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三国江东霸主 > 第1195章 赏赐侯爵

三国江东霸主 第1195章 赏赐侯爵

作者:星星之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8:11:16 来源:小说旗

只见徐庶从怀中拿出一本册子,缓缓开口说道!

“主公,这乃是全军上下,能够达到封侯级别的将领和文臣”

刘洵听到这话,微微愣了愣,没想到这么快就统计了出来,不过想想也是。

自己麾下的文武众将,能够达到封侯级别的官员,估计也没有太多。

毕竟得立过很大的功劳,或者在军中表现优异,要么就是政绩非常突出。

至于一些太守,县令,则是没有资格封侯,毕竟资历摆在这,并没有太大的功劳,根本就没有资格晋升一步。

而跟着自己最早起家的那些文臣武将,是最有机会获得侯爵,甚至还不是普通的侯爵。

当即就打开手中的这份册子。

第一册乃是武将行列,第一人就是黄忠被封为县侯,担任南阳县侯,毕竟这黄忠乃是南阳郡南阳县之人,就以他的县任命为侯爵,以后也能够世代传承下去。

若是结束了统一之战,立了不少功劳,黄忠便能够继续提拔,成为南阳郡侯,成为大汉最高的侯爵。

但现在战事还没有结束,直接封为最高的侯爵,到时候封无可封,有些不妥,所以暂且压了一级。

第二人则是甘宁,此人也是最早跟着自己起家,建立了不少功勋,一路南征北战,尤其是消灭了不少国家。

现在正在发兵攻打倭国,据消息传来,已经攻破了倭国王都,很快就要统一整个倭国,这些功劳加在一起也是十分的耀眼。

所以也被封为了县侯,甘宁老家乃是巴郡临江县,所以被封为了临江县侯。

只要统一之战结束之后,基本上都会重新提拔一番,成为郡侯不成问题。

第三人则是太史慈,也是最早跟着刘洵起家之人,算得上是两朝老臣,功劳地位不比黄忠太史慈等人少,相比起来也算得上劳苦功,高立下赫赫然。

也是被封为了县侯,开始走老家在东莱郡黄县,所以被封为了黄县侯。

第四人则是徐盛,此人也是很早跟着自己一路起家,表现出极微的忠心能力也是非常重,行军打仗连战连捷,立下了赫赫战功。

所以也被封为了县侯,出生于琅琊郡,莒县,于是被封为了莒县侯。

至于后面的张英,樊能,也是被封为了县侯,这六人功绩乃是最高,也是最早跟着刘洵起家,所以侯爵的官职也是独一档。

毕竟刘洵最早起家的,就是这六人跟随,立下了赫赫战功,侯爵的官位自然是最高。

至于刘云,刘武,刘胜,这三人乃是自己亲信中的亲信,专门用来保护自己安全,虽说没立什么大功劳,但跟着自己岂能吃亏。

虽说不能封为县侯,但后面的都乡侯还是不成问题,之后再慢慢提升上来,毕竟待遇方面肯定不能少。

后面的一些武将,都封为了都乡侯,乃是大汉的第三等侯爵,也是想要与国同修,世代传承。

分别是王忠,赵云,张辽,贺齐,陈武,吕蒙,张秀,魏延,这几员大将都封为了都乡侯。

后面的苏菲,霍峻,张合,高览,臧霸,于禁,马超则是被封为了乡侯。

以上这些人的侯爵,都是有资格传承下去,祖祖代代享受朝廷的恩惠。

朱恒,庞德,马岱邢道荣,文聘,廖化,周仓,曹性,等十余将则是被封为了都亭侯。

毕竟功劳方面,和前面的相比起来还是相差甚大。

不过跟着这么多年,也是劳苦功高,即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赏赐一个都亭侯,还是可以。

等统一之战结束之后,若表现的优秀并没有什么过错,应该还能往前进一步,达到侯爵传承的地步,后辈子弟便能够享受千秋万代。

毕竟统一之战还没结束,北方还有一个曹操,到时候发动大战,必定会获得功劳,手下众将领多少都还有进步的机会。

至于文官体系,达到封侯的官员也有不少。

尤其是诸葛亮,徐庶,庞统,贾诩,许劭,蒋琬,马良,刘巴,鲁肃,张昭,张宏,刘晔,阎象,等等都可以晋升为侯爵。

只不过这些侯爵,得统一天下之后,才会赏赐下去,他们最主要的官爵还是以朝廷官员为主。

毕竟刘洵要实行三省六部制,这些文官基本上都会担任朝廷重臣,类似于三公九卿的职位,侯爵方面的话,就显得并不是很重要。

看完手中的封侯册子,刘洵满意的点了点头,但凡是有功者,基本上都能够得到侯爵,算得上是非常优待。

沉吟片刻之后,刘洵的声音便缓缓传了出来!

“等孤登基成立之后,便将这些侯爵一一赏赐下去”

许劭,鲁肃等人听到这话,笑着点了点头,他们安排这个册子也是以军功为例。

刘洵看着众人沉思一番,便缓缓说道!

“登基成立之后,孤打算实行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制”

“分别设置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设置为,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内阁则是挑选一些朝中文臣,专门帮孤处理政务,并没有任何官职担任,所以和这些官职也并不冲突”

将三省六部制,还有内阁制一一讲解了一番。

堂内众人听到这话,暗暗思索了起来。

这三省六部制和前朝的三公九卿制,相差并没有太大,基本上都是仿照下来的,不过职能更加完善。

而且这三省的权力比三公的权力削少了不少,并不会导致权力增大,六部也增加了一些权力,实现了平衡的状态。

尤其是这内阁制,并没有官职担当,只是帮皇帝处理政务,相对来说,可以减轻皇帝的时间,从而可以腾出手来处理别的事情。

许劭,诸葛亮,徐庶,鲁肃等人听了之后,点了点头,非常同意这三省六部制和内阁制。

刘洵见手下,文臣同意了此事之后,脸上带着灿烂的笑意,将脑海之中的人选给挑选出来,缓缓说道!

“许劭担任中书省中书令,鲁肃担任中书侍郎,蒋琬担任中书舍人”

“马良担任门下省纳言,刘巴担任侍中”

“诸葛亮担任尚书省尚书令,张昭左仆射,张纮担任右仆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