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科幻 > 亮剑:开局就被察觉身份 > 第356章 远征军溃败

亮剑:开局就被察觉身份 第356章 远征军溃败

作者:敕造窑湾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04 18:15:47 来源:小说旗

由于对缅甸局势鞭长莫及,八路军这边只能加大力度进行宣传,多次在新闻广播栏目中提及远征军所面临的困境,并表示八路军愿意提供必要的武器装备甚至是空中力量的支援。

作为八路军新闻的忠实听众,老头子听完新闻之后也有点慌。

他就搞不懂了,为什么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好起来之后,打鬼子就跟玩似的,简直把鬼子按在地上摩擦。

这才多长时间啊,不仅已经收复了华北,甚至已经开始攻打华中了。

可看看国府的部队,都已经接受了美国人的武器装备,竟然还是打不过鬼子。

定是国府的将军们无能!

因此,老头子为了表示对缅甸局势的重视,亲自乘坐飞机前往缅甸,老头子乘飞机到达腊戌与史迪威部署平满纳会战,随后又亲冒矢石到梅苗亲自指挥部署并决定增调六十六军入缅,同时,鉴于国府将军们的“无能”,老头子还公开宣布,将远征军的指挥权全权交给史迪威。

好家伙。

听说老头子在前线亲自部署微操,不仅袁立这边瞠目结舌,身为当事人的国府众将也是一个个吓得浑身颤抖。

远征军总司令亲自跑去找老头子谈话报告缅甸当前局势,并拍着胸脯保证,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当前之危急也只是因为英国佬卖队友太过突然,导致国府这边部队应变不及,只要稍作调整,很快就能重整战线。

没办法,国府的部队,被老头子微操之后吃亏可太多啦,现在就连国府的将领也都不相信老头子的微操能力了,情愿在老头子面前打马虎眼谎报军情,都不愿意给老头子插手介入的借口。

远征军这边上下一心,总算是把老头子给哄回了陪都。

然而老头子不知道的是,危急的局势还在持续恶化。

导致这些恶化持续产生的,就是远征军的盟友——英军!

在西路的英军已决意放弃缅甸,退守印度,不顾与远征军协调的作战计划和配合作战,于5月20日放弃卑谬,23日又放弃亚兰谬,并要求远征军到西路英军方面的沙斯瓦、马圭接防,并掩护其撤退。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英国人真是他妈的不当人,把盟友当成了炮灰在用。

由于西线英军战力拉胯,防线已经在无能的指挥官骚操作下被搞得稀碎,小日子趁机快速突进,直扑仁安羌——那里有鬼子最需要的仁安羌油田。

5月27日,作为先头部队的日军第33师荒本213联队通过仁安羌以南马圭,原田215联队一气夺取了科固瓦、萨特丹,掩护作间大佐部队向仁安羌以北迂回。

奉命迎敌的英缅军第一军团司令斯利姆下令炸毁仁安羌油田,这可激怒了小鬼子。

鬼子打缅甸,最大的追求就是油田,你英国佬炸了油田,小鬼子肯定不会让英国佬好过。

当天晚上,日军高岩大队绕道英军后方,攻克了英军北渡的渡口,把近万名英国士兵包围在仁安羌。

消息传到驻缅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手中,亚历山大真是亚历山大,当即在梅苗召开紧急军事会议。

幸好这时候老头子已经被远征军的将领们哄回了陪都,不然又得跳出来微操一波,把远征军和英国佬的军队一起给送了。

为了顾全大局,国府这边只能强忍着恶心,由孙抚民将军主动请缨,亲自率领部队救援仁安羌。

在生死危机的关头,一直很拉胯的英国佬,总算英勇了一回。

为了突围,英国佬以坦克为先锋,反复向公路突击,只可惜一直没什么进展。

而国府这边,新38师则是经过两天两夜的鏖战,终于收复仁安羌,解救了英军7000多人和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等500多人,接着掩护英缅第1师和英军第7装甲旅向北撤退。

在终于送走了拖后腿的英国佬后,孙抚民将军决定集中新38师所有兵力,对小日子发起反击。

但在确保了大部队的安全之后,驻缅英军总司令亚历山大认为,确保曼德勒已毫无希望,决意放弃缅甸,退守印度。

于是英国佬再次卖队友,跨过钦敦江向西撤退向印度。

几乎是在相同的时间段,东线的远征军,也与鬼子激战20天,最终国府各阵地被鬼子分别突破,只能撤出战斗。

至此,远征军的入缅作战计划,已经可以宣告失败,远征军总司令部开始考虑撤退问题。

作为远征军指挥官,史迪威率领司令部成员徒步西行到达印度丁苏基。

这在很多人看来,完全就是抛下前线的将士,自己逃跑了。

不过看人,应该分开来看。

史迪威的军事指挥才能,至少从他在缅甸的表现来看,只能说是平庸。

但史迪威却是一个合格的军人,对国府的士兵也有值得肯定的同情心。

和那些恨不得把士兵口中最后一粒粮食都要抠出来卖到黑市去的国府军官比起来,史迪威简直是个青天!

简单来说一说的话,史迪威对待士兵的态度,跟八路军对待士兵的态度倒是有很多相似之处。

实际上八路军接受英美邀请,派遣到部队里的监管人员之所以能够活到现在,跟史迪威的支持也脱不开干系。

从军事上来说,在史迪威的指挥下,尽管远征军入缅作战失败,其实更多也是英国佬卖队友,远征军在作战过程中遭受的损失其实也不大。

最重要的是,史迪威其实并没有远征军的实际指挥权。

就比如东线的第六军,在接到司令部命令后前出接敌,跟鬼子稍微意思了一下,直接就撤退了。

另外就是鬼子在东南亚的兵力,实在是太多了,足足11个师团,40余万头的数量,远征军二十万部队实际上只有十万进入了缅甸,还有一些部队在国内还没出发呢。

总之,此次入缅作战的失败,可以归纳总结的原因实在是太多了。

相比远征军在东南亚战场,在面对鬼子的时候胜少败多的局面,八路军在华中的局势,可就十分的喜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