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明国师 > 第五百五十五章 布局

大明国师 第五百五十五章 布局

作者:西湖遇雨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4 18:11:17 来源:小说旗

第555章布局

永乐三年的春天下了很大的一场雨,南京皇宫的地陷问题作为设计缺陷被充分地凸显出来了,甚至不仅皇宫内泡了汤,地势更矮的皇城里各衙门值房也跟着进了水。

有鉴于财政情况的持续改善,再加上考虑到不能让远征归来的皇帝面上太难看,所以把皇城的部分道路简单用水泥翻修了一下.

水泥路这种东西,对于现代人来说,从审美感官上,肯定是不能跟青石板路比的,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掺杂了捣成粉末状进贡细砂的水泥路,在阳光的照射下“布灵布灵”的,看起来就觉得恍如神迹一般。

――至少这些欧洲访客是这么认为的。

他们在欧洲习惯了碎石路,如今一条笔直宽阔且美观的大路摆在他们面前,他们的脑子里很难想象出,大明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尤其是这条路根本毫无铺设痕迹,中间没有裂缝,就仿佛是天然有这么一条大路似的。

而在大明皇城的总裁变法事务衙门,姜星火端坐在更新的雕花紫檀木太师椅上,其背后是一幅巨大且抽象的江山社稷图,彰显着大明天下的辽阔与昌盛虽然上面的地理位置对于姜星火这种知道各地正确方位的人来说已经是歪的离谱了。

屋内香烟袅袅,窗棂透过的光影在有些老旧的织锦地毯上跳跃,成功营造出一种既庄严又神秘的氛围。

说实话,还是要感谢郑和。

如果不是郑和下西洋进行官方贸易,靠着增加贸易量大规模采购把南洋特产的价格给打下来了,像是各种木料家具和熏香,姜星火哪舍得采购?

“希望帖木儿汗国态度的转变,能让郑和尽早去到中东建立贸易站,这样还能带些波斯地毯回来。”

姜星火用鞋子蹭了蹭毛都快掉秃了的地毯如是想道。

随着柴车的通报声,西班牙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宫廷使节罗哥泽来滋克拉维约与巴伐利亚骑士约翰希尔特贝格踏入这片帝国脉动的心脏。

他们的脚步虽略显迟疑,但目光中却难掩对姜星火的敬畏,以及浓郁的好奇。

从关中到河南,然后南下到湖广,坐船一路南下的经历,已经让这些自认见多识广的西方人充分意识到了他们的眼界之窄。

因为当他们为一座繁华的城池而啧啧称奇的时候,随行的官员告诉他,这只是一个小县城,这种规模的城池在大明有上千个。

而当他们抵达人口已经上百万的南京城时,他们根本就想象不出来,为什么一个城市能够容纳下跟西方一个国家相当的人口。

大明出乎意料的繁华深深地震撼了他们,尤其是越往东南走,他们就越发现,跟帖木儿汗国不同的是,大明不仅国土更辽阔,人口更多,而且这并不是一个完全的农业社会,一些新的因素孕育在其中在士子们的思想争辩中,在商人们的讨价还价中,在市民们的吃喝玩乐中,这些他们说不清道不明的因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他们从未见识过。….

而后来,当他们得知,这是名为姜星火的国师给大明带来的新气象时,他们就对这位在大明乡土故事间被称为仙人的国师,愈发好奇了起来。

姜星火起身微微颔首,以示礼遇。

在这几个西方人看来,他的目光如深潭般平静,却又似乎能洞察人心。

“欢迎来到大明。”

克拉维约欠身行礼,用从傅安那里学到的略显生硬的汉语回应:“尊敬的国师大人,我代表卡斯蒂利亚王国向您表达最诚挚的问候,我们远道而来,不仅是为了展示我国的风采,更是希望能与大明朝建立长久的邦交。”

一旁的希尔特贝格则以骑士的礼仪,单手抚胸鞠躬:“巴伐利亚的勇士向您致敬!我们虽为异乡人,但对大明的繁荣与强大早有耳闻,今日得见,果真名不虚传。”

姜星火微微一笑,示意二人落座。

他倒是没问“大明与帖木儿孰强”这种问题,而是问道:“你们都读过《十日谈》吗?”

