口饭的都是好出路了,一个比一个惨的退役运动员例子在网络上很常见,更别提某些因为药物伤残的运动员连做个普通人都是奢望了。

专业体育运动就是这么现实无情!

所以白浩南从一开始就把整个训练营的体系分成了每周课余来免费训练的少儿爱好者,和极少数完全集中的有天赋孩子,只是最近合并了马儿的足校,这么多孩子必须要找到新的两不误方式。

这就是他给老于和老陈都提到自己走上教练道路的第一步,带着一队孩子,为林城小学打出名堂,尽可能给自己积累点噱头的同时,也要把这种模式摸索出来推广,在这个庞大的国家,只有先获得成功的范例,才有可能得到全面推广,无论是训练营内部还是国家层面的推广。

这比他之前决定自己从萌芽一直带着一支队走到最后,已经提前了三四年的时间,他甚至不介意如果能成功在林城小学用六七年时间,把这批孩子慢慢带到当打之年,自己最大的优势可能就在于会逐渐积累起一大堆训练营支撑的青训队伍,让手里的梯队拥有不停造血更换新人的可能性。

直到走向职业俱乐部!

思路是好的,但实施起来连白浩南自己都知道一定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他们所有人最坚信的恐怕都是这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