《十日谈》是意大利王国作家薄伽丘的代表作,是一部短篇小说集,描绘了佛罗伦萨市民在黑死病流行期间的生活和爱情故事,反映了当时西方社会的风俗和道德观念,这部作品在五十年前就问世了,但以现在东西方贸易断绝的大背景,显然不太可能传到大明来。

而西班牙和意大利中间只隔了撒丁岛和科西嘉岛,《十日谈》很早就传到西班牙了,反而是武德充沛的巴伐利亚人不太爱读这些东西。

克拉维约用很惊讶的眼神看向姜星火,随后说道:“当然,这是一部好作品,我认识的所有宫廷成员几乎都看过它。”

姜星火点点头,从抽屉里拿出了几本话本小说。

《水浒传》、《西游记》、《蜀山剑侠传》.

“这是大明现在流行的话本小说,送给你们,感兴趣可以看看。”

克拉维约接了过来,大略翻了翻,只问道:“这么看来,佚名应该是大明的薄伽丘?”

姜星火没好意思说“鄙人所作”,就点了点头。

汉语博大精深,想来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了解“佚名”这位伟大文学家的笔名含义。

“西方有很多好的文学作品,东方也有,甚至更多,可惜如今的世界,正是因为东西方之间沟通困难,所以不仅商品无法往来,文化也难以交流,实在是可惜。”

如果说第一次北征重创了鞑靼部,只是对大明周边的这些瓦剌、鞑靼、兀良哈、朝鲜等势力有影响,那么从整体的地缘政治角度来看,大明挫败了帖木儿汗国的远征,意义则更加重大。

因为帖木儿汗国作为如今的世界第二强国,拳打奥斯曼土耳其,脚踢马穆鲁克,牢牢地占据了从中东到中亚的广袤土地,而一个对大明呈敌视状态的帖木儿汗国,必然会阻碍东西方的贸易与交流,因为人家就是中间商。….

而如今帖木儿汗国被大明迎头痛击陷入短暂的内乱,对大明的态度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也正是姜星火布局世界的好时机。

工业革命,必然需要地理大发现来倾销工业品。

而大明进行地理大发现的前提是先沟通不畅通的东西方贸易通道,然后再去开荒美洲。

从东向西的航线,沿途有繁多的国家和补给点,比走横跨半个地球的太平洋要稳定的多,能直接带来的经济收益也更大。

目前的大明,已经初步完成了对南洋的控制,在安南、占城、吕宋、三佛齐等国家获得了优良港口和舰队基地,并且通过联合绞杀肃清了盘踞南洋多年的众多海盗。

因此,满剌加海峡以东的贸易航线,可以说已经在大明的掌控之中了。

这片贸易区的体量,足够大明在未来进行倾销。

可这不意味着大明能够卡着满剌加海峡在海上搞“闭关锁国”。

因为随着整体产能的提升,对外倾销始终是有极限的,抵达极限之后,没办法就能对内倾销,继而摧毁小农经济体系里的家庭手工业了,这是姜星火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要继续对外扩展。

当然了这里有个小插曲,那就是郑和的舰队在出满剌加海峡继续向西前往天竺南部的各邦国时遇到了点小麻烦卡着满剌加海峡和天竺之间收过路费的锡兰王国不太乐意了。

考虑到再往西就是帖木儿汗国的地盘,帖木儿汗国同样是有舰队存在的,而两国目前又处于敌对状态,所以郑和今年卖完货物就从天竺满载着当地货物返航了,跟习惯了在这里设卡收税的锡兰王国出现了点小摩擦,回来之后把这事跟姜星火说了。

“小插曲、小麻烦、小摩擦,这些其实都不是问题,只要把出问题的人解决掉就好了。”

“实在不行,给锡兰换个国王,它们不是因为抵抗南天竺邦国入侵的原因,是由两个部族构成的吗?这个不听话把另一个换上来。”

这是当时姜星火给郑和的建议。

然而说到底,阻挡在大明打通东西方贸易航线上的锡兰王国只是癣疥之疾,真正的拦路虎,是帖木儿汗国。

只要帖木儿汗国卡在中间,大明的舰队固然可以强行通过,与其交火也没什么可怕的,但商船呢?

现在大明的海上贸易,除了郑和这支代表官方进行开拓航线和贸易的舰队以外,还有许许多的民间商船,大明不可能给他们每一趟都护航,所以大明的商船现在只能在满剌加海峡以东的安全贸易区内活动,并不能再往西走。

贸易航线如果不能保证绝对安全,那么运多少货物都是给人送菜的,所以解决帖木儿汗国这个拦路虎,对于打通东西方贸易的意义极其重大。

而现在打了一仗过后,帖木儿汗国的哈里勒已经在向大明示好,派使者过来跟姜星火谈放开海上贸易通道和沿海港口的事情了。….

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姜星火才会跟这两个西方人去谈进一步的事情,来布局西方,否则的话根本就没有谈论的基础。

姜星火轻轻挪动着手中的砚台,话题渐渐转向了世界局势:“二位贵客,当今之世,风云变幻莫测。我大明虽地处东方,却也时刻着世界大势,不知二位对当今世界的格局有何高见?”

克拉维约与希尔特贝格听了,先是互相对视了一眼,才开始细细揣摩这位国师大人说的每一个字。

他们已经知道这位国师大人对于世界的了解非常透彻,所以问的肯定不是表面上的世界局势。

如果是表面上的世界局势,就目前已知的世界来讲,那肯定是从西到东:神圣罗马帝国等欧洲诸国、拜占庭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马穆鲁克王朝、白羊王朝、帖木儿汗国、德里苏丹国及南天竺诸国、南洋诸国、大明帝国。

这些姜星火都清楚,所以他问的问题,其实就是他们这些西方人怎么看待现在姜星火以大明为中心,要进行改变的世界格局。

对于这个问题,两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这是因为他们不同的人生经历。

与专业外交使节克拉维约不同,希尔特贝格不是主动来帖木儿汗国出使的,实际上,他是俘虏,而且是二手俘虏。

希尔特贝格的家族历代都是巴伐利亚公爵的亲卫队成员,所以十五岁那年他便以骑士侍从身份,参与了着名的尼科波利斯之战,在这场被很多人称为“最后的十字军”战争中,希尔特贝格成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俘虏,巴济耶德一世的长子苏莱曼挑中他当奥斯曼近卫军侍从。

而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希尔特贝格跟着苏莱曼上了战场,安卡拉之战中,诸军皆溃,唯有位于中央阵地的奥斯曼近卫军,几乎留在原地血战到最后一刻,希尔特贝格在突围中被俘,成了哈里勒的侍从,命运反倒比沦为马戏团小丑的巴济耶德一世好得多。

现在希尔特贝格虽然恢复了自由身,但多年以来的颠沛流离,还是让他保持了谨慎:“大明是我见过最强大的帝国,我相信大明击败了帖木儿汗国之后,将如同蒙古帝国那样横扫整个世界。”

姜星火笑了笑。

这话听听就行了,这世界上只有一个蒙古帝国,那是因为蒙古人能骑着矮脚马靠着超越人类极限的耐力,带着牛羊就能远征,这一点汉人王朝的军队体制基本上是做不到的,纯骑兵的话数千骑或者上万骑奔袭几千里倒是没问题,再远就不可能了。

而且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帖木儿汗国这种远征,注定会成为历史的绝唱。

走海路进行贸易,比陆路要便捷、低成本的多得多,哪怕是在现代,大宗商品物流也不是靠空运的,主要都是走海运,海运的优势实在是太大,是无可替代的。所以,大明的未来一定是主要在海洋上面的。….

姜星火说着自己都不见得全信的话安慰着两个西欧来客:“大明无意于征服帖木儿汗国,也对征服白羊王朝、马穆鲁克王朝没有兴趣,至于更不相干的拜占庭帝国乃至你们西方的这些王国,大明也没有领土野心。”

两个人都是聪明人,一番沉默后,克拉维约试探性地说道:“我听说,大明刚刚派出军队征讨蒙古,不知是否属实?”

“确实这么干了。”

姜星火点了点头,说道,“不仅是蒙古,大明与周边部族、诸国之间,都存在着‘番邦朝贡体系’,任何冒犯大明尊严的国家或部族,都会迎来大明的惩戒们来的时候或许看到了有衣着迥异、皮肤黝黑的人被拉着游街,这就是西平候沐晟刚刚征讨八百大甸送来的俘虏。”

八百大甸是一个神奇的部族,之所以有这个名字,是因为该部族的酋长有八百个老婆,并且让每个老婆各领一寨.

该部族的地理位置位于云南布政使司以南,洪武二十一处开始入贡,老朱随手封了个宣慰使司,让他五年一贡。

之所以挨了大明一顿毒打,是因为该酋长有些夜郎自大了,把周围的部族都当他自己家的,而朱棣登基后,派宦官去招谕三宣六慰在八百大甸受阻,所以朱棣就让西平候沐晟率兵征讨,八百大甸被毒打一顿后就老实了。

克拉维约眉梢微挑,追问道:“这么看来,大明是否会把这种独特的关系带到西方呢?”

姜星火摇了摇头:“不,你们这些亲历者应该比我们更清楚,亚美尼亚人和格鲁吉亚人并没有多少,信奉的还是基督教,可即便如此,依靠着复杂的山地,帖木儿汗国并不能完全剿灭他们,只能听之任之.这个世界如此广阔,大明的力量虽然是世界第一,但并不能完全投射到世界的所有角落,能管好漠北、西域、东海、南洋这一圈,就已经很不错了。”

“那大明所求为何?”

很不错,克拉维约还跟傅安学会了“所求为何”,显得汉语很地道。

姜星火很真诚地回答道:“――自由贸易。”

克拉维约脸色一黯。

他很想说,你以为我们西方人不想跟大明贸易吗?

要知道,大明的所有拳头产品,例如丝绸、茶叶、瓷器等等,都是西方人无法自制的紧俏货,这些东西卖到西方都是天价还有人抢着买。

可惜的是,现在因为并没有苏伊士运河,也没有发现好望角能绕过非洲,想要进行东西方贸易,只能通过陆地中转然后再装船进地中海,贩卖到西方诸国。

克拉维约叹息了一声:“但是隔着马穆鲁克王朝和白羊王朝,我们根本无法直接自由贸易。”….

“说说看,你是怎么抵达撒马尔罕的?”姜星火忽然问道。

克拉维约从西班牙出发,那么他的行进路线,其实就是这个时代的西方抵达东方的贸易路线。

克拉维约沉吟片刻,说道:“我们使团从本土港口加的斯出发,然后从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前往南意大利,然后再从那不勒斯王国横渡希腊海岸,抵达了由医院骑士团控制的罗德岛基地,继而沿着小亚细亚海岸向北航行抵达君士坦丁堡。”

西班牙科西嘉岛意大利罗德岛君士坦丁堡。

姜星火的脑海里已经出现了他的行进图,其实就是从地中海的西北角抵达东南角。

“后来呢?”

“后来我们走的是黑海,当时的特拉布宗希腊人,已向帖木儿汗国称臣,然后到了高加索山脉,经过亚美尼亚人的地盘南下,然后向东顺着帖木儿汗国的驿道就抵达了撒马尔罕。”

“很艰苦的一段旅程。”

姜星火微笑道:“那你觉得从西班牙到大明还有别的路吗?”

“走马穆鲁克王朝控制的地盘?”

“不,再想想。”

克拉维约的眼睛亮了起来:“国师大人有办法?”

“办法很简单。”

姜星火淡淡说道:“一路向南,沿着海岸线向南,走到尽头。”

“天啊,那里是魔鬼之地,是撒旦的领地,没有人能通过那里。”

对于这个时代的西欧人,哪怕是处于欧洲最西南角的西班牙人来说,一路顺着没有尽头的大路南下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大明会通过。”

“如果顺利的话,明年这个时候就能到你的国家,你们可以选择跟着大明的舰队一起回家,或者走来时的路走个三四年慢慢回去。”

克拉维约顿时愣住了,他怀疑自己的耳朵是否出了问题。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可能的,毕竟在他看来,历史上从来都没有人走过这条航线,甚至一路向南究竟是通往地狱还是什么不可名状的地方都是说不准的,如果此路不通,回头又来不及那他们便只能在船上呆着饿死。

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此时的世界虽然正处于一个风起云涌、变革初现的时代,在大航海时代的前夜,但总的来说,欧洲大陆仍然饱受封建割据和教权与王权之争的困扰,各国之间的战争与联盟关系错综复杂,而文艺复兴的曙光虽然初现,可欧洲的人们还是没有摆脱极度保守的中世纪的阴霾,可以说欧洲在中世纪是全面退化的,而不是进步的。

实际上,希尔特贝格的经历就很好地反应了这一点,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大败而归这件事本身就可以被视为中世纪骑士阶层的战争实力退化,在希尔特贝格出生的年代,大明正在跟北元以动辄十几万人的规模激情对砍,可欧洲的骑士们过往的实战性演练已经被更有观赏性质的个人单挑所取代,大部分骑士都被训练得精于厮杀而又缺乏整体大局观,基本上没打过什么大型战役。….

正因如此,碎片化的西欧和中世纪的阴霾导致了各国的技术水平长期停滞,就拿造船业来说,西欧在地理大发现时期,用的主力船只,放到大明的舰队看来也就是个小舢板。

而小舢板想要横渡远洋,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对于西欧人来说,从南方的大陆顺着海岸线抵达东方,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事情。

可对于西欧人来说不可能,对于大明来说却并不难。

郑和的第二次下西洋,已经充分验证了舰队的远洋能力,而且在姜星火的指导下改进了船体和导航定位技术,完全可以做到绕过好望角。

现在的大明,完全可以在满剌加海峡以东补给修整,然后等待风向有利,再在南天竺补给一次,与帖木儿汗国签订和平契约后,帖木儿汗国的沿海港口也可以用于补给,现在白羊王朝表面臣服于帖木儿汗国,所以白羊王朝的港口也是可供补给的。

这样的话,在白羊王朝控制的港口完成补给,以大明舰队的吨位,哪怕非洲没有多少能沿途补给的地方也无所谓,完全可以一鼓作气绕一个大“u”开到西班牙去。

船大就是可以为所欲为。

“我能跟船一起?”

这个邀请对于一个热衷冒险的西班牙人来说,是极具诱惑力的。

“当然。”

好望角的发现并不是什么秘密,这是迟早的事情,大明的舰队绕过好望角前往欧洲倾销商品,就意味着欧洲人知道顺着这条路能前往东方了。

但知道有什么用呢?

别说大明可以卡着东段满剌加海峡收过路费,等欧洲人那些破船从好望角绕的时候,大明早就建立好据点和军事基地了,西段一样收过路费。

“怎么可能?”

希尔特贝格这个巴伐利亚武士还是不可置信,苦笑着说道:“那个地方离我们足有几万里啊”

姜星火微微笑了起来:“信不信由你们,但大明的商品前往西方的步伐,谁都阻挡不了,如果你们不能谈自由贸易,西方这么多国家,总有能谈的,莺歌蓝、发郎溪哪个不能呢?”

克拉维约若有所思地问道:“国师大人您的意思是,如果西班牙王国可以与大明结盟,那么我们可以优先拿到大明商品的销售权利?我们有很多沿海港口,而且按照国师大人的路线,西班牙王国反倒是距离最近的。”

克拉维约有些激动,因为西班牙王国在地中海的西北角,而贸易枢纽在地中海的东南角,所以以前西班牙人,连口汤都喝不到。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

没想到风水轮流转,这个路线反而是西班牙人能抢的头筹了。

要知道,大明肯定不会进入欧洲内陆进行销售,所以都是卖到沿海港口,而谁能先拿到这些独一无二的紧俏货物,谁就能转手大赚一笔!….

“这并非我的意思,西班牙王国的体量还不配与大明结盟,或者准确的说,整个西方都没有哪个帝国能够与大明对等交流。”

姜星火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慢悠悠地道:“但我可以帮助西班牙人在自由贸易中多获得一点好处,前提是如果西班牙人愿意加入大明的贸易和货币体系的话,就像是安南、占城等国家做的那样,不过契约倒是可以稍微不那么苛刻。”

克拉维约与希尔特贝格相视一眼,随即由克拉维约作为代表发言:“国师大人,正如您所说的那样,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期,大帝国们的版图不断扩大,各国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这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们西班牙王国始终努力在广阔的海洋中探索新的道路,寻求更多合作的可能,如果有能够跟大明签订贸易契约的机会,我会竭尽全力说服我们西班牙王室的。”

希尔特贝格接着补充道:“国师大人,巴伐利亚虽为内陆国家,但我们的骑士精神却早已传遍四方,且与北方的邻国睦邻友好,贸易绝对不成问题,而我们处于西方的中心,不管是把货物运输到哪里都很方便。”

随后希尔特贝格又拍了拍马屁:“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我们坚信武力与智慧并重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大明的强盛便是最好的例证,我相信巴伐利亚的领主们会看到这一点。”

姜星火缓缓抬起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玩味:“两位贵客所言极是,我大明秉持自由贸易的理念,非常愿意与西方诸国共同发展。”

“今日之交流仅是开始,未来之路还很长,两位可以先在南京参观一下,我会让傅少卿陪你们游览,随后再安排你们随郑和舰队一同前往西方。”

克拉维约与希尔特贝格告辞而去。

事实上,从这个世界后世的西方人看来,永乐三年的世界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上,旧的秩序正在逐渐瓦解,新的力量正在悄然崛起,大明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在姜星火变法的带领下,其对外政策、经济发展和文化艺术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随着东西方直达航路的开辟,以大明为中心的世界贸易、货币秩序,也在悄然建立